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報 2008年10月16日
核心提示:繼南京、長沙、宿遷、瀋陽、廈門、西安等12個城市之後,長三角重鎮上海、杭州日前不約而同對樓市的低迷狀態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軍。針對近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頻頻出台的救市行動,中央採取的是「默認」態度。

繼南京、長沙、宿遷、瀋陽、廈門、西安等12個城市之後,長三角重鎮上海、杭州日前不約而同對樓市的低迷狀態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軍。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再次調整本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的通知》,從昨日起上調補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符合條件的家庭最高可貸 60萬元。而杭州市政府則發布《市政府關於促進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包括購房入戶實施範圍擴展至老城區、政府給予個人買房一定的稅繳補貼、放寬房企受讓及開發期限等系列措施。
根據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決定,自今日起,對第一次購買自住住房且有2個人及以上參與貸款的借款家庭的補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上限從10萬元調整為20萬元。具體調整方法為:首先分別計算每一個符合貸款條件的借款人的可貸額度,每個人的基本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20萬元,補充公積金可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然後將所有借款人的基本公積金可貸款額度累加,合計不超過40萬元,補充公積金可貸款額度累加,合計不超過20萬元。也就是說,同時繳納基本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的雙職工家庭公積金貸款購房最高可貸到60萬元。
在杭州政府出台的《意見》中,與開發商密切相關的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按下限預征;調整房地產抵押權登記辦法;適度調整出讓價款支付期限;放寬建設項目開、竣工期限,以及放寬新出讓地塊地價款支付期限和比例等各條。
一位開發商向記者表示,僅土地出讓價款支付期限可適度調整這一條,就足夠讓其緊繃的資金鏈「喘口氣」了。「放寬建設項目開工竣工期限,對於開發商應變市場爭取了時間。」實際上也就是說,原本受到銀根緊縮壓力,在囤地和開發兩大步驟上無法平衡的房地產企業,可藉此政策實行協調。
為促使樓市回暖及恢復市場信心,近日全國地方政府救市大潮愈演愈烈,繼南京、西安、重慶等市之後,杭州市政府出台拯救樓市的「24條」意見,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網站也貼出了上調補充公積金貸款額度一倍的通知。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7個地方政府紛紛以減稅、推行貨幣補貼及降低准入門檻等一系列積極的利好政策,以期市場重回健康的軌道。廣州、深圳雖沒有正式出台文件,但在土地供應規模、限價房上市等方面明顯加強了政府的調控力度。
而針對近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頻頻出台的救市行動,中央採取的是「默認」態度。
與此同時,業界關於政策調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十一」長假之前,全國人大財經委組織一批各領域專家進行座談,與會的唯一一名地產行業代表、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提出放鬆對於第二套房信貸政策恢復的建議。中房協也曾上書國務院要求調整政策,建議將樓市調控主調由此前的「嚴厲 」調控政策,改為「適度控制」,具體政策包括允許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產交易有關稅率、加強房地產預警系統功能等。
省房協會長蔡穗生認為,現在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政府應堅持「適時微調,因地制宜」的樓市調控原則,儘管政策不能改變經濟周期,但至少能夠讓行業健康發展。在市場觀望氣氛漸濃、銷量下降、危及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關頭,當務之急是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提升交易量,適度鬆動銀根。調控政策要從擠壓房地產市場適時調整為促進其穩定發展。
蔡穗生介紹,此前省房協對房地產局勢提出的看法及8點政策建議,經提交到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後,其中有4點已被中房協採用並提供給國家有關部門。被採納的4點建議主要涉及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領域。蔡穗生說,個人購房貸款是銀行的優質業務,風險不大,應適當放寬購買二套房的貸款條件,鼓勵改善型住房需求。
據悉,目前省建設廳正組織調研組對全省各地特別是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房地產市場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相關調研報告及政策建議將於近期提交省政府。
有分析人士指出,國家有關部門或將於年底之前放鬆房地產政策,以防止目前固定資產投資的大幅下滑,特別是在當前出口受阻和GDP增長形勢惡化的背景下,更凸顯這一政策調整的必要性。要從鼓勵消費,激發有效需求角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申萬研究所在最新房地產行業報告中指出四季度救市的政策將愈演愈烈;而未來不排除中央政府基於保增長目的出台政策刺激房地產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