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進黨抗議活動已導致149名警察受傷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8-11-8 2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新網11月8日電 民進黨連日來發動街頭抗議活動,釀成多場警民流血衝突事件,造成149名維安員警及上百名民眾受傷。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批評,民進黨因權力及路線內鬥,已倒退成一個徹底的「台獨」暴力黨。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警政署」針對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規劃的「協和項目」,五天來的維安勤務及聚眾活動,動用萬名警力,逮捕十八名滋事民眾,也造成149名員警及百餘名民眾受傷。

  台「警政署」統計,「協和項目」動員的警力近萬人,多次聚眾勤務出動的警力則達一萬七千人次。連續五天的維安活動,員警分別被砸傷、割傷、跌傷、壓傷的人數達149人,其中5人送醫住院觀察、25人治療后返家、119人未送醫,與抗議群眾受傷人數相去不遠。

  至於民進黨指稱有黑道人物滲透到群眾活動中蓄意鬧事,台「警政署長」王卓鈞表示,初步了解遭逮捕的十八人中,並無人與黑道有任何關係,各分局仍在釐清這些嫌犯的背景中。

  警察維安149傷 有人小指截肢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在市政總質詢時面對議員詢問時表示,他肯定警察同仁在這麼大的壓力下,能夠控制場面,並將傷害降到最小,況且衝突中共有149位警察受傷,其中還有人小指頭重傷需要截肢,非常盡責。

  新黨市議員侯冠群、王鴻薇、潘懷宗昨天強烈要求民進黨要為街頭流血衝突負責,且高聲譴責暴力,要求市府嚴辦。

  郝龍斌說,警方正在看搜證帶,誰該負責任,非常清楚,只要是非法集會,一定究辦,強調「等真相還原后,只要違法一定處理」。

  詮釋充滿矛盾 民進黨真要重回街頭暴力路線?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發社論說,對於一一○五的晶華酒店圍堵事件,以及一一○六的流血衝突事件,民進黨的詮釋充滿矛盾,一方面,民進黨公職人員批評警方執法過當、國民黨討好共產黨,因此才會爆發人民衝突;但是,另一方面,民進黨黨中央及黨主席蔡英文卻質疑不肯散去的群眾是黑道,這樣的說法,不但是切割,更是對群眾徹底的蔑視。

  蔡英文輕蔑那些丟石頭、汽油彈的群眾,殊不知,民進黨的激進路線,早已上演,而且帶頭演出的,都是民進黨的公職人員,之前,從「外交部長」歐鴻煉到「衛生署長」葉金川,都在「立法院」面臨被拉扯及推擠的處境,或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出手打洪秀柱耳光。難怪民進黨無法譴責暴力,因為,民進黨的議會及街頭路線早已無分軒輊,全面激進化。

   最不可理喻的一場街頭流血

  台灣《聯合報》的社論說,二個月前,我們即曾預言,陳雲林來台,將使民進黨因權力及路線內鬥,而倒退成一個徹底的「台獨」暴力黨,如今此言已經應驗;民眾也已親眼目睹,蔡英文及民進黨親手挖了一個坑往裡跳。

  文章說,接連兩天,晶華暴力,「圍城」流血,這是台灣政治史上最嚴重的流血暴力事件之一,更是台灣政治史上最不可理喻的一場流血暴力事件。

  文章指出,民進黨所持「台灣主體性」的核心思維,若欲推進深化至「台灣國」的地步,則已被國際架構所否定,亦被選民用選票所否棄。在台灣的政治辯證中,「台灣國」的道德性及現實可行性,皆已受到多數民眾質疑並否棄;但民進黨如今卻仍以「台灣國」為最高的道德準據,彷佛只要楬櫫「一邊一國」、「台灣國」的大旗,即可恣意阻撓民選政府依法行政下的兩岸談判,即可撂倒張銘清、圍堵陳雲林、向胡志強吐口水,霸佔酒店大廳、任意強佔馬路,把警察、記者打到頭破血流;民進黨既無以「台灣國」來感動說服民眾的能力,亦無節制「台灣國」的支持者在街頭逞暴流血的能力,遂演成了這一場台灣政治史上最不可理喻的街頭流血暴力事件。

0

主題

841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沙發
老周 發表於 2008-11-8 22:01 | 只看該作者
"民主的乳汁"竟哺育出台灣民進黨這樣如此無恥的暴民,賀賀,長見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