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一篇,不一定受歡迎的文章。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1-4 07: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碩士開學典禮上的演講
面對這麼多自然科學領域的青年精英,我不知道講的話會不會對大家有益,感到非常惶恐。可我並不因此怯場,因為我不過想講出內心的一個感受,題目是:「科學工作者的祖國」。

沒有什麼「美國特色」或者「中國特色」的科學知識。科學沒有國界,科學知識是人類共享的。在今天,科學家經常跨國工作,成為當前人類社會裡最國際化的一個群體,是全球化的先鋒隊。如此,科學工作者的祖國認同似乎應當逐漸淡化。然而,大家熟悉一句老話:「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那麼,今天的科學工作者還需要祖國嗎?
一.科學工作者的國家認同 科學工作者需要祖國認同嗎?這要看你是哪個國家的科學工作者。在我們這個西方人佔主導地位的時代,只要是生為中國人的科學工作者,即使自己主動想忘掉祖國,也很不容易。 我在美國讀書時有個中國大陸去的同屋,讀材料學博士,是教育部最早的公派留學生之一,是尖子里的尖子。然而,在共和國前三十年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艱難,是那時少見的城市貧民。他父親靠拉板車養活妻子和六個孩子。孩子里只有他一個念了大學。他赴美不久,就信了基督教,而且很快開始激烈批評自己的祖國,批評那管理不善,而且不信上帝的祖國。他的博士論文研究陶瓷材料,那是最尖端的材料,可他畢業后卻長期找不到工作。尖端陶瓷材料的研究,用我們的話說,是「保密行業」,不容外國人插足。儘管他不喜歡祖國,卻無法通過美國政府的「安全檢查」(security clearance)。後來,他給一家小公司做實驗員,掙的是在大學里當助教的工資,每小時不到十塊錢。再後來,他放棄了自己心愛的專業,轉行去做晶元工廠的質量檢查員,工資才隨著it業水漲船高。那是種普通而平靜的美國生活,他卻永遠不會成為陶瓷材料專家了。作為美國名牌大學的材料學博士,他若回祖國研究陶瓷材料,沒有security clearance的問題,他可以成為我國最出色的陶瓷材料專家。 不是大陸人的華人又如何呢?四十年前的1964年,年輕的李文和先生離開了當時令人失望的台灣,去美國讀博士學位。他很出色,畢業后在美國找到了工作,成為核專家,在美國能源部所屬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而且成了那裡受擁戴的精英科學家之一。那是美國最高級的實驗室了。李先生認同美國,熱愛這個給了他機會和富足的新祖國。在這個新的祖國,他踢足球,喜歡野外活動,還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他還經常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甚至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來中國做基礎科學的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他是美國人,但畢竟也是中國人。希望在自己母國的文化圈裡獲得認同和尊敬,是人之常情。他的每次北京之行,還都和美國情報機構配合,肩負了解中國核專家和核研究進展的任務,每次返回到美國都向情報機構彙報。還有報道說,他的夫人早就是美國情報機構的合作者。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因為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右派掀起了反華浪潮,其中主要的指責之一是,中國竊取了美國核武器的技術。美國情報機構斷定,中國顯然已經把核彈頭微型化,而中國人不可能發明這種技術,除非是從美國偷。可他們找不到中國偷竊技術的根據。於是,華裔核科學家李文和先生就成了美國情報機構邀功請賞的替罪羊。李先生並不研究武器設計。就武器設計而言,他是個外行。在1999年底,他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捕了,而且立即被開除出了他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實驗室,還喪失了退休金。美國聯邦調查局威脅說,如果他不「承認」為中國做間諜,就要像處死羅森伯格一樣用電椅處死他(羅森伯格夫婦1951年因向蘇聯提供美國核技術機密而被捕,1953年被雙雙處死)。李文和被關押在一個單獨的牢房,牢房沒有窗戶,燈是永遠開著的,夜裡也不會熄滅。他在牢里還要戴上手銬和腳鐐,還經常挨餓。李文和自己感到,政府知道他不是間諜,也無法接觸敏感信息,所以想逼他自殺,把案子坐實。他因此早就提前聲明,自己絕不會自殺。新世紀更替的那 2000年元旦,他是獨自一人在囚室度過的。在被關押了九個多月之後,他終於被迫承認一些輕微的過錯,說明美國政府抓他有理,這樣才換取了出獄。他的「過錯」是什麼?就是把一些數據下載到個人計算機里。那些數據是公共信息,絲毫沒有敏感性,不過代表一個程序員的正常工作,實驗室里人人都這麼做。現在,李先生依然認同美國,在個人網站上發起了簽名運動,期待美國總統向他道歉,期望美國政府向他道歉,從而能賠償他失去工作的損失。然而,在他新出版的自傳里,他卻這樣寫到:「在被囚禁的無比孤寂的日子裡,我經常想,我也許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錯誤,不該在1964年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使自己淪落到了今天的局面。獄中面壁,我不得不得出一個慘痛的結論:無論多麼睿智,無論如何勤奮工作,像我一樣的亞裔,像我一樣的華裔,永遠不會被美國社會所接受,永遠是『外國人』。」 是的,對美國而言,你李文和雖然是美國公民,卻是中國人。對中國呢,李文和是美國人。科學無國界,如果華裔科學家沒有祖國,他就痛苦如李文和先生。除非他不想成功,不想成為科學家。

二.在悲劇的祖國 大家可能會認同「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種說法。我想進一步說,在悲劇的祖國,成功的科學工作者也是悲劇。 大前天(2月23日),《參考消息》用一整版轉載了美國《時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文章抨擊巴基斯坦的「核彈之父」卡迪爾汗。卡迪爾汗生於1936年。他 13 歲時,印度獨立了,祖國卻被英國分裂成了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為穆斯林的卡迪爾汗遷至巴基斯坦,但他的家鄉卻是印度的博帕爾。博帕爾是印度中央邦的首府。順便提到,二十年前的1984年,博帕爾市發生過一起著名慘案。那裡的一家美國工廠(注***)泄漏了40噸劇毒氣體,導致3150人立即死亡,5萬人失明, 8萬人終身殘疾,150萬人受影響接受治療,占博帕爾市總人口的一半。1953年卡迪爾汗17歲,去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的d.j. 理工學院學習,不久又去歐洲學電氣工程和冶金。獲得博士學位后在荷蘭工作,從事原子學研究。1976年,當印度開始了原子彈項目,40歲的卡迪爾汗回國了,帶著他的核能知識。在他的領導下,巴基斯坦努力了二十多年,也擁有了原子彈。1998年,巴基斯坦在印度之後進行了5次公開的地下核試驗,卡迪爾汗從此成為巴基斯坦的「核彈之父」,成為祖國教科書課文里的英雄,兩次被授予國家最高勳章。而且,巴基斯坦全國各地的卡車、公共汽車背面都印上了他的肖像,他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人,比總統的知名度還高。巴基斯坦人口與俄國相當,是美國的一半,是英、法任何一個國家人口的一倍。但美國、俄國、中國、印度、可以有核武器,英國、法國、甚至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卻遭到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制裁。卡迪爾汗大概相信,原子彈能減輕穆斯林世界受到的壓迫和屈辱,所以試圖向其他穆斯林國家出售一些核技術設備。他顯然沒有成功,美國中央情報局早就盯上他了,在他的寓所,工廠和房間里都安插了間諜,甚至收買了他最親密的助手。這就是「巴基斯坦國」。很幸運,中國不是這樣的。現在卡迪爾汗已被自己國家的政府逮捕了,而且受美國情報人員的訊問。在壓力下,他不得不招供一切真相,或者編造一切美國所需要的謊言,使美國得以要挾其他國家,比如伊朗。 是的,在悲劇的祖國,成功的科學家也是悲劇。

三.在成功的祖國 1996 年,在中關村的西北方向,矗立起了一座航天城。那裡有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宇航中心、俄羅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三年前,我在網路上讀到了一點北京航天城裡的故事,很感動。1998年11月21日,中國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發射中心升空,飛船的一舉一動都由北京中心遙控,從點火升空到返回著陸,成千上萬條調度命令要從這裡發出。任總調度的是一個北航畢業生,名字叫申勁松,當時只有25歲。神舟一號升空之日是他的25歲生日。一年後飛船返回時,他發現狀態有些不對,可他只有20秒鐘的時間作決定,而且決定的後果是巨大的。他作了決定,而且作對了。返回艙落地之時,申勁松沒了感覺,就是腿軟,汗從握緊的拳頭中流下來,這一天是1999年11月21日,是他26歲生日。他已經在機房中待了整整一年。到 2002年神舟三號發射升空,這個1973年出生的28歲大男孩已經連任三屆總調度了。他的工資只有1300元。事實上,整個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員都是這樣的一些青年學生,全部是我國自己培養的。到神舟三號升空,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與高能物理及原子彈不同,中國的載人航天沒有胸有成竹,滿腹經綸的專家領軍撐腰,就靠剛從學校出來的這些年輕的本科生和碩士生。現在已經成為飛船軌道專家的曹雪勇是1995年北師大天文系的碩士畢業生。一進來就做軌道設計軟體。可飛船還在製造中,飛船數據還不明確。他對整個任務系統一無所知,而且沒有任何參考方案,沒有一個可用的程序、文檔。他拚命了,日以繼夜閱讀國外資料,希望能發現一點漏網的蛛絲馬跡,而且他用天文學知識來啟發自己的思路。他幾乎沒離開過機房,怕思路中斷就難以續上,每天靠速食麵填肚子。經過半年沒日沒夜的工作,他成功了。北京飛航中心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控制軟體專家歐余軍是1995年從長沙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1998年開始負責遙控保障軟體的編寫。那是個決定飛船能否安全返回的關鍵性軟體,包括對飛船發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鏈和注入數據。沒有任何現成的資料可借鑒,要從零開始。中國飛船能否回得來,就全看這25歲的小夥子了。整整兩年零八個月,沒白沒黑,他把軟體做了出來。結果發現有問題,近三年的勞動成果全被推翻。他傷心得一個人躲在機房裡放聲大哭。中心的領導人認為哀兵必勝,堅持不換人。只剩下幾個月了,歐余軍成了機房裡的拚命三郎,不管什麼時候,人們走進機房都見他端坐在那裡冥思苦想,像個活菩薩。任務完成了,他的身體也垮了,得了腎積水,經常疼得滿頭流汗。這時,中國第一次飛船發射開始,一切全新,誰也不是內行,有許多軟體只有他一個人會髮指令。醫生護士把他從醫院抬到指揮大廳,邊輸液邊打鍵盤,在擔架上堅持了幾天幾夜。飛船返回后才被抬回去做手術。 我為什麼要講他們,因為北京飛航中心就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旁邊,他們的同學、朋友在那裡每個月掙萬元以上。可在飛航中心,申勁松一千多元的工資還意味著日以繼夜的辛勞。甚至一個月才能和在城裡工作的妻子見一面。申勁松是這樣說的:「如果單從掙錢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幹不成了。外面的誘惑確實很大,但我既然幹了這個,就要認認真真地干。這個機遇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能趕上一次就非常難得了。」 在這篇網路文章之後,有個跟貼,也很有意思。跟貼的作者回憶說: 「92 年畢業前,酒泉來人,希望我們這些學控制的人去那裡工作,並且明確說是為了宇宙飛船工作。可我們當時想的都是出國,考研,對此漠不關心。在動員大會上,許多人插科打諢,胡言亂語,嘲弄帶隊的軍官。學校也沒起正面作用,只是應付了事,找了幾個拿不到學位的差生和來自邊疆地區的學生糊弄軍隊。十年了,我們這些人出了國,成了所謂洋博士,土博士,可老實說,都是行屍走肉,所學所用都在為外國人牟利,而且我們的所謂『成果』在他們面前是如此的淺薄、渺小、微末。是那些當年被我們嘲弄和不理解的同學們真正在為祖國奉獻著,我真不知道將來見面時如何面對他們。我們是逃兵。」 為中國宇宙飛船事業獻身的這群年輕人「成功」嗎?也許成功,也許不成功。也許有些將來成功,有些連將來也不算成功。我想起了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勛之一任新民院士。他生於1915年,是安徽人。他在美國讀了機械工程學博士,然後去一所美國大學當講師。如果沒有新中國的建立,他也許就這樣生活下去了,過一種平靜的美國生活。1949年,像那個時期的許多留美學生一樣,34歲的任新民先生也趕回來建設新中國,為祖國出力。他很快就成為我國遠程導彈的材料專家,負責設計製造了「長征一號」,就是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衛星的那枚火箭。1985年,任先生70歲了,因為得到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的貢獻才為人所知。 1995年,他 80歲了,得到了「全國優秀工作者」稱號。在他85歲時,國家向他頒發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航天獎」。然而,他說,「航天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個人的作用很小,很小。」是啊,我記得其他著名的兩彈一星元勛也說過類似的話,而且舉出了很生動的例子。任新民院士今年90歲。在他70歲以前,沒什麼人知道他的所謂「成功」。 成功的或者所謂「不成功的」,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的祖國成功了,祖國是科學工作者們最堅強的後盾。他們推動了共和國的進步,他們與共和國一道前進。人民會忘記很多事情,但將永遠尊敬和記住這樣一群人:他們為祖國生死攸關的重大事業當了螺絲釘。這些人不屈不撓,忠貞愛國,延續了關於中華民族的偉大神話,成為我國精神遺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從此懂得,即便那些所謂「不成功」的科學工作者,他們與共和國重大進步聯繫在一起的業績,也會博得同胞們永恆的紀念,為世世代代的中國科學工作者樹立榜樣。
四.什麼是科學工作者的祖國? 我今天談的題目是「科學工作者的祖國」。祖國是個抽象概念,比起薪水,工作環境,僱主的名聲,乃至北京戶口,祖國似乎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 然而,中國的科學界向來有愛國主義傳統。中國的科學就是為挽救國家危亡而興起的,「科學救國」是中國第一批科學工作者們的動力。我國的進步依賴科學。沒有科學,沒有現代科學精神的普及,沒有用科學精神取代迷信和蒙昧,沒有普及科學精神的現代教育,就沒有我們貧弱的國家今天走向強大、富裕。祖國靠科學工作者,科學工作者背靠祖國,於是撐起了祖國這棟大廈。這大廈也給科學家們帶來榮耀。數學家陳省身和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落葉歸根,只是這兩者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象徵。世界上得到諾貝爾獎的人有數百成千,但做為中華民族優秀分子的代表而贏得諾貝爾獎,那榮耀屬於一個復興中的古老文明,屬於億萬中國老百姓那期待的眼睛。 什麼是祖國?祖國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祖國是我們大家的家。祖國在那裡?祖國就在你面前,就在你的學位論文里,就在你的實驗室里,就在你每天就餐的食堂,就是你每天面對的同學、老師、同事。祖國的興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的行為積累起來的。當我們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們去廟裡算命,買飯不排隊,甚至加塞兒,那就是國家落後的原因。如果念書只是為了自己出人頭地,不惜踩著別人往上爬,就不善與人合作,就會偷懶,走歪門邪道,就抄襲、剽竊、造假數據,甚至會把國家的科研經費「洗」出來給自己買汽車房子。這樣,我們的國家就落後,就貧困。 的確,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落後、貧窮,很多地方不如別人的家。在一個遍地小農的國家,我們好不容易建設起了強大的工業,實現了工業化,卻發現我們夜晚的天空沒有了閃亮的星斗,我們城市裡的空氣骯髒得令人窒息,茂密的森林變成了荒原;遼闊的草原變成了黃沙。空氣髒了、水不夠了、能源枯竭了、生物多樣性正在被迅速扼殺。如此,綠色的中國變成了黃色的中國,黃色的中國又正在變成灰色的中國??到處都是扼殺生命的工業化學污染。我們終於有了充足的食物,卻沒有了任何可以稱為「安全」的食品。於是,工業化了,我們的國家卻還是發展中國家,看不到成為發達國家的希望。不僅如此,我們的制度不合理,給國家帶來光榮的宇航科學家卻只得到勉強糊口的工資。豈止是這樣,我們還有很多普通公民受了很多委屈,冤屈不能改正,正義不得伸張。 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全體公民,特別是肩負著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要一起來努力,要用我們大家的手把這座房子撐住。 別人的房子再好,那是別人的家。我們的房子再破,也是我們自己的家。我們的家是我們的依託,也是我們父母和兄弟姐妹們的依託。這房子再簡陋,也能給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一份終極的歸屬感,給我們溫暖和安全。為了撐住我們的這座簡陋的房子,為了把這座簡陋的房子變成堅固舒適的廣廈,為了一個工業的而且是綠色的中國,科學工作者們要時刻準備著,準備吃虧,甚至做出犧牲,正如那些航天城裡的年青人。 我們不如人,我們承認,我們沒有必要否認。但知恥而後勇,我們勇敢,我們不屈不撓。我們如愚公移山,前赴後繼地努力,努力把國家建設成最好的家。這就是祖先留給我國精英們的忠誠精神。 忠誠是什麼?忠誠是:成不了一顆引人注目的茂密大樹,就成為樹底下的一粒泥土。這不是中國普通民眾所固有的精神,這是精英才有的精神。正是我國的這種精英文化孕育了我們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你的國家落後,貧困,所以出色的你在外不受尊重。你的國家先進、富裕、強大,你沒有成名成家,但你永遠不敗,因為這國家的成功有你一份,你與國家共同進步。然而,畢竟「科學無國界」啊。人們會說,你潘維講的這許多,不是狹隘民族主義嗎?不,不是。我講兩個道理。
第一,中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強,加上海外的華人,大概接近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的進步是對全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中國的貧困落後問題解決了,解決第三世界貧困落後問題的能力就會有決定性的提高,全世界的貧困落後問題也就接近於解決了。
第二,科學無國界,但高科技有國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封鎖高科技,以保持他們對落後民族的壓迫、剝削。中國的進步,中國的科技進步,就是打破高科技的國界限制,就是對「科學無國界」的真正實踐,就是給全世界被壓迫、被侮辱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希望。因此,祖國的進步是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神聖使命,這使命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是人類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講了許多,概括起來有四個內容。
第一,來自被壓迫民族的科學工作者註定有祖國,不管他自己承認還是不承認。
第二,在悲劇的祖國,成功的科學家依然是悲劇。
第三,祖國的成功,是科學工作者成功的依託,是科學無國界的真正希望。
第四,在你們這些年青的科學工作者身上,全體中國老百姓寄託了熱誠的期待,期待著你們勤奮、誠實、忠誠。
五.作為結尾的四個故事 我想講四個故事來結束我的發言。至於解讀這些故事與科學工作者的關聯,那就請諸位年青的科技精英們見仁見智吧。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美國的sacramento市。那裡是加利福尼亞州的首都,是淘金熱的中心,也是華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華人到那裡去淘金。那裡有一條大河,叫sacramento river,河上有橋。一天,滿清政府有位領事,是一位武官,正在過橋。他身後有兩個美國農民,或者美國礦工,也在過橋。兩人看著這個中國官員穿著滿清花花綠綠的官服,腦後拖著長辮子,很好玩,打賭這個中國外交官會不會游泳。於是兩人一使勁,就把這位官員扔進了sacramento 河。他不會游泳,淹死了。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也不會發生什麼,就像這件事從來不曾發生一樣。那個時候,中國人並不認同「中國」。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1900年。八國聯軍只有兩萬個士兵,卻打敗了中國軍隊,佔領了北京城,太后逃到西安去了。結果是,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按照當時中國戶部的人口統計得來的,也就是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賠一兩白銀。這筆錢摺合成八國各自的貨幣支付。八國之中,美國「損失」(出力)較小,僅分得賠款中的7.3% ,即四億五千萬兩中的三千三百萬兩,估算為美元兩千四百五十萬元。後來,美國政府方面承認,其半數賠償要求屬於「虛報」,故將該款之近半,即一千二百萬美元,交還中國,條件是用於興辦西學。那時的一千二百萬美元是很值錢的。今天在美國買棟房子要五十萬;那時候,只要幾百元。1867年,美國僅支付了七百二十萬美元就從俄國買下了阿拉斯加。國會當時還嫌貴,差點就否決了。四億五千萬兩白銀能買多少個阿拉斯加?能買4***個。阿拉斯加比整個中國東北還大,是美國最大的黃金、石油、和魚產品生產基地。庚款自1902年起付,38年後的1940年付清,其間年利率為4%,總共支付了將近十億兩。在1900年之前,中國剛剛賠完日本,是甲午中日戰爭的賠款,兩億兩白銀,價值20個阿拉斯加。到了這個時候,中國人想不認同中國也難。

第三個故事大家都熟悉。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之後半個世紀,到1950年,我國人口依然是四億五千萬,但是把美國軍隊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了。這是中國自1840年以來打贏的第一場對外戰爭,而且是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作戰,而且是在外國的領土上作戰。那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最明顯標誌。為了別人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民族,為了一份尊嚴,這就是像任新民院士那樣的科技精英們回歸祖國的理由。

第四個,也是我要講的最後一個故事。有一位國民黨將領,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后,因為是敗軍之將,不被重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辭職去了南非,做點小生意過日子。 那時南非與台灣關係密切,都自稱是反共的堅強堡壘。與美國一樣,那時候的南非還奉行種族隔離政策,比美國還嚴格。黃種人是有色人種,在公共汽車上必須坐後排座,前排的座位屬於白種人。四十年前, 1964年10月17日,這位先生乘公共汽車,上車后他習慣地往車後面走。司機對他說,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後面了。老先生非常詫異,說:「我是中國人。」司機說,「我知道,我看出來了。」老先生說,「那,我不就應該坐在後面?」司機說,「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昨天中國爆炸了原子彈。能造出原子彈的民族當然是優等民族。從今天起,中國人都可以坐前排座。」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過了一會兒,他淚流滿面地說,「這車我不坐了,我下車走路。」紅色中國為他掙來了前排座,掙來了一個民族整體的尊嚴,卻永遠斷絕了他跟著蔣介石反攻回到大陸的希望,也就永遠斷絕了他回歸故鄉的希望??至少在那個時候他是這樣理解的。 是啊,認同祖國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那裡面摻雜著無數個人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委屈與失望。是啊,家很醜陋,但那是我們自己的家。 謝謝大家 !

***轉載加註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2001 年被Dow Chemical 併購。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8-11-4 21:41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沙發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1-4 08:06 | 只看該作者
把這些話用在華人基督徒身上,也很合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3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4 0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4
618o382 發表於 2008-11-4 1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5
王劍 發表於 2008-11-4 1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大熊貓 的帖子

今天的中國知識分子最應該消滅世界大同的心態,最看不慣有些人動不動就拿世界平等、地球村的口號來壓人,一個字「煩」,你跟人講平等,人家尿你么?中國人就應該一切以中國的利益優先,等我們強過一切對手的時候,才有資格說什麼平等。

頂樓主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6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08-11-4 15:05 | 只看該作者
令我想到,耶和華也是會不認同不是猶太人的人上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7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4 17:39 | 只看該作者
科學家有祖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5622

帖子

359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91
8
qionghua 發表於 2008-11-4 18:37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我歡迎,大大地歡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9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8-11-4 20:04 | 只看該作者
家的概念從小就很明白的,那就是有父母在的屋檐下。
而國的概念,從來都沒有如2008這一年給偶留下這麽刻骨銘心。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我這個小人物,而我則以此為榮。

《娶四個老婆的感覺》 -- 請看在美一方的網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0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1-4 23:0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無限還原 於 2008-11-4 15:05 發表 [轉載一篇,不一定受歡迎的文章。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令我想到,耶和華也是會不認同不是猶太人的人上天堂.


這也是我感覺華人基督徒最自作多情的地方。

以為自己是耶和華的人了,耶和華就真把他當自己人了?這夢做的,這算盤珠子打的。。。。。。
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1
柏桐 發表於 2008-11-4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大熊貓 的帖子

說點不同的看法.

今天是美國總統的大選日.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如果一個非洲裔美國人能夠被選為總統, 不可否認是這個社會反種族主義的進步. 沒有部分白人的支持, 奧巴馬應該不可能當選.

White persons, percent, 2006 (a)  80.1%
Black persons, percent, 2006 (a)  12.8%
Americ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 persons, percent, 2006 (a)  1.0%
Asian persons, percent, 2006 (a)  4.4%
Native Hawaiian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 percent, 2006 (a)  0.2%
............
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 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是義務和責任. 種族和國家的不平等是歷史, 也是現實. 人類不懈地追求的是平等, 是因為不平等的客觀存在. 科學家有祖國, 為祖國, 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平等. 中國科學家也是為了中國人在世界上有一個被平等對待的地位. 而不是本末倒置, 不是為了再有機會不平等地對待其它個人,民族和國家.

這篇文章似乎都是在說明不平等的合理性. 作者沒有譴責和反對那位博士被歧視的政策, 為李文和聲張正義, 反而是認同和肯定這類行為的合理性. 不知道是不是在說所有學子都應該學成回國, 因為是西方人佔主導地位的西方世界, 你是不可能被平等對待的, 而你的祖國一定是平等對待你的. 可例舉的故事恰並非如此.

「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昨天中國爆炸了原子彈。能造出原子彈的民族當然是優等民族。從今天起,中國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有了原子彈, 就成優等民族了, 你也就成了上等人了, 坐, 請坐, 請上坐..........
你做在了前排, 非洲裔美國人當選了總統. 每個社會都在變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12
buffer 發表於 2008-11-4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大熊貓 的帖子

個人能力有限,僅有少量奉獻,是支持國內宣教事工的。

以後會更努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3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1-5 0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樓 柏桐 的帖子

你不能要求那位司機也有你這樣的見解吧
他是給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碩士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你也不能要求他「鼓勵」這些研究生們,以後留學發達國家,為當地出力,不歸吧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4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1-5 01:18 | 只看該作者
從一開始就知道,轉載這篇文章,不一定受歡迎。
人選擇在那裡生活,過什麼樣的日子,其他人無權干涉。誰選擇哪理是「國」,哪裡是「家」純屬個人自由。任何人無權評論!

我只想說一句話,在國外的「精英」們,不要看不起曾經養育自己20多年那個「EX「 的國家。更不要嘲諷和奚落,那些加三兒,大聲嚷嚷,「沒有教養」的「EX「父老鄉親。好歹是靠他們的血汗在支撐著我們那個「EX」 的國家。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5
柏桐 發表於 2008-11-5 0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大熊貓 的帖子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講話是否能達到積極的作用。 司機沒有什麼錯,給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碩士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的就不能是司機的見解了吧。但相信這些研究生以後留學發達國家,無論歸與不歸都會尋找機會為祖國做貢獻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6
sousuo 發表於 2008-11-5 02:03 | 只看該作者
國人追求的從來不是平等,而是人上人的地位。

一但成了人上人,不平等就是可誇耀的了。

而對不平等的反對,一定僅發生在他還沒上去時。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7
翡翠 發表於 2008-11-5 02: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8-11-5 01:18 發表 [轉載一篇,不一定受歡迎的文章。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從一開始就知道,轉載這篇文章,不一定受歡迎。
人選擇在那裡生活,過什麼樣的日子,其他人無權干涉。誰選擇哪理是「國」,哪裡是「家」純屬個人自由。任何人無權評.


誰不歡迎呢?
我沒有看出來。。。。。

但是,你管他呢,你自己高興就行。

我支持!我支持華人都信老祖宗的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18
gorules 發表於 2008-11-5 02: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翡翠 於 2008-11-5 02:04 發表 [轉載一篇,不一定受歡迎的文章。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你管他呢,你自己高興就行。


這是否也是你的人生信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9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1-5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柏桐 的帖子

僅看看在美國拿博士的中國人有多少,在那裡就業。就知道他的講演起沒起到作用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20
翡翠 發表於 2008-11-5 02:22 | 只看該作者
不是人生信條,但是我喜歡自己隨心所欲一些,不想顧慮重重。。。。
什麼自己的面子了別人的映像了,你看,這裡的人一般都小心翼翼的發貼, 唯恐給他人留下不好的負面映像。
原則的事情可以嚴謹,不是很原則的東西,你是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呀。怕什麼? 怕笑話。。。?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