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強:吳敬璉請不要事後諸葛亮,做一副一貫正確的樣子
9月27日世紀經濟報道發表《吳敬璉: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早該發現這個問題》,讀了這篇文章,覺得哭笑不得.被譽為中國最良心的主流經濟學家,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說的這番話,讓人看了很不是滋味.
「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這本來是非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大家上網一查就知道,但是由於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佔據了主導地位,非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沒有人聽,典型的政府官員觀點,就是龍大人說中國還要為外國打20年工.現在吳教授實際是指責政府沒有早發現,我倒要問問:為什麼沒有發現?
現在,我要說的是:"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都表現在哪些方面?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第一,中國商品低價出口,或者貼牌生產,為歐美等國提供了廉價生活日用品.這是大家都不能看到的.
第二,賤賣國營企業與外國搞合資,甚至被外國連鍋端,典型的就是西北軸承.
第三,H股低價發行,A股高價發行,但是表決是一股一票,分紅相同.是直接外國輸出利益.
第四,賤賣國有銀行,讓外國投資者佔了大便宜.
第五,購買美國債券,在這次次按揭危機中,損失很大.
後面四項都與主流經濟學家鼓吹的所謂"自由市場經濟"密切相關.
(A)關於賤賣國有企業.主流經濟學家典型的觀點是:「冰棍論」、「靚女先嫁論」和「蘋果論」。「冰棍論」認為國有資產就像逐漸融化的冰棍,應及早將其變賣;「靚女先嫁論」是說應把漂亮的女兒即優質的國有資產先嫁出去,免得等年紀大了全都不好嫁;「蘋果論」指的是如果在一筐蘋果中捨不得先吃好的,專挑爛蘋果來吃,結果吃的全是爛蘋果。非主流經濟學家對所謂主流一直在批評.,典型的辯論就是郎顧之爭,主流經濟學家對郎咸平進行的圍攻.
我們再看吳敬璉教授的觀點。
記者:郎咸平教授還提出應該停止國有企業改制,對此你怎麼看?
吳敬璉:這個觀點我不同意。但是他說的有一條我覺得是對的,就是在國有企業改制中確實出現了蠶食和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我自己也在很久以前就提出過這個問題,我曾經在中紀委的一個幹部培訓班上作過一個講話,題目叫《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思考》。其中就提出,腐敗的源頭在經濟制度上的基礎,有三種情況:一是尋租,就是行政權力對市場活動的干預造成了尋租的環境;二是利用市場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監管的不嚴格等等,用各種違法違規手段牟取暴利;第三種情況就是在經濟體制變動、產權結構變動過程中,包括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蠶食和侵吞公共財產。郎咸平教授如果說的是我們在國企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腐敗行為,出現了利用權力來盜竊公共財產的行為,那麼我們號召全社會跟這種行為作鬥爭。(《吳敬璉與許小年回應郎咸平:國企改革不能停止》2004年9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
這裡,我們弄清一個問題:郎咸平說過「國企改革要停止」了嗎?我們看一看郎咸平是什麼說的:
「我所謂的停止國企改革的目的是防止全體老百姓的國家資產轉到私人口袋裡,而私人包括民營企業家也包括國企的老總,這是我認為要防止的,不是說什麼都不要干,回家睡覺。不是停止改革,而是要把改革的方向改一下。但我們不能夠讓國有資產流向私人腰包,這方面要停止。應該怎麼辦?」郎咸平教授說,我們應該重新建立起職業經理人制度,我們可以透過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負責制」,不是「承包制」。(鳳凰衛視2004年8月27日)
請注意:這裡郎咸平的主要觀點是「改革的方向改一下」,建立起職業經理人制度,我們可以透過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負責制」,不是「承包制」。這顯然是改革的方法問題,而不是要不要改革問題,更不是象張文魁說的那樣全盤否定國企改革。由此可見,郎咸平的要求是停止私有化的改革,吳敬璉卻用"反改革"的大帽子批判郎咸平.
我們再看吳敬璉還說了什麼?11月27日《中國經濟時報》以「吳敬璉」的名義稱發表了《我心依舊》的文章,文章是由記者柏晶偉寫的。目前不少『管理者收購』(MBO)的做法就有很大的漏洞,應當採取措施,加以彌補。這一點,過去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都一再強烈呼籲過,現在郎咸平教授再次把它提出來,當然不應以人廢言,而應當堅決支持。但郎咸平提出的『政府退出可以,但國企不能退出』並把一切問題歸之於『新自由主義』,主張用『大政府主義』去加以糾正,我是無法接受的。另一方面,說即便公共財產被貪官送給了私人老闆,也比放在政府手裡爛掉強,我也是一貫反對的。」郎咸平提出的「政府退出可以,但國企不能退出」並把一切問題歸之於「新自由主義」,主張用「大政府主義」去加以糾正,我是無法接受的。
請注意,吳敬璉說:『管理者收購』(MBO)的做法就有很大的漏洞,應當採取措施,加以彌補。實際是要搞私有化.而且誰都知道,MBO等於國企高管自賣自買.
(B)H股低價發行,A股高價發行,但是表決是一股一票,分紅相同.是直接外國輸出利益.2001年7月,中感化股發行,中金公司承銷。作為中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對中石化A股高價發行,遠遠超過H股當時在香港二級市場的價格,表示沉默。在同一時間,香港二級市場是1.6元港幣,A股卻要4.22元發行,這是掠奪內地投資者。號稱「最有良心」的吳教授沉默,而當時的許小年公開在電視上說,發行價合理。我覺得,吳教授並沒有為中小投資者說話。
(C)賤賣國有銀行,讓外國投資者佔了大便宜.
2005年,一些國有銀行引入所謂的「戰略投資者」,左大培等經濟學家認為,賣外國銀行的股票價格太低,吳敬璉教授卻說:「之前國有銀行,我們搞了許多年,資本金變成了零,甚至負數,這樣一個銀行讓投資者怎麼信賴呢?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後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後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國人容易有民族情結,很容易情緒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過於情緒化,就容易出問題。要解決國有銀行的問題,就要仔細地把問題的癥結弄清楚。」(《吳敬璉不贊同國有銀行賤賣論稱國人容易情緒化》《新京報》2005年12月10日)
我們認為,離開了A股與H股的發行價對比,談這個問題,不能解決A股高價發行和H股低價發行的矛盾,而且同一公司形成的A股高價發行實際是為國際投資者做貢獻,是用內地投資者的錢為國際投資者服務。這是大家心明眼亮的,也是一個二律背反的命題,A股價格合理即是H股賤賣,H股價格合理即是A股貴賣。
2007年9月《華夏時報》有一篇《國有銀行改制外資饕餮盛宴一年瘋賺10000億》,《新浪財經》不僅進行了轉載,而且還開了一個專欄,文章中有一段話引人注目:
2005年10月,德邦證券的余雲輝提出,國內金融業在「像甩賣溫州鞋子一樣競相甩賣金融股權,這將會帶給中國金融業災難性的後果」。不過,針對「賤賣」說法,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負責人都在不同場合表態予以否認。
與銀行從業者含蓄的表態不同,學者吳敬璉的反駁非常激烈:「我沒有看出能說明賤賣的理由。」「我們要看看,鼓噪國有銀行賤賣的是些什麼人?」
從2005年10月到現在,還不到兩年,國有銀行改制外資在一年多時間就賺10000億,在這樣的事實面前,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還要說什麼呢?
吳教授還說:「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後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後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
我們要問:內地的投資者為什麼不不能第一,為什麼讓國際投資者第一?我們不怕冒險,這總比在A股市場上高價接盤要好得多!
還有,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受到美國某些國會議員的阻撓,為什麼吳教授不說美國國會議員情緒化?卻一味指責中國「國人容易有民族情結」,難道美國人就沒有民族情結了?
(D)購買美國債券,在這次次按揭危機中,損失很大.驚人的數據:解讀兩房國有化2008年09月20日經濟觀察報
9月7日美國房貸證券雙寡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成為次貸危機2007年2月爆發以來的一個頂峰。
「兩房」目前估計持有或擔保高達5.2萬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佔全部約12萬億美元住房抵押貸款的44%,幾乎相當於美國2007年GDP的40%。正如布希坦言,美國金融市場難以承受「兩房」倒閉的風險。其實全球經濟都經受不起這個風險。「兩房」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CMO等)總額高達近5萬億美元,其中除了3萬億美元為美國金融機構擁有,約1.5萬億美元為外國投資人擁有。根據有關統計,截至6月末我國中資銀行對兩房證券的持有總額約240億美元。另根據中金日前發表的報告,6月底中國持有近4000億美元與兩房相關的證券債券,相當於中國外匯儲備的20%。華爾街人士相信,中國央行是「兩房」證券的最大單一投資者。「兩房」如果倒閉,中國經濟也將受到巨大衝擊。
對於這個問題,吳敬璉教授還沒有表態,綜上所述:吳敬璉教授在國企私有化的問題上批評郎咸平,主張改進MBO,在A股與H股巨大差價問題上保持沉默,在國有銀行賤賣問題上指責中國人情緒化,對外匯投資的損失問題,避而不談.
吳敬璉: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早該發現這個問題
2008年9月27日 21世紀經濟報道
經濟模式和資本市場,這兩個概念看上去距離很遠,我卻試圖把兩者聯繫起來。我總的看法是:如果我們的增長模式不轉變,那麼,由流動性過剩轉向流動性短缺,將是轉瞬間的事。我的論點可以概括成為三句俗語,第一句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二句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句話是「強身健體,自求多福」。
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存在根本性問題
去年以來,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我國的通貨膨脹加劇,股市房市搖搖欲墜,企業成本上升,出口企業定單減少,等等,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人認為這是突然爆發的,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現在的局面可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金融系統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外學者關於世界金融系統出了大問題的議論,我至少聽了10年。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但它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儲蓄率太低,從來沒有超過10%。這樣低的儲蓄率怎麼維持經濟的運轉呢?美國政府是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性,大量發行美元,以這種方法借全世界的錢來投資和消費,維持美國居民很高的生活水平。這就造成了全世界的流動性泛濫,而美國則把自身的經濟問題,轉嫁給了其他國家。
美元大量發行,就會貶值,所有持有美元的國家都承擔了貶值的損失。格林斯潘在任期間,就反覆用大量發行美元的辦法來支撐美國的繁榮。格林斯潘曾引用耶魯大學席勒教授的說法,把這種繁榮概括為「非理性繁榮」。美國股市一下跌,格林斯潘就轉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美國在電子商務領域不斷創新,催生了網路泡沫;網路泡沫破滅后,又出現了金融創新,次貸就是重要的金融創新,每次都是採用信用擴張的辦法,把市場撐起來。這種狀況是高處不勝寒,泡沫總有一天要破,泡沫越大,破裂產生的震蕩就越大。
美國的問題是世界國際金融體系裡的根本性問題,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解決。美國一些有責任心的經濟學家、政治學家都曾表示,美國這樣的發展模式,不但會害了自己,而且會害整個世界。但這種觀點並沒有使實際狀況產生多大的改觀。而其他國家的人也沒有想到辦法,去改善現有的國際金融秩序。現在的局面,就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金融系統崩潰的結果。
我們是美國的債主,作為一個窮國,每年大量補貼美國人的高水平生活。我們早就應該發現這個問題,現在我們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
在美國金融陷入嚴重危機的情況下,有人說,我們應該脫離美元,或者建立人民幣的貨幣區,這也許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我也許比較消極,我認為,儘管應該為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做出努力,但短期恐怕還不能馬上做到,這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文章錄入:heji 責任編輯:heji
上一篇文章: 誰在綁架中國?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列印此文】【關閉窗口】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人 評論內容 評論時間 打分
【屈原問天】 「老而不死謂之賊也!這條翻著跟斗鬧革命的黃皮老狗早該完蛋!」吳敬鏈「翻著跟斗鬧革命」?你【百思不解】說的話,真叫人「百思不解」啊!請尊重革命字眼,別混淆人們對革命的認知和崇尚,也別污辱了革命的人,更別讓人懷疑你參與評論的動機! 2008-9-29 16:16:21 5分
【屈原問天】 什麼是轉向,沒有轉向。是推卸責任,是狡辯攪混,是掩蓋自己,是掩護同黨!所以,網友不要幫其掩飾,與他算帳,清楚美國心理戰、間諜戰布局的戰略步驟,才能到來,中國才有希望!因為吳敬鏈如果不是美國列冊的間諜,也是美國長期顛覆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心理戰、間諜戰中的一個發揮作用的寶貝,是值得他們重視的橋頭堡、同盟軍中的領軍人物,必須將其能量和流毒清除!現在大叫吳已經轉向的人中,就不排除有人在掩護他、保護他,以便未來東山再起,否則他們多年的艱苦培護,損失就嚴重了!<BR>這是比深喉還深喉的心理戰、間諜戰啊!網友們不明真相,不要輕易地發言,不要給他們的掩護大行動以任何助力! 2008-9-29 16:11:06 5分
【找不到來時的路】 這老傢伙難道快要死的時候良心發現,要向左轉了?要不就是真的老糊塗了,老年痴獃?但願是報應真的到了。 2008-9-29 13:39:57 3分
【百思不解】 老而不死謂之賊也!這條翻著跟斗鬧革命的黃皮老狗早該完蛋! 2008-9-29 12:16:54 3分
【太極梭】 再補充幾點:
1. 過於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導致讓利與人,壓制了民族經濟。
2. 優質公司海外上市,惡質公司國內上市;
3. 疏於對熱錢監管,外資在中國股市剪羊毛;
4. 匯率改革損失;
5. 讓出零售市場給沃爾瑪等外國公司,中國進一步打工化。 2008-9-29 1:33:13 3分
【lechan】 吳調轉風向的真正原因大概是間諜風波的緣故吧,他大概是害怕秋後算賬。 2008-9-29 0:58:45 3分
【彈劍作歌】 看看吳敬璉是不是美國大間諜!
「1983年吳敬璉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研究員,1984年7月訪美歸來。」
本文轉自人物E網:http://www.erenwu.com
「那次出國一年半時間,不僅是吳敬璉第一次訪問美國,也是他至今出國時間最長的一次。從他帶回國給家人的東西來看,「洋貨」倒是不少,有飛機上發的果醬、刀叉和布拖鞋,也有旅館里發的肥皂、浴液和洗髮精,還有在美國的親戚們送的幾件衣服,還真讓當時的我這隻「井底蝌蚪」看得眼花繚亂。然而,他帶回國的真正「大件」,是送給他單位的一台Digital牌的計算機。他在美國已經開始學慣用計算機。而當時國內的研究人員用計算機的人還很少,他送給社科院經濟所的那台計算機,一直到他1984年底調離社科院去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工作時,還被封存著沒拿出來使用過。
他從美國帶給家裡人的東西,也有一樣算得上「技術革命」的,那就是彩色膠捲。他帶回來的幾卷,送人之後自己家就剩下兩卷。用第一卷的時候,是我們家第一次拍彩照,很興奮。因為家裡人多,爸爸說每人只能照兩張,為這事我還和他鬧了一場彆扭,因為愛虛榮的我太想多拍幾張彩色照片了。」
「1983年1月吳敬璉靠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來到美國耶魯大學,他的身份是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赴美訪問學者,但53歲的他,拿著個筆記本,從本科生的基礎課程到研究生的討論會都認真參加。他那時結識的一些年輕的中外研究生,現在不少已經是有成就的經濟學家了,當時大家都關心著「文革」后中國的經濟前景。
1983年吳敬璉在美國耶魯大學
中國社科院的一名研究員,也相當於大學的教授,在美國同行們眼裡是一個相當受尊重的學術地位,加之20世紀80年代初,能與中國大陸來的經濟學家親自交流,對美國的學者們也是很難得的機會,所以那時耶魯的教授們經常邀請吳敬璉和他們一起座談或吃工作午餐,意在討論一些新出版的經濟學書籍和對經濟學的熱門話題進行交流。然而有一點是那些美國名牌大學的教授們不太清楚的事,就是吳敬璉這位中國經濟學家,在長期封閉的環境中受政治運動之累,對現代經濟學尚在「補課」階段,每一次與美國同行們的交流之前,他所做的準備工作都等於在彌補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前流失掉的時間。對這一點吳敬璉心裡比誰都明白,因此他非常緊張。他緊張那些書是自己沒看過的;他緊張那些論題是自己不熟悉的;他也緊張自己的英文尚不夠流利,所以他一刻不停地學習,一刻不停地汲取。就這樣一年半下來,他在耶魯這所美國著名高等學府里,半做學者,半做學生,刻苦努力到幾乎筋疲力盡。離美回國前,他去夏威夷參加了一個國際研討會,本來還安排了一個途經香港的會議,結果等夏威夷的會開完,他覺得自己的舌頭都不能打轉了,如果再去香港說英文、談經濟,恐怕實在力不從心,於是臨時取消了香港之行,直接回到了北京。他的好朋友、經濟學家周叔蓮說,吳敬璉從耶魯回來頭髮都白了。」
「四川民間俗語道:「十處打鑼九處有他」。中央情報局忙活著呢。對藝術的襄助,
也是中央情報局的業務之一。福特基金會是以資助先鋒藝術而聞名於世的,然而有兩點
需要澄清的是:其一,福特基金會的資金很大部分來自於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贊助人—
—中情局;其二,受惠於該基金會的先鋒藝術家主要是美國人,如行動派畫家勃洛克。
中情局把錢給勃洛克,成功地達到了標榜美國的公關目的。通過無政治色彩的名人效應
向它國意識深處滲透——中情局可謂用心良苦矣。」
http://202.115.72.8/book2/zz/qt/y/yiming/cansayno/023.htm
「但幌子基金會也有缺點,它們很難做得太大,否則會太引人注目。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民間大基金會洗錢。基金會不像公司必須對股東定期交代賬目,隱蔽性較高。願意為中央情報局效勞的民間基金會還真不少,有些甚至找上門去為中央情報局服務。「凱普倫基金會(Kaplan Foundation)」便是一個例子。但在冷戰期間真正幫了中央情報局大忙的是諸如「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Foundation)」這樣的大牌基金會。中央情報局往往將經費撥到這些基金會的賬上,然後這些基金會再以自己的名義把錢「捐助」給中央情報局指定的對象。據透露,在1963至1966年間,美國向164家基金會共撥發700筆10000美金以上的款項(當時這是很大的數目),其中至少有108筆完全或部分來自中央情報局。在這些基金會所有對國際活動的贊助中,有將近一半來自中央情報局。」
http://www.studa.net/zhengzhi/051228/1118437-3.html
「為了遮人耳目,CIA的一切資金動作都是秘密進行的,最慣用的方式是「安靜通道」,就是找一些人和公司或機構,由CIA將經費撥給他們,然後由他們用自己的名義捐給指定的對象,諸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卡內基基金會」等大牌基金會,都是CIA的首選目標。
同時,為了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CIA對其資助的對象也作了精心的挑選,煞費苦心,有意同名聲不佳的右翼人士劃清「界線」,而將重點放到兩類人身上:一是社會主義國家中的所謂「自由派」;二是非共產黨的左翼知識分子,也就是那些帶有左翼政治傳統、自認為是權力中心對立面的知識分子,特別是一些曾經加入過共產黨的知識分子,也就是所謂的「非黨左派,更是其拉擾的重點對象,要通過這批人的「現身說法,」「使共產黨人看不到一點前途」,重用「非黨左派」戰略因而也就成為CIA「反共政治行動的理論基礎」和「美國外交政策潛藏的或秘而不宣的主題。」 」
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7-03/27/content_2419308.htm
大家再聯繫耶魯大學為南美國家培養所謂的經濟學家,以及南美的經濟狀況
再聯繫吳敬璉回國后的一系列言論,以及中國現在的經濟狀況
看看這廝,是不是超級大間諜?!
2008-9-28 23:20:37 3分
【baojian】 是不是美國特務先不說,可在經濟上起到作用。 2008-9-28 22:45:55 3分
【hwd99】 吳開出的人民幣升值藥方,也是一種誤導。
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什麼?國內現在有大量國外遊資,通過多種渠道變成人民幣進入國內,現在國內股市樓市徘徊,而國外發生金融危機,這些遊資急需回籠營救自己的老窩。他們希望中國匯率大幅上升,從而在離開中國換回外匯時大賺一筆。
應提高糧食價格,從而提高農民收入,提高民工和工人收入,從而解決糧食漲價帶來的影響,增加內需,同時還導致人民幣貶值,與此同時打壓股市和樓市,從而打擊外來遊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