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國總理沙馬下台的民主啟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0-4 2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10月04日10:13   南方網  尹鴻偉 

儘管現年73歲的沙馬·順達衛一直以「老謀深算」和「強硬」聞名,但在位8個月的他仍然在不久前的9月9日被趕下了總理寶座。令世人側目的是:他下台的導火索並不是反對派的長期示威,及羅列的多種政治罪名,甚至總理府被占的窘況,卻僅僅是因為其在出任總理后仍然主持烹飪電視節目並收取報酬,違反了泰國的憲法。


泰國憲法法院一紙「沙馬必須辭職」的裁決,彷彿製造了一個新天方夜譚: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以如此輕微的過錯丟掉了權力。上任之初,沙馬還以自己懂得泰國菜的烹調技術而洋洋自得,表示「即使做了總理也還要抽時間上電視教大家做菜」,而一些國際媒體甚至稱其為「親民舉動」。


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表示,在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在電視上客串主持或搞秀十分普遍,但在泰國竟被疑似「利益衝突」而勒令下野,令許多在曼谷的西方記者和外交官感到錯愕。

示威者建立「解放區」


8月26日,原來靜坐街頭的民盟活動升級,先後「佔領」國家電視台、財政和交通等數個政府部門,最後衝破警方防線全面盤踞了總理府,還發動火車、公交車罷駛,也封鎖布吉島、甲米、合艾等泰南觀光勝地機場,揚言沙馬不下台不罷休。8月29日,警方為驅散集結在首都警察總部外的千名示威者,首次使用催淚彈,結果造成民盟66人受傷,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事後民盟把警方此次行動說成「血腥鎮壓」,還向警方索討1600萬泰銖(約為人民幣300餘萬元)的損失賠償。


儘管沙馬頹局初定,但民盟示威者依然沒有撤離的跡象,他們甚至將盤踞的總理府及周圍馬路地段方圓兩公里的地區宣布為「解放區」,「成了各國觀光客前來探秘觀奇的另類旅遊景點,遊客們紛紛拍照留念」。示威者將迎賓會堂改裝成大澡堂、廁所和炊事房,內閣車庫也搭起帳篷,成了掛起「萬國旗」的晒衣場,臭氣熏天。


「解放區」已經成為一個小社會,甚至有泰式按摩服務,一次收費150泰銖;印有「救國」等標語的汗衫、頭巾等紀念品不斷熱賣,還每張售價100泰銖的「民盟大學」的博士文憑,收入全部交給林明達等5名民盟核心領導「救亡」之用。


令一些中國遊客覺得「熟悉」的情景是,「解放區」里還有人身穿中國「文革」的紅衛兵制服,原本的內閣會議室一角換上了「人民軍隊」招牌,還有「今世不參加民盟,來生後悔」等標語。在風雨交加中經過100多天殊死抗爭的示威者們,除了有一日三餐的免費餐飲供應,還有全天候免費醫療服務,因為惡劣的生活環境已經使不少人患上感冒和皮膚病。


「解放區」最令人詫異的是一群農民在總理辦公樓前插秧種稻,聲言要用農作物收穫養活大家。而沙馬也相當克制,臨時借用武裝部隊總部繼續上班,率領幕僚到人民力量黨東北基地莫肯開內閣會議,被泰國媒體稱為「流浪總理」。


沙馬曾經多次表示「既不會辭職,也不解散議會,決不會向企圖推翻法治的示威壓力屈服,堅決維護民主和保護王室」。沙馬認為如果接受對方的要求,就等於承認民盟非法行為的合理性,「如果一個團體暴力衝擊和佔領政府機關,總理就要辭職,那泰國可能一個月就要換一個總理」。


之前,雖然林明達等9名民盟核心人物被控「叛國罪」遭法庭通緝,但他們在重重「人肉陣」的保護下,拒絕投案自首,而警方為避免事態擴大和傷亡流血,一直沒有開展抓捕行動。這樣「執法不嚴」的情況已經被當地學者解讀為「大家都不守法」,由此「也很難估計下一步泰國的政治局勢將如何發展」。


為此,沙馬指責林明達蠱惑無知,欲將政治組織發展成異端邪教,他甚至列舉了當年曾在蓋亞那森林內由吉姆·鍾斯創立的「人民神殿」教派、美國得克薩斯州華科的「布蘭治·德拉衛迪安」教派和日本「奧姆真理教」等集體自殺事件來提醒示威者。


「似乎林明達的目的只是為了把沙馬趕下台,因為在一次演講中,林明達表示一旦沙馬下台,自己就立即出家當和尚。」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至於下一步的泰國應該怎麼辦,林明達好像還沒有來得及考慮。目前可以看出,深諳媒體宣傳的林明達等人沒有什麼妥善的政治主張,他們的目的就是把『他信代理人』沙馬趕下台,掃清他信的權力。」


隨著民盟和支持沙馬執政者雙方火藥味越來越濃,最後演變成了曼谷街頭的流血衝突,數以千計的學生也走上街頭,抗議沙馬在1976年10月任內政部長時下令鎮壓學潮,號召全國學府罷課逼他下台。9月2日,沙馬宣布了曼谷緊急狀態令,嚴禁5人以上集會,但是未見一方遵從,曼谷的街頭危機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當中,泰國參議院議長巴索速受參眾兩院之託充當調解者,穿梭政府、民盟和軍方之間,希望各方擯除成見,以和為貴,共同打開政治死結,但是效果甚微。令人玩味的是,泰國軍方一直沒有用武力趕走佔據總理府的民盟抗議者的意思。


儘管2007年泰國以公投的方式更改了憲法,顯示了某種進步,但是「濫用民主」和「鑽憲法漏洞」的情況仍然屢屢出現。


觀察人士認為:「其實泰國的政治局勢中不能放棄關注的人是他信,雖然他目前躲在英國,但是如果泰國的法律敢對林明達等人進行制裁,他信一定會回到泰國來『秋後算賬』。」


「民盟一切決策與行動,皆取決於相當於政治局的『五大寇』精神領袖。除了首腦林明達,還有前任曼谷市長占隆,以及身為民主黨議員的華裔教授松傑、動員罷工的國營企業工會領袖宋薩、維權大阿哥皮朴。」




總理「炒菜違憲」下台


憲法法院的9名法官一致認為沙馬上電視兼差當「食神」並收取酬勞,已經違反泰國憲法,必須辭去總理職務。同時法院還裁決,內閣部長仍然作為看守政府的行政人員,直至30天內選舉出新總理;在此期間,由前總理他信的妹夫、第一副總理兼教育部長頌猜·翁薩瓦擔任代總理。由此,沙馬也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位因被法院判決違法而被罷職的總理。此前的7月,憲法法院已經對沙馬政府的前外交部長諾帕敦、前衛生部長猜亞甫進行過違憲裁決,兩部長都被迫辭職。


在出任總理之前,沙馬一直在主持《邊嘗邊嘮叨》和《清晨六時起來嘗》的電視烹飪節目,受到許多家庭主婦的熱捧;之後,沙馬興趣不減,仍然抽空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繼續炒菜」,並希望引得更多人的關注。泰國媒體調查,沙馬當總理前已經主持了7年的電視烹飪節目,當總理后只主持4次就停止了,但收了8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6萬元)的報酬。


2008年5月和7月,一批支持民盟的參議員和中央選舉委員會分別向泰國憲法法院提起訴訟,認為沙馬擔任總理之後繼續有償主持電視烹飪節目,涉及商業利益。一些國際媒體曾經報道:沙馬一向喜歡展現個人廚藝,當泰國與柬埔寨因有主權爭議的柏威夏古寺申遺而關係緊張的時候,身兼國防部長的沙馬還親赴前線為泰國軍人下廚,烹調雞肉美食,後來還在北京為參加奧運的泰國健兒做過最拿手的雞丁飯。


「這樣的控告正中沙馬要害,而憲法法院則被民盟『人力壓迫』,目的很可能是想以司法干預的形式,解開政治死結。」當地有學者認為,「根據泰國2007年頒布的現行憲法,選舉產生的政治家禁止從事第二職業。此條款的規定是為了防止出現類似出身衛星通信富豪的前總理他信曾發生的『利益衝突』現象。」


沙馬辭職隨後辯解,自己並非電視台的固定員工,主持電視烹飪節目是個人嗜好,這場控告幕後有政治動機。隨即,沙馬領導的人民力量黨——泰國「六黨執政聯盟」中的第一大黨發言人表示:將在9月12日國會選舉前再次提名沙馬擔任總理。9月10日,泰國財政部長、人民力量黨秘書長素拉蓬·色翁利又對媒體表示提名沙馬並非黨的決定,「我們的決定是,下一屆總理人選必須出自人民力量黨」。


由此可以看出,事實上人民力量黨內部已經有人對沙馬的遭遇噤若寒蟬,或者說民盟示威者「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已經令其失去信心,儘管沙馬是一名國會議員,泰國現行憲法中也沒有限制遭剝奪總理職務的國會人物重任總理的條款。


9月11日,人民力量黨舉行所屬國會下議院議員會議,還是支持沙馬重新擔任總理。這個結果被泰國一些觀察家認為「沙馬骨頭很硬」、「吉人天相」。不過,提名沙馬遭到了在野黨反對,甚至執政聯盟其他黨派也持保留意見。曼谷的華人學者分析,沙馬如果再次出任總理,可能進一步導致政局不穩,甚至有兵變的可能。另外,沙馬還面臨著兩個司法難題,包括一樁誹謗案和對人民力量黨選舉舞弊的指控,如果后一指控成立,人民力量黨有可能被解散,使其總理願望成為泡影。


9月12日上午,旨在選舉新總理的緊急會議,由於5個執政黨和反對黨「民主黨」國會議員的杯葛,僅有161名下議院議員出席,沒有達到現有470名有投票權議員人數半數的法定要求,議長猜·奇觸只好宣布將投票推遲到9月17日。當晚,沙馬的助手提拉波·諾巴帕公開對媒體表示:「沙馬已盡最大努力保衛民主,他決定放棄對他的總理提名,同時辭去黨主席職務。」人民力量黨發言人古貼·賽甲昌也表示,鑒於如此情況,人民力量黨經過12日一天的討論,一致認為沙馬必須辭職。


現在,沙馬正逐漸失去政治人氣,但人民力量黨難以推出能夠替代沙馬角色的人選。泰國媒體認為,由於人民力量黨多數高層議員與前總理他信關係密切,提名他們中任何一人都難以緩解執政黨與反政府民間組織之間的矛盾。


9月14日,代總理頌猜同陸軍司令、曼谷緊急狀態法實施委員會主任阿努蓬、警察總署署長帕差拉瓦等進行磋商后,宣布解除自9月2日以來在首都地區實施的緊急狀態。理由是,目前政局趨於正常,沒有暴力事件發生,如果繼續實行緊急狀態法,將對投資者造成損失,打擊國家整體經濟。


頌猜表示,在民主體制國家,民眾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事情,但相互爭鬥的結果不會有任何一方「獲勝」,且將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他呼籲國民保持團結、相互體諒,共同尋求解決矛盾的辦法。不過,民盟領導人占隆表示,不管緊急狀態撤銷與否,民盟示威活動將照常進行,直到整個政府宣布辭職為止,同時也不接受人民力量黨推舉的三人(黨副主席、司法部長頌蓬和代總理頌猜及副總理兼財長素拉蓬)出任總理職務。

泰式民主的消極影響


林明達表示未來政府人事須先請示民盟,不合格的就要當心遭示威抗議。有評論認為,「民盟實際上綁架了泰國的民主,淪為一種政治鬥爭手段。」


更引起世人側目的是,民盟領袖宣布要通過「人民革命」建立一個「理想國」,還制訂「議會三七開」的「新政治」藍本,即國會議員限三成來自民選,其餘七成由各界別提名任命。此方案顯示泰國精英階級不願意麵對現實,即他們最終必須與大多數平民分享權力和空間,而試圖保持原有利益格局。


「林明達等人在濫用民主權利,他們正在糟蹋亞洲地區得來不易的民主進步」。事實上,泰國的政治局勢給周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不小的思想刺激,可惜負面成分居多。民盟的行為似乎在告訴國際社會:民主選舉不一定就能選出好領導,例如他信曾用國家資金買農村選票,而沙馬領導的人民力量黨涉嫌選舉舞弊等等。但如果林明達永無休止地逼迫別人下台,「泰國將永遠沒有穩定的總理,只能玩可笑的走馬燈遊戲」。


泰國政治評論家素帕樂也表示,政府與反對派雙方都在搞小兒科遊戲。沙馬和林明達兩人半斤八兩,都是倔強、好鬥和自負等個性,結果讓無辜百姓倒霉。9月初,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多數與會學者認為林明達的「鬥爭結果」將賦予軍方和王室更多政治權力,削弱農村群眾擁有發言權和討價還價的權利,使他們再也不相信手裡的選票,「這次政治對抗無論結果如何,民主都要遭殃」。


9月4日,泰國內閣「原則同意」舉行全民公決,以打破政治僵局。當天的《曼谷時報》認為,沙馬的遭遇與其政策完全沒有關係,他的「罪過」是他和他的政黨在2007年12月的大選中承認是他信的「繼承人」,另外決心修改憲法和頒布特赦令,令其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然而,就在全民公決的具體日期沒有確定,公決具體內容尚不清楚的情況下,沙馬卻因為「炒菜」意外下台。


一種觀點認為,泰國兩大政治派別在政治策略上有些分別,他信和沙馬致力於在選舉、議會民主和金錢政治中得勝;而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人民民主聯盟及其盟友認為農村中貧窮的大多數太愚蠢,不懂得投票,不應有投票權,「泰國要放棄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則」,他們希望利用軍事政變,減少國會中直選的議席,增加委任官僚與軍人。


「當泰國的富人們控制不了民主的時候,他們就不要民主,或者另外製定『民主規則』了。說到底,大家爭的其實是利益,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價值。」一位泰國學者如此總結道。


不過還應該看到,林明達等人引發的這場「革命」有著不小的民意基礎,示威者當中有「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也有「國家大事比個人事業更重要」的志願者,更有78歲高齡「反對他信」的老太太,幾乎都是背井離鄉、義無反顧地聚集曼谷進行長期示威活動。示威者包括各色人等、自相矛盾,既有保皇派精英、將軍和商人,也有一些自由民主派、學生和工會會員,「其中一些人聯合起來,只是因為他們都反對親他信政府」。(原載《南風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