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著名漢學家:美國人敵視中國相當「荒唐」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10-18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hwkzg/20081017/181972.shtml
2008年10月17日 09:40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法國《世界報》10月14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在密歇根,肯尼思·德沃斯金與反華情緒作鬥爭」,摘要如下。

中國改變了肯尼思·德沃斯金(杜志豪)的生活。作為美國最傑出的漢學家之一,肯尼思·德沃斯金長期擔任密歇根大學亞洲研究系主任,在擔任迪洛伊特-圖什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研究與預測中心主任10多年來,他一年當中有一半時間在中國度過。

就連他的家庭也「中國化」了:他的妻子朱迪絲教授中國文學,身為建築師的兒子在北京工作,女兒則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研究課程。

然而,在現在的危機時期,德沃斯金擔心的是美國的反華情緒明顯上升。當人們看到他們的生活方式被打亂時,一些人便指責「其他人、外國人」。德沃斯金說:「敵視中國的情緒迅速上升。中國被指責破壞了美國的就業。問題在於沒有人回應這些荒唐話。」

這是事實:美國加工製造的產品越來越少。他們直接從國外購買,他們的企業將生產業務轉移到了國外。在某些領域(紡織、傢具、家用電器、信息產品等),「中國製造」佔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中國產內衣的市場份額為83%)。德沃斯金糾正說:「中國人生產成本較低,但他們並沒有奪走美國人的就業。美中貿易的增加導致美國喪失了60萬個就業崗位,而中國喪失了1200萬個。」

隨著全球化發展,整個生產結構改變,不僅僅是在美國。聖迭戈或者亞特蘭大每銷售一雙中國製造的鞋子,中國人僅能獲得「其中3%或者4%的價值,其他價值,包括設計、市場、銷售、廣告等,全部屬於美國」,德沃斯金表示。

貿易逆差呢?德沃斯金認為這也是一種「託詞」。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相對於我們的石油進口額或者伊拉克戰爭的成本而言,這算得了什麼?」德沃斯金反駁道,「對比我們12萬億的國債,中國的貿易盈餘不過是滄海一粟。」

他補充說:「對進口中國產品牢騷滿腹的美國工人第一個購買這些產品。美國人只在乎低價格。在一種交易中,每個人都應自問:我的王牌是什麼?」他認為,很明顯,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技術革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場。

然而,德沃斯金認為,由於公立學校的「可怕衰落」,這些能力受到了「嚴重威脅」。他解釋說,立志從事科學職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少,「由於缺乏公共教育政策,美國不再產生它所需要的活躍力量。對此,無論中國人、印度人還是歐洲人都毫無責任。」

教育退步、「無知」的問題困擾著德沃斯金。他還說,美國存在一種強烈的反知識傾向。「接受的教育越少,越傾向於保護主義」,他對此感到擔憂。

不過,德沃斯金認為,敵視中國與反對移民的情緒還是「有分寸的」,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危機發展的方式。「我們已無法維持的消費水平將會下降。保護主義衝動的危險因而真實存在。現在我們應當正視現實。危機不是發生於中國。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美元還將進一步勢弱。並且,負債如此之多的國家也不是中國。」
世人皆醉我獨醒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沙發
Janwoo4 發表於 2008-10-18 1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