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樂毅報燕王書》的寬容精神(兼勸民運回頭是岸)---作者唵啊吽

[複製鏈接]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8-11-4 2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趙王封樂毅到觀津,警戒燕國和齊國。燕惠王派人跟樂毅說:你是誤會了我才離開燕國到趙國的。你這一走不打緊,只是辜負了先王的知遇之恩。樂毅寫信回答燕惠王:伍子胥與吳王闔閭君臣一心時,可以一直攻入楚國直到郢城,到夫差即位后,卻被賜死並棄入江中。伍子胥沒能及早發現新君執政理念不同,以至於遭致殺身之禍。我離燕來趙,就是為了維護燕昭王知遇之明跡,如果我萬一遭致不測,豈不毀了先王的英名。我聽說,古時君子,好離好散,忠臣出走,不表白名聲。我雖無能,但也聽過許多君子的教誨,還請君王明察。

燕惠王遂與樂毅和解,封樂毅兒子為昌國君,而樂毅經常走動往複於燕國和趙國。後來樂毅死在趙國,號 「 望諸君 」 。

《樂毅報燕王書》是歷史上有名的作品,是主張寬容,與人為善的典範。

燕惠王說樂毅出走是對他的誤會 , 燕惠王如此的辯解當然是查無實證、難以反駁。然而,田單的反間計怎能逃過樂毅眼睛。樂毅在魏國時以為攻中山國在外三年,回來後魏王給他一筐的誹謗報告,哪些報告讀完后,知道腦袋沒掉已經是萬幸。有魏國經歷在前,焉能不知留在燕國的後果。

不過,樂毅即沒有置燕惠王的託詞而不理不睬,也沒有意氣用事駁斥燕惠王謊言,而是婉轉而與人為善地輸導燕王。《樂毅報燕王書》比通鑒這裡引用的要長很多,書中對樂毅與燕昭王君臣一心的三十年往時做了一個回顧,然後用伍子胥在吳國的遭遇,暗示他出走的原因。

「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 ,這是一種寬容的態度。樂毅可以說是 「 一心平直,當下既是阿彌陀佛 」 。與燕惠王不合,但不埋怨燕惠王。燕惠王託詞誤會,他不揭短,還照樣書信禮尚往來。

樂毅當走就走,不受愚忠禮教束縛,寬容而瀟灑。就其對待齊國人民和祭奠齊恆公和管仲的行為來看,他也不是沒有原則的機會主義者。他不像白起那樣為戰爭而無辜殺人,也不像孟嘗君那樣為保自己犧牲國家利益。他是一個人道主義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樂毅高功受貶,忠而見疑,在燕國遭受極大的冤屈和不公平待遇,因此離開燕國。這和許多民運人士遭遇非常相似。我相信許多對現中國不滿的人都遭受過非常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和樂毅一樣面臨生命威脅。但中國發展不可能完全按帕勒托最優途徑,世界至今也沒看得過按帕勒托途徑發展起來的國家。中國做為世界弱國,中國人在國內國外都很難有公平待遇。文革和歷屆運動中,黨政高官乃至國家主席都難免遭受不公平待遇,更何況所謂黑五類分子。但以為推翻現政府就能建立對人人公平的社會是不現實的。伊拉克、阿富汗、俄國都在嘗試,社會不公現象並不是抓個薩達姆就能解決的。更何況中國建國后社會不公現象,對比日本侵略屠殺,和鴉片戰爭公開用武力維持中國人吸毒,已經是很大的社會進步了。鴉片是各國禁止的毒品,用炮艦強行使毒品在中國合法銷售是種族滅絕行徑。中國走到今天這一步來之不易,不能因為存在還沒消除的社會不公正現象而倒退回去。

所以,許多民主人士也像樂毅一樣, 「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 , 擯棄前嫌,又默默地為中國民主建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民主政治的重要心理基礎之一就是社會的寬容風氣。如果沒有 「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 的社會風氣,民主政治就失去社會基礎。

如美國選舉,布希被選上,而且選舉程序還明顯不公正,民主黨候選人隨後就握手祝賀布希當任總統。不是說布希就正確,也不是說民主黨就不正確,而是以寬容和平直的心態來對待執政理念的不正確。因為社會不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而是要經過反反覆復的選舉周期不斷改善。看看烏克蘭、白俄羅斯,選舉完后,在野黨就要發動示威,非得重選,不選上民主黨就不叫民主政治。這就是沒有寬容心態。要以這種理念,美國就沒有共和黨執政的理由,民主黨總可以要求重新選舉。

香港民主人士也一樣,不具備基本的民主寬容精神。香港民主選舉制度確實很不完善,但比起一百五十年殖民統治畢竟是一種進步,不至於老要遊行才顯示民主吧。而且完完全全公正的民主政治在人類社會還不存在。台灣也一樣,在野黨就非得對執政黨什麼都不配合能叫民主嗎?美國為什麼在野黨在選舉第二天就在公開和正式場合都與執政黨合作呢?

寬容精神是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因為民主政治是競爭式的合作,而不是鬥爭式的競爭。民主社會的基礎,就是承認和寬容不同的利益、偏好、文化、信仰和執政理念。如果信仰不寬容,就不可能建設民主政治,就只能訴諸戰爭。如果不寬容執政錯誤產生的社會不公,就只能有反反覆復的革命形式的政權更迭而不能有持續的民主政治。如果沒有對執政錯誤的寬容,那麼下台的總統就得進監獄。他沒錯為什麼不能連任,有錯為什麼不進監獄?

南美有民主政治、非洲有民主政治、前蘇聯各共和國有民主政治,為什麼就學不來美國的民主政治呢?美國民主政治好就好在美國社會的寬容風氣。我見過一些西方人,夫妻離婚後一樣是友好往來,相敬如賓。放到中國,八成要變成冤家對頭。這只是社會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寬容精神的一個例子。日常社會中 「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 的風氣是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

樂毅沒有因為在燕國遭受的不公而在借他在趙國的權力攻擊燕國,不像伍子胥引吳國兵進攻楚國為父親報仇,也不像一些民運人士非得借外國勢力顛覆中國。燕惠王大錯特錯,但換上任何人給他燕惠王的經歷,他幾乎無法逃脫燕惠王的錯誤。試想,如果 1949 年老毛不統治中國,換上那個人能把中國建設得更好?蔣介石?日本天皇?還是美國總統?

樂毅沒有責怪燕惠王,連燕惠王說 「 誤會 」 的謊言都沒有去駁斥。樂毅寫了一封信,非常藝術地表達了他的民主寬容思想:我知道你錯,但我依然對你沒有惡意;我知道我冤枉,但不會去極力申冤而敗壞你的名聲。結果,燕惠王悔改了,還重用了他兒子。燕國和趙國也和好無戰事。海外中國人,就應該為增進中國和西方的相互了解而努力,不應助長西方對中國的誤解和仇恨。要讓民主政治從美國走出來,走到國際政治中。民主是不可能建立在仇恨宣傳之上的。

有人以為中國沒有民主社會的基因,而《樂毅報燕王書》兩千多年前就體現出了民主社會的寬容精神,所以中國民主建設是有希望的。當今中國民主政治建設,要從寬容的社會風氣做起,沒有寬容精神,再好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只能用來製造醜聞而已。

原文:
趙王封樂毅於觀津,尊寵之,以警動於燕、齊。燕惠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曰: 「 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歸趙。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亦何以報先王這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 樂毅報書曰: 「 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夫免自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唯君王之留意焉! 」 於是燕王復以樂毅子閑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複通燕,卒於趙,號曰望諸君。
啊泰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沙發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8-11-4 23:24 | 只看該作者
LZ有心了
可是民運雙手有血債
回頭還能成佛嗎?
還真不知道王丹沃爾凱西有什麼功於國家

[ 本帖最後由 jeffersonforest 於 2008-11-4 10:2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3
 樓主|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8-11-4 23:37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朋友,這個我知道,那些學生頭子和西方的操縱者一樣有血債。

但是,盲目跟風的普通學生呢?其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棟樑之材了。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2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4
半塊磚 發表於 2008-11-4 23: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effersonforest 於 2008-11-4 23:24 發表 [《樂毅報燕王書》的寬容精神(兼勸民運回頭是岸)---作者唵啊吽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LZ有心了
可是民運雙手有血債
回頭還能成佛嗎?
還真不知道王丹沃爾凱西有什麼功於國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5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8-11-4 23: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angt1229 於 2008-11-4 10:37 發表 [《樂毅報燕王書》的寬容精神(兼勸民運回頭是岸)---作者唵啊吽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樓上的朋友,這個我知道,那些學生頭子和西方的操縱者一樣有血債。

但是,盲目跟風的普通學生呢?其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棟樑之材了。

盲目跟風和操縱恐怕不是一回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9: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