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大刺頭:彭德懷與粟裕

[複製鏈接]

482

主題

680

帖子

80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star 發表於 2008-11-6 1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觀看史料,我時常為二人未能成為摯友而嘆息,彭總好友不多,說得出的有朱德、左權、黃克誠幾人,這幾人個性均真率、坦誠,而粟裕也是同道中人,正所謂人以類聚,但機緣不巧,二人均戎馬倥傯數十年卻鮮有合作的機會,直到建國后成為國防部的正副部長后,二人都以拳拳之心為國防建設出力,但在建軍思想上有不小的出入,二人強烈的個性導致溝通的缺乏,致使在工作中摩擦連連,積聚的誤解將二人越拉越遠,最終在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二者的矛盾達到了頂峰。




彭總和粟裕有不少共同點:

1)脾氣都是出奇的倔;都是久經考驗、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的人;

2)從不計較個人待遇,生活作風都一樣樸實無華;

3)做事光明磊落,不懂變通,政治敏感度低,導致樹敵頗多;

4)最重要的是:二人也是黨內少有的敢於直面老毛,提出反對意見的人;

4)二人均與朱德關係密切,彭與朱的關係確實很好,彭飽受批判時所有人都對其惟恐避之不及,只有朱老總敢於提著棋盤找他殺上兩盤,為老戰友解解悶;

粟裕從根本上來講,確屬朱派。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會師粟一路緊緊跟隨在朱德的左右,說粟裕是朱德帶出來的也不為過,粟裕也一直從心裡把朱德看成自己的領導。《粟裕傳》和《粟裕戰爭回憶錄》里粟對朱老總極盡讚揚之事。而朱德也對粟裕一直青睞有加,早年間粟因轉戰贛南、閩西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屢立戰功,被朱德讚譽為「青年軍事家」而聲明鵲起,不久便升任紅七軍團參謀長。


因此,有如此多共通點的二者未能成為摯友真是可惜,造化弄人,把二者的脾氣也整的是棋逢對手,對工作的過於負責又互不妥協導致了他們的交惡,若是兩人能在朱老總爽朗笑聲的映襯下,在棋盤前下棋論道、冰釋前嫌那該多好啊!




彭總個性直爽、衝動,敢於毫無顧忌地發泄自己的不滿;而粟裕的性格也是出了名的「玩固不化」,均是黨內出了名的刺頭。彭的火爆脾氣世人皆知,除了朱老總上上下下可能都罵了個遍,粟裕這方面也毫不遜色,哪怕對方權勢再大也敢于堅持真理,得罪領導的事他也沒拉下一件,與他共事過的項英、陳帥、聶帥等均在他面前吃過苦頭。




彭總勇於犯上、為民請命的事迹可謂轟轟烈烈。而粟裕犯上的事迹也同樣值得一書。


1948年5月粟裕在城南庄同毛談部隊要不要渡江時,兩個人怎麼談也談不攏。交代一句,這可是相隔十七年後,粟裕再次遇見毛主席啊。二人長期分離,幾乎沒有任何私人感情,粟裕見到多年未曾謀面的主席竟然直接指出其決策的不對,這讓已經下定部隊儘早渡江決策的老毛很是不快。




當時的粟、毛二人就是無法相互理解。 毛急了,說你出去想想吧,實際上就是讓粟出去深刻「反省」一下。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對旁邊的陳毅說,把你的副司令叫回來吧! 但陳把粟叫回來之後,毛一問,粟裕還是認為「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更好」 。毛更急了,粟說了句恨話,「如果在中原抽走了三個堅強主力,甚至會延遲全國勝利的時間」 。這真是一句價值千斤、影響深遠的話啊。



雖然不太情願,但老毛思前想後最終採納了粟的意見,沒有再逼粟過江。可見粟裕出奇的倔脾氣,認定真理走到黑。粟裕可真夠牛的,論跟毛的關係,粟跟林彪、彭德懷相比差太遠了。可粟裕與毛17年後首次見面都敢玩這麼一出。



後來老鄧說過「粟裕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不簡單啊!」 可見,粟裕的性格梗直的非同一般,這樣的人和老彭共事,不擦出「火花」是不可能的。




因此二個倔脾氣的人碰到一起出現了摩擦雙方都是不會服軟的,再加上旁邊的人煽風點火,太祖又定了高調,所以,粟裕挨整是不可避免的,但可悲的是兩個梗直脾氣的人無法相互理解,最終分道揚鑣。




具體說說二人的摩擦吧:


朝鮮戰爭後期,曾有一件事弄的二人很不愉快,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不知為何粟裕以總參的名義調動在朝鮮的志願軍回國,調動軍隊是個很大的事情。在當時只有中央軍委才可以下這個命令,但粟只是總參謀長卻下了命令,實事求是的講確是超越了職權。


這件事情處理起來就有些棘手了。朝小的地方想,是說粟沒有來的及請示軍委。但從大的方面來講,如果有人認為你有野心,擅用軍權那就是大問題了。但此時無心的粟裕做的另一件事卻是使人朝大的方面去想。粟之前曾向蘇聯的總參謀長詢問總參的職責。這就不是簡單的業務商討了,雖說我軍參照了不少蘇軍的建軍模式,但軍事體制有一個關鍵的不同。


在蘇聯,總參戰時直接向統帥部大本營負責,也就是說蘇聯的總參在戰時有著最大的權利!朝戰時,中國正好是戰爭時期啊。 中央軍委幹什麼用的,那是軍事機器的最高權利機關,而總參只是一個下屬部門,粟裕要把總參提到一個同中央軍委同級的水平上,所以以總參的名義調動在朝鮮的志願軍回國對於粟來講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但在別人的眼力,就不一樣了,那叫有野心。 可見,粟裕缺乏與上級的溝通技巧,因此在後來的批鬥中才被群起而攻之。




彭總聞聽此事,對粟說「我不是你的通信員」。按彭總的火爆脾氣這樣反應也是正常,粟裕在此事上做的確實有些唐突。彭是軍委常務負責人,涉及到武裝力量建設的方面問題,首先應該交與軍委處理,這才是正常的做事程序。 粟沒有事先同軍委負責人彭通氣,調動部隊竟直接向毛反映。這對於彭總來說很難接受。




彭還提醒粟:你怎麼連職責分工都不顧了?當然彭的脾氣是有名的,不會溫柔的。軍隊的戰備問題粟是比較冤的。粟說,他原想從各軍區抽調少數部隊,給以好的裝備和好的訓練,擔任戰備值班,一旦有事,把這些拳頭拿上去。彭則認為,全國的野戰軍都應一樣,有事可以隨便拿出哪支部隊,不必搞什麼拳頭不拳頭!沒有什麼問題啊?真的是這樣嘛,如果你想歪了,你要建立「粟家軍」 啊?用彭的話就是「建立個人勢力,構建獨立王國」。




粟裕是好心辦壞事啊,有這一遭他跟彭的關係弄的很僵。可嘆兩個人互不了解,再加上有些人給彭總打小報告,在彭總的心裡:粟裕成了桀驁不遜,妄自尊大的人,粟裕被深深地誤解了。




還有件粟的手下越權違紀的事粟也是有責任的。




有一次,彭把陳庚找去,一見陳庚既大發脾氣,扔給陳一份材料,說了聲亂彈琴!陳一看,是一份蓋著自己印章的文件,內容寫的很不象話。但是,確實不是自己寫的。於是紅著臉去找秘書算帳!可是,幾個秘書均說不知此事。在陳大發雷霆的時候,粟的秘書告訴陳,是他寫的,因為當時粟不在,他就把陳的印章給蓋上然後交了上去!陳庚得知原委后氣的大罵:他不能騎在我的脖子上拉屎!


在彭的眼裡身邊的工作人員違法亂紀是絕對無法容忍的,粟裕秘書的不檢點,又加深了二人的矛盾。




粟裕性格的「玩固不化」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兢兢業業的做人。此話沒有錯,但是如果在工作中,雖然不一定要象陳毅那樣是萬機油,但是有時候還是要照顧下各方面的情緒的,這一點粟裕和彭總也是很像的,就象廬山會議時,彭也是對的,但是工作時還是要講一點技巧的。


無量

可以說兩者的結局也是很像的,彭曾在林彪墜毀蒙古草原的一刻看到了自己復出的光明,但鬥士總是寂寞的,最終他盼來的卻是無邊無際的黑暗;粟裕也是孤獨的,文革結束后,包括羅瑞卿這樣的殘廢之人都出來重新工作,粟裕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部下許世友等人在前線和越南人作戰。其他同志的冤案均平反昭雪,而他58年的冤案卻無人提及,心灰意冷的老人最終在病床上默默的離去。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6 17: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88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3
Neo-TCM 發表於 2008-11-7 02:28 | 只看該作者
粟裕堪稱我軍的韓信,結局跟韓信差不多也就不奇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64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90
4
大漢天字 發表於 2008-11-7 08:12 | 只看該作者
結局跟韓信差不多!!!!!?????韓信是被殺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4

帖子

38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5
5
plkm 發表於 2008-11-7 17:18 | 只看該作者
老鄧和胡耀邦不是好給人平反嗎???

   怎麼二人都不做這樣的好事了呢???

   二人看來也是看人下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6
yoda 發表於 2008-11-10 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主題

343

帖子

60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1
7
費隱士 發表於 2008-11-11 01:25 | 只看該作者

事情不像你說的那樣簡單

彭整粟,只是要替聶,陳出氣,抱打不平是彭總的個性。粟裕雖資歷不深,但功勞大,再加上毛偉人對他的器重,讓聶陳兩人雖不滿也無可奈何。彭聶陳同為元帥,軍中就只有彭才有資格(資歷,級別,威望,軍功都在粟之上)教訓粟裕。這就是後來楊尚昆所說的,「他得罪了兩個半元帥」。粟本人也深知其中的緣故,所以在五九年,當彭總因廬山上書而獲罪的時候,粟裕就拒絕了劉少奇的挑撥,沒有對彭總落井下石。由此可見,粟大將的為人還是很忠厚的。

四八年,毛偉人最終接受粟裕暫不過江的建議,是因為收到彭總從西北的來電,電文中彭支持粟裕留在江北先打幾個勝仗的建議,才使毛偉人改變了主意。

粟大將到死未能獲得平反,主要的障礙來自鄧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6: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