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直選陣勢猶如美國大選

[複製鏈接]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8-11-14 06: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大校園直選程序:


學生會通過 《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選舉辦法》,發布學生會主席直選通知。
候選人報名,並進行資格審查。
候選人公示,正式候選人產生,進入選舉宣傳期:各候選人在網上開競選博客,並陸續在四個校區貼出宣傳海報、橫幅,進行小規模的調研、宿舍走訪等。
選舉委員會徵集候選人公開演講與答辯題目,四位候選人到各校區舉行現場宣傳活動。候選人在四校區間進行公開演講與辯論大會。
宣傳期結束,進入選前靜默期,候選人所有已貼出的海報、橫幅被全部撤下。各校區在教學樓、學生食堂門口等人流集中地都分佈有投票點。
投票時間結束后,各校區計票點分別計票,總監票人現場公布本校區和總的投票結果,公示學生會主席,選舉結果。
11月11日,早8時到晚10時,廣州中山大學6.17平方公里的校園裡,33123名本科生第一次以自己手中的選票,直接選舉出學生會主席。
一張張精緻如狹長型明信片的選票,完成屬於自己的民主使命,只需十數秒鐘。只要是中山大學學生,持校園卡在驗卡機上驗證身份,工作人員確認是正常選民,就分發到一張選票。
這是一場學生自治組織領導人的直選,引來了諸多關注。11月12日凌晨,新主席誕生,塵埃落定,持續3個星期的校園選戰謎底揭曉。
這一天,也正是這座孫中山建立的著名學府84周年校慶,校園直選儼然是一份厚禮。
候選人資格「暗戰」
許多同學得知學生會主席直選的消息是在10月10日之後,中大校園裡掛出了藍底白字的官方宣傳橫幅。不過,學生會的學生幹部們早在上個學期末便聽到風聲,有人被調去起草「選舉辦法」,但幾乎不敢相信。
這確是一例破天荒之舉。和國內其他高校一樣,中大學生會主席歷來由學生代表選出。一個院系學生會的前副主席回憶:「老師打電話說你去,我就去了,領個代表證就進去現場了,有時連候選人都不認識。」上一屆學生會主席候選人是陳夏和另一名男生,剛踏入大二的藍國瑜就坐在台下。他記得,當男生票數超過半數時,陳夏哭出了聲。
當年台上的陳夏和台下的藍國瑜,自喻「夏蟬」和「孺子牛」,如今成了這次直選的對手。10月16日,最終自發報名參選的只有4名候選人。分屬中山大學四個校區的三個,東校區、南校區和珠海校區。
他們無不是幹部精英、學校優等生。校方制定的「選舉辦法」設立了候選人的門檻:無不及格科目,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曾擔任團委、學生會、團工委或學生團體相當的職務;並獲得所在學院(系)學生會或10名以上校學生會委員提名。
其中大四女生陳夏最具實力,歷任學生會常委、南校區副主席,一同學形容她是「拿獎學金拿到手軟的強人」。藍國瑜和秦磊則是大三學生,前者引以為豪的是學習成績極好,後者是系學生會外聯部部長。大二男生楊俊偉年齡最小,也被認為資歷最淺。
實際上,候選人的誕生已經過了一輪「暗戰」,以至於最後只有4人浮出水面。
當私下得知直選消息時,藍國瑜就決定冒險了。他曾在東校區(即大學城部)擔任學生會幹部,符合所有參選條件。不過,他覺得最重要的原動力來自性格:「我這個人喜歡刺激,好冒險。」
所有人都勸他「不要去當炮灰」,陳夏攜去年參選之餘威,又是學生會常委,早有學生在「逸仙時空」論壇上認為直選沒有懸念,主席非陳夏莫屬。「當時,唯一不信的就只有我。」他笑道。
他首先的策略是「內部消化」東校區競爭者。東校區選票有14000多張,佔總數近一半。如一人獨大坐擁東校區,他預計只要拿下70%的選票,基本可以高枕無憂。
有一名大三學生與他條件相當,藍國瑜估計他會報名參選,首先找他協商,博取對方的支持,對方最終選擇退出,藍國瑜鬆了口氣。
而另兩名意欲參選的競爭者在經過權衡之後,都成了藍國瑜競選團隊(下簡稱藍團)的核心成員,藍國瑜允諾,如若自己當選,亦會支持他們在學生會的工作。
競爭者們相繼成為藍國瑜的利益聯盟,藍覺得這是直選的正常現象:「這好比實際上的組閣制,是合情合理的,有競爭必定會有對手,有合作。對於我來說,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在萬事俱備之後,他在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報名了。
陳夏是第一天就報名的。她現在南校區,原在珠海校區呆了兩年。秦磊和楊俊偉也分別在南校區和珠海校區。藍國瑜覺得第一步他贏了:「陳夏師姐從珠海校區到南校區,她的優勢範圍里出現了3個候選人,我就不一樣了,一人獨擁東校區18個院系。」
掌舵與划槳的哲學
10月下旬之後,四大校區陸續出現了候選人的海報、橫幅,許多同學第一次感覺到選戰的硝煙。
海報成了一些同學的談資。「我們看到都會感慨一番。」珠海校區一名大二女同學說,「藍國瑜看起來像個經濟學家,陳夏好像韓國偶像劇里的女主角,楊俊偉就好像『好記星』推銷員。」秦磊海報上的照片被好事者修改,手上增加了一盒「蓋中蓋腦殘片」,標記著「多投票,少吃藥」。
最初選民的評論多止於八卦,因為候選人彼時尚缺乏實際的宣傳口號、施政綱領。
「這不像美國選戰,讓選民了解我的時間太短,只有3個星期,你首先要把自己扔出去。」藍國瑜說。
這是選戰的蓄勢階段。藍國瑜第一時間構建了競選團隊,多來自他以前在學生會秘書處的朋友,核心力量聚集東校區,其他校區實行延伸管理。決策層有7人,一半以上是潮汕人,他看中潮汕學生在中大的影響力和人脈,以及性格特徵:韌性、拚命、團結。他還特地找了一名女生加入,否則清一色男生顯得過於剛性。
競選團隊下設文秘組、設計組、活動組和網路技術組。文秘組二十多人,專司「藍國瑜」形象塑造,撰寫宣傳口號、競選綱領等。另有3人專門負責網路監控,在論壇、博客發帖,造勢。
同時,他在現任學生會常委里獲得了四五人的支持,這些人成為他的幕後顧問、權威信息快速通道。
藍國瑜用「忠誠」形容彼此關係:他信奉領導者「掌舵而不是划槳」,在競選班子完善後,很多事情他只需最後充當「花瓶」即可。如拜會東校區各班班長,在團隊為他搭線、制好邀請函之後,他在最後才出面去各個宿舍串門。
偶爾他還必須因勢利導,調整班子成員。在第一次路演(即路邊演說)前不久,一名「在中大文藝界享有崇高聲譽」的同學要求加入團隊,該學生所在學院佔據了1/6的選票江山,藍最後通過學生會兩位元老做對方工作,降低要求加入。
硝煙始於網路。10月23日晚上,在中大東校區分會一QQ群上,有人發布陳夏宣傳口號和博客地址:「康樂蟄伏三載久,破繭蟬鳴只為君」,馬上有人回了:「希望大家也了解一下我的好兄弟藍國瑜」。兩者交替發帖,互不相讓,隱隱約約聞到一絲火藥味。
4位候選人都建了博客,各自支持者在回帖里難免謾罵。剛開始時,藍國瑜團隊刪了幾條罵帖,被人指責「沒有領導的氣質,一點民主的聲音都不允許」。藍國瑜不得不馬上說明原因。
省內媒體循跡而來,開始了第一輪報道:「直選學生會主席中大吃螃蟹」、「3萬學生投票選1人」……隨即成為全國焦點。
陳夏接受了一外媒的採訪,被誤報可能成為中大學生會首任女主席——其實2006年學校已有女性主席。陳夏不得不在博客上詳細澄清了事實。這在平靜的黎明裡也算是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匿名的網路討論逐漸升溫,中大著名的「逸仙時空」論壇成了選民聚集的地點,態度亦紛呈。有網民持悲觀態度,如「這只是一次無聊的大型班長選舉而已」;也有表示體諒的:「在這樣的體制下,學生會想獨立真真實實地為學生辦實事很難」;也有抱著期望的:「我實在很期待出現一個『平民主席』,能夠從另外的視角、思維觀念以及工作方法來服務大家」。



掃樓和拜票
秦磊——這個後來在辯論會上被認為表現紮實的候選人,最早開始了掃樓式的宿舍調研。他不厭其煩地問:「你們期待什麼樣的學生會主席?你們希望他能解決哪些具體問題?」有人熱情,有人冷淡,他偶爾流露尷尬的神情。
藍國瑜把目光放在了北校區(即中山大學醫學院)3822張選票上,這裡被他譽為「第二東校區」。「東校區我要贏得漂亮,北校區要贏,珠海校區爭取三分天下,南校區能撈多少算多少。」這是他的如意算盤。
經團委老師搭線,他順利召集了北校區所有社團負責人,開了一次座談會。「北校區陳夏肯定沒法召集,我在珠海校區就召集不了,那是陳夏的勢力範圍。」藍國瑜笑道。
不過,藍國瑜還是決定去珠海校區試試。10月27日早晨,他覺得「海報上西裝的有效殺傷力已經足夠」,穿上便裝,來到珠海。他顯得謙遜,每見人首先遞上名片,握手,當有人稱呼「師兄」時,他不厭其煩地糾正「不要叫我師兄啦,顯得多見外」。拍照的時候,他提醒隨行成員不要拍得形象高傲,要體現親民,「和陳夏區分開來」。
有件事讓藍國瑜開心了幾天。經常擔當學校活動女主持的一名學院副主席願意來為藍的珠海路演幫忙,此前她一直把陳夏當作超級偶像,藍國瑜有策反的成就感。
在拜票間歇,兩名校園報紙的記者採訪了藍國瑜,其中問道:「師兄,請問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對中國的民主意義的?你認為這會不會促進中國的民主進步?」
藍國瑜儘力顯得從容:「我覺得還是就事論事吧。民主不能一朝一夕就實現,就這件事情來講,我會努力把民主作風帶到學生會來,促進校園民主。其他的不是我們能夠討論和解決的,所以我們奢談也沒什麼意義。」
這天的行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鐘,藍國瑜才乘車回到東校區。一上車,他就睡著了。
一名學生觀察者在和4名候選人見面之後,發覺他們都顯得特別累,有時候特別緊張,「如果對手做了什麼,他們馬上會條件反射檢查自己是否也做到位」。
10月28日,秦磊在博客上公布了掃樓的調查結果,匯總了4個校區同學們主要關心的問題,如膳食、交通、校區交流、學術氛圍等。其他兩名候選人也在暗中行動,保持低調。
當日程約過半時,藍國瑜競選經費已花2700多元,主要是製作宣傳品。他估計最終花費是這個數目的兩倍。他得到了一筆意外「贊助」,一名工作了的中學師兄得知消息之後,在一次校友會之後捐了1000元。他不擔心經費問題,因為他的獎學金足夠應付開銷。




路演里的合縱連橫


原本陳夏申請了第一場路演活動,但卻一直沒有舉行。藍國瑜估摸是對手沒有準備好,他加快了步伐。
10月29日中午12點鐘,他在東校區舉行了第一場路演。「我的宣傳轉為攻勢了,我也馬上會去其他校區。」藍回憶說。
地點選在人頭攢動的膳堂門口,正對著樓上一幅6米長的宣傳橫幅。藍團成員統一穿著天藍色T恤,胸前寫著「Ilove 國瑜」,背後是「國瑜加油」,手裡拿著藍色小旗。成員有四五十人之眾。
一名成員拿著擴音喇叭在示意:「到時候簡單一點,我喊國瑜,你們就喊加油,就好像喊『中國加油』一樣。」現場只有3隻從黨政辦借來的喇叭,藍國瑜原本想搭台、安裝音響,但保衛處沒有同意。校方也沒有同意讓藍國瑜現場演講,活動開始后,他只是一直弓著腰,不停地發傳單,說:「你好,我是藍國瑜,請多多支持,謝謝!」
幾乎大部分的同學徑直奔往食堂,吃完飯的才有興趣駐足觀望。一名大四生說:「好誇張哦,好像美國總統競選。」
半小時后,路演結束。不過馬上被對手抓住了把柄:過於喧鬧,影響正常秩序。下午3點多,逸仙時空貼出了藍國瑜的道歉。選舉委員會當天作出決定,路演活動改為現場諮詢,禁止使用喇叭等擴音設備。
隨後幾天,其他候選人陸續開始了各自的現場諮詢。藍國瑜突發奇招,得知陳夏11月4日中午在北校區,他特意申請了一次同場PK。「我要殺殺她的氣焰,打亂她的陣腳,讓她身心疲憊。」
陳夏比藍國瑜早到北校區食堂門口。藍國瑜趕來后,說:「陳姐,你來得真早啊。」陳夏說:「是啊,你的人真多啊。」藍國瑜還想再說幾句,卻聞到了火藥味,不再說什麼,各自「擺攤」。一名女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藍國瑜這邊的基本上是女生,陳夏的幾乎都是男生。
這次令藍國瑜印象深刻的是曾擔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的大四女生張穎君,他們「辯論」了約15分鐘。
張穎君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的成績是考來的,還是加分得來的?」接下來的許多問題都直接點出了學生會沉痾已久的弊病。「學生會有人認為沒有為學生做事,你覺得你能發改變嗎?」「辯論」之後,她想把選票投給藍國瑜,至少他不會喝酒,敢冒險。
這次現場PK的前一個晚上,藍國瑜和秦磊達成了某種程度的聯盟。藍國瑜在QQ上找到秦磊,起因是他感到最近博客總受到秦和陳兩人支持者的夾攻,他很擔心這種局面。在試探性問候之後,秦磊回了一句:「你們的藍國瑜不錯。」藍說:「我就是啊。」隨後兩人通了電話,藍國瑜得到了秦的想法:輸給一個女人很丟臉。
隨後,藍團很多成員都去幫忙秦磊在東校區的諮詢現場,一些同學還收到簡訊:「現在誰有空趕緊去捧一下秦磊的場吧。他是我們的戰友!」




3天4場辯論會


從11月7日到9日在4個校區各自舉行辯論會,這可能是許多同學期待的選戰現場。不過,PK場面並不多。辯論會先是8分鐘演講,接著是候選人互相問答,最後才是選民提問,包括舉手提問和傳紙條、由主持人篩選提問。
這種方式為3個男性候選人提供了便利。事實上,藍國瑜和楊俊偉原本就是好朋友。「我們3個人回答問題是遙相呼應的。比如東校區的單車問題,他們要了解很難的,我把情況告訴他們,這樣就不會回答錯誤,又不用打官腔。」藍國瑜說。
第一場辯論會在東校區。校方顯得格外慎重,校團委領導親自坐鎮,門口安排兩道關卡檢查學生證,會場內到處是學生會工作人員,不許拍照、攝像。
會場爆滿,連走道都站滿了人。除了早上9點多南校區的辯論會之外,其他的會場都被同學圍得水泄不通。
一名學生觀察者說:「從這場辯論會看,不能小看秦磊,他做了很多調研工作,腳踏實地,說話沉穩。陳夏表現跟她實力不相匹配,雖然脫稿講得很流暢、很自信,但越說越像官腔,說得太虛。藍國瑜實打實,一開始走的就是保守路線,不過在現場很會煽動別人,會把自己跟同學擺在同個陣營里。楊俊偉經驗不夠,比較搞笑,老是『孔子曰』的,不過他明顯調研不夠。」
在「最後一句話」環節,藍國瑜博得了滿堂彩:「藍國瑜與你相約11月11日,一起『投藍』!」不過,他可能沒法說動舍友投票。他宿舍另外3名舍友都沒有去觀戰。「我沒興趣,學生會不關我們的事。」一名正在看網路電視的舍友說,「這只是權力來源過程發生了改變,來源沒有變化,他們不能做什麼事情,說什麼都是空頭支票。」
如果校方強制投票,他決定抓鬮,抓到誰就投誰。
這4場辯論會都在選民提問環節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此前如候選人提問環節,幾乎是例行公事,脫離選民生活,而同學們關心的都是食堂、交通等實際問題。在南校區,一位男生問:「如何解決南校區飯堂質量差的問題?南校區圖書館座位不夠的問題?珠海校區往返南校區車費比較貴的問題?」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甚至問題還沒問完,有同學已迫不及待鼓掌了。
也有同學問了制度性問題:「如何爭取學生會在政治上、政策上不是依賴於某方勢力,在資金上不是受制於什麼組織,在人員上不是有一些『暗箱操作』,如何避免?」現場對這個大膽的問題發出了「哇——」的驚訝聲。
對於候選人來說,這4場辯論會是在比拼體力。藍國瑜每晚都得熬夜寫演講稿,極度睏乏。「才華展示只是第一場,後來3場拼的就是體力了,到最後,大家其實都是強弩之末了。」他說。最後一場珠海校區辯論會結束的第二天,他睡到了11點,坐車回到東校區后又接著睡,「就好像一場大考之後,渾身鬆懈下來」。




靜默的衝刺


辯論會之後進入校方規定的靜默期。校園裡除了官方宣傳海報之外,候選人的海報、橫幅都收走了。
10日晚,學生會工作人員到宿舍派傳單,傳單一面印著四個候選人的簡介,另一面印著「中山大學第四十屆學生會主席選舉投票指南」,包括投票注意事項、投票點分佈、投票流程。
10日快中午時,楊俊偉還在睡覺,秦磊要考試了,正在看書,陳夏前段時間積壓了一堆作業沒做,正在趕。藍國瑜剛睡醒,說:「今天還能幹嘛呢,就是打電話給認識的人,確定他們會去投票。」
投票日,藍國瑜的手機幾乎一直處於充電狀態,不停地打電話、發簡訊:「親愛的朋友,您好!我是學生會主席候選人藍國瑜。我想和您攜手讓我們的生活每天改變一點點。如果您願意,今天,我們一起『投藍』!謝謝您!」
中午11點多,張穎君在藍國瑜和秦磊之間猶豫了半天之後,決定把機會給藍國瑜。「最後無論誰選上了,我希望他都能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不然我們會很失望的。」
校方和候選人一直擔心的投票率問題,似乎已不是難題。選民投票速度很快,現場幾乎沒有排隊的擁擠狀態。再加上投票派送明信片,一套4張,吸引了不少同學的興趣。
晚上9點多,一些學生會人員還在教學樓門口詢問過路同學:「投票了嗎?」在東校區,有些同學已直接問:「你『投藍』了嗎?」藍國瑜在「校內網」——一個交友社區上的個人狀態改為「不離不棄,堅持到底」。
「十、九、八、七……」最後一名選民在工作人員的倒計時喊聲中投下了最後一票,直選投票劃上了句號。
-有網民持悲觀態度,如「這只是一次無聊的大型班長選舉而已」;也有表示體諒的:「在這樣的體制下,學生會想獨立真真實實地為學生辦實事很難」;也有抱著期望的:「我實在很期待出現一個『平民主席』,能夠從另外的視角、思維觀念以及工作方法來服務大家」。
-拍照的時候,他提醒隨行成員不要拍得形象高傲,要體現親民。
-一名大四生說:「好誇張哦,好像美國總統競選。」
在東校區計票點,一半的場地被清空拉上藍白警戒線,線內緊張唱票,計票,警戒線外是工作人員坐席和觀眾坐席。到場的沒有純監督意向的選民,主要是校內媒體的學生記者。
已是凌晨,計票結束。在東校區,藍國瑜獲得了超過半數的選票,取得了校區的壓倒性勝利。陳夏在「校內網」的狀態改為了「無關其他,謝謝所有人」。
凌晨1點半,最終結果公布了,全校學生投票率是61.338%,藍、陳、秦、楊最終得票數分別為7644、6159、3474、2479。藍國瑜贏了。
藍國瑜一臉平靜地微笑,他的團隊鼓掌、歡呼。在被簇擁著走出計票點時,他恍恍惚惚問了一句:「明天不用幹什麼了吧?」他的幕僚提醒他:「你得去見一下團委書記。」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何海寧 特約撰稿 谷禹 郭麗萍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11/1113_17_876804.shtml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沙發
jydeng 發表於 2008-11-14 0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1762

帖子

77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0
3
wuyansg 發表於 2008-11-14 07:47 | 只看該作者
國人清楚知道民主是個好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4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8-11-14 09:05 | 只看該作者
國人清楚知道不民主是個壞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