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追求數量,忽視質量——奶站背後的泡沫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10-13 0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2008-10-12 19:25:04(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眼下,奶站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奶粉事件集中暴露了奶站的「泡沫」——過分追求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個別不法分子甚至墮落到草菅人命的地步。

    奶站監管亟待加強,技術服務亟待完善。然而,要徹底撇凈奶站的「泡沫」,必須多管齊下,同時消除奶站背後的泡沫。

    首先是「價格泡沫」。近10年來,我國奶業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空前激烈。為了迅速搶佔市場,幾大乳品企業不時打起價格戰。消費者當然樂意。可是,一斤奶比一斤水還便宜,喝著就不那麼塌實了。說牛奶有「價格泡沫」,是說在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這個價格低於真實的價值,如此廉價的牛奶很不正常。

    低價路線靠什麼支撐,只有在各個環節壓低成本,包括壓低奶源價格。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力量與千家萬戶分散的奶農直接對接,就在各地建設奶站,更多的是支持經營大戶建起了奶站,奶站收購奶農的牛奶送到企業。乳品企業是龍頭,奶站是龍腰,奶農是龍尾。頭往哪裡擺,後面往哪去。「龍頭」都不顧那麼多了,作為「龍腰」的奶站順水推舟,降低質量標準,不難想象。

    其次是「致富泡沫」。「家有兩頭牛,富得直流油」,誘人的口號在奶業發展初期,確實得到了驗證。可是,隨著更多農民迅速加入養奶牛的隊伍,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企業「牛」起來了,之前的承諾打了折扣,遇到銷售淡季,壓級壓價。奶農受氣,致富願望落空,甚至賠本,有的奶農倒奶殺牛。

    奶業「泡沫」,是在我國奶業超常規迅速成長中產生的,相信隨著乳品產業的成熟和市場秩序的好轉,牛奶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生產經營行為都將得到規範。

    然而這些「泡沫」提醒我們,要保障奶業持續健康發展,除了切實加強質量監管,還應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內部和諧共贏的發展機制。「公司+農戶」在我國許多產業都非常成功。可是,牛奶不同於糧食、水果,對產業化的依賴度非常高;也不同於豬牛羊,有了奶就必須擠,擠出來就得馬上加工,時效性極強。任何技術上的障礙、利益上的糾葛,都會給公司或農戶帶來很大損失。契約沒有彈性空間,公司和農戶的合作因而脆弱。因此,當前應當支持「公司+基地」、「公司+小區」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戶走合作發展的路子,養「合作牛」、「股份牛」、「小區牛」,或者鼓勵乳品企業自建奶牛基地,推進奶牛規模化、標準化飼養。政府可以利用良種補貼、保險補貼等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導。
( 新華網 )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