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三角洲」指揮官: 我們為什麼沒幹掉拉登!(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10-16 1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 2008年10月16日

     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不久,美國國防部派遣一支精銳特種部隊潛入阿富汗,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找到並殺死「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在險峻的阿富汗山區,這支小分隊鎖定了拉登的位置,距離其最近時只有約2000米。然而,美軍高層兩次出人意料地否定了小分隊的作戰方案;在小分隊即將發動攻擊時,配合他們行動的阿富汗士兵突然調轉槍口,阻止小分隊繼續前進,小分隊失去了幹掉拉登的黃金時機。10月5日,這支曾和拉登「密切接觸」的特種部隊指揮官「道爾頓.富里」(化名),出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電視節目中,首次向外界披露了當年那次行動的內情。

  我們的任務是殺死拉登

  據中青在線報道,CBS在電視節目中介紹說,「道爾頓.富里」雖然早已從美軍特種部隊退役,但依然不能公開真實姓名,也不能以真實面貌出現在電視節目中。在節目錄製前,CBS專門聘請了一位化妝師,為他「易容」。


「三角洲」特種部隊士兵的主戰武器的M4突擊步槍。(圖:千龍網)
 

  富里說,他早已習慣了偽裝。2001年11月,當他與另外50餘名「三角洲」特種部隊士兵抵達阿富汗時,就是以「當地人」的面貌出現的:每個人都留著濃密的鬍鬚,穿著肥大的衣服,一些人還拿著「塔利班」武裝分子慣常使用的AK-47突擊步槍。當時,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已被美、英支持的「北方聯盟」攻佔,「塔利班」武裝與「基地」組織成員紛紛逃入南部和東部山區,試圖在那裡重整旗鼓。

  富里領導的那支「三角洲」小分隊的任務,就是在「北方聯盟」軍隊的配合下,秘密進入阿富汗山區,找到並殺死「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大家恨透了奧薩馬.本.拉登。如果找到他,沒有人願意將他生擒並帶回美國接受審判,肯定會直接幹掉他。這是我們那次行動的惟一目標。」富里回憶說。

  作戰方案兩次被否決

  依靠監聽「基地」組織的無線電通訊和其他情報來源,中央情報局(CIA)認為本.拉登及其部屬很可能逃至阿富汗東部山區,藏匿在一個叫托拉-博拉的地方。

  在阿富汗普什圖語中,托拉-博拉的意思是「黑色地窖」或「黑色煙塵」。它位於阿富汗東部的楠格哈爾省,海拔約4200米,距離巴基斯坦邊境僅10公里。CIA的情報顯示,托拉-博拉地區有錯綜複雜的天然洞穴,「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依據這些洞穴構築了嚴密的防守工事,洞穴中還儲藏有大量武器彈藥和糧食等長期作戰物資。在托拉-博拉及其附近地區,「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戰鬥人員的數量可能超過1000人,其中絕大部分會「誓死」保衛本.拉登。

  2001年12月初,裝扮成「當地人」的「三角洲」小分隊與數名CIA特工一道混雜在「北方聯盟」的軍隊中,抵達托拉-博拉山區。在對地形進行詳細偵查后,富里有了一個十分大膽的作戰方案:「我們計劃攜帶高山氧氣裝備,從巴基斯坦一側翻越大山,出其不意地抵達本.拉登藏匿處的『後門』。」然而,這個符合特種作戰規律的方案後來被否決。「究竟是司令部否決了該方案,還是美國總統說了『不』,我不知道。」富里說。

  這一方案「夭折」后,富里又提出了一個可以將本.拉登置於死地的計劃:通過空投的方式,在托拉-博拉與巴基斯坦邊境地區之間大規模布設地雷,封鎖本.拉登逃往巴基斯坦的通道,然後在正面發動大規模進攻,形成「瓮中捉鱉」之勢。這個計劃同樣被否決。

  作戰方案接連碰壁,富里對此感到不可理解——在長達5年的服役期間,他從未聽說過美軍高層直接否決「三角洲」特種部隊的具體戰術方案。


 「恐怖大亨」本.拉登。(圖:國際在線)


  中情局特工重金籠絡當地軍閥

  這樣一來,富里只剩下一個選擇:從正面發動強攻,直接面對強悍的「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成員。

  與「三角洲」小分隊配合作戰的「北方聯盟」指揮官名叫哈茲拉特.阿里,是當地的軍閥。為了獲得其支持,CIA先後向他提供了上百萬美元。富里親眼看到過一名CIA特工將裝有25萬美元現鈔的帆布袋子交給阿里。這位「將軍」的手下有上千名戰士,「既有14歲的小孩,也有80歲的老頭」,穿著打扮與「塔利班」武裝人員完全一樣。

  雖然收下了CIA的「大禮包」,但阿里對攻打托拉-博拉並不熱心。富里剛開始討論作戰計劃,阿里就搖晃著腦袋說:「我認為你們這些美國人搞不定托拉-博拉。在這些大山中,你們對付不了『基地』組織。」

  這樣的態度使阿里及手下的戰鬥力大打折扣。「他的手下衝上山坡,放幾槍,打死一兩個『基地』成員,或者被對方打死一兩個,就立即後撤。他們就像與『基地』達成了某種默契,一起來『表演』,然後各自回家。」富里說。

  當時,恰逢阿富汗當地的一個節日。阿里及手下大多是當地人,白天,他們還能配合一下「三角洲」小分隊的行動,一到晚上,便紛紛回家過節,將小分隊「遺棄」在陣地上。

  阿富汗士兵突然調轉槍口

  儘管如此,「三角洲」小分隊還是找到了本.拉登。在抵達托拉-博拉山區的第4天,富里和同行的CIA特工就截獲了本.拉登通過無線電向部下發表的一段講話:「我們的祈禱沒有得到真主的回應,一些兄弟也成了變節者,不再支持我們。很抱歉讓你們陷入今天這個境地,如果你們投降,我不會攔著你們。」富里說,本.拉登當時的聲音聽起來充滿絕望,明顯擔心部下在美、英軍隊的強大壓力下嘩變。

  監聽到這段通話后,CIA特工立即運用技術手段確定拉登的位置,結果令「三角洲」小分隊成員的心狂跳不止——拉登極可能就在一道山脊后,距離小分隊只有約2000米,這是幹掉他的黃金時機!

  富里正要率領小分隊向山脊突擊時,配合他們行動的阿富汗士兵突然將槍口對準小分隊,阻止小分隊繼續前進。指揮官阿里說,阿富汗方面已經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達成了停火協議,因此,不能允許美國人繼續發動進攻。

  富里不相信美國政府會同意阿富汗與本.拉登妥協,他認為阿里口中所謂的「停火」只是阻止他們幹掉本.拉登的借口。「在許多人心目中,本.拉登是英雄。即使是那些與『基地』組織作戰的阿富汗士兵,也非常敬畏本.拉登,不願意殺死他。」富里說。


  手持AK47突擊步槍的阿富汗塔利班游擊隊員。(圖:新華網)


  拉登的胳膊受了重傷

  美軍高層與阿里進行了緊急談判。12小時后,阿里命令部下解除對「三角洲」小分隊的包圍,富里率領「三角洲」小分隊繼續前進。當他們翻越山脊后,發現本.拉登早已轉移。在遠處的一道山樑上,約50名「塔利班」或「基地」組織成員正在進入一處洞穴。小分隊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到,其中一個穿著迷彩服的高個子,很可能就是本.拉登。

  時間緊迫,富里立即呼叫在空中待命的美軍戰機,對那個洞穴實施攻擊。附近空域的所有美軍戰機都趕了過去,對洞穴及附近地區實施輪番轟炸,一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此後,那道山樑上不見了「塔利班」或「基地」組織成員的身影,他們的無線電通訊也陷入了一片死寂。「三角洲」小分隊和美國空軍都相信,本.拉登及其部屬死在了那個洞穴內,因為沒有任何工事能夠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轟炸。

  6個月後,美軍和北約派駐阿富汗的加拿大軍隊到托拉-博拉山區進行搜索,希望找到本.拉登死亡的證據。他們掘開長滿罌粟花的碎石地面,發現了不少「塔利班」或「基地」組織成員的屍體。然而,對那些屍體的DNA檢測顯示,其中沒有他們最想要的本.拉登。2004年10月,「基地」組織發布了一段錄像,本.拉登在其中現身,承認是自己發動了「9.11」襲擊。這段錄像表明,這位「恐怖大亨」成功地從托拉-博拉之戰中脫身,美軍「三角洲」小分隊的任務失敗了。

  富里說,後來的情報顯示,在那次轟炸中,拉登的胳膊受了重傷。其後,他一直藏在托拉-博拉山區的一個村鎮中,那裡的居民大多是其支持者和同情者。傷勢痊癒后,他可能越境進入巴基斯坦,藏匿於巴基斯坦邊境地區。

  「只有當我們在阿富汗的事業取得勝利,並最終抓到本.拉登的時候,我才能忘卻當年在托拉-博拉的痛苦記憶。我一直盼望著那一天的到來。」富里說。

  參考辭典 「三角洲」特種部隊

  「三角洲」特種部隊的全名是「美國陸軍第一特種部隊D作戰分遣隊」。該部隊由陸軍上校查爾斯.貝克維斯建立,其建制形式、訓練方式和戰術深受英軍特種空勤團的影響。「三角洲」特種部隊駐紮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由3個行動中隊組成,其成員來自陸軍「遊騎兵」、「綠色貝雷帽」及其他特種部隊。

  「三角洲」特種部隊自成立之日起,一直籠罩著神秘的光環。美國政府沒有正式承認過這個部隊的存在,只稱他們為「行動人員」或「執行部隊」。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沙發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8-10-16 19:06 | 只看該作者

if they finish him, how can they sell ammu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0-17 0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