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進黨的選擇:潮流或漩渦?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11-7 2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ifeng.com/taiwan/spe ... 7_4929_867660.shtml
2008年11月07日 11:10華夏經緯網

聯合晚報發表社論稱,綠營支持者前夜包圍晶華酒店,讓陳雲林困在其中直至凌晨兩點;其間爆發流血衝突,多名警員與抗議民眾挂彩,包括大陸央視女記者也險遭群眾追打。由於民進黨先前承諾的和平示威已無法維持,馬英九與陳雲林的晤面遂提前改在昨天上午舉行,實是無奈的應變之計。

陳雲林來訪,雖說嚴重考驗著執政黨的部署和因應能力,但事實上也考驗著民進黨的智慧及其反對角色的拿捏。站在民主台灣的立場,民進黨藉由示威向陳雲林發出不同的聲音,原本對兩岸協商談判的平衡有其幫助;但當理性的抗議變質為無謂的干擾,甚至變成激情暴力的發泄,那麼民進黨不僅自失「愛台」、「護台」的立場,也把自己卷進了與民心潮流脫節的「異化」漩渦。

一個政黨要在政治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基本上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是要選擇創造潮流,或是要逆勢而為,或者在大趨勢中製造一些無足輕重小漩渦?民進黨曾經創造了一波洶湧的民主波潮,因而取得「政權」;但執政八年,它卻失去對社會人心乃至世界潮流的掌握,而丟掉「政權」。現在的民進黨似乎還找不到新的方向,所以只能以突襲方式在社會上重複製造衝突漩渦。葉金川在「立院」遭拉扯、王定宇率眾圍襲張銘清、管碧玲向洪秀注動粗、乃至對陳雲林的連串示威,都出於同一衝動思維,雖製造了短暫的新聞效應,但一般民眾的反應卻是明顯難以苟同。

由於選舉在即,許多地方民代必須設法增加自己的曝光機會,這也許是綠營最近的街頭行動屢見議員帶頭喊沖的主因。此一現象反射出更深層的事實是:一,較有格調的綠營「立委」皆未參與,顯示他們深知此道不宜;二,黨中央對議員的零星行動難以掌握,蔡英文保證的「和平示威」承諾跳票,三,個別民代分子式的激情演出,讓民進黨的理性問政之路愈發不知主軸何在。

不可否認,近日警方的維安勤務確實缺乏足夠的水平;但相映之下,綠營人士失控的抗議行動,也暴露了民進黨大方向迷失的困境。這些行動未必嚇到陳雲林,卻徒增台灣形象難堪和民眾內心不安罷了。看看美國大選為世界締造的大好和解形勢,民進黨請想想如何奮起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