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痛定思痛:全面解析中國軍隊不足之海軍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11-11 1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博客:網路人生世界- 時間:2008-11-10 bolaa  - [查看博客原文]


  前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4月9日在考察海軍南海艦隊駐三亞部隊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切實加強部隊全面建設,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海軍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一支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要求相適應的強大的人民海軍而努力奮鬥。縱覽目前形式和今後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我國海軍現代化的長期目標大致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維護中國的自身軍事需求,發揮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影響力;二是維護海上領土爭端中的中國的主權要求;三是保護我國海上交通運輸線,確保我國戰略物資需求。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建設遠洋海軍已經是勢在必行! 

  進入2l世紀,隨著經濟的日益強大,中國已能夠拿出較多的軍費支持海軍的裝備建設,因而很快改變了上世紀90年代海軍裝備建設的遲緩面貌,出現了一大批擁有先進技術性能的新型水面艦艇。先後裝備了不少新型的各式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隱形導彈快艇等等。軍事硬體實力得到大大增強,在亞洲算得上名列前茅。但是由於還是沒有任何實戰經驗,那都還只能說是紙上談兵,搞搞軍事演習,每次的軍事演習都是以勝利告終(網路人生看世界還從來沒有聽說失敗過。)雖然這樣得結果比較鼓舞人心,但是難免有些自以為是得嫌疑。儘管近期我國軍隊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海軍軍隊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不足,特別是和西方軍事大國繼續保持著不小的差距...雖然我們國家加大了海軍先進武器裝備的繼續開發和直接進口先進武器的投入力度,但由於缺少一些關鍵的保障系統和實際戰鬥能力鍛煉我們年輕的海軍新型作戰能力受到局限...據西方國家一些資料顯示,中國海軍裝備或多或少落後於西方國家20年。(網路人生看世界認為雖然可能有點誇張但是落後10年左右應該是事實!)當前,中國海軍缺乏真正的力量投送能力;缺乏艦隊補給能力,不能進行持續海上作戰;大型作戰艦隻防空作戰能力有限,局限於友方的空中力量掩護範圍內作戰;反潛作戰能力同樣有限,缺乏成建制的艦隊空中力量,僅有一些艦隻裝備艦載直升機;沒有航母,兩棲運輸能力有限;指揮嚴格集中控制,中國海軍一般不能在以網路為中心的戰場空間里快速展開戰鬥;信息戰和C4ISR資源有限;軍隊事務革命理論如聯合部隊作戰、合成後勤和系統合成對中國海軍仍是一種挑戰;訓練水平和維護標準較低。 

  一:遠洋持續作戰能力:據外媒體稱,我國向其周邊地區投送常規軍力的能力十分有限。我國並沒有把反進入和海上拒止作戰理論擴展至對台灣及直接周邊水域以外海域實施的海上控制。如果我國要轉向範圍更廣的海上控制戰略,那麼首先需要製造航母、提高反潛戰能力、發展真正的區域防空作戰能力、採購大量核動力攻擊潛艇、開發有效的海上C4ISR能力,增加在公海上的訓練。但在現有的部隊結構下,我國海軍很難將作戰力量投送至馬六甲海峽,特別是同時展開封鎖和其它作戰行動時。儘管我國海軍時常在遠至南沙群島的海域巡邏,但是其有限的成建制的防空能力使水面艦隻易被敵對國家的空、海軍攻擊。海航和空軍作戰飛機航程較短不能支援海軍的作戰行動。不過網路人生看世界欣慰的看到在近幾年,我國海軍南海艦隊已經裝備了包括兩艘新型驅逐艦在內的作戰能力更強的水面艦隻和潛艇,使得我們年輕的海軍首次真正具備了近程區域防空的能力。 

  二:遠洋聯合作戰能力:儘管我國軍隊大力發展聯合作戰能力,它仍持續缺乏軍種間的聯合,並缺少聯合作戰的經驗。在兩棲作戰和遠征作戰行動的訓練方面,我國軍隊很少在大型兩棲攻擊演習中展開協同訓練,各部隊一般只在營區、駐地和地區訓練設施內進行訓練。我國協調所有部隊同時進行兩場重大行動中仍存在著極大問題:一是擊敗台灣;二是延緩美軍的行動,使美國優柔寡斷或是無力應對。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海軍軍事現代化訓練與考核大綱的頒布實施,我軍在技術、戰術層次的軍事訓練評估機制已基本建立。但在聯合戰役訓練方面,由於起步晚、實踐經驗少,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規範的評估體系與機制,訓練質量的評價還停留在籠統總結和原則講評的層次上。網路人生看世界個人認為我軍必須從實戰需要出發,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與機制,對部隊的聯合作戰能力進行系統、精確的評估,對戰法進行預先檢驗,用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評估結果指導部隊有針對性地研究對策,保證我軍在未來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艦隊防空作戰能力:我國海軍不能為部隊提供先進的、多層防空能力,艦隊航空是21世紀我國海軍的最大的致命弱點。隨著我國海軍艦隊規模擴大、作戰能力增強、續航力提高,這些部隊遠離傳統的岸基防空區域時,他們就面臨著防止敵人從空中攻擊的挑戰。直到90年代末,我國海軍的護衛艦和驅逐艦才開始安裝只能進行點防禦的防空系統,提供部分自衛性措施。但是海軍的水面艦隊仍缺少執行區域防空任務的現代空中監視系統和數據鏈。艦隻的防空武器射程短,再加上沒有先進的監視系統限制了我國海軍只能進行自衛和點防禦。因此,我國海軍沒有一艘艦隻能為其它的艦隻提供防空能力。同樣,我國海航部隊不能單獨為所有海岸和艦隊提供戰鬥巡邏任務,這樣巡邏任務由海航和空軍部隊共同承擔,雖然執行任務的裝備增多,但是在聯合巡邏、指揮不統一和空軍在海上作戰熟練程度等方面仍存在問題。另外,在電子干擾和惡劣氣象條件下,兩個軍種的飛機都不能勝任任務。特別是這兩個軍種聯合作戰的實際效力也存在著巨大的疑問。網路人生看世界個人認為由於我國海軍防空艦的發展技術起點低,進展也頗為曲折,雖然通過數十年自主研發和一定程度的技術引進,如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於技術水平差異,國外海軍在6000噸級艦艇上所能達到的性能,我國往往要在7000噸級上才能實現...考慮到各國防空驅逐艦噸位普遍越造越大,我們未來海軍必須發展萬噸左右的大型遠洋防空艦。但在裝備發展上一蹴而就並不現實,要真正實現我國萬噸級大型防空艦的設想,我國在艦體設計、動力系統和武器裝備等方面還有大量前期準備要做。 

  四.現代反潛戰能力:眾所周知我國海軍在反潛戰領域存在著嚴重不足,先進的潛艇如基洛級和093型潛艇將在反潛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裝備先進聲響感測器的海上巡邏機和水面艦隻使海軍的艦隻易受外國先進潛艇的攻擊。縱覽目前我國所有以裝備成軍的海軍序列中也只有052A的112,113裝備有變深聲納,從而成為中國海軍中"所謂"的反潛第一艦。裝備了數十艘的053和051前期型號連三聯裝反潛魚雷都沒有,包括053H2G和053H3這樣的九十年代以後的相對先進的艦艇,依然沒有裝備三聯裝反潛魚雷這樣最基本的反潛裝備。新世紀的052B/C,054從艦尾看,並沒有變深聲納的小門一樣的拖放口,更沒有拖曳陣聲納的拖放口。因此可以斷定,052B/C,054雖然具備相當的先進程度,某些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在反潛技術上,依然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算裝備再先進的反潛直升機,沒有先進的聲納的支持,就如同一個武功高強的武士,卻是一個近視眼,只能看到三五米以內的東西,如果有人從遠處用弓箭射擊他,哪怕用的是劣質的弓箭(落後的魚雷),他也只有等死的份啊。我國海軍每年都要搞幾大艦隊聯合演練,都要把北海艦隊的112和113往南調,就是因為海軍沒有其他艦艇具備112,113那樣的反潛能力提高中國海軍的反潛能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由於我國海軍艦艇(特別是護衛艦)活動範圍一直集中於近海,加之冷戰時期的大噸位高速核潛艇不適於近海活動,所以對遠洋域的反潛壓力長期缺乏足夠的重視,故造成我國海軍水面艦艇整體反潛能力特別是遠洋反潛能力明顯低下,甚至在近海某些未知海域出沒時,還需要出動潛艇部隊來加以警戒。慶幸的是我國海軍最新型「江凱」級改進型裝備有較為先進的圓頂陣列中頻主動攻擊聲吶與線列陣拖曳聲吶,提高了探潛能力,並引進了真正堪用的卡一28反潛直升機,還裝備了反潛魚雷,豐富和強化了攻潛手段。但在深海面對新一代高性能核潛艇時,仍然沒有完全對抗的把握。深海反潛需要遠距離發現目標,而對方的探測距離也較遠,這就需要採用遠距離指向能力強、能承受大功率的大基陣低頻聲吶,具備功率大,可以同時探測、識別和跟蹤數個水下目標的能力,並且可以進行水下通信和支持水下聲學對抗。現在的中頻主動攻擊聲吶雖然經改進后暫時還可應付,但從長遠角度看,發展一型性能接近美AN/』SQS一53大基陣主/被動低頻聲吶裝備後續的新階段目標艦是非常必要的。對於線列陣拖曳聲吶,在不斷改進的同時,要考慮加入主動發射單元來配合被動水聽器工作,以提高對付安靜性核潛艇的遠距離偵聽能力。 

  五.現代水雷對抗能力:「反水雷、反潛、反導彈是未來海戰的三大難題。」水雷是常規武器中唯一的戰略武器,易布難掃。在重要的港口航道中,一枚小小的水雷就是一座暗堡,令各類艦艇望而卻步。水雷難以識別的隱蔽性和巨大的破壞作用使掃雷部隊的訓練和作戰時刻伴有巨大的危險。通常情況下,掃雷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戰局的發展。因而,掃雷的效率成為各國掃雷部隊追求的一個指標。雖然我國沿海地區有著繁忙的海運任務,但是讓人吃驚的是我國海軍目前幾乎沒有掃雷能力或水雷搜索能力!雖然這是因為考慮到美國更關注的是使海道暢通,而不是佈雷。儘管如此但是我國海軍基本沒有水雷對抗能力仍是讓我們震驚的!!!如果任何敵對組織僅在這裡或那裡放幾顆水雷就會使我國海運完全癱瘓遭受浩劫...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年輕的海軍必須更新觀念,提高官兵綜合素質,充分挖掘新裝備潛力,創新掃雷戰法,這樣才能在未來海戰場充當「開路先鋒」。 

  六.遠洋後勤保障能力:艦艇海上航行補給裝置的研製,如何提高艦艇綜合保障能力,怎樣延長海軍艦艇作戰半徑,是打贏未來海戰的重要方面.自2000年我國為建設現代化海軍方針指導思想以來,我國的聯合後勤體制改善了組織結構、增進物資協調並提高了效率。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指揮體制與保障體制仍不兼容,並且組織和計劃不能與供應管理兼容。我國第一隻實驗性的海軍聯合後勤部隊在2004年7月才成立。未來海戰,部隊機動能力增強,戰場由近海向遠海大洋延伸,原有的岸基定點保障模式必須突破!隨著軍事資訊技術的普及,海軍保障正向「岸海並重,突出海上;伴隨保障,海空結合;資訊主導、全面保障」轉型。雖然陸岸基地仍是海軍綜合保障的基礎,但是如何對遠洋艦艇的伴隨保障已是海軍綜合保障的重點;以資訊技術為主導、以精確保障為特徵對遠洋海軍如何實施「適時、適地、適量」的綜合保障是我國年輕海軍面隊的現實... 

  打仗,我們要看到敵人的長處,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取長補短。毛主席曾說過: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最近各個軍事論壇很多網友不停的在網上描述我國的海軍實力多麼多麼的強大,武器裝備多麼多麼的先進...(我很支持,包括我也經常這樣說)但是過於的誇大自己的實力不是好事。要記住,大清朝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結果呢?我們僅僅依靠部署更多的現代化部隊是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作戰力量,雖然中國海軍已經獲得了不少先進作戰平台及武器裝備,但是我們必需時刻驚醒它在運用作戰力量、指揮和控制能力、協同手段及情報和目標瞄準支援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特別是在與美國海軍相比時,這些缺陷暴露的尤為明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