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村女人千奇百怪的傳統禁忌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11-9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72300100b3a0.html?tj=1
吳治平  (2008-11-07 08:40:40)

《中國鄉村婦女生活調查》選載:

     2007年5月的一天,我和助手翠萍一起到屏峰村調查,村婦聯主任帶我們去農戶訪談,行之張灣一農戶家門口,好客的女主人熱情招呼我們到她家坐一坐,我們應邀來到她家。

    這戶人家的門前有一棵櫻桃樹,樹上的櫻桃熟了,鮮紅的櫻桃掛滿枝頭,女主人熱情招呼我們摘櫻桃吃,我和翠萍隨女主人一起歡呼雀躍地上前摘櫻桃,唯有婦聯主任站在一旁看著我們摘,她始終不動手。

我邀她和我們一起摘櫻桃,她搖搖頭。我問她為什麼不摘?她說:「我來那事(月經)了,要是我摘了櫻桃,明年這棵樹就不結果了。」

    我第一次聽說這等事,感到很詫異,問她:「村裡人都這樣認為嗎?」

    婦聯主任說:「是的,農村人普遍認為女人的月經血骯髒,來月經的女人身體不幹凈,碰花花不開,碰樹樹不結果,正在來月經的女人不能進新郎新娘的新房,更不能站在新郎新娘的前面,主人家要是知道了會記恨你一輩子,認為你踩斷了新人的福氣。正在來月經的女人也不能上『月母子』(剛生孩子的婦女)家,若進了『月母子』的房門會踩『月母子』的奶水,導致孩子沒奶吃,要是『月母子』本人或家人知道了來月經女子上她家去的消息,也會怨恨她一輩子,甚至視為仇人。」

    我問婦聯主任這些禁忌是怎麼來的?婦聯主任說她也搞不清楚,是祖上一代代傳下來的,在農村,一些女性禁忌,很少有資料和文獻記載它們,也沒有反映在村規民約中,只是憑著老人們一代又一代口耳相傳而流傳至今,村裡婦女都知道,談及這些禁忌和習俗,她們說:這些東西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嘛!

    婦聯主任的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我在村裡特地收集了村裡流傳下來的一些有關女人的傳統禁忌:

    婚禮禁忌:農村幾乎都是以男方為主,男娶女嫁,從夫居,成婚那天,雙方有「姑不接,姨不送」之忌諱,且雙方不得委託寡、二婚頭接送新娘。婚禮中,新郎家事先一定要請1—2名牽親娘,由牽親娘來迎接新娘子、鋪床疊被和引導新娘的整個婚禮活動,只有生了兒子的女人才有資格擔任牽親娘這個角色,而只生女兒的女人無論她多能幹多有地位也不能當牽引娘,這其實是歧視生女兒的婦女。婚禮儀式中,新郎新娘都要按「男左女右」位置,新郎左邊(俗稱大邊),新娘右邊(俗稱小邊),若新娘站錯或坐錯位置,婚後會遭到夫家的歧視。農婦紅梅對我說:「當年我結婚喝交杯茶時因不懂規矩,不小心坐到大邊(左邊)上去了,男人當場就叫嚷起來了!當時我想,完了,我這一輩子可能都要受他的氣,要處處讓著他了。果然,後來我生了兩個女兒,他動不動就掀桌子、打人,我要是反抗,他更來氣,打的更厲害,只好忍著不吭聲。我挨打,村裡很多人說我不該結婚時坐反了位置。」

     寡婦禁忌:人們普遍認為寡婦的命硬,克夫克子,是掃帚星,村裡不管哪戶人家辦喜事寡婦是不能去參加婚禮的,更不能見到新郎新娘。寡婦若再婚,農村人叫「二婚」,按傳統規矩,寡婦結婚時不能從娘家屋裡走,也不能直接到夫家,必須在外面找房子先住一晚,第二天才能從外面找的房子里出嫁。農村還有一句俗話:「寡婦不夜哭」,意思是說身為寡婦不能在深夜裡哭泣,要是哪個寡婦在寂寞的深夜裡,一個人悲傷地哭泣,周圍的人就會猜測:這個寡婦是不是想男人了?或是被某個男人欺負了?

     祭祖禁忌:農村人很重視祭祖,認為祖先能庇護後人。最重要的祭祖儀式是大年三十燒香敬祖先,最隆重的是在神柜上供豬頭,吃年飯前要把飯菜都擺上桌后,先給祖先盛上飯,酌上酒,然後舉行祭祖儀式。很多人認為只有男人才是主人,是傳宗接代的,男人燒香祭祖家裡發旺些,所以敬祖時,叫祖先、磕頭燒香的是男人,祭祖時女人要靠邊站或呆在灶屋裡。

     節慶禁忌:村裡有這樣一句俗言:「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燈。」意思是說出嫁的姑娘不能看見娘家年三十的火,若看見了娘家來年就不發財,不興旺。所以,出嫁的姑娘可以回家和父母一起吃團年飯,但不能在娘家過大年三十的夜,更不能在娘家參加初一凌晨的出天方儀式。鄉里人很看中元宵節,但出嫁女是不能看見娘家正月十五的燈,認為看了娘家也會不吉利。

     農村人對清明節看得很重,家家戶戶要上墳祭祖,但出嫁的姑娘是不回娘家上墳的。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娘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娘家上墳,怕別人說娘屋裡沒有人,只有娘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娘家上墳。祖先的墓碑上也只能刻上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銘刻在娘家祖先墓碑上的,人們普遍認為:「女兒不是傳後人」

    喪事禁忌:農村死了老人,是女兒女婿花錢最多,當兒子不但不用錢,有的反而還賺錢。出嫁的姑娘要請吹喇叭班子、請洋鼓洋號樂隊到場,有幾個姑娘就請幾套班子,比著吹打。戲班子是現場點歌,點一首歌就是10塊錢,由女婿們掏錢,還互相攀比,誰點的歌越多,花的錢越多,面子越光彩。喪禮中,「哭喪」的是女人,磕頭的是兒子,端靈的是兒子,若死者沒兒子,寧可讓外侄或內侄端靈,也不讓姑娘和出嫁女端靈,出嫁的姑娘連給死人燒香的香灰都不能掃。在很多地方,女人是不能送老人靈柩上山的,出殯時女人送殯至半路就要返回,人們認為若女人在死者墳墓旁看見棺材入土下葬,以後死者家裡的人就會只生姑娘,不生兒子,家族就不興旺發達。

    「性」的禁忌:農村還有一句俗語:自家的房子「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女人回娘家或走人家,夫妻兩口子是絕對不能在一個屋裡睡覺的,因為人們認為女人的性是骯髒的,若夫妻兩口子睡在別人家的一個屋裡,這家的主人家就不會發財。還有,逢年過節敬祖宗或第二天要到廟裡去燒香,頭天晚上夫妻倆也不能過性生活,否則,女人的性會衝撞神靈。

    男人的忌諱:凡是男人挑東西的扁擔和挑草頭的千擔,女人是不能從上面邁過去的,男人早上出遠門或做生意,若出門遇見的第一個人是女人,男人心中就會感到不是好兆頭,一般都繞道避開女人,若遇見的是一個寡婦,男人就更會感到晦氣,認為寡婦衝撞了他的財運,男人這天就乾脆不出門做生意了。

    財產禁忌:農村俗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姑娘從出嫁那天起,娘家的土地、房屋和其他所有財產與姑娘無關,姑娘沒有財產繼承權。



    我很想了解一下村裡男人是怎麼看女人的這些禁忌的?在村麻將館和代銷店門口,我與前來買東西和打麻將的幾個男性村民交談:

    我問他們:「為什麼男人挑東西的扁擔和挑草頭的千擔女人不能從上面邁過去?」

    一個男人說:「自古都是女人比男人賤嘛,哪能讓女人從男人的肩上頭上邁過去?」

男人們告訴我:按農村土話,男人叫「外頭人」、「外當家的」,女人叫「屋裡人」、「堂客」、「內當家的」。「屋裡人」就應該在屋裡做家務伺候男人小伢,「堂客」就是在堂屋裡好好地招待客人,「內當家的」就是在自家屋裡當家管小錢。村裡一說那個女人再能幹,人家還是不知道女人的名字,只知道男人的名字。再能幹的女人,戶口本上戶主還是男的,在社會上立門戶的也還是男人。

    另一個男人說:「男人為什麼要叫男人?因為難事大事都是男人乾的嘛!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心中不能藏大事,一個婦道人家是幹不了大事的,能幹的女人招風、遭人說。要是哪家的女人比男的強,她的男人走出屋去會感到沒面子。女人太能幹了,男人就要吃虧,人家也會談論這個男人:『你的女人咋這麼能幹?』就這句話,男人的面子上就過不去。」

    從我收集到的這些農村女性禁忌看,基本上都是以男性為本位的,體現出的是「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男貴女賤」、「男左女右」、「男上女下」、「男主外,女主內」、「男強女弱」等打著鮮明的男權文化印記。這些禁忌把女性牢牢捆綁在男性附庸和社會次等級位置上,正是在這種「文化級差」中,婦女的活動和作用被限制在農村社會公共領域之外。

    看來,農村婦女的自卑和軟弱習性,並不是女性自己的生理結構決定的,而是農村重男輕女的社會文化塑造的,要想改變農村婦女的自卑心理和附屬地位,就必須打破那些歧視婦女的種種禁忌和傳統習俗,改變她們生存生活圈的文化環境。

(註:該書作者歷經數載潛心沉入農村調查所撰寫的《中國鄉村婦女生活調查》一書,已由長江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12月1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城和新華書店有售)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9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