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盜版將黑屏 等待微軟自打耳光

[複製鏈接]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任O行 發表於 2008-10-18 2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微軟終於對盜版下了「黑手」,手段是每小時「黑屏」一次,然後在Office的菜單欄將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標記。基本這算是黑手了吧,不論從顏色還是從另外的一種意義上。



另外一種意義大致上是這樣:盜版不是好事兒,可利用自己的技術手段對盜版的用戶進行這種標記,總是讓人覺得有點欺人太甚了。連我們這個把打小偷看做情有可原的社會裡,帶高帽子遊街都不是一種繼續被認可的行為。標記這種字樣,除了更讓人反感意外,不知道對於微軟的品牌形象能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反壟斷法》之類的過於專業的話題不談,微軟在其他方面的口碑也遠遠說不上很美妙。大概在十年前我做記者的時候就采寫過相關的報道,微軟那時候可真是天價銷售,而且比美國市場還貴。歧視中國市場就不說了,單這個價格就很無恥:這麼貴的軟體你讓中國用戶怎麼使用的起嘛。但是,除了他這一家意外,還真沒有其他操作系統可以作為替代產品,所以只好盜版之。根據坊間傳言說,這種行為其實微軟並不積極制止,而是進行某種程度的默認。無他,佔領市場為先。



等到市場佔領完畢之後,網路也開始大規模的普及,現在來找盜版的后賬,未免有下山摘桃子的嫌疑——雖然這個桃子確實是微軟先種的。



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從來是贊成的,但基於一些理由,我不認為所有的知識產權都能夠得到保護。一種是貧窮國家在使用某些新葯的配方時,你要求知識產權的保護,就等於是要了急需這些藥品的窮人的命。在這種情況下,知識產權是毫無意義的。



微軟的情況是另外一種,它的壟斷是因為這個市場很難產生新的挑戰者。這與其他的壟斷不同。其他產品即使更換別的品牌,也並不影響其使用。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手機如果有壟斷的話,高額利潤必然會讓資金進入這個領域,生產別的品牌手機來進行競爭,而用戶轉用別的手機不會有使用上的麻煩,最多花個五分鐘時間來習慣就行了。計算機操作系統的轉換要困難的多。我們知道,一個人習慣使用某種系統之後,系統轉換的成本就會增加,所以人們不會頻繁的更換自己的操作系統。而且如果某種系統佔有市場多一些,最後這個系統就會佔據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因為只有大家都用同一個系統的時候,互相之間的交流才會順暢。這種情況叫做「贏家通吃」。沒有競爭或者沒有辦法競爭的市場上強調知識產權,就像強盜拿著刀子向你「借」錢,你是借也要借、不借也要借。這種知識產權的保護到底有什麼意義,實在很難讓人明白。



而微軟藉此成為一個巨無霸的企業,面對了多起反壟斷的官司,也被迫做了很多的讓步。可是,在這個事件里,它依然發揮了其傳承有序的霸道,用直接的方式給盜版用戶或者並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盜版的用戶一種羞辱。而這種羞辱才是關鍵所在。



但是,事情好玩也就好玩在這裡。在一個網路的世界里,或許沒人能做出一個威脅微軟操作系統的龐大程序,可是破解這麼個小玩意兒還不是個特別困難的事情。微軟的這種侮辱行為出來的第二天,就有破解的補丁發布了出來。這叫做你有斷腸劍,我有梅花槍。面對由網路所組成的幾乎沒有物理距離與時間間隔的龐大的群體智慧,微軟未免過於自信自己打別人耳光的能力了。這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微軟可能是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網路所凝聚的巨大力量,所以它在網路發展方面輸了一次又一次。而提供這一切的基礎,正好是微軟的操作系統。世事之諷刺,莫過於此。



其實微軟到現在還沒想明白的是,軟體不能是永遠的搖錢樹,只有後續的服務才是掙錢的好方式。如果你真的想掙到自己那份利潤,何妨乾脆給盜版用戶提供有償服務呢?每次收上一點點錢,沒有人會在意的,每台計算機的一點點,合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何以見不及此呢?所以,我在等著黑屏,也等待破解版的完善,更等待的是看這個耳光怎麼回到微軟的臉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