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報:美救市成敗繫於中國 布希售武給台令人側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8-10-9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新網10月8日電香港《明報》10月8日發表社論說,這次金融海嘯衝擊了很多金融機構,而在拯救過程中,經常都會聽到中國企業和資金參與其事。中國擁有龐大外匯儲備,儼然成為了全球救市主力之一,但是中國不宜因此沾沾自喜,在量力而為之餘,不要再做冤大頭,同時要趁全球金融秩序重整,爭取參與制訂遊戲規則和日後就全球經濟金融事務的發言權。

社論摘錄如下:

美國政府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大計之前,布希總統特地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打電話,爭取支持,因為中國持有的美國官債,即連「兩房」(即房利美和房地美)和美國國庫債券,高達9000億美元。截至今年7月底,美國國債佔5187億美元,雖然少於日本的5934億美元,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日本持有量自2004年8月以來持續下降,4年間減少了1000億美元,所以中國實際上是近年美國國債最大買家。美國政府救市以發行國債集資,成敗關鍵繫於中國取態,布希致電給胡錦濤,其意在此。

胡錦濤給予布希正面回應,表示「中國希望美國金融穩定,希望美國經濟健康發展,這符合美國的利益,符合中國的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以此為基調,總理溫家寶其後說到「面對當前危機,一是各國要加強合作,有關國家都要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只有合力才能有力地應對危機」。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在已經擁有約9000億美元美國債券的基礎上,將會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現實上,中國也只能如此。假若中國不再購買美債,美國救市失敗,全球金融市場崩潰,原有9000億美元債券,也可能損失慘重;另外,美國是中國主要出口市場,若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對於中國經濟也有重大影響。所以,中國這個大債主,雖然國民生活水平遠低於美國,也只能夠給美國這個揮霍無度的債仔,繼續捐輸。此事很荒謬,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更使人難以接受的,是美國這邊廂靠中國「埋單」,那邊廂卻宣布出售武器給台灣。自從馬英九於3月22日當選台灣的「總統」后,兩岸緊張情勢大幅緩和,台灣海峽水不揚波,但是這次美國對台售武總值達64億美元,包括愛國者三型導彈和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以武器性質而言,已經脫離台灣的防衛需要。這次售武,在中國表態支持美國救市之後宣布。美國的霸權心態,依舊我行我素,於此可見一斑。

這件事,應該提醒中國領導人:兩岸關係趨於緩和,實質上威脅到美國戰略利益,而美國出於軍事戰略考慮,不會放棄台灣,現在美國大規模售賣武器給台灣,意在維持兩岸對峙和在兩岸事務中爭取主導權而已。令人側目的,是在有求於中國之際,布希總統竟然不理中國的感受,不理會中國領導人如何向國民交代,其高傲自大、目中無人,莫此為甚。此事再一次說明國家之間原本就沒有所謂道德可言,只有永遠的政治利益,在中美兩國根本利益面前,存有任何美妙想象都是錯誤的。中美之間只有利益的較量,不可能成為戰略盟友。

近期,西方財困金融機構相繼向中國尋求資金,媒體時有報道,基於過去做了冤大頭的教訓,中國務必要小心而為。根據近期美國連串金融機構收購、入股的事例,可以說「筍貨、筍價」都與外國無份,受益的都是美國機構。例如美國銀行以500億美元吞併美林,如此「筍貨」,美林為何不向中投公司開價?又例如股神巴菲特入股高盛和通用電氣,以目前市價,雖然還有一定風險,但是巴菲特所得到的優厚條件,為何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平安保險都得不到?

巴菲特與通用電氣的交易,是購入30 億美元通用優先股,每年股息達10厘,即3 億美元;此外,巴菲特還獲得認股權,可在未來5 年以每股22.25 美元,購入30 億美元通用普通股。巴菲特入股高盛的條件亦相若,條件這樣優厚,使人欽羨。

中央領導人必須看到這些「筍價」,只會益回美國自己人。中國資金這些年來在投資外國的經驗,其實說明了一個現實,就是:山珍海錯無你份,豬頭骨有得你啃!這些所謂「中國資金」,其實都是人民血汗,主其事者必須謹慎為之。

這次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金融格局勢必改變,市場遊戲規則也將會有很大改變,主要是朝收緊方向發展。在重整金融秩序之際,中國在以龐大財力協助穩定市場之餘,如何趁此轉變,爭取發言權,參與制訂遊戲規則,應該是眼前的工作目標。

事實上,西方國家在這方面已經開始籌謀了,例如長期由美國人主導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其行長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日前指出,這次危機,七大工業國( 簡稱G7)沒有發揮效果,時代不同了,世界需要一個更有效的組織。他闡述了一個新多邊機制的總體思路,希望以此加強從金融、經濟問題到能源、貿易問題各個領域的合作。佐立克認為﹐G7應該讓中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南非這樣的國家加入進來。

佐立克代表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利益,其「后金融海嘯」格局組織,目前未知道具體構思如何,但是美國欲在危機過去之後,繼續做霸主,領導郡國之意圖,甚為明顯。舉世還未有任何國家可以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由美國繼續領導,大概也是必然的了。然而,若中國能善用現有的財政實力,參與重塑國際金融秩序,意義重大,有利於與國際接軌,使得中國利益和中國聲稱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利益,都能夠得到照顧和體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