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純印老人事迹選

[複製鏈接]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純印老人一生所表之法就是菩薩修學的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她把從娘家帶來的金銀手飾全部布施出去救人。記得在偽滿時期,因為沒有糧食吃,馬路上經常死人,那時叫路倒。對那些家裡揭不開鍋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純印老人見到了就把手上的金戒指拽下來,「快把它拿去當了,去換些玉米面。」 都知道肯定是死當,不可能贖的回來,所以人家不敢接。「我當了以後贖不回來怎麼辦?」老人說:「這東西沒有用,吞到肚裡能把人墜死,玉米面有用,能活命啊!」就這樣,金銀手飾全布施出去了。我參加工作以後,家裡的生活漸漸好起來,我老伴和她的孫男孫女年年都給她做新衣裳,而當老人走的時候,她的衣服包里只有兩件洗了又洗、補了又補的舊衣服,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她經常說舊衣服好,穿起來感覺舒適、柔軟,還總是告誡我要惜福惜福……

第二個,老人修忍辱。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為老人的公婆只願跟老人過,不想再去別處輪飯了,為這事我的小嬸隔牆罵了她三天三夜,她呢?照樣扎花。因為她是大家閨秀會繡花,沒事就在小鞋面、枕頭上綉朵小蓮花。小嬸在牆外罵,她照樣繡花。我哥哥姐姐氣不過要出去評理,她趕緊把門插上,「你們怎麼能聽見她罵人呢?我怎麼就聽不見哪……」就忍辱到這個程度。為什麼要修忍辱?不能忍辱就不能精進,禪定也就更無從談起。所以修六度波羅蜜一定要找到主要的切入點,把因修好,果自然而然顯現。

第三個,老人修禪定。老人的禪定功夫遠非我們世間人可比,因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她從來不放在心上,真可謂是「外不住相,內不動念」。

一九五一年發大水,大水涌到海龍的街里,馬路上的水齊腰深。我和同學穿著小褲頭在馬路上趟水玩,突然來了一陣大風把我颳倒了,颳倒就順著水流兒涌到河中心沖走了。我的同學趕緊跑到家裡去告信,我哥哥嫂子就順著河沿連哭帶喊地找我,可那麼大的水能找得著嗎?哥嫂又跑回家想問問老人家怎麼辦,老人可倒好,已經坐在炕頭上「睡著」了,等睡醒了天也黑了。她說什麼呢?「該活死不了,該死活不了。」好像這事和她一點關係也沒有……我這一衝足有八里地,海龍奶子山有一棵斜長著的大松樹,這洪水剛好沒有沒過這棵松樹,我的身體就被這棵松樹擋住了。擋住后就隨著水流的衝來衝去,把我衝到了岸上。

現在我回想起這件事,人確實有中陰身,因為從我倒地的一剎那,「我」就跟著河裡小孩的屍體在岸上跑,心裡著急怎麼不來人救這個小孩呀……等那小孩被衝上岸,我還記得「我」走過去趴到他的身邊看他還活著沒有,結果是我哇哇地吐水。我也奇怪,怎麼我沒掉到水裡我卻吐水呢?其實是我的中陰身出來了。到第二天早晨我從八里地以外爬回家,一聽我敲門,老人告訴我大哥大嫂:「開門去吧,老三回來了。」你說老人家有沒有定力。
........
............
我小時候有一天下大雨,一個低空雷把高壓線擊斷了,其中有一根搭在了木電線桿的拉線上,我放學回家不小心觸到了那根拉線,當時就被高壓電擊倒,七竅出血,大小便失禁。當時誰上前去救我大火球就把誰推個跟頭,鄰居急忙跑我們家報信去了。像這種情況家裡的大人怎麼也要出來看一看吧,她聽到后卻不慌不忙,照樣上炕打坐「睡覺」。我被抬回來時已經就是一個死人了,我大哥想去找大夫,老人家告訴他不要找。「人被電打了,有命就活,無命就死,他也不是得病。我看他還沒有斷氣,你們就把他放在地上吧。」到了晚上她讓別人都去睡覺,她拿個坐墊坐在我頭前睡大覺看著我,看啥呢?也許是害怕貓、耗子什麼的把的鼻子咬去。我整整七天才緩過氣來,她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因為這件事把我的整個學期都給耽誤了,要不為什麼說我沒有文化呢。我是在國共兩黨拉鋸的時候念過兩年書,之後又在雜技團學了六年,所以我會雜技、會武術,年輕時走鋼絲什麼的我全行。回想起來我這一生的災難非常多,現在明白了,過去世只修慧沒有修福,所以今世沒有福報。而且手頭一又積蓄就得病,吃東西油一大了就從胃裡往上反,生菜、豆腐沾大醬,我就是這樣的口福。

記得寫《純印》這本書時,我大嫂一提到此事就忍不住流眼淚,我大嫂也已經往生了,而且走得非常殊勝。她說老人家無論對誰都非常慈悲,唯獨對老三太狠心了,老三的死活好像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實際老人這是在給我們表法,這是什麼功夫呢?禪定。
因為因果定律無論如何是改變不了的,你就是大哭大喊大叫,該死該活你也無能為力。可世人就是愛哭愛叫,好像哭叫可以解決問題似的。所以老人的心始終是清凈是無為的,而我們的心總是雜亂無章,妄念叢生,一念下去又起一念,如同大海里的波浪,連綿不絕,涌動不息。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做到這樣,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什麼環境都能使心如如不動,這是凡夫境界嗎?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沙發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1:55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是她兒子寫的。我節選出來這幾個段落(http://web..com/BBSView.php?SubID=fortune_best&MsgID=3063) ,想知道大家對下面這幾句話的看法:

她說老人家無論對誰都非常慈悲,唯獨對老三太狠心了,老三的死活好像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實際老人這是在給我們表法,這是什麼功夫呢?禪定。

我覺得他兒子犟牛居士這裡說老人一點都沒有悲傷的原因是給我們表法這種說法不是很正確。
我覺得他媽媽純印老人實際上是幾次三番通過她高深的禪定神通功夫去救了他兒子的命。
每次危險的時候,他媽媽就蟬定。。。。只是老太太沒有說出這個秘密, 她的家人兒子本人都沒有體悟出這個秘密來。
尤其是那次被高壓電擊的事情,老太太說他兒子被電擊打的原因是,(因此才說出他也不是得病這種話)就已經說明了老太太通過禪定知道了他兒子被電的因果報應。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2-28 05:2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3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2:26 | 只看該作者
百歲老人純印嘉言錄:

  ○「我講的是真話,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人人都扮演不同角色,有貧有富,有喜有憂。整天為了吃穿忙忙碌碌,演的都很認真,可千萬別把假戲當真啊!貧富有定份,壽命有定數,若能多行孝道,多存善心,心一轉就能改變厄運。善人到啥時候也差不了。」

  ○「人是三窮三富活到老,只見眼前利怎麼行?其實有和無、富和貧都一樣,一點差別沒有。人生一世就是受苦報來的,只是人們想不明白看不開,圖福有啥用?」

  ○「味道,味道,味短道長,三寸舌下,嗓子一過,啥味都變了,好壞進到肚子里就沒有分別了。」

  ○「味不一樣,區別不大,但道一樣就行唄!人們是把假戲當真了,迷迷糊糊不知我。白天時間短,夜裡時間太長,把人都睡糊塗了……」

  ○「人的一生就像皮影戲一樣,來去匆匆,一會兒一個角色,換來換去,總也擺脫不了操縱你的那個不露面的人。有誰能透過影窗,看到後面的『真人』呢?唉,世間人迷呀!今日倒頭睡,明日不知誰呀!」

  ○老人三子二十四歲,被提拔任某單位的團委書記,老人藉機開導說:「人的性情是磨練出來的,遇到什麼事情只要一忍,天大的事兒也就過去了。如何才算忍呢?比如你在街上走,對面來個人無緣無故打你幾個嘴巴,這時你不但不發怒,還要笑一笑,向打你的人徵求自己的過錯,因為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不是前世因就是現世因。」老人還講了「張良拾靴」、「韓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還說:「文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忍辱可不是簡單的事兒,古人有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可見能忍辱的人非聖即賢,太少了!」
  
  ○純印老人二女劉桂芝說:「我媽心可寬了,一生從來不會惱怒人、記恨人、嫉妒人,沒說過一句狠話。她常向子女講『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鼻子底下一橫填不滿,封不住』;『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前房的兒女氣得火上房,欲出去辯理,她將門閂上,不讓出屋:「小嬸再不講理,也是長輩,以下犯上,失去人格了。再說她罵你們准得聽?不聽不就好了嗎。世間本來無煩惱,煩惱全是自己找,凡事不走心,就沒有煩惱。你們活不幹,光生氣聽人家罵,不是自己找嗎?」
  
  「個人的德行自己修,你們偏聽她罵人幹啥?咱家沒米下鍋,她也周濟過咱們,多想人家好處,氣就平和了,忍一忍,百事了,天下就太平了。」
  
  ○:「吃點虧,讓人家打幾下怕啥,都是一般大的孩子,沒有隔夜怨,睡覺起來全忘了,還是珍姐、紅妹的在一起玩。」說得子女噗嗤一笑,氣全消了。
  
  老人對此事不但不怒,還安慰三子說:「這是你的災星,過去就完事了!」邊說邊找出牙粉、布條給三子包紮。三子讓媽媽去找張家評理。老人笑笑說:「這點小事算什麼。」三子很不服氣地說:「你怕人家有錢有勢,不敢找人家吧!」老人說:「風水輪流轉,慣子即害子。家大業也大,最終有業無家,有幾人能看破這個理?」
  
  ○老人制止說:「鄉里鄉親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兒傷和氣,他家也很困難,砍點柴,挑這麼遠,很不容易,什麼吃虧佔便宜的?為人一生若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那才是有福呢!吃點虧心安,佔便宜虧心、虧理,碗邊飯吃不飽人。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損人不利己,貪心重的人到啥時候也發不了。你們要記住:世間人比賽誰也賽不過不動心機的人,誰也爭不過什麼都不爭、什麼都不求的人……」
  
  ○藉機向看守的人講好心得好報,將來他們總有災難滿的一天,你們可不要光看眼前,要給自己留後路啊!勸他們多行善,給他們講與人方便就是與已方便的道理。
  
  ○老人常教導子女和鄰居諸人:「萬事忍為先,吃虧是聖賢,有德人不怕吃虧,好佔便宜的人是傻子,是無德無福的糊塗人。能忍讓人,心不虧理,啥時侯都心安理得,坦坦平平過一生,災禍不會降到你頭上。」
  
  ○純印老人的丈夫振先去世時,她才四十多歲,按理說失去了家庭的頂樑柱、搖錢樹,兒女又都小,不知該怎樣的痛苦悲傷,但純印卻若無其事,她向悲痛欲絕的長子進祥說:「悲痛是沒有用處的,人哪有不死的,生死就像換衣服似的,脫了一件換另一件,換來換去,一件不如一件……有來弔喪的你就接待吧!」交待完她一如繼往坐在炕頭上閉目「睡著」了。大兒媳潘慶芬(現已往生)每當回憶此事,總是說:「婆婆就好像沒心沒肺是的,哪有丈夫死了,一滴眼淚不掉的。」
  
  ○二女桂芝說:「媽常說善人惡人心無兩樣,世人不覺不修才有善惡,善與惡都不是佛心,無善無惡才是覺悟的人。」
  
  ○老人告訴他生意經:「緊打油,慢打酒,大秤出(足量),小秤入,童叟無欺,待人和氣。你要能做到,保你生意興隆。」
  
  ○她說:「求佛不如求自心,沒有善行,供佛、燒香、磕頭、求保佑都沒有用。求保佑心必善,沒有善行,佛保佑不了。」
  
  ○她說:「去也白費,佛在心中,心外沒有佛,一個大泥像,他能保佑啥?拜佛求佛,要向自己的心性中求。佛就在炕頭坐著,你看不見,不養活、不恭敬、不去拜(公婆),外邊哪有佛。你這個人真是心中無佛,眼睛也看不見佛。」
  
  ○老人常說:「光口頭佛不行,心須要有佛心。口說佛,心無佛,不去修,不去做,等於瞎胡鬧,還是沒有佛。」可見攀緣心不斷,真如自性不顯。
  
  ○媽媽(純印)問清原委,告訴他說:「今後若遇見危急,你就大聲呼喊「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弟子某某某有難」 觀世音馬上就到,一定會設法救你。還教他說:「若不太危急,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聲,每念一聲用手從前額往腦後摸擦一下,火光可竄出七尺,一切妖魔鬼怪都得躲出三十裡外。」老人還教其三子一個管驚嚇的咒語:「天羅神,地羅神,弟子某某某不掉魂。」
  
  ○純印老人講「有心作善,其善不贊;無心作惡,其惡無過」。
  
  ○在關內,生活非常貧困,一天她領著兩個女兒在山上挖野菜,十三歲的三女見棗樹上的棗子已近成熟,半紅半綠,誘人饞涎,見無人看管欲偷摘些,剛一動念,即被她發現勸止說:「一個人一生的作為,切不可虧理,違心違理的事千萬不可作。不要耍小聰明,認為人不知鬼不曉,離地三尺有神靈。人活在世上,要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佔小便宜吃大虧。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損人決不會利已,這就是因果不虛的道理。世間人凡是昧著良心幹壞事的,決沒有好報應!」
  
  回到家老人教訓他說:「一個人到啥時候也不能動偷盜的念頭,古人講,瓜田不拾履,李子樹下不整冠,有德行的人避嫌尚恐不及,你小小年紀怎麼能起偷盜之心呢?再說讓黑狗子發現,為了幾粒黃豆,你打個鼻青臉腫值得嗎?」    
  ○老人哄他說:「你蟈蟈籠扎的不結實,蟈蟈自己拱出來,你怨誰?誰叫你關它了,若把你關起來,你願意嗎?現在你關它,來世它關你,何時是了。」
  
  ○日常老人看見小孩用水灌螞蟻窩,就上前制止:「小孩,從小可不要養成殺生的毛病啊,殺生多了,晚上好作惡夢、好得病。小動物也有靈性,冤冤相報,無盡無休,別小瞧螞蟻,他們也是一國人呢,窩裡有王后臣民,別看他們小,命可不小,哪有願意被人宰殺的。」
  
  ○老人一生不但自己不殺生,還勸別人不殺生不吃肉,她不忍聽牲畜的慘叫聲,能躲就躲起來,躲不及就用手緊緊捂住耳朵,一生沒看過殺雞、宰羊、殺豬的慘狀。
  
  ○她有一特殊的功能,能辨別新鮮肉和超過十多小時的肉,新鮮肉她不給家裡人做,說有守屍魂看著,守屍魂不走肉有毒,說啥也不讓吃,非要放一天不可。
   
  ○她常說:「一個人一生不吃牛犬,牢獄可免。牛給你種了一輩子田,喝髒水吃敗葉一生受苦,老了你還殺它,還有人心嗎?狗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為你看門護院,怎麼忍心吃肉呢?牛是修道行的人沒修出去托生的,所以吃食節儉,多幹活不貪享受,喜素怕腥,牛死後有的可以生天。狗是忠臣,家怎麼貧窮,它也護持,決不變心,理應善待它們才對呀。」
   
  ○ 老人說:「你一槍得打死多少鳥兒,今生你殺他,來生他殺你,還有完嗎?我是不讓你們結怨。」「 年輕人就好胡鬧,好好的豆腐不做,上山打什麼野獸,動物和人一樣,哪有不怕死的。致富靠勞動,外財不發家。現在咋樣,手裡的錢化光了吧?」
  
  ○一天她到鄰居家串門,農村屋地較濕跳蚤多,這家的一位六十多歲老太太,邊嘮家常邊在懷裡摸跳蚤,摸到后怕跳蚤跑了,就送到嘴裡咽下肚,老人笑哈哈半真半假地說:「世上最狠的是人,跳蚤咬你一下,也不過起個小疙瘩,你抓住它非要他一條命不可,你知道剛才你吃的那個是誰?那是你前世的姐和妹。」她的話頓時逗的滿屋子人哄堂大笑,有的姑娘媳婦笑得直不起腰來,老人卻一本正經地說:「我說的是真話。」人們又是一陣大笑。
   
  ○一九四一年小嬸難產,純印聞訊,晝夜守候在她身邊,整整守了三個通宵。並乘機開導說:「你一個人頂門過日子真不容易呀,男人又不在家,雖然不缺吃穿,家裡外頭沒個人手,今後有事就捎個口信兒,我讓大禿子過來(純印長子)幫你。你生的孩子老站不住,我琢磨是不是你平時太吝嗇了,心不善怎麼能有好報應呢?今後來要飯的盡量多舍給米、錢,千萬不要冷言冷語傷人哪,要為孩子積德,孩子大人都太太平平的,該多好啊!」 
 
  ○日子久了,戰士都願聽老人講故事,她講今比古的說:「人生到世上不容易呀,人的一生太苦了,誰也躲不了生老病死。就像你們打仗似的,你殺我,我殺你,無盡無休,沒完沒了。一個人生活在世上,一定要斷暴狠心,得容人處且容人,人若是都有善心就好了。一個人只要心好,能做好事,不做壞事,到什麼時候都錯不了,兩軍對陣都不用怕,槍子兒都長眼睛。」
  
  一位老兵接話說:「乾娘說的真對,在戰場有時候槍口一瞄,對面敵人的腦袋顯得非常大,手一鉤板機他就爬下了。有的敵人明明眼睛看得很清楚,可是不知為啥,準星就是瞄不上他,他的影子亂跳動。」
  
  「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的死活都是報應。要想得好報,必須有善心、做善事,一個人要不虧心、不虧理,險惡的事,決不會招身,善事做多了,閻王爺都能把你忘了!」
   
  ○ 「我們知道媽的心意,是開解我和爺爺。媽,真是一個從不知愁、沒有煩惱的人,難怪爸爸說她沒心沒肺、火上房不著急、只比死人多口氣。但全庄人都誇她人長像美貌心眼好,待人和氣,手散不以東西為重,不管貧富能一樣看待,孝敬公婆全庄出名,心地善良、賢惠,尤其對前房四個孩子疼受之心勝過親娘。」老人一生,從來沒有一句惡言惡語,說話從不會大聲喊叫,招呼孩子也不在遠處喊,走到孩子身邊,輕輕一拍,慢聲細語地說:「別玩了,回家吃完飯再玩吧。」還關照一起玩的孩子:「你們也回家吃飯去吧,免得媽媽等著。」
  
  ○ 純印老人一生以奢為恥以儉為榮,勤儉持家從不扔掉一粒糧米。日常用水也非常節儉從不浪費。早在五十年代,當時小城市沒有自來水,全飲河水、井水,人們尚無節水的知識,她見家裡人、鄰居洗衣洗菜用水過多,總告誡說:「浪費水有罪呀,這麼浪費水,將來總有一天把水用光了,人要渴死、莊稼要旱死的。」
  
  夏天飯菜餿了,從不倒掉,給鄰居送去餵雞鴨。每頓飯洗碗后總是用笊籬將米粒撈起吃掉。兒孫看到制止,說太髒了,容易生病。老人反駁說:「病由心生,心不凈才生病。我天天吃殘菜、殘飯,我有病嗎?你們這不衛生,那沒營養,結果養了一身病,人的身體嬌慣不得。」
  
  她說的話,一般人聽不懂,也悟不明白,但有一點確實無可非議,老人一生是胎里素,年輕時過的是苦日子、窮日子,吃上頓沒下頓,一年裡看見油星都很少,坐三個月子(曾生一女二子,女兒七歲夭亡)沒吃過一個雞蛋,沒喝過一碗小米粥,最好的月子飯是將高梁米碾碎熬粥(為省糧),但老人一生無病,百多歲的老人看上去猶如六七十歲的樣子,黑髮多,白髮極少,腦後抓髻饅頭大小。她一生喜吃白菜、生菜、菠菜、蘿蔔等,尤其愛吃蘸醬菜。按理說應缺乏營養,但老人非常健康,皮膚白凈細膩,有光澤。百歲的老人,又是纏足,從不柱拐杖。老人說病由心生、是營養養出來的,不無道理。
  
  ○純印老人生活非常節儉,但布施卻非常大方。她告訴兒女不要小瞧討飯的,「有多多給,有少少給,不給不對。」有人見老人經常向外施捨,便勸阻她,她笑笑說:「抽窮(吸鴉片)、喝窮(飲酒)、賭窮、嫖窮、奢窮,從來沒有舍窮的,人生在世就得互相照應嘛?房頂上開門的人富不了。」 「人,千萬狂不得,食能果腹衣能蔽寒就行了,還有什麼可求的?聖人知道苦我最先、甘我最後,是大聰明人。事事不吃虧,佔便宜,生活講吃穿、講享受,整天花天酒地,那才是傻人呢!享受過了頭就短命,折損福報,有福用三分,留下七分給別人,這是聰明人。」
  
  ○純印老人常說:「世間人,都是無事找事,心從來不讓他閑著,總是胡思亂想。累時想休息、寧靜一點兒,又耐不了安靜,嚮往熱鬧,心從來無安寧的時候,費心勞神,怪誰呢?還不是自己刻薄自己。古人說的好,『人言世事何時了,我是人間了事人』。」
  
  老人聽后不以為然地說:「這世上,窮也苦、富也苦,人生在世上就是苦。你們光看人家錢多、吃得好,怎麼不見錢來的有多累。吃的好壞算不了享福,香能存留多久?嗓子眼以下都一樣。人,不了解真相,只看看得見的香道,卻不知看不見的臭道。香道太短,臭道太長、太長啊!」 逗得大夥哈哈笑,可誰理解老人話中之意呢?香道喻三善道,臭道喻三惡道,正如佛說,得人身猶如掌上土,失人身猶如大地土。五濁惡世的眾生,又有幾人真的醒悟呢?  
  ○老人又說:「福滿禍生,世事無常,有錢無人花,要錢有啥用?」老人一番話,沒有一個人明白。直到半年後,該家的五十多歲老太太,突然患痴呆症走失了,雖然派了許多人找,死活仍無音訊,小賣店因無人照看而關閉,大人小孩愁苦不堪,家境從此衰落,往日紅紅火火幸福歡樂的家園,再也看不見了。此時大家方回味老人的一番話實有所指。鄰居一位老爹,向純印老人詢間半年前所說之話為什麼會應驗?純印老人說:「我是根據古人講的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的道理說的,當時他們家太過火了,頓頓大魚大肉,弄個電匣子擾得四鄰不安,還不是顯闊氣嗎?老輩人說過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財外露還不招禍嗎?」這是定理。
  
  ○「人和皮影人沒啥兩樣,都是假身,每個人在世上也都是充當不同角色在演戲,戲演的愈逼真愈好,但終歸都是假的,轉來轉去也轉不過影棚,走不齣戲台。人就像走馬燈似的,愈轉愈迷,愈迷愈轉……」
  
  ○「身病是表,心病是理,身病從心醫,打針吃藥猶如救火,火熄滅了,還會復燃,根治的方法是心不邪,別貪財,遇事不發怒,少吃葷腥多吃素,飯後走百步……」
  
  ○「大夫治病,治不了命。」
  
  ○純印聞訊嘆惜說:「錢財珠寶沒有一樣是好東西,它是惹禍的根苗,世間人有多少在錢財上吃虧上當、引來殺身之禍的,至死又有幾個人能看明白呢?」
  
  ○純印老人逢年過節兒孫滿堂時,總是諄諄開導兒孫:「善不擇大小凡善即為,區區小過,也要及早發現,及早改過。時時能警醒自己毛病的人,才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老人開導他說:「做人還是本份點好,賺多吃乾的,賺少喝稀粥,心安理得。那些為錢財,六親不認(徐沈有親屬關係),你爭我奪,都想得。又有幾個人知道,誰得了?空爭一場。」
  
  ○進祥不服氣地說:「媽,你老盡說糊塗話,徐老三官司打贏了,人家這回家業也大了,街里買賣干大了,還在農村量了地,家業多紅火呀!」 老人漫不經心地說:「家業家業,有業無家,你們就知道家,看不見家後邊跟的業……」
  
  ○純印一生胎里素。老人五十歲以前家境貧窮,飯都吃不上,怎敢妄想菜蔬。但老人一生無病,由此可見肉食的營養與健康關係不大。
  
  ○老人在不飲不食默坐二十一天里,常現異常境況:其三子看護她時有時在室內走動,老人制止說:「你不要老走動,你沒看見仙女為我跳舞嗎?你來回走,人家還得躲閃你……」「好潔凈的水呀,從樓下往樓上流,景緻多美呀!」  
  每天晚八時老人都與小鬼說話:「你們這些小鬼頭,別老和我鬧,你們請不動我,我不會跟你們走。」「讓你們走你們不走,人家那邊一念佛,嚇得你們沒處躲沒處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4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5:31 | 只看該作者
什麼叫修行?修行就是磨鍊心性,心性不平,一點委屈都受不了,如何成就忍辱法門。

在梅河龍泉寺有一位出家師,人們都管他叫「傻和尚」,師父聽說他一點不是,也不去作調查,要麼打他板子,要麼就罰他跪香。其實師父用的就是這個辦法。我聽說以後,我就去問他:「師父今天打你板子了?」他說:「打我了。」「還罰你跪香了?」「嗯,跪了。」我問:「你恨師父嗎?」他說:「不恨。」我又問:「師父因為什麼打你呀?」他說:「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師父怎麼打你呢?」他說:「肯定是我不對唄。」現在這個人可不得了了,開智慧了,而且行持非常好。現在他在香海寺看護地藏殿,天天給冥界眾生作皈依,念誦《地藏經》,而且還會作偈子。他作的偈子也很不一般,有點像六祖惠能大師的大師兄神秀的偈子。

古語「相隨心轉」,這位出家師的面相也改變了,原先他是高長臉,現在真有些像彌勒菩薩似的,一副福德之相。他能做到這一點真正是難得,這就是真智慧啊。心地憨憨厚厚,即使師父打錯了、處罰錯了也不責怪師父,連一絲埋怨的念頭都沒有,自己都不知自己錯在了什麼地方,只是說:「反正我肯定是錯了,要不師父能打我嗎?」 所以修行一定要在磨鍊心性處下手,要修忍辱法門,發生在我們周邊那麼多不如意的事情,實在講都是我們的戒師在努力成就我們,我們要誠心誠意地感激他們。如果我們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想找這樣的「戒師」不會有了,能夠於此五濁惡世修行忍辱法門,誠如經云:「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第三種魔是死魔。這個死魔非常可怕,因為它斷我們的慧命,為什麼呢?修行還沒有成功,壽命沒有了,死要是臨頭,未能成就者真是一切全完啊,所以死魔是斷慧命之魔。煩惱魔、五陰魔、死魔都和我們自身、自心有關係,欲要降伏這三種魔,一定要從心上作轉變。

第四種魔才是外面的,叫做天魔。什麼叫天魔呢?凡是由外緣干擾、誘惑而引起的煩惱,造成身心不安定的因素都叫天魔,這裡面也包括六欲天天主波旬。修行人每當功行要進步時必然會遇到「天魔」,必然有煩惱來襲擾。
記得我念佛念到一年多的時候,有幾天我看家裡人誰都不順眼,心就要起魔境。因為我和福建、廣東的寺院有一些因緣,我就往那邊打電話,跟他們講我要去他們那裡出家,他們勸我說這麼大歲數了,身體條件不允許了。這是什麼呢?就是天魔作祟,其實誰也沒有招惹你,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看誰都生氣,瞅誰都不順眼。這邊打著坐,那邊一動茶杯,稍微有點動靜,心馬上就生煩惱,「你幹什麼?沒看見我在打坐嗎?嚇我一跳知不知道!」

確實在功行將要更進一步,要擺脫世間煩惱時,天魔就要來磨你的心性,這時候需要用定力來制服,一般兩三天也就過去了。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可以起坐繞佛,就是經行念佛,經行念佛念疲乏了再坐下來繼續念;若心又生煩惱,馬上再繞佛,或者是跪在佛像前誦經,慢慢即可化解天魔的干擾。這在修行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有同修說我怎麼沒出現過?那說明你修行還沒有上路,還不夠資格,天魔根本用不著來干擾你,反正你早晚要到他那裡去,擺脫不了他的束縛欲界天你都沖不出去,魔來磨你幹什麼?他對你很放心,知道根本用不著
而越是精進修行人,越會出現這種情況,所謂「不磨不成佛」啊!有煩惱來磨決定是好事情,就看你會不會利用,所以要說實話,魔非常地可親可愛呀。

這是真話,也是事實。現在不管外面人說我什麼,我總覺得這些人對我都很親近,起碼他們知道我這個人嘛。有人一聽到「犟牛」這個名字就起反感,什麼「白衣說法不如法,白衣說法不是正法」,這個那個的,「罪狀」加起來簡直足夠殺頭了。但我聽到以後內心非常感激他們,因為他們都在磨我,磨我好讓我早日成佛,早日消業呀。如果沒有他們,我能到峨嵋山去閉關嗎?他們這一磨不要緊,我在關房裡懂得了許多東西,起碼有時間聽了一遍凈空法師講解的二百五十九盤《金剛經研習報告》,還參研了江味農老居士著述的《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堪稱《金剛經》的專家,一部《金剛經》研習了四十餘年,我看他的講義,聽過老法師的講解,對我啟發非常大,雖然沒有開悟,但我知道糊塗好。不能開悟,反過來就是糊塗唄,糊塗難道還不好嗎?對世間的事情都看淡了,也就是難得糊塗嘛,所以說越來越糊塗。本慧師那天對我說:「你也讓我開開悟。」我說我自己越來越糊塗,你跟我接觸,那不是更糊塗了。

總之,這四種魔有三種源於自身,一種來自外境,而降伏魔怨真正的功夫還在我們自心。這點同修一定要記住,外面的魔境是來促進我們用功修持的,是好事決不是壞事。真若這樣想,你必然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別人諷刺你、造謠中傷你,甚至迫害你,我們都要心存感激,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一旦道業有成,回過頭再看,真真切切是這些善知識把我們成就的。許多同修沒能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修行路上不能向前邁步,只能於原地踏步而行。「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如果不精進向前苦修,功夫不可能停留在原地,如同逆流而上的行船,不用力支撐,必然往後退。「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怎麼辦呢?既然心猿意馬,我們就把這匹「馬」拴在無影樹下。無影樹是什麼?無影樹就是我們的本性。

你看本性的「性」字怎麼寫?一個「心」,一個「生」。《金剛經》雲「無住生心」。如果把「生」字去了,就剩下一個「心」;而如果沒有「心」,也就是「生」 了。沒有什麼心?沒有妄心。沒有妄心便生清凈心。能夠對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不生妄心,不生妄心剩下的便是純凈之心。這樣解釋不知道同修能不能明白,兩邊都可以去,去了就得精純,不去就不是精純,不是真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無差別,先天本賦。「何期自性,本自清凈」,自性本來就是清凈無染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清凈的自性自能生萬法之妙用。本自清凈,又能生萬法,是為佛性。佛法不落一邊,落到一邊就是偏法,不是佛法。明了此理,又能這樣去做,即稱作修行。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行住坐卧之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5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6:19 | 只看該作者
佛門常講:佛法大大不過業力,業力大大不過願力。可見願力之重要。

我們講一個具體例子。

某市有一位老修行,一生做過許許多多的善事,福報很大。他的兒子是西藏密宗某一位非常有名的活佛的弟子,活佛斷定他在去年十月四日壽命終了,讓家人趕快準備後事。這位活佛從來沒說過錯話,講哪個人在哪個時辰走都相當準,因為他得的是晚期糖尿病,自己也確實覺得體力不佳,他便也心安理得,準備好了在十月四日往生。一個偶然機會,他聽到我講的磁帶,尤其是聽到呼吸念佛和送往生的方法,他頓覺非常受用。他就想:這兩個方法實是凈土宗最為需要的兩大法門,如能廣為流傳,可令多少同修受益?他就發願一定要找到我,那個時候他還有三個月壽命。因為他前世布施得很多,今世財源很豐富,他就派人到東北和南方去找,但沒能找到。

但他已經發了願,首先在有生之年要把《呼吸念佛方法與送往生》錄下來,而且要製作一萬套利益同修。他這一發願不要緊,我在關房裡可就遭罪了,無論如何也坐不住了,研經心得也寫不下去了。我就跟老和尚說:「請師父把封條啟開,我要走了。」師父問:「你怎麼坐不穩了?」我說:「我實在是坐不住,必須要出去。」 老和尚非常慈悲,把我放了出來。我跟師父說:「我雖然出去,但我一定回來給您補課,出去多長時間,我就回來補課多長時間,閉關絕對要滿三年。」所以本慧師把我拉到這裡來,我也是要回去補課的。就這樣我到了北京,第二天他就和我聯繫上了。你說這一切是不是都有人給安排好了呢?

我和他接觸以後,他花巨款錄製了一些講法,而且自己把《呼吸念佛與送往生》的光碟打上了字幕。他沒有別的要求,很願意往生,而且是求之不得,只是有一條,到他往生那天,一定要我去給他送往生。我一看他發心這麼大,人又修得這麼好,我說:「你還是找活佛送你吧。」他說:「我不是那個材料,就由你來給我送往生吧。」

到十月二號,他把自家的小樓騰出來,我領著幾位同修住到裡面,他躺在樓上一個大床上等著往生。從二號那天開始,人就似乎只有出氣沒有入氣,臉色發青,胳膊都動彈不了了。看我還在樓下打坐念佛,我的老同修趕緊跑下樓來,「你怎麼還在這坐著念佛,人眼瞅著就要斷氣了,你快上樓去看看他。」我說:「暫時還斷不了。」她說:「捯氣很厲害。」我說:「當然要捯氣,再來人想換個身體好再來嘛。」到了三號那天,人幾乎就是不喘氣了,她又跑了下來,「你快去呀,真要是一口氣上不來,那不把人家給耽誤了嗎,你到這不就是為給他送往生來的嗎?」

這位老居士四威儀修得很好,形象也很高大,到四號的下午,他不再捯氣,自己起身從樓上「邦當邦當」走下來了。我說:「你看看,再來人不是又來了嘛。」他走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你還是讓我走吧,人家活佛說我四號走,如果我走不了,那不把活佛的威信降低了嗎?你一定要想辦法把我送走。」你看人家的心量多大呀。我說:「我送不走你啊,誰讓你自己發了大願大心了呢?」這裡有同修見過這位老居士,整個人滿面紅光的,哪是要往生的人呢。後來活佛也打來電話,問他走沒走?得知他不但沒走還滿街跑著購買材料,活佛也是很不理解。這位活佛非常了不得,閉關幾十年,至今還沒有出關,他又打坐入觀,確定這位居士確實沒有壽命了。

如果按業力講,他確實應該在十月四日走,但是他的願力大過了他的業力。我跟他說:「既然不讓你走,你就老老實實念佛吧,因為你的願還沒有滿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6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6:39 | 只看該作者
宇宙規則其實就是一條:感應,更準確地說是:因果感應(報應),最顯示其特徵的是種瓜得瓜
具體到宗教上來說,就是業力, 而唯一能克這個業力的東西就是願力(自由意志),實質上這就是一種新舊互克。
而願力也是要通過感應才可以實現的。
佛教的念佛法門就是願力實現的一條途徑。
所以宗教最講信字,非深信不得通達其願望之成功。因為深信本身就是一種(因果)感應中的,因此非深不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7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6:43 | 只看該作者
種瓜得瓜是物質形態上的一種有型因果
信仰中的非深不感則是精神意識上的一種無型因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8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6:51 | 只看該作者
修行成佛的順序:先去我執,後去法執(入世貪婪心,出世貪婪心---不知正確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9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2-28 07:49 | 只看該作者
轉移一貼:

修行也有多種修法,生活中修是其一(逆境順境),另外念經不是也可以除業障嗎?
人有我執著其實就是一種業障,因此念經一定也是一個辦法。
因此理論上來說二者可以結合起來一起修,每天抽點時間念念經。

當然我覺得也可以乾脆下狠心勢必出離這個花花世界,一心一意遠離塵世閉門念佛,這樣你的心態在理論上就會因為遠離了一切世俗的誘惑從而更快更直接回歸到你的本性自然清靜中去。 相對通過生活中慢慢體會以至於最後達到慢慢提高的方法來說,我覺得這是一種頓悟

而且。。。。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其實樓主的這段話正符合了我論述的這個理論:「再不行還可以加外力,比如強行斷網,強行外出...時間長了,網路就自然疏遠了,你也不必去體會惦記的感覺了.沒了對網路的依賴,其實也是一種失落.哦,原來我覺得這輩子都沒法戒掉的惡習就這麼沒了.對自己不好的東西就這樣消失了.「

這和強行戒毒有點類似。。。。雖然一定會很痛苦,但是也一定更見效。慢慢的戒,一定會伴隨掙扎和反覆。

念經修行一定是這個道理的,否則就無法解釋佛教的凈土念佛法門。。。。

這個理論也和洗衣服類似, 因為遠離了骯髒(的環境), 因此你的衣服會變得越來越乾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10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28 2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