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支招:經濟轉型是根本 放鬆貨幣非良藥

[複製鏈接]

62

主題

1762

帖子

77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uyansg 發表於 2008-10-8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聯儲為了解決美國儲蓄量不足(從未超過10%)的問題,為了維持美國經濟運轉,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大量發行美元。美國用這種方法來投資,維持很高的生活水平,但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流動性泛濫。美元發行過度導致美元貶值,貶值的損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國家來承擔。然後再來做強美元,損失就實現了轉嫁。美國的有識之士認為,美國的這種做法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會害了世界。

  吳敬璉認為,目前還很難脫離美元體系,短期很難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從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看,其兩大特點是靠要素投入來支撐增長,靠出口需求彌補國內需求。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就是投資率不斷提高,消費率不斷下降,而且投資的效率不斷下降。這會使得金融系統很脆弱,因為投資是缺乏回報的,金融系統內潛在的不良資產會大量增加。

  為了解決投資率下降、國內需求不足的問題,亞洲各國一直執行出口導向政策。執行這種出口導向政策十年、二十年之後,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無一例外出現外匯存儲大量積累等問題。本幣升值的壓力增大、貿易摩擦增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改革匯率形成機制。而改革匯率機制引發更大量的外匯儲備、本幣升值壓力等,導致國內流動性泛濫,從而使資產價格上升,泡沫形成。

  放鬆貨幣政策只能治標

  吳敬璉認為,近期貨幣政策的調整是解決上述矛盾的「治標」之策,其目的在於穩住局勢,讓大多數中小企業都能生存下去。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必須通過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掃清體制上制約經濟發展的障礙。

  「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不在宏觀層面而在微觀層面——成千上萬的小企業無法生存。所以貨幣政策可以先不動,而把解決中小企業生存的問題放在首位。」許小年認為。此時若放鬆貨幣政策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流動性問題更加嚴重。

  他指出,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生存困境看似由外部環境引起:訂單減少,勞動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升值。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在於,當企業試圖轉型時,它的出路幾乎是被堵死的:做服務業,要政府批文;搞通訊,沒有牌照;涉足金融,不被允許;開辦教育,沒有資格……「想要中小企業在新的環境中能夠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在法律、監管、制度上做一系列配套,不需要給它什麼特殊貸款,讓它們在市場上自由經營,就對了」。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同樣指出,應該管住貨幣,搞活金融。對於金融衍生品,如果銀行不過度介入,就不會引發太大的泡沫。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管住央行、商業銀行,放開所有非銀行金融機構,放開市場投資主體,給他們自由選擇權,這樣就能既控制泡沫,又搞活經濟。「管制金融,放開貨幣是經濟的災難。如果我們這樣做下去,那麼美國的今天,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