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10月4日3:9:16(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中國金融網/美國正在經歷著一場罕見並痛苦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正在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期。美國近日更新的8月和9月的經濟數據,雖然還沒有最後的確切數字,但根據消費支出等一些關鍵數據,經濟學家確信,美國經濟理論上已經進入衰退期。而且經濟學家還表示,早在當前的信貸市場緊縮之前,美國經濟下滑已經開始,並且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經濟衰退的定義通常是GD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但截至目前只有2007年第4季度GDP負增長,為何仍被界定為經濟衰退呢?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是確定經濟衰退日期的機構,該局經濟學家稱,「衰退是整個經濟體經濟活動的重大衰減,持續時間超過數月,其影響通常可見於真實GDP、真實收入、就業、工業生產和批發零售額。」而自今年初以來,這5個指標中的4個都在大幅下降。就業率比上年下降0.7%,收入下降1%,生產下降2.8%,銷售額下降1.3%。只有GDP背道而馳,上升了1.8%。這是因為美國目前雖然國內消費和投資減少,但出口大幅增加,這就出現了經濟萎縮同時GDP卻在增長的現像。()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已重創了市場信心,美國救援方案的波折更使市場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此時的美國,不僅希望中國出面挽救,就連全球的富翁們也冀望中國挽救美國經濟危機。隨著信貸危機在過去一年逐漸展開,全球經濟中為數不多的確定性之一似乎是:中國無論如何都能努力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經濟學家們認為: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有可能成為經濟強國快速崛起。()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美國金融危機使國際金融格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金融危機的後果將是美國金融霸權的沒落,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獨大地位的消減。歐美的全球金融經濟核心角色將隨之淡化,新興經濟加快崛起,尤其東亞的金融經濟地位將會日益重要。英美的自由放任金融模式已發展到終點,今後將要進行大改革,其金融領先優勢自必大減。顯然,這將給中國崛起帶來了世紀機遇,必須好好把握。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和「神七」的發射成功,這些震撼世界的大事,是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再次得到提升。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早已今非昔比。中國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的問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已經與中國這個崛起的大國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全球的中國時代已經來臨。()
何世紅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樣正在面臨著新一輪巨大的挑戰與機遇。美國的世紀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散向全球的衝擊波浪比浪高。在應付直接衝擊上中國能力頗高,金融業有外匯管制及市場分隔的內外「防火牆」,而龐大的內需及內生髮展動力,足可抗禦外需放緩的影響。因此危機縱會帶來困擾問題卻不大,中國將成為環球風暴中少見的樂土和安全島。()
何世紅說,在全球經濟表現疲軟、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10.4%的增長,繼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相對於去年11%到12%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意味著中國經濟過熱的風險部分得到釋放,中國經濟已經步入合理增長區間。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繼續實現高增長,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以及城鄉居民收入等也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全國財政收入達到4.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4%。財政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也為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條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中部六省共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01.5億元,同比增長21.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戰略正在拉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何世紅認為,和許多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金融體系仍較脆弱,仍在走向世界的初期階段,因此,如何算準到歐美撈底的時機,通過參與國際「救市」行動維護本國權益,和開拓符合國情並具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等,都將成為急須探索的新課題。總之,中國必須在改革開放及金融發展上,作更多的自主創新,只有這樣才可真正成為經濟及金融強國。()
來源:中國金融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