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歸奶業博士萬言書寄總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0-18 1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10月17日09:00   南方網 

牛奶的收購價格則被人為壓低。奶企不摻假必然關門,奶農不摻假也無利可圖。 以乳製品流通和腎結石病生成的周期推算,2007年冬季達到高峰的三聚氰胺摻假,在2008年8、9月間釀成危機,在時點上是吻合的。


「現在是10年來奶品質最好的時候,要喝奶就趁現在吧。」 喬富龍用認真的口氣對記者說,在全國上下仍心有餘悸之際,他看到的是另一面。


這種確信,並非來自對乳製品廠家在危機高壓下的自我約束力的想象,而是緣於在牛奶專業中滾打將近30年的自信。


「中國的奶業,這一次出事出在三聚氰胺上,下一次危機的引爆點又不知在哪裡。兩次危機之間的眼下,反而是最安全的。」喬富龍解釋說。


現年44歲的喬富龍,1985年從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系畢業時,是他所出生的河北張北縣大河鄉張家坡村裡唯一的大學生。1996年後他留學加拿大,獲圭爾夫大學動物家禽科技系奶牛營養學博士學位,如今他是圭爾夫大學和美國嘉吉集團的博士后、北京百合農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2004年從加拿大回國創業的這4年,喬富龍常年在奶牛多的地方「轉悠」,跑遍了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八省一市的產奶區,光是在三鹿集團的大本營河北省,他就考察過不下30次。


對奶牛養殖技術和經驗的諳熟,使喬在許多牛奶主產區深受歡迎,深入交談過的奶農不計其數。這種田野調查使他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鮮有人及。


自上月中旬的風暴發生以來,外界至今捉摸不透兩個問題——多年存在的隱患,為什麼偏在2008年9月這個時點上引爆奶業危機?全行業的危機,為什麼以三鹿為第一個引爆點?而這些問題在喬富龍看來,卻很好理解。


他將他的理解寫進了「十一」長假中完成的一份2萬餘字的《破解乳品安全危機和助推奶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這份報告通過國家信訪局投寄給了溫家寶總理一份,直接寄給農業部部長孫政才一份。


從殺牛到搶奶:一個殘酷的玩笑


在喬看來,要講清楚危機為什麼發生在2008年秋,得從8年前講起。


「2000年時優質奶牛的價格不過4000多元一頭,可是到了2004年,在『養奶牛致富』的炒作下,奶牛被炒到1.2萬元到1.8元一頭。」在利益驅使下,許多本來養殖肉母牛地區的農民也打上了奶牛的主意。他們用黑白花種公牛精液和本地肉牛雜交,生產低代雜交「黑白花奶牛」,銷售給那些被神話所吸引的人。


於是,許多奶農以1萬元以上的超高價位購買了實際價值不過一兩千元的低代雜交「黑白花奶牛」,更有不法商人把小肉母牛焗油,賣給不懂奶牛的農民。


奶農普遍缺乏奶牛養殖技術,他們往往飼餵劣質發霉干秸稈或秸稈青貯靠大量精飼料來促奶。這種「把牛當豬養」的飼餵方式導致奶牛體弱多病、淘汰率高、產奶期短、產奶量低、奶質差。「每個奶農都靠在失敗和損失中學習養奶牛,累年損失千億元計。」喬富龍說。


一邊是奶牛成本虛高,一邊是穀物飼料連年以超過10%的幅度漲價。不幸的是,在2007年上半年之前,國內乳製品企業多是用廉價的進口奶粉還原成液態奶,1噸奶粉能加水還原出8噸多液態奶,原料奶因而被冷落,奶價連年徘徊在每公斤1.5元-2.1元的低位。


泡沫的破滅,使奶牛價格在2006年掉到了5000元左右。在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許多喬富龍認識的奶農都給逼得宰牛、賣牛,否則活不下去了。全國大規模宰殺成乳牛和小母牛,在一些奶牛產區,喬富龍看到一些剛生下的小母牛和小公牛以兩三百元的價格賣掉,用於抽血清,「粗略估計,當年很多剛開始養奶牛的奶農蒙受的損失高達數百億元」。


但就在此時,命運給剛剛殺完牛的奶農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危機導火索:「倒灌」奶粉


2007年,在中國還原奶需求膨脹的刺激下,進口奶粉漲價狂潮掀起。天平頓時逆轉。


當進口全脂奶粉的均價從2004年的1870美元/噸躥到2007年中的3500美元時,乳製品廠商們發現,進口奶粉變得不划算了。相反,只要國內的原料奶每公斤收購價低於3.5元,過去被冷落的原料奶,如今成了最受歡迎的利潤來源。而這時,國內的奶牛已被殺得所剩無幾。

一邊是奶源緊缺,另一邊是許多原先用進口奶粉生產高檔配方奶粉的廠家,開始在國內建設奶粉廠或委託加工。他們也加入到與液體奶廠商爭奪奶源的戰團。


一場搶奶大戰由此在2007年冬季火熱上演,各地奶價在2007年9月到12月份間暴漲了50%以上。喬富龍相信,瘋狂的市場使「以奶站和奶販為主體的摻雜使假到了最猖獗的地步」,因為乳品企業不得不降低收奶門檻,「那時如果哪家乳品企業堅持只收合格奶,那它就只有關門的份兒」。


以乳製品生產、銷售、消費和腎結石病生成的周期推算,2007年冬季達到高峰的三聚氰胺摻假,在2008年8、9月間釀成危機,在時點上是吻合的。


那麼,又為什麼是三鹿成為了「首爆點」?對此,喬富龍認為,這要歸「功」於今年上半年一批「倒灌」國內的出口奶粉。


加入2007年的搶奶大戰的,還有一些國內的中小奶粉廠。他們從進口奶粉漲價潮中看到了收購國內原奶生產廉價奶粉的出口的商機。但這些以摻假原奶製造的工業奶粉,今年早些時候因質量問題接連被出口國打回頭。出口無望之下,便掉頭內銷。而據喬富龍掌握的情況,作為配方奶粉第一大乳品企業的三鹿,正是這些「倒灌」奶粉最大的買家。


「倒灌」奶粉在這次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可從另一側面得到印證——當上海熊貓乳品的奶粉被查出三聚氰胺后,熊貓乳品的負責人向媒體稱:原料來自其他奶粉廠家。


重廣告包裝輕奶源


儘管進口奶粉漲價對奶業危機起到了撬動作用,但喬富龍認為,危機的真正根源,還是中國奶業傳統的「乳製品企業+奶站(奶販)+奶農」模式。


喬富龍從一些國內乳製品行內人士那裡得知,現在各大乳企每年投入的廣告費佔銷售額的8%以上。但大量營銷支出沒有花在正途上,而是投入了不該投入的地方,比如過度包裝。


喬富龍在加拿大時看到,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奶牛產出原料奶,經過巴氏殺菌之後,鮮奶採用相對環保、通常每包1.33立升的單層塑料膜枕型百利包,而後每3包放入一個彩印的大塑袋家庭裝、全程冷鏈、保質期14天。


而中國有七成以上液態奶採用了內層為鋁膜、中間紙層和外層噴塑的六層複合利樂包和利樂磚包裝,這被喬富龍評價為「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豪華包裝。


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液態奶產量1244.04萬噸。這其中70%採用利樂包或利樂磚,每立升液態奶要比發達國家通用的單層塑膜百利包高出1元多。喬富龍據此計算,與採用單層塑膜百利包相比,中國消費者在包裝上一年多花了87億元。


「重廣告包裝輕奶源」的銷售收入的分流結構,意味著消費者為牛奶支付的錢很少用到改善奶源上。


過去幾年,一些地方曾經嘗試通過奶牛小區和奶聯社來加強奶源的升級——奶牛小區以公司制運作,由第三方提供場地與設備,奶農提供奶牛;而奶聯社則直接註冊為農聯社,奶農相當於股東參與分紅。


這種奶聯社模式是喬富龍回國后率先在國內倡導的。他認為,奶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證明,基於奶農專業合作社的產銷一體化是最佳的奶業發展模式。


但4年下來,真正的奶聯社在國內仍然少之又少。一些所謂的奶農合作社,其實奶農根本沒有參與,是奶販子換個旗號騙取政策支持,「結果把二三十萬國家補貼拿走了,什麼都沒做」。


在現有模式下,奶站、乳製品企業作為獨立的利益主體沒有希望奶農聯合以改進奶源的意願。「中國乳品安全的巨大責任,實際上是由高度無組織而又最為無助的廣大奶農在承擔。」


喬富龍相信,舊模式不改,奶業擴張只不過是把風險從一個點轉移到下一個點。


灰暗的時候,已加入加拿大籍的喬富龍會想著放棄,回到北美去。但多數時候他更期望有機會親眼看到奶聯社在中國成長起來。


「如果政府經過研究論證,決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奶農專業合作社乳業的發展,我甚至願意把我的公司轉化成非盈利專業化組織,並把我所擁有的『奶牛養殖集成技術』無償奉獻給奶農和社會。」喬富龍在寄給溫總理的那份報告中寫道。

37

主題

522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沙發
wai584 發表於 2008-10-18 12:53 | 只看該作者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通渠佬阿祖留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0-18 13:01 | 只看該作者
生產流通銷售物價
所有環節都是有關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4
jydeng 發表於 2008-10-18 20:54 | 只看該作者
深度分析. 難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6 0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