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中國已到向內需立國戰略轉移時期

[複製鏈接]

131

主題

652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i8 發表於 2008-10-13 0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產業集群在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附加值方面的作用重大,但目前我國產業集群發展還面臨很多挑戰。在昨日舉行的「中國產業集群高層論壇」上,與會者建議要發展產業集群,培養競爭優勢。有專家認為,中國已到了向內需立國戰略轉移的時期。

  面臨諸多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集群藍皮書》指出,產業集群具有降低生產成本、營銷成本、交易成本、學習成本的作用;能夠提高分工效率,產生外部經濟、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促進競爭和創新,提升區域品牌價值,具有提高附加值的作用。

  但是,產業集群在我國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集群在短期面臨出口下降,融資困難,人工費用、能源原材料價格上升等挑戰;在中長期面臨要素成本上升持續相當長時間、數量擴張空間縮小的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微指出,新時期產業集群發展與升級面臨資源壓力日益突出、環境壓力前所未有、成本壓力不斷上升、國際壓力複雜沉重的多重壓力,集群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亟待提高。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指出,中國製造大而不強,只是承接了低增值生產環節,從製造的分工地位看仍在低端。並且生產性服務業是瓶頸,對外投資效益低。

  促進產業集群升級

  張燕生認為,中國已到了向內需立國戰略轉移的時期,在戰略上從外向型轉向開放型,在激勵導向上從優惠出口和招商引資到公平競爭和開放競爭,在體制上進一步與國際接軌並扶持內生性增長為基本方向。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勞動力相對成本上升、資源和能源價格上升是必然趨勢,要求比較優勢實現動態的轉型升級,產出結構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增值能力,市場和投資軟環境要進一步改善。應加快推進一些不應再延遲的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之間職能科學界定等重大改革。用競爭壓力推動企業研發和創新活動,逐步形成研發創新鏈及專業化合作體系,進一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劉世錦認為,中國製造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與德、日等國還有很大差距。他建議,東部向內地有條件地區進行產業轉移;由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品牌等環節延伸,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從市場的中低端領域向高端領域延伸,分享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較高的部分;利用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把更多的企業內部業務分包出去,利用消費者與生產者互動創造價值,深化專業化分工協作。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指出,培育產業集群最重要的問題是融資問題,地方政府可以在金融服務方面有所突破,產業集群聚集地最有條件建立區域性、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民間商業銀行。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王緝慈認為,要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長期支持技術創新和投資教育是唯一出路,政府在集群升級中應發揮重要作用,集群必須發揮集體效率和進行合作行動。(記者 王光平 王婷)
觀自在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沙發
任O行 發表於 2008-10-13 09:05 | 只看該作者
朱總理就在擴大內需了..怎麼還在轉移時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3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0-13 13: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任O行 於 2008-10-13 09:05 發表 [專家:中國已到向內需立國戰略轉移時期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朱總理就在擴大內需了..怎麼還在轉移時期


那時候是教育,這次會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