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你的愛填滿孩子的心靈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1-8 2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關愛中成長——情商發育

  二戰後,歐洲的一家醫院接收了一批戰爭孤兒。雖然給孩子提供的營養沒有問題,但孩子卻越來越瘦,並且接二連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顧他們的人手不夠,無法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愛撫。可見,心靈的撫慰比身體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體對物質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如果缺乏心靈的撫慰,身體還是會衰竭的。所以在子女還小的時候,請你一定不要忘記緊緊地擁抱他,多跟他交流。

  請多撫摸你的孩子吧

  我的一個朋友有 4 個女兒。有一次她向我訴苦說:「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每天晚上我都累得要命。老大,想枕著我的右胳膊睡覺;老三要枕著我的左胳膊睡覺;老四則爬到我的肚子上睡覺;老二呢爭不過別人,只好在我兩腿間縮著身子睡覺。你說我該怎麼辦?」有孩子的人往往都會為這種事情而感到不知所措。到底要不要抱孩子呢?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哭了,不去抱他行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哈洛(Harlow) 拿小猴子做了如下實驗:

  他給剛出生的小猴子找了兩個模擬媽媽。一個是用鐵絲製成的「鐵絲媽媽」,上面綁了奶瓶;另一個是把布片綁在鐵絲模型上製成柔軟的「布片媽媽」,但是上面沒有綁奶瓶。哈洛假定,小猴子如果願意和帶奶瓶的「鐵絲媽媽」待在一起,就意味著填飽肚子的慾望更重要,而跟「布片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長,則意味著通過皮膚接觸得到愛更重要。結果小猴子大部分時間都跟「布片媽媽」待在一起,只有在餓得不行的情況下才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奶。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遠比物質需求重要得多。咯吱一下、使勁擁抱一下、親吻一下,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孩子能從中感覺到父母的愛,而且孩子越小就越需要肌膚的親密接觸。

  上幼兒園的孩子有挫折感或心理矛盾時會無緣無故地耍賴,或往媽媽懷裡鑽。這包含有「媽媽,我還是小寶寶呢」的意思,並希望通過與媽媽身體上的接觸得到安全感,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也能感覺出大人是否愛自己,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新生兒被大人愛撫會露出舒服的表情,還會沖你笑一笑,但如果你態度粗暴,寶寶就會一臉的不高興,甚至哇哇大哭呢。

  二戰後,歐洲的一家醫院接收了一批戰爭孤兒。雖然孩子提供的營養沒有問題,但他們卻越來越瘦,並且接二連三地死去。原因是孩子太多而照顧他們的人手不夠,無法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愛撫。他們因得不到身體的愛撫而死去。學者給這個病起名為「衰竭」(Marasmus)。Marasmus 的意思是「衰弱」「消耗」,其中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身體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靈上的撫慰。心靈的撫慰比身體上的需求更重要,即使身體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如果缺乏心靈的撫慰,身體還是會衰竭的。所以在子女還小的時候,請你一定不要忘記緊緊地擁抱他,多跟他交流。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嬰兒時期是指3周歲前,幼兒時期是指 3~8周歲),父母應該在他們的心靈里填滿愛。只有得到充分的愛,孩子的情緒才會穩定,併產生信賴感,這是人格形成的基礎。那些情緒不穩定、沒有信賴感的孩子一方面想尋找心靈的慰藉,另一方面又無法信任和關愛別人。無法關愛別人其實等於無法愛自己,愛是要發自內心的。

  當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來自父母的愛,還需要更多人的愛才能填滿心靈。只是孩子一般先通過爸爸媽媽來學會愛的本領,從而更容易學會愛別人,信賴別人。這裡所說的愛不是指過分的保護和溺愛,而是指真誠的愛,理智的愛,珍視孩子心靈的愛。

  紀伯倫(Gibran)在《先知》里有一首「論孩子」的詩,倡導無私的愛: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隨你們而去,

  他們雖然和你們同在,

  卻不屬於你們……

  孩子是神賦予的生命,你只是受他的委託來照顧孩子。這樣的想法才不會讓你陷入執著的深淵,這樣你對孩子的愛將是純粹的、無私的愛。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12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