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憨山大師《凈宗法要》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0-24 2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示修凈土法門

  佛說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門,唯有念佛,求生凈土,最為切要。經云:心凈則佛土自凈,故娑婆穢土,乃惡業所感,眾苦充滿;西方極樂,乃凈業所感,故但受諸樂。惟今修行凈業,必以凈心為本,要凈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凈,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惡業,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須三業清凈,則心自凈。若身不殺,不盜不淫,則身業清凈;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則口業清凈;意不貪不嗔不痴,則意業清凈。如此十惡永斷,三業冰清,是為凈心之要。於此清凈心中,厭娑婆苦,發願往生,立念佛正行。然念佛必要為生死心切,先斷外緣,單提一念,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二六時中,行住坐卧,拈匙舉箸,折旋俯仰,動靜閑忙,於一切時,不愚不昧,並無異緣。如此用心,久久純熟,乃至夢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則工夫綿密,打成一片,是為得力時也。若念至一心不亂,則臨命終時,凈土境界現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感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必定往生之驗也。然一心專念,固是正行,資以觀想,更見穩密,佛為韋提希,說十六妙觀,故得一生取辦。今觀經現在,任自志願,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或單觀佛,及菩薩妙相,或觀凈土境界,如彌陀經說,蓮花寶地等,隨意觀想。若觀想分明,則二六時中,現前如在凈土,坐卧經行,開眼閉眼,如在目前。若此觀想成就,則臨命終時,一念頓生,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此唯心凈土之妙指也。若行人如此用心,精持戒行,則六根清凈;永斷惡業煩惱,則心地清凈;觀念相繼,則妙行成就。凈土真因,無外此者。若但口說,念佛求生凈土,若凈戒不持,煩惱不斷,心地污穢,佛說是人,永不成就。是故行人,第一要持戒為基本,發願為助行,念佛觀想為正行。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則佛墮妄語矣。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4

主題

180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沙發
至善 發表於 2008-10-25 12:17 | 只看該作者
隨喜師兄好貼! 頂禮憨山大師! 現代人常自以為比古人聰明, 看看憨山大師才是真聰明智慧!
青青翠竹 儘是法身
鬱郁黃花 無非般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

主題

594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3
迷子 發表於 2008-10-27 14:06 | 只看該作者
頂禮讚嘆憨山大師! 各位同修如有時間,可以看一下憨山大師註釋的愣嚴經,那叫一個精彩。
生死涅磐纖毫自性無。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二互不違相助以出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