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市:給中國人帶來成就感和風險滋味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0-3 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秋季的一天,上午的股市剛剛收盤。在中銀國際證券為股票大戶特設的VIP房間里,張誠直端起一個精緻的茶壺呷了一口,然後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寫他的「股市日記」。




  他面前的液晶屏幕顯示,股市似乎沒有停止下滑的跡象。

  「上證指數跌破了2500點,這是很多投資者最後的心理防線。股市已經大大背離了經濟基本面。」張誠直在日記中寫到。

  69歲的張誠直1993年從中國科學院退休后,就成了一名股民。15年來,「股市日記」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

  雖然賬面上虧損了一大半,張誠直還是覺得在7月中旬把手頭的股票「清倉」是一步幸運的好棋,因為並不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樣,北京奧運會未能給股市註上一支強心劑。

  但是,更多的人被深深地「套牢」了。

  在VIP客戶房間外的交易大廳里,焦躁的股民們零零星星地靠在一排排的簡易摺疊椅上,等待著下午的開盤。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是兩鬢斑白。大廳里的氣氛有些凝重。

  而在去年秋天,這裡的景象完全不同。那時,這間位於北京繁華的庄勝崇光百貨商廈附近的證券交易廳幾乎天天爆滿,熱情的小額投資者們每天都來,他們盯著電子屏幕上不斷上漲的曲線,興緻勃勃地相互交談著各自的炒股經驗和股票市值。

  2007年,中國股市可謂「牛氣」衝天。自2005年第三季度股市脫離了「熊市」行情,上證指數翻了六番。2007年10月,上證指數更是突破了6000點,創下新的歷史記錄。

  越來越多的白領、退休人員、家庭婦女投身股海。2007年4月到10月間,每天新開的股票帳戶數達到30萬左右。

  據上海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估計,隨著新開賬戶的不斷增加,散戶投資最多時曾佔據了市場份額的60%,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5%,機構投資者才是股市的主導者。

  像張誠直這樣的交易能手則是新入行的股民們崇拜和追捧的對象。他已經用從股市裡賺來的錢在北京買了三套房子,其中一套2007年買下的房子估價達450萬人民幣。

  張誠直在股市的收益也讓他從客戶大廳進駐了VIP客戶房間。通常,這些房間是給持有股票價值在500萬人民幣以上的客戶準備的。

  但是,在股市中,沒有人總是成功的。張誠直還記得1994年7月,他開始炒股的第二年,上證指數暴跌79%,他投入股市的多年積蓄幾乎全部陪了進去。這讓他不得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賣掉祖上傳下的四合院,重新籌措資金入市賺回本錢。

  「那樣做還是值得的。我的生活從此改變了,這種變化我從前想都不敢想。」張誠直回憶起他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他說:「那時,人人看起來都一樣,說的話也一樣,掙的錢也一樣。」

  1986年,中國人知道了一種新的賺錢方式--投資股市。在那年的9月26日,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設立的中國第一個股票交易櫃檯正式開始對外營業。

  「清晨7時,股票交易所門口就被圍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需要拋出股票的股東,有手持現鈔急於買進股票的投資者,也有許多不知股票為何事的年輕人。」當時的上海《文匯報》描繪說,「9時整,交易開始。喧鬧聲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在當天出售的兩支股票中,飛樂音響公司的700股股票,在開業兩小時內出售一空;延中實業公司的1000股股票也在下午4點30收盤時賣出了840股。

  張誠直被這件事震撼了。他把這份報道從報紙上剪下來,貼在記事本里。在剪報旁邊,他寫道:「我不知道這件事是資本主義性質的,還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但是我希望這樣的事也能發生在北京。」這幾句話正是他「股市日記」的處女篇。

  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8年,許多領域還存在「姓社」「姓資」方面的顧慮。

  1992年,被中國人稱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視察深圳時的講話,進一步打消了想要在中國探索資本市場的改革者的疑慮。他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

  毫無疑問,鄧小平的話鼓勵了更多的中國人走進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這兩所國家級的證券交易所都成立於1990年。

  「普通人竟然可以通過買股票,變成集體企業的股東!」張誠直翻著三本厚厚的「股市日記」說。「想想看,那個時候,私營經濟還有爭議呢,更不用說私人產權了。」

  而現在,炒股已經成了張誠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都吃大鍋飯,干多干少都一樣,人們失去了成就感,」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施俊琦說,「但是股市從某種程度上重塑了這種被遺忘已久的成就感。」

  「股市的適時發展也滿足了當時中國經濟對於資本的迫切需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總監胡汝銀解釋說。

  中國政府採取了持續的措施保證股市的穩定發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也相繼頒布,包括1992年的《公司法》,1998年的《證券法》和1999年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在過去兩年中,中國政府修改了一些法律法規,使其能夠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利和規範上市公司。

  今天,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已經熟悉了股票市場。正如鄧小平那句推動了中國過去30年一系列改革的「四字秘訣」——「致富光榮」一樣,很多股民已經體會了這種榮耀。但是,從去年10月起,大幅下挫60%的股市也讓他們嘗到了風險的滋味。

  「股市比我研究了幾十年的齒輪複雜多了--齒輪有公式可循,股市可沒公式可依,」張誠直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股民的神經會在每次大跌之後變得更加堅韌,他們對股市的不穩定性也更有免疫力。」

  去年,在股市發瘋一般上漲的時候,中國政府曾經發出警告信號。但是,兩輪拋售高潮過後,股市迅速復元,這讓許多股民認為,沒有什麼能夠擊跨股市。更多的人湧入了股市。

  「我可能不比那些新手更聰明,因為我的股票不是最"牛"的,」張誠直說:「我和他們的不同在於,他們像初生牛犢一樣不怕虎,而我知道什麼叫害怕。」

  這是一個從中國股市誕生之日起就存在的毒瘤,而且始終沒人過問,甚至被當作「慣例」堂而皇之地發揚光大。點擊詳細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的6100多點跌至今天不到2200點,巨大的跌幅不僅讓國內的投資者虧損累累,也讓國際金融人士為之側目。在此過程中,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資深人士,對資本市場政策和改革形勢的分析評說,甚至達到了「一切皆從負面解讀」的程度。點擊詳細

  北京奧運,舉國歡慶。而奧運賽場上,中國健兒攬金奪銀,更是帶給國人極大的歡樂。不過,也有兩大不和諧因素伴隨著奧運而來,那就是中國股市與中國男足,一個在奧運之外,一個在奧運賽場。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0-4 05:52 | 只看該作者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的6100多點跌至今天不到2200點,巨大的跌幅不僅讓國內的投資者虧損累累,也讓國際金融人士為之側目。在此過程中,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資深人士,對資本市場政策和改革形勢的分析評說,甚至達到了「一切皆從負面解讀」的程度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天涯浪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