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村是中國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關鍵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0-9 0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馬紅漫

  要想脫離海外市場陰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動「內需」。如果8億農民收入能實質性提高,那麼廣闊天地所催生的新市場需求規模絕不容小覷。 ——馬紅漫(財經評論員)

  海外金融危機風波愈演愈烈。最新的報告讓悲觀情緒更甚,知名研究機構紛紛調降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增長預期,甚至認為此輪經濟波動的谷底要延至2010年。全球經濟如此,在悲觀的觀點看來,當外部金融乃至經濟漸次深陷困境,期望中國的A股市場、中國的經濟實體獨善其身,宛若天方夜譚。

  基於理論分析看,這樣的擔心似乎並非過度。我們無需羅列各種有關經濟衰退的數據,事實上,無須衰退現「真身」,只要經濟衰退的陰影預期出現,就會在經濟體內部形成自我抑制作用:銀行惜貸、企業無力投資、商業債務糾紛增多、居民消費疲軟……這些因素最終讓經濟體自身的恢復能力喪失。

  心理情緒不僅會影響金融市場,還會幹擾到實體經濟領域的運行,最終放大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給市場運行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改變預期甚至比改變真實經濟還要重要。就預期而言,筆者認為,中國實現市場心理預期改變優化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海外市場,斷言中國經濟無法獨立於全球經濟周期並不足取。

  要想脫離海外市場陰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動「內需」。儘管這一政策方向說起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需要調控部門莫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制約中國內需拉動的關鍵在於農村,農民的整體收入狀況幾乎是一把雙刃利劍。如果8億農民收入能夠實質性提高,那麼廣闊天地所催生的新市場需求規模絕不容小覷。而實現農民收入大幅提升的關鍵,就是對於農地流轉權力的市場化歸位。

  土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市場流轉一直不順暢。農地流轉定價過程不透明,村集體名義上擁有決定權,而村幹部則擁有實際控制權。其結果就是農地流轉定價普遍偏低、農民自身在農地流轉中的利益分配缺位。數據顯示,土地流轉中地方政府獲益60%~70%,而村集體獲益約20%,直接根植於土地的農民獲益不過10%。作為農民所直接擁有的重要生產要素,卻無法帶來更多的直接利益,反而被地方政府以及後續的土地開發商大賺級差地租的利益,可謂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問題與憾事。

  這一狀況極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歷史性轉變機遇。即將舉行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將就農村經濟社會體製作出重大改革部署,其中農地要素資源價格合理體現、提高農民收入等問題可謂首當其衝。資源價格作為商品市場的根源,實現合理定價后的市場現實意義可謂巨大。幾年前當初一些國產電視企業,曾發起所謂「彩電下鄉」運動,試圖實現「家家有彩電」的商業計劃,但最終的結果卻並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農村社會基礎設施不到位,很多地方基本電力供應尚無法完善;二是農村家庭電器升級的消費慾望極其低迷,輕易不願意購買新產品。隨著土地流轉定價體制的到位,打破這些瓶頸的歷史機遇已經逐步到位。關鍵就在於農村商業利益補償的空間非常巨大,這一點從開發商透過四處圈地所獲得的天價暴利,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制度溢價空間。這筆溢價資金如果能夠合理使用,勢必能夠帶動整體農村市場需求的爆發。

  儘管具體的改革部署尚未明朗,對經濟拉動效應的測算也不明確,但我們已經擁有獨一無二的改變長期增長預期的重要理由。

  筆者判斷,一方面海外金融危機是否最終演變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尚存變數;另一方面對於人口數量龐大的中國而言,一旦內需獲得實質性啟動,極有可能在逆勢中成就更加強大的世界市場經濟地位。所謂危險與機遇並存,究竟何者為重,就要視乎政策調控部門的科學部署與推動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沙發
lyazh 發表於 2008-10-12 21:4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時代真是傻逼太多,什麼馬紅漫,都是他媽的共產黨的鼓手,你能夠把天都給吹破了,你的本事真大,看來美國都要成中國的奴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