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塔那摩式政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10-10 1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關塔那摩是一個噩夢般的地方。因為每次媒體提到它,總是在談及恐怖主義、虐囚這類違反理性的問題時。然而最近美國聯邦地區法院一法官下令釋放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17名「東突」分子,一下子把關塔那摩和政治聯繫在一起了。

    當然,這則法官令不會在短期內實現。因為基於美國國內政治權力互相制衡的原則,也基於反恐合作的需要,美國政府會對這則法官令施加壓力。但是我們恐怕也不能對此不屑一顧,畢竟2006年的先例曾經震動過世界各國的反恐部門。當年,美國曾釋放了5名關塔那摩的「東突」囚犯,由於大多數國家都不願接納這些「東突」分子,美國頗費周折后終於為他們在阿爾巴尼亞找到了落腳處。

    從理論上看,「東突」組織是已被聯合國安理會列入制裁清單的恐怖組織,這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他們不但在海外鼓吹「獨立」、「建國」,更通過各種恐怖主義手段,襲擊新疆地區的政府部門和平民,甚至製造過多次恐怖主義襲擊。其實美方也確認,「東突」的主要組織是11種恐怖勢力之一。這使得中國引渡「東突」恐怖分子的法理依據十分確鑿。更何況為了防止反恐活動的雙重標準,2004年10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566號決議,要求各國在打擊恐怖主義鬥爭中充分合作,緝拿支持、協助、參與恐怖行為的任何個人,對其進行起訴或引渡。

    然而在當今世界上,恐怖主義的複雜性就在於,任何一個恐怖組織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在它的背後,往往不是簡單的極端理念,而是複雜的國際政治。基於所謂的人權、意識形態等政治價值觀,而聽任少數組織在他國製造恐怖事件,這種現象在國際社會中並不罕見。這種複雜性也恰恰是恐怖主義得以投機和生存的空間。所謂雙重標準,實際上還是以自身利益為驅動,權衡利害的需要。

    在全球反恐的大背景下,在恐怖主義日益坐大的政治環境中,對這些「東突」分子的釋放,本身就是一種縱容。而縱容的結果在於人們判斷恐怖主義時,還要加上自身利益驅動,自然就失去了人類普世的標準,使得恐怖主義或是反恐活動成為了政治工具。這同時也向恐怖主義者發出一個錯誤的信號,那就是恐怖主義還有生存的土壤和必要性。

    關塔那摩式政治,實際上就是在全球反恐活動中的雙重標準,也就是用一個國家的價值觀挑戰全世界的理性。一旦這種個體的價值觀助長非理性的恐怖主義活動,其實反過來的受害者,最終還是包括本國在內的世界所有國家。這一點,美國已經吃過苦頭了。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