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話破滅 千萬散戶夢斷中石油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1-5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如若當初沒割肉,而今想來愁更愁。」

  2007年的11月5日,中石油登陸A股,當天最高價達到48.62元;2008年11月4日,中石油收報10.35元,累計跌幅接近80%。

有人說,如果股份制改革催生了上一輪空前的大牛市,鑄就了6124.04點的高峰,那麼中石油的上市就成為絆倒這頭大牛「最粗的一根繩索」。可以預見的是,只要中石油沒有見底,A股的下一輪牛市就無從談起。稍感欣慰的是,在中石油上暴露出的一些制度性問題引起了市場各方的反思,其中一些弊端已經或正在得到糾正。我們回顧中石油上市1周年以來的歷程,就是希望當若干年後中國股市再一次迎來牛市行情時,一個成熟而公正的制度體系已經建立起來,從而從根本上杜絕第2、第3個中石油的出現。

  □專題策劃 林燕輝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李鶴鳴 陳永華

  最高價被套

  張先生無奈留下「傳家寶」

  福建的張先生是一個非常敬業的辦公室職員,對社會上很多的新鮮事物都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不過去年的10月份,在A股衝破6000點直看萬點的誘惑下,張先生還是「很不情願」的到一家證券營業部開了股票賬戶。

  幾天之後,中石油的網上申購開始了。「零風險高利潤」,朋友們的解釋讓還沒明白股票是怎麼回事的張先生生平第一次入市炒股,不過很不幸,他的1萬多元沒有申購到中石油的股票。大約1個多星期後,中石油即將上市讓張先生覺得,申購不到就買一點吧。11月5日的早上9點剛過,他生平第一次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屏幕前打開了股市行情,16.7元/股發行的中石油卻已經超過了48元,張先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趕緊照著屏幕上「買入價」一欄的最高價格填單——48.6元,他想都沒想就忙不迭地掛了出去。

  如今,張先生還是每天忙著自己的工作,仍然是對很多新鮮事物不屑一顧。談起股票,張先生仍然和當初一樣茫然。他的交易賬戶上仍然只有100股的「中國石油」和100多元的餘額,不過賬戶的市值已經從5000元縮水到1000元出頭。張先生說,他從來就對股票不感興趣,這次炒股就當給自己的一個教訓,今後也不會再去碰任何股票,那賬戶上的中石油不回本就堅決不賣,無論需要多少年,甚至是留給自己的孫子也可以。此時,張先生剛剛27歲,結婚未滿1年。

  發行價被套

  周先生期盼能保本出局

  2008年3月24日,中石油大跌5.71%,收報19.83元,上市以來首次跌破20元,股價破位下行之勢已成定局。看著網路上中石油股吧中被套股民的一片責罵和哀怨,炒股3年多的周先生卻暗自慶幸,因為年初成功逃頂的他現在賬戶上有3萬多元錢,隨時準備著入市抄底。

  周先生解釋,他當時看好中石油跌不破發行價,一方面是中石油從48元一路跌到20元調整得比較充分,而且當時國際油價高漲,國內對成品油價格管制放開的聲音也與日俱增;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偶像楊百萬也說可以抄底了,而且他買的就是中石油。周先生回憶,當時儘管自己很小心,但是內心中入市抄底的衝動卻非常強烈,每天只要一坐在電腦屏幕前就手癢,生怕股市哪一天突然反轉自己失去了抄底的最好機會。

  不出周先生意料,此後的短短几天內中石油股價連續大幅下挫,3月28日,中石油開盤便殺到16.70元的發行價,而周先生則把早已準備好的3萬多元全倉殺入一口氣買下2000股中石油,而中石油的股價當天低開高走最終收報17.87元,周先生的銀行賬戶顯示當天收益3300多元。首次投資中石油的成功讓周先生感到自己似乎已經掌握了股市制勝的秘訣,此後幾個交易日中石油振蕩整理並一度沖高超過18.50元,K線圖上一輪強勁的中期反彈行情似乎已成雛形,而此時正好碰上公司安排他到國外出差,周先生決定耐心持股。

  此後的半年多時間,周先生遠離了股市,可是等他6月份回國的時候,大盤已經跌破了2000點,而中石油的股價早已經跌破了16.70元的發行價,周先生的3萬多元悉數被套其中。周先生說,現在想起來最後悔的就是輕信了當時市場上的一些所謂「專家」和「股神」的判斷,現在手裡的2000股中石油被套超過20%,割肉也沒什麼意義,只能期盼股市能夠早一天見底,讓自己能夠保本出局。

  價值回歸長路漫漫

  散戶解套尚需時日

  採訪中幾乎所有身陷中石油的股民都表達了同一個期望:什麼時候能夠解套?銀河證券分析師呂喆表示,在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呼聲越來越強烈的衝擊下,中石油的未來業績增長難有保證,而目前中石油A股與H股的溢價在2倍左右,高溢價和業績預期看淡為中石油後市繼續探底創造了空間,作為最大的權重股,它的價值回歸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相關鏈接'

  中石油董事長向散戶道歉

  5月15日,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辭任總裁職務的時候,對媒體表示,他代表中石油對A股的股民表示歉意,稱中石油對不起深深被套牢的持有中石油股票的散戶和小股東。

  蔣潔敏稱:「我們非常同情大家。但這不是公司可以左右的事。將來發展中我們會以業績和其他方式,對小股東進行回報。」蔣潔敏並且當場表示,在高油價的大背景下,中石油將不改造、不新建辦公樓、不買小汽車。

  然而,蔣潔敏的道歉並沒有得到中小股民的諒解,有專家分析認為,中石油上市前的路演過於強調過去的業績,「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更是一遍又一遍的宣傳,而對未來的風險警示不足。這一系列過分的宣傳讓中小股民對中國石油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嚮往,也為他們在中石油上市后的天價接盤埋下了禍根。

  曾經的「大眾情人」

  「三高」上市掀股市瘋狂

  中石油登陸A股,讓去年的市場熱鬧了好一陣子。頂著「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全球資本市場市值老大」等光環,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日,中國石油A股貢獻總市值7.11萬億元,一舉超越工商銀行成為兩市總市值最大的公司,而A股總市值在中石油的加入下也成功突破30萬億元大關,達到33.62萬億元。中石油回歸A股,受到機構、投資者等的熱烈追捧,皆因市場對其「定海神針」的作用充滿了期盼。

  高調上市

  股民對其回歸興奮不已

  早在2007年新春剛過,有關海外藍籌回歸A股的傳聞就已經被市場熱炒。其中中石油又是所有海外藍籌中最為市場看好的一隻。

  2006年的中石油全年的營業收入達到6889.78億元,凈利潤為1362.29億元,幾乎佔到當時A股所有公司利潤總額的1/5;中石油在H股市場更是出名的慷慨,年年都有豐厚的股息派送,也正是依靠優良的業績與豐厚的回報,中石油當年獲得了「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名銜,更被大部分的A股投資者想象成一台巨大的生財機器。

  頂著「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全球資本市場市值老大」等光環,2007年9月24日,中石油順利過會,正式宣布回歸A股,並實現「A股歷史上最大公開發行」。在包括監管層、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的配合下,中石油的發行工作異常順利,各個環節的進展甚至可以說是一天都沒有耽誤。10月25日,中石油發布招股說明書顯示,自2005年以來,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中石油均呈穩步遞增的發展態勢,這一系列數據更讓股民們對中石油的回歸A股興奮不已。

  高價發行

  路演詢價好似開個唱

  公布招股說明書後,中石油的管理層便馬不停蹄奔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舉行路演,大批的機構投資者從各地慕名而來,由於參與機構人數遠遠超出預期,以至於中石油方面不得不嚴格限制入場人數,所邀請的機構投資者,需要刷卡才能進入路演會場。在路演結束后,眾多基金經理和其他投資者仍圍著中石油的高層,希望多了解公司的消息,為了讓投資者更清晰地了解中石油的情況,管理層不得不「加班」服務。

  據媒體報道,在中石油路演期間,承銷商收到的機構報價上限均值已經超過20元,達到20.5元,下限均價也達到17.4元。當時,已經有研究員提到,由於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中石油在不久的將來會掀起相當大的認購熱情。

  在中石油高層的「低價發行」承諾下,最終中石油將發行價確定在16.70元。不過在市場眾口一詞的看好聲中,也有專家對藍籌股接二連三的高價發行提出質疑:中石油拿2%的總股本按16.7元發行,那麼如果拿出50%的股本上市,又該發多少價格?不過這些聲音實在太小,絲毫沒有阻礙全社會參與中石油的網上申購的熱情。

  高申購額

  全民申購創下記錄

  在牛市中,由於新股掛牌后賺錢效應明顯,「打新股」的投資幾乎是無往不利的。面對中石油這樣的優質大盤股,而且40億股的巨量發行,高中籤率提高了「打新股」的收益率,機構無法抵擋中石油的誘惑。同時市場預期,中石油每年將把盈利的45%用來分紅,即便長期鎖倉不動,也能坐享這家公司豐厚的利潤回報。在中石油上市前,甚至有機構提出,中石油登陸A股當天的交易價格將有可能衝破50元大關!

  無論是機構還是普通散戶,大家都把幾乎所有的現金都用來申購中石油。10月30日網上發行申購的結果公布:中石油網上申購凍結資金2.57萬億元,網下申購凍結資金0.799萬億元,合計凍結資金3.37萬億元。以目前中國股民數量為4000萬計算,有10%股民參與了中石油的「打新股」行列中……這些數字至今想來依然匪夷所思,1年前的市場即便一隻新股的發行就能吸引3萬多億元的資金前來申購,竟然超過了目前整個深圳市場的總市值。

  最終的申購結果是,只有1.94%的資金中籤,理論上至少需要200多萬元的資金打新才能獲得1000股的中石油新股,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的個人投資者在付出巨大熱情后被中石油的新股發行拒之門外。

  滬綜指走勢

  中國石油走勢

  幾近雷同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40億股中石油所帶來的變化,絕對不僅僅是短期的資金分流,重點的意義在於其權重的比例;機構、投資者等的熱烈追捧,皆因市場對其「定海神針」的作用充滿期盼。

  登陸A股市場不久,中石油即算入指數。中國石油高達22.35%的權重比例讓中國石油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石油每漲跌1個百分點,上證綜指就會有超過10幾個點的上漲或下跌;自從中國石油計入指數后,滬綜指的走勢就近乎雷同於中國石油的走勢。此外,當時一直傳聞股指期貨即將推出,中石油作為大盤權重股自然成為各家機構為備戰股指期貨而哄搶的對象。

  回歸A股 創造歷史數據:

  (10月30日網上發行申購結果)

  發行40億流通股

  網上發行申購款為2.57萬億元

  網下申購款為0.799萬億元

  凍結資金總計3.37萬億元

  10%股民參與了中石油的「打新股」行列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上市當日,中國石油A股貢獻總市值7.11萬億元,兩市總市值成功突破30萬億元大關,達到33.62萬億元。

  曾經頭頂光環:

  「亞洲最賺錢的公司」

  「全球資本市場市值老大」

  「A股歷史上最大公開發行」

  中石油

  經營業績

  財務摘要

  營業總收入(億元)

  凈利潤(億元)

  攤薄每股收益(元)

  2006年

  6889.78

  1427.47

  0.761

  2007年

  8350.37

  1434.94

  0.735

  2008年前三季

  8536.58

  986.79

  0.473

  今日的「燙手芋頭」

  「王者」形象已蕩然無存

  中石油回歸后,攜大盤跳水,今年跳水幅度為70%。航空母艦的神話在上市后破滅了,眾多的散戶被困其中。到底是中石油生不逢時,被大盤拉低,還是中石油拖累了大盤表現?眾多機構為何在在上市前輪番吹捧中石油的價值,上市后卻陸續拋棄,曾經的「大眾情人」幾乎成了「燙手芋頭」。或許,今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回歸能從中石油身上獲得更好的經驗。

  中石油感冒了

  A股市場都要打噴嚏

  分析人士認為,中石油已經迎來了最佳的油價盈利空間。

  去年11月26日,中國中鐵、路翔股份、勁嘉股份三隻個股申購A股的資金同時解凍,當日解凍金額達到3.56萬億。巨量資金解凍、美國股市強勁反彈,一系列利好原本讓全民期待迎接一個「紅周一」,但隨著中石油當天大跌2.4%,滬綜指亦應聲大跌73.28點,再度擊穿5000點關口。

  中石油在A股市場佔有高達22.35%的權重比例,如果中石油感冒了,A股市場都要打噴嚏。一年來國際油價的暴漲暴跌讓中石油忽冷忽熱,加速了大盤的波動。目前,國際油價已經回落至70美元以下,分析人士認為,中石油已經迎來了最佳的油價盈利空間,其股價也逐步實現價值回歸。

  評級機構吹捧

  股民到達痴迷狀態

  不少業內人士稱,機構瘋狂推高開盤價,顯然是為了高價賣掉中籤新股。

  中石油上市時,在東方財富的股吧裡面,一位投資者的留言:「中石油上市明顯會給投資者帶來40%-80%的收益,其他股票只有被拋棄的份兒,相對於中石油而言,其他A股都是垃圾。」上市前,包括西南證券、廣發證券等大部分機構對其定價大概在30元左右,更有機構放言,中石油股價將會突破50元。在評級機構的吹捧下,中石油回歸A股受到貴賓的待遇,股民對它到達痴迷狀態。

  機構熱心的原因,可在中石油上市首日的情況略見一斑。2007年11月5日9點25分,中石油集合競價階段的成交量為189.89萬手,成交額達到92.29億元,佔到全天成交量的13%。有市場人士分析到,從金融行為的研究角度看,散戶一般很少參與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競價。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稱,機構瘋狂推高開盤價,顯然是為了高價賣掉中籤新股。

  下跌帶動指數破位

  所有投資人套牢慘重

  證監會發審委委員表示,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反思發行穩定市價責任是如何履行的。

  在中石油上市后,國際大投行給予中石油的估值均位於30元以下。11月中旬,高盛首次追蹤中石油A股,認為該股的估值過高,給予目標價人民幣22.50元和「賣出」評級;而瑞銀預測,考慮油價上漲、內地有望進一步調高成品油及天然氣價格等因素,按照港股溢價40%計算,對應中國石油A股的最高合理價為25元。

  有媒體報道,瑞銀集團利用中國石油A股發行賺得盆滿缽滿,其中包括瑞銀集團通過旗下的10多家機構在中石油A股上市發行前後依次採用收集、拉升、減持、沽空手法,通過影響中國石油H股正股及相關權證價格大獲其利。

  此後,一位證監會發審委委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石油把所有投資人套牢如此慘重,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該對此反思,反思一下發行穩定市價責任是如何履行的。

  隨著大盤的下移,中石油不但「順利」拋離了30元的推薦價、擊破25元的「合理價格」,在今年6月初,連發行價都沒保護住。中石油一路下跌並帶動指數屢屢破位,「王者歸來」的市場形象蕩然無存。

  

  「油煎」大盤

  中國石油(601857)於去年11月19日計入上證綜合等上證系列指數,其計入對上證綜指影響巨大,成為第1大權重股,佔23.62%。按照當天的收盤價,中國石油股價每變動1%,將帶來上證指數約12.65點變化。

  按昨天收盤價格計算,中國石油總市值約為1.58萬億元,約佔到上海市場總市值的21%。中國石油上市后其累計跌幅高於同期上證綜指,因為期間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南車、紫金礦業等多隻大盤股上市,中國石油對滬指的權重影響將有一定程度回落。

  新股發行定價制度

  專家稱「不得不改」

  今年4月18日,中石油毫無抵抗地跌破了16.7元的發行價,引發強大拋壓。中石油「破發」,是大盤拖累,還是發行價定得太高?市場一直有對中石油定價過高的質疑。

  「按照目前的發行制度來看,發行價按照20多倍的市盈率來計算,確實偏高,在熊市中很容易遭遇破發。」銀河證券研究員劉毅銘認為,目前的新股發行的定價制度確實需要修改,而且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今年9月份,中國證監會公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修訂原有的保薦制度,以強化保薦機構責任,推動發行制度由核准制向註冊制轉變。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新股定價機制的改革會逐步提上日程。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