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綉十團龍紅色蟒袍 中文名稱: 彩綉十團龍紅色蟒袍 外文名稱: the red ceremonial robe embroidered with ten coloured dragons 類別: 戲曲服飾
這是戲曲舞台上扮演帝王、官員等角色使用量最多的一種蟒袍,扮演文臣武將的老生、小生、武生都可使用。在戲曲舞台上,常由蟒袍的色彩來區別劇中人的身份、地位與年齡。蟒袍大體分為紅、明黃、杏黃、白、藍、綠、紫、粉紅、淡湖、淺米、古銅、豆沙、香色等。原箱蟒袍分為上、下五色。上五色是紅、綠、黃、白、黑色;下五色是藍、紫、粉紅、淡青和香色。明黃與杏黃是扮演皇帝、番王、王子以及齊天大聖(孫悟空)的蟒袍專用色,其它角色不得使用。
扮演皇帝時,如果沒有明黃、杏黃蟒袍,可以用紅色蟒袍代替。扮演番王時習慣穿用杏黃蟒袍,或以紫色蟒袍代替。扮演青年統帥或文武官員常用淡色蟒袍,如淡湖、淡粉和白色蟒袍或用紅色蟒袍代替。白色蟒袍是青年官員將領和老年官員的通用服裝。紫、藍、綠、黑色蟒袍為老年官員所通用。而古銅、香色、豆沙等色蟒袍則主要為扮演地位較高、年齡較長的高級官員所穿用。
十圑龍蟒袍在綉工上大體分為彩綉、墨綉、平金漏地綉、滿金綉、半金半彩綉、裹金綉(一金線、一綵線混合綉)等。綉法各異,色彩紛呈。不同的綉工處理與十圑龍圖案相配合,使得十圑龍蟒袍造型莊重、文雅、氣派。
穿用人物有《甘露寺》中的劉備、《秦香蓮》中的陳世美、《玉堂春》中的王金龍等。在《甘露寺》中,劉備因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之玄孫,過江招親時,穿紅色十圑龍蟒袍。《秦香蓮》中的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被招為東床駙馬,因其地位顯貴,穿十圑龍紅色蟒袍。《玉堂春》中的官門子弟王金龍被趕出*院后,進京趕考,中了頭名狀元,皇帝封他為八府巡按。王金龍官高位顯,當他會同藩司、臬司三堂會審舊時情人蘇三(玉堂春)時,穿十圑龍紅色蟒袍。
中文名稱: 平金綉散龍黑色蟒袍 外文名稱: black ceremonial robe embroidered with gold dragons 類別: 戲曲服飾
這是戲曲舞台上扮演花臉行當的文臣、武將的官服或朝服。除了白色,平金綉散龍蟒袍,一般不用淡色為地。舞台上常見的散龍蟒袍有黑、藍、紫、綠、杏黃等色。
散龍圖案式樣繁多,其造型比圑龍活潑、豪放。如散坐龍、散升龍、散降龍、倒掛龍、噴水龍、串水龍、串雲龍、回頭龍、教子升天龍(一大龍,一小龍)、戲珠升降龍等等,均是散龍大蟒袍常用的圖案。
製做時以平金綉為主,稍加彩綉為裝飾色,配合騰雲飛舞的散龍圖案,及大面積金海水為下擺(海水江芽),其造型格外莊重輝煌。
穿用人物有《秦香蓮》中的包文正(包公)、《霸王別姬》中的項羽等。在《秦香蓮》中,陳世美進京趕考中了狀元,被招為東床駙馬,貪圖富貴不認其妻秦香蓮及兒女,並命家將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秦香蓮告到包府,包文正鐵面無私,公正斷案,鍘死陳世美。《霸王別姬》中的項羽,除了名演員穿黃色蟒袍外,一般都穿黑色散龍大蟒袍。項羽與劉邦爭天下,被韓信以十面埋伏困於垓下,聞四面楚歌,疑楚軍皆降,乃與虞姬飲酒作別,突圍不出,自刎於烏江。項羽出征之前,穿用散龍大蟒袍。
中文名稱: 彩綉紅色團花男帔 外文名稱: red robe embroidered with coloured flowers for men 類別: 戲曲服飾
這是戲曲舞台上青年文武官員的便服或結婚典禮時新郎穿的禮服。以紅地為主,用彩綉圑花,或綉散枝紋樣,有的用平金綉圑花圖案,色彩與花紋力求富麗堂皇。
穿用人物有《秦香蓮》中的陳世美、《玉堂春》中的王金龍、《群英會》中的周瑜等。陳世美進京趕考得中狀元,被皇帝招為東床駙馬。陳在官服內著便服彩綉紅色圑花男帔。《玉堂春》中的王三公子(金龍)中狀元后,封官為欽差八府巡按,在審理人命案中與舊日情人蘇三重新圑圓。王金龍探藍后穿彩綉紅色圑花男帔。《群英會》中吳軍都督周瑜為年輕統帥,每當公務之餘或非正式軍事會議時,常穿便服--紅色圑花男帔。
相關人物: 周瑜 王金龍 陳世美 相關作品: 玉堂春 秦香蓮 群英會 主題詞或關鍵詞: 小生 武生
中文名稱: 彩綉駝灰色男帔 外文名稱: light tan robe with coloured embroidery for men 類別: 戲曲服飾
戲曲舞台上扮演名士、老年官員及員外等的便服。男帔的色彩有紫、藍、天青、香墨綠等;皇帝的便服為明黃、杏黃帔等。用平金綉和彩綉,色彩莊重、沉著或富麗堂皇。多用壽字、仙鶴、五福(蝠)捧壽、寶相花、草龍、圑龍、博古紋、漢瓦等圖案。
穿用人物有《花田錯》中的劉員外、《打魚殺家》中的丁員外等。劉員外為選婿,命女玉燕攜婢春蘭赴花田盛會,遇書生卞機賣字畫,玉燕慕其才貌,讓春蘭以寫扇為名,代為撮合,定於明日差人來請。次日,劉仆誤引卞友周通至家,並由此生出種種誤會。故又名《花田八錯》。劇中的劉員外即穿男帔。
《打魚殺家》中的蕭恩與女兒桂英打魚為生,丁員外(自燮)勾結官府強收漁稅。當他命家奴丁郎到江邊向蕭恩討稅時,蕭恩忍無可忍,殺死丁員外全家。丁員外雖然沒有功名,但有錢有勢,所以在舞台上處理這種類型的人物時穿員外帔。
中文名稱: 三藍彩綉黃色鳳凰女帔 外文名稱: yellow robe embroidered with coloued phoenixes for women 類別: 戲曲服飾
戲曲舞台上扮演皇后、貴妃、公主等的専用服裝。明黃、杏黃均屬皇家専用色彩,製做時力求富麗堂皇。
穿用人物有《二進宮》中的李艶妃、《龍鳳呈祥》中的孫尚香、《霸王別姬》中的虞姬等。在《二進宮》中,明穆宗宴駕,太子年幼,李艶妃垂簾聽政。其父太師李良欲篡明室江山,將艶妃鎖進深宮,斷盡水火。雖然李妃自遭不幸,仍不失先王后妃的身份,此時李妃著明黃色彩綉鳳凰女帔。《龍鳳呈祥》(即《甘露寺》)中的孫尚香是東吳孫權之妹,因是國太之女,公主身份,所以穿鳳凰女帔。在《跑車》一場孫尚香穿明黃帔,外罩斗篷。《霸王別姬》中的虞姬在隨霸王出征之前,穿明黃綉鳳女帔。
中文名稱: 平金銀綉天青色太極圖八卦衣 外文名稱: reddish black eight-diagram gown embroidered with gold and silver tai ji chart 類別: 戲曲服飾
戲曲舞台上凡扮演道家、仙官、軍師等人物的角色必須穿八卦衣。最有代表性的為諸葛孔明。孔明出場除偶爾穿鶴氅外,幾乎全穿八卦衣。身穿八卦、太極圖,表示通曉天文、地理,智謀非凡。用色以沉著的醤紫、天青、寶藍、黑色等為主,綉以平金綉。 相關人物: 諸葛亮 相關作品: 卧龍弔孝 主題詞或關鍵詞: 仙官 軍師 道家
中文名稱: 平銀綉天青色雲鶴法衣 外文名稱: reddish black garment worn by a taoish priest at a religious ceremony embroidered with silver cranes and clouds 類別: 戲曲服飾
這是戲曲舞台上道教中人物施行法術時専用的服裝。法衣,本是道教在作道場升壇誦經做法事時的禮服,它與佛教的袈裟用途相同。生活中的法衣以天青色為主,也有使用杏黃、綠、紫、白、藍、黑等色的,圖案為綉龍紋、八卦、雲鶴、太極圖(陰陽魚)、山川、日月等。舞台上的法衣常見天青、寶藍、古銅、醤紫、銀灰等色,使用圖案與生活中道教法衣圖案相同。
穿用人物有《五花洞》中的張天師及《借東風》中的孔明。孔明善知天文,通曉地理,掌握陰陽八卦,足智多謀。為與東吳聯合破曹,他利用東風之勢,火燒了曹營強大的八十三萬兵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借東風》一劇,演孔明身著法衣在南屏山設立禪台,作法借東風的故事。此劇是京劇藝術家馬連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因而法衣的造型也成為馬派服裝藝術的代表。 相關人物: 張天師 諸葛亮 相關作品: 五花洞 借東風 主題詞或關鍵詞: 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