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背誦打造真正的語言能力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21 2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人讀書,非常重視背誦。不過,時至今日,背誦卻備受爭議。反對者以為背誦會戕害性靈、拘系思考,是落伍愚笨的教學法;也認為中文程度江河日下、教育水準日漸低落與背誦有莫大關係。因此,摒棄背誦的呼聲此起彼落,響徹雲霄。背誦真的會毒害人嗎?不妨聽聽以下的專家學者的意見吧。

  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教育家朱光潛先生在《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中說:「私塾的讀書程序是先背誦后理解。在『開講』時,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讀成誦,主句一句地在舌頭上滾將下去,還拉一點腔調,在兒童時卻是一件樂事。我現在所記得的書,大半還是兒時背誦過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其中意味,確是深長。」

  為文嘗倡「盡芟枝節,少說廢話」,文筆簡潔圓融、幽默雋永的文學大師、新月派驍將梁實秋先生在《豈有文章驚海內》中說:「我在學校上國文課,老師要我們讀古文,大部分選自《古文觀止》、《古文釋義》,講解之後要我們背誦默寫。這教學法好像很笨,但無形中使我們認識了中文文法的要義,體會攄詞練句的奧妙。」

  世界語言巨擘、對中國文化有深入認識的漢學家,瑞典的高本汗先生說:「中國學生即使在低年級里,必須背誦幾種大部的經典,並須熟記歷代名家所作幾百篇的文章和幾百首的詩歌。這種學習的課程,採用了已經二千年,養成大家於古代文書具有特別的熟悉;結果,對古代的歷史和文學,又發生了一種崇視敬愛的心理;這種實在是中國人的特色。這種聚集成功的大資產,以供中國著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辭的修飾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結果。」由高本漢先生這番話,得知中國教學講求背誦,產生的效果是: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敬愛,亦提高運用文字的能力。

  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葉蜚聲先生,他在接受澳門大學學生訪問時說:「學習語言必須多讀、多講、多背誦。……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語言,我都喜歡背誦,因為背誦是幫助融匯貫通的方法之一。」

  可見背誦並不是愚笨的教學法,相反的有助於學生認識語法規律、掌握遣詞造句的訣竅,背誦得當還是一件樂事呢。出身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獲夏志清教授推崇為當代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著名小說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國文老師》中說:「如果我現在要教孩子的話,也要他念這些古書(《史記》、《漢書》),暑假時也盯著他背古文、背詩詞,我覺得這幾千年的文化遺產,非常可貴。我認為念中國詩詞,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中國詩詞里極度的精純性,對於文字的節奏、音樂性和靈敏度,都是很好的基礎。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背書,多背古文、多背 詩詞,這對於文字表現是一種最好的訓練。」

  學養深厚、筆融文白的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耀南博士在《談背誦》中說:「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好文章背誦得多,靈巧的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維,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觀博覽,深思精研,將古人的感受,比照當今的情境,印證永恆的人性人情,於是自己的文學藝術境界,又可層樓更上。」

  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先生在《功夫全從背誦來》一文中指出:「一方面熟能生巧,由背誦爛熟之中得到法則;一方面由有之而化之,書背熟了,辭彙自然有了,成語也蘊藏一一點化,則能自成格調,不落前人窠臼,神而明之,便能達難達之情的地步了。……看來字詞安頓的工夫,亦在背誦了。」

  由上述幾位學者的話,足見背誦是學習語言文字的好方法,它使語言文字清通暢達、靈巧鏗鏘。任教於香港大學心理系的李永賢博士在《語言心理學與語文教學》一文中指出:「背誦文學作品,特別是文言文或較艱深的作品,有益無害。實驗證明,倘能背誦,理解也不差,當時不理解,日後會逐漸理解。」李博士從語言理學的角度指出「能背誦,理解也不差」,正好打破背誦拘系思考的論調。「當時不理解,日後會逐漸理解」,也正與朱光潛先生所說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不謀而合。可見經過背誦的一事一物總會貯藏於心中,在適當時候發揮應有的作用。

  美國著名大眾演說家簡理機先生(D·CARNEGNE)說:「好好發展我們的記憶力吧。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幾。背誦好文章越多,你的記性愈好。」記性好,對做學問、創事業有利無害,而背誦能鍛煉記憶,又焉能不背誦呢?怎樣背誦才恰當呢?自譽為「兩腳踏東西方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博士,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答案。他在《英文學習法》中說:「背誦法有活法與死法之別,鸚鵡能言的背法是無認識而無用的。正當的背誦應與體會同為一事,再閉書再體會、再嘗試,這是正當的背誦方法。」這位幽默大師說的雖然是英語的背誦方法,但同樣適用於中文的背誦。總而言之,各專家學者的精思卓見,讓人對背誦有正確而深入的了解,也好讓反對背誦者,能深切反思。Qvw中國英語學習網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15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沙發
hanmenglu 發表於 2008-5-22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34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3
蘭色的天空 發表於 2008-11-12 1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