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經濟真的是萬能的嗎? (轉)[轉貼]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10-4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市場經濟真的是萬能的嗎? (轉)[轉貼]
-



這篇文章的觀點可能有些偏頗,但是卻不無道理.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斑竹給予放行

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面對廣大亞非拉國家的覺醒,國際壟斷資本不得不把許多已經搞臭了名聲的東西重新包裝。例如他們把戰爭稱為「衝突」,把侵略叫做「進入」,把反抗他們統治的武裝統稱為「恐怖組織」,相應的圍剿也稱為「反恐」。其中最有創意的就是把血腥的資本主義經濟改稱為「市場經濟。」  

當年走資派們攻擊計劃經濟養懶漢,這其實根本不值一駁。我們只須問一下我們的父母,甚至可以問一下走資派自已,他們在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W.G時期工作敢不敢偷懶就一清二楚了。在W.G時期,一群工人用平扳車為建築工地運送水泥,那麼遠的路,上級規定是一天運三次,可工人們一般都是運四次,夏季天長的時候甚至運五次。有一次半路堵車了,工人們急得跟家裡失火一樣。他們愣是卸下車,靠手拉肩扛把水泥運了過去,保持了一天四次的運輸紀錄。順便說一句,那時沒有獎金這一說,甭管他們一天運三次還是四次,工資都是一樣的。不理解W.G的人,是不會理解工人們的這股幹勁的。  

無獨有偶,在市場經濟猖狂肆虐的21世紀。有一天,一家銀行的電腦網路突然癱瘓,正在辦理的業務不得不中斷,外面的客戶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蚱,櫃檯里的營業員卻面露喜色。不久,查明是總行的電腦程序出了問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辦理不了業務。櫃檯外的客戶沮喪無比,裡面的員工卻是群情振奮:可算能歇會兒了!就算是天大的婁子也找不到我的頭上,只能由總行那個倒霉蛋兒擔著。不理解資本主義制度的人也同樣不能理解這種普遍的懶漢心態。  

說計劃經濟效率低,浪費資源,「看不見的手」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更是無稽之談。其實計劃經濟是最講究資源配置的,當然並不是說計劃經濟不會犯錯誤,所有資源配置都完全合理,人的認識總是在不斷進步的。比方說六七十年代北方很多人用「大同塊」在冬季取暖,後來認識到這種煤是一種優質動力煤,很快地就改燒更廉價的蜂窩煤了。這是一個認識進步、行動調整的過程,可這種過程要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必然伴隨著無數人的失業和少數資本家的發家致富來實現,幾乎每塊煤上都要沾上血腥。  

勤儉節約,開源節流,這是我們在計劃經濟時期耳熟能詳的話,秉承著這種理念發展起來的經濟,當然是經濟效率最高、資源配置最合理,也是最少浪費的經濟。「我們廠是生產變電器的,在主席那會兒,全國只有兩條生產線就足夠了,計劃經濟就是節約!」這是一個老工人說的。「不只是經濟,其他方面也是這樣。當是全國足球隊就兩支,一支紅隊,是國家隊,在北京;另一支叫白隊,在天津,白隊曾經在社會主義國家的運動會上拿過大獎。」有興趣的同志可以去查一下這兩支球隊的戰績,或許能為可憐的中國球迷打一針強心劑。  

八十年代以後的計劃經濟是脫離了毛澤東思想的計劃經濟。本來毛主席的經濟發展計劃是這樣:以人民公社為依託,以集體化為形式,開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國家先是以較低價格將農產品拿走,去供應城市裡的工人。這樣一來工人生活成本就低,國家就可以支付工人低工資維持生活,工資低了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就高。國家再以工商稅收的形式將這部分剩餘價值拿走,先是去發展機床等母工業,之後再發展汽車拖拉機等子工業,然後國家以無償或極低價格將拖拉機等農業急需產品供應農村,實現農業現代化。前一個過程叫「統購統銷」,后一個過程叫「工業反哺農業」。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複雜。比方說「統購統銷」剛一出現,某位民主人士就嚷嚷共產黨進了城忘了農民,「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事實上,這種做法也確實損害農民的短期利益,可從長遠來看這是必由之路。因為農業生產是一個長期綜合立體的過程,靠一家一戶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實現本質上的飛躍。比方說我種地很努力,但缺水,我總不能自已修條水渠吧,這類事只能靠國家來干。所以毛主席為農業制訂了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是指農業生產要從這八個方面入手,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遺憾的是,八十年代興起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恰恰是一種倒退,而且是在農民即將獲得工業反哺時的倒退。  

「大包干」暫時富裕了農民,城裡人看了不高興,他們能採取的措施就是本來該無償或低價供應農村的工業產品漲價。這樣一來,本來縮小的城鄉差別重新拉大,本來和諧的工農關係開始出現裂痕。最要命的是以釜底抽薪的形式將大批上山下鄉的知青招回城裡,不但消減了農業發展的動力,也為日後城市出現大批待業青年埋下伏筆。其實想想毛主席當年為什麼要搞上山下鄉,有人說是為了整人,有人說為了解決城市青年待業問題,我看更主要是為了擴大農民這個分母,更快實現國家工業化。  

20世紀50年代,一些著名美國教授提出了「行為科學」這個概念,首要問題就是研究如何調企業職工的積極性。細看他們的理論及管理方法,似曾相識:「在管理中恢復『人的尊嚴』,實現『民主、自主』,通過採用『參與管理』、『目標管理』、『豐富工作內容』讓職工比較直接地參與管理工作等」這一切的一切,與我們的「鞍鋼憲法」何其相似!「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不錯,「鞍鋼憲法」就是中國的行為科學,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方法。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行為科學也不例外。我認為他有兩大弱點,一個是如何保證工人參加管理?在資本主義企業,工廠是資本家自已的,他可以允許工人部分地參與管理,但不可能讓工人真正掌握權力從而影響個人對企業的支配,這種管理方法只能在一時一事上起作用。  

行為科學的另一個弱點是這種管理方法在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同時,也使工人的各種知識、能力,以至個人品質、特長都成為資本家剝削的對象,提高生產效率的直接作用只是又一次為資產階級獲得了高額利潤。  

中國的行為科學「鞍鋼憲法」也同樣存在這兩個弱點,但比國外要好得多。工人參加管理,不是簡簡單單選幾個工人去參加決策會,而是有相應的制度和組織保障。為什麼毛主席在講「鞍鋼憲法」時反覆提到要突出政治,這實際上是一種領袖授權,再加上W.G時普遍存在的群眾組織為工人參加管理提供了組織上的保障,所以中國的鞍鋼憲法可操作性強。不像國外的行為科學熱鬧了一陣就消聲了。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它終究是一個階級剝削另一個階級的手段,各種各樣的民主的、參與的、柔軟的、以職工為中心的管理手段,只是勞動強度更強,更隱蔽更巧妙的剝削方式。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真正的管理民主化是不可能實現的,真正的「行為科學」與整個資本主義制度是根本對立的。  

80年代進行的企業改革,不但沒有引進任何可行的現代管理理論,反倒把我們實行多年、行之有效的「鞍鋼憲法」廢除了。這種自廢武功的行徑,加上普遍存在官僚腐敗,不但把企業推向了深淵,也把職工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一個「鞍鋼憲法」,一個「八字憲法」,廢除了毛澤東發展計劃經濟的兩條腿,計劃經濟當然失去了活力,變成了一具殭屍。這具殭屍想還魂,辦法之一是走回頭路,向50年代的蘇聯學「首長負責制」,換了個名稱叫「廠長經理負責制」,結果肥了一大批貪官污吏.

在市場經濟尚未完全建立起來的八十年代未期,計劃經濟猶如行將就木的老將,儘管已神衰力竭,但仍然散發著震懾群敵的餘威。請看他在進出口管理方面的幾個規定:  

「中國禁止與南朝鮮和南非進行任何直接或間接貿易。」  

這其實是在承擔政治義務。不與南朝鮮貿易,是承擔意識形態方面的義務。那時官方語言是禁止稱南朝鮮為韓國的,因為我們只承認北朝鮮,以至於後來中韓建交,有人戲稱「南朝鮮」為韓國「小名」。不與南非貿易,是承擔反種族歧視義務,那時的曼德拉還是階下囚,各國都呼籲釋放他,很多人其實都是隨大流喊口號,我們國家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進口計劃中不含國內能夠生產或國內能夠替代進口的產品。列入限制性進口的七種組裝生產線包括電視機、空調機、家用洗衣機、收錄機、家用電冰箱、摩托車、小型貨車。進口這類組裝線必須得到國家的批准,而國家對此一般是不批的」  

大家理解為什麼八十年代電視機、洗衣機那麼緊俏了吧,也理解為什麼在外貿談判中外商只須幾台電視機、冰箱就能把中方代表搞定了吧!事實上,計劃經濟是抵制資本主義的防洪大壩。只要有計劃經濟在,資本主義根本就不可能發展起來,難怪他們必要除之而後快。順便說一句,毛主席周總理留下的計劃經濟體系雖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門類齊全,基本上什麼都能生產,所謂「市場經濟是計劃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統屬扯談!  

前些天看到一個美國作家講:「絕不能讓中國的13億人口過上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這麼多人,人人汽車洋房,那地球上的資源會很快被他們耗光。」我鄙視這種帝國主義思維,他是意思是地球上的資源只能由他們美國人耗光,別的國家休想染指。但細思一下:這地球上的資源被誰耗光對全人類來講不都是死路一條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往死路上走?  

毛主席的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代表著人類未來的光明。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沙發
Janwoo4 發表於 2008-10-4 12:14 | 只看該作者
市場經濟也就是中國二千年前道家的「無為而治」,呵呵,西方只知道抄抄冷飯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0-4 12: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uton2008 於 2008-10-4 12:11 發表 [市場經濟真的是萬能的嗎? (轉)[轉貼]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20世紀50年代,一些著名美國教授提出了「行為科學」這個概念,首要問題就是研究如何調企業職工的積極性。細看他們的理論及管理方法,似曾相識:「在管理中恢復『人的尊嚴』,實現『民主、自主』,通過採用『參與管理』、『目標管理』、『豐富工作內容』讓職工比較直接地參與管理工作等」這一切的一切,與我們的「鞍鋼憲法」何其相似!「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不錯,「鞍鋼憲法」就是中國的行為科學,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方法。  




這段最搞,又見偽理論家、不懂裝懂、和忽悠神功。
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4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0-4 16:37 | 只看該作者
毛主席的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代表著人類未來的光明。

光明牛奶?光明啤酒?沒說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8-10-4 17:18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
謝謝LZ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3 2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