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理想國中失落的一塊磚(唐崇榮)

[複製鏈接]

460

主題

255

帖子

80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racehome 發表於 2008-9-28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理想國中失落的一塊磚》,也許大家不明白這個題目到底要講什麼!?但是,我們無法否認,我們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伊美黛(前菲律賓總統夫人)的鞋櫃裡面永遠少一雙鞋子;我們的成績單裡面永遠少那一分,如果多一分就可以申請獎學金了!

  你的人生失落了些什麼?從小到大,你所建立的理想國里,有一些『地方』是你一直無法達到的!?讓我們一同來探討這個問題。

  《理想國中失落的一塊磚》一一這個題目有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就是『理想』。

  『理想』是普世人類文化所以成為文化,藝術所以成為藝術,奮鬥所以成為奮鬥,科學的探討,宇宙奧秘的探求,人生意義的探索,都是先從理想而後產生出來的。

  沒有一個人活著是沒有理想的。理想是對現實不太滿意,對另外一個超現實的實際,沒有得著,這期間所產生的嚮往。

  理想從來沒有發生在生物界中其它的活物裡面,它們從來沒有產生過理想。理想是人類的專利。

  人之所以是人,因為人在限制中隱藏著超限制的可能;人之所以是人,因為人在有限界裡面,潛在、隱藏著無限的觀念,這個無限的觀念,到底是什麼?而這無限的觀念是從哪裡來的?

  哲學在探討理想這個觀念時,沒有很完全、很徹底地把答案告訴我們。我教哲學二十多年,研究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思想,發現所有的哲學家都在講一些他們自己未曾完全達到的『東西』的觀念,他們正在教授一些他們自己沒有親身全部經歷過的事情。

  還記得你小時候最討厭上作文課嗎?特別是每個星期要交一篇作文,那是你一生經過的考驗中最須要以創造力來應付的問題,你要思想,所以你的作文裡面,可能曾經寫過一些超過你知識範圍的東西。每一個曾經在學校學習的青年人,都曾經作過這樣的作文題目(從今天起)(長大以後),(我的理想)。長大以後,我盼望做什麼?很少人說:『長大以後,我盼望做小丑。』『長大以後,我盼望做扒手。』『長大以後,我盼望做一個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強盜。』很多人盼望長大了要做總統,有的人想要做飛機師,有的人想要做文學家,有的人想要做軍事家。』但是,盼望做總統的後來變成飯桶,盼望做飛機師的變成阿飛,盼望有偉大成就的人,事實證明他以後什麼也沒有達到。為什麼?

  你不得不去思想一個問題:理想的存在,不是教育的果效,理想原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面。不是因為曾經受過教育,教育家才把理想放在人的裡面。理想的內容可能從教育得著啟發,但是理想的本性同潛在能是與生俱來的。

  什麼叫做與生俱來的?遺傳下來的?

  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的父母,繼續不斷地生下、傳下一些有理想的嬰孩,理想到底是什麼?我有一個絕對的觀念,我有一個完全的思想,我有一個求全的心理,我有一個盼望達到盡善盡美境界的要求和嚮往。這個對盡善盡美、完全、成全、絕對的嚮往,到底是什麼呢?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想,沒有一個思想家曾經好好的思想過『關於思想的思想的原理』這個問題一一就是人類思想中間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因素促成的?

  從小我就很興趣思想這些問題,理想從哪裡來?理想為什麼那麼美?理想為什麼那麼難實現?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為什麼總是那麼大?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理想是多麼高超,脫俗,尊貴。而小小的孩子,就有那麼尊貴、高尚、偉大的理想。但是,小孩子根本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一個還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孩子,為什麼已經有這麼高尚,這麼完美的理想呢?完美是什麼?完美是無論怎麼教,但是到最後還教不成的東西,而不必教就有這個完美的觀念。所以『完美的成就』同『完美的觀念』是兩件事情,『完美的觀念』是與生俱來的,『完美的成就、完美的達到』是連教育家、科學家、道德家、宗教家都沒有辦法達到的。結果我們看見,人的生命在這世界上,經歷了一場有間隔的、非常可怕的兩極性的東西一一理想永遠是高超的,但是現實永遠是卑微的;理想永遠是那麼的完美,而現實永遠是那麼的殘缺;理想永遠是那麼的令人興奮,而現實永遠是那麼令人失望。理想的美同現實的丑,理想的高超同現實的低賤,理想的偉大同現實的苛刻,為什麼有間隔呢?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如果你思想過這個問題,我要問你第二個問題,你能想得清楚嗎?你能想得透嗎?這是人性裡面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整個人類是很大的挑戰。這個間隔同品質的差異,使我們容易成為一個『批判家』多過成為一個『做出有貢獻的人』一一今天煮的菜不好吃(你不知道講過幾次這樣的話了),但是叫你去煮,可能更難吃,對不對呢?

  當你批評的時候,你以你的理想當作權威,提出你裡面的標準,結果別人成為你批判的犧牲者。但是,當你在同樣的事情上有所『貢獻』的時候,別人則須要接受更大的犧牲!

  『這個世界像什麼樣?這個世界不好!』有一個青年人這樣對我說。

  『這個世界不好,那麼你到底要生誰的氣呢?』我想,大概要生上帝的氣,『上帝造這個世界,造得不像樣,這個世界不好!』

  我一點也沒有被激動,我很客觀的看看這個正在發脾氣的青年人。對媽媽發脾氣是常見的,對一個他不相信有的上帝發脾氣,這個很特別,對不對呢?因為他根本不相信有上帝,但是現在對上帝發脾氣,所以對一個他不信其存在的上帝發脾氣,對象竟然是一個他不信其存在的東西。

  我說:『你不相信上帝?』『我就是不信。』『為什麼?』『如果有上帝,怎麼這個世界這麼不好?這個世界這麼不好就證明上帝不存在!』『那麼上帝是不存在了?』不存在。所以才會有這樣不好的世界?

  我越想越奇怪:『這個世界很不好?』 『是。』『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不好?請問你……跑過幾個世界?』他說:『也就是這一個。』

  有沒有問題呀?你說這攤牛肉麵不好吃,我問:『哪一攤好?』你說:『羅斯福路那邊那一攤比較好。』而他說:『高雄某一家比較好。』另一個說:『台南還有一家更好的。』

  你說:『這個學校不大好。』『那麼你跑過幾間學校?』我跑過很多學校了,至少跑過幾百間大學,世界最著名的大學,我曾在裡面講道一哥倫比亞,康乃爾,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如果你問我:『政大怎麼樣?』我說:『可以啦,有一點像樣就是了。』有一點像樣就是說,有一些不像樣,對不對呢?

  我認為這個禮堂的設計算是中等,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禮堂的迴音果效還不錯,算是相當好了。但是,還可以改進的地方也不少。我設計了好多大禮堂,所以我敢講這話,我到過很多大學,所以我敢這樣批評,但是,那個青年人說:『這個世界不好。』我問他:『你到過幾個世界?』他說:『就是這一個。』那你憑什麼說這個世界不好?你豈非是說,有別的世界比這個好,你看過了,用那個世界的好來衡量這個世界的不好,所以你對這個世界不滿意,是嗎?他說:『不是這樣說,我感到應該更好才對。』這個叫做理想,對不對呢?應該更好才對!

  你回到家裡,有時候覺得很悶,為什麼?你講不出來,因為房子太小了。『媽,買大一點的房子嘛!』媽媽說:『談何容易。』

  你說這個房子不夠大,這個房子不夠好,這個環境不理想,為什麼?因為當你用你裡面理想的尺寸來衡量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發現你裡面有一個比這世界的現實更高超的東西,請問那個是什麼?你說叫做理想。
   
  理想?很『合理的想想看』叫理想,對不對?誰告訴你這個叫『合理的想想看』?合誰的理?你說至少合我的理。你是什麼?你姓公的,叫公理;她姓婆的,叫婆理,所以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對不對呢?當公說婆的理『那裡有這個道理』,婆說公的理『那裡有那樣的道理』,兩方面看對方就都豈有此理了。

  這樣,理想到底是什麼?

  理想是一個共有的字,理想的功用、理想的共識、理想的標準是共有的嗎?

  你有你的標準,我有我的標準,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理想中間盼望:小我來說,自己過著更好的生活;大我來說,對世界對國家有更大的貢獻。

  我盼望把中華民族搞好,我盼望把我的學校搞好,我盼望把我的家搞好,我盼望把大台北市搞好,我盼望把香港搞好,我盼望把巴黎搞好,我要把我的理想付諸行動。

  每一個人都有理想,每一個人都盼望能夠為理想,做出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東西』。現在,我把第二個重要的詞句同第一個詞句(理想)連在一起講了,那就是『意義』。意義是什麼?意義到底有沒有意義?意義是存在的嗎?我的理想就是要把那個有意義的想法表達出來,我的理想就是在我心裡面有一些意義的追求,而那個意義是超過現在我所已經達到的。

  把每一個名詞好好思想都可以講幾天幾夜。如果你們讀書不求甚解,你就把那些名詞當作八股讓它溜過去了。

  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soerates)每次使用一個社會上慣用的名詞的時候,他就抓一些人來問:『你認為那名詞是什麼意思?』當你把你知道得最好的表達出來的時候,蘇格拉底就和你唱反調,不停的向你的觀念挑戰,你再講,他再批判,弄到那些被他問的人頭昏腦脹,再也沒有辦法回答,而他告訴你:『你以為你懂,我告訴你,其實你還不懂。』『那麼你呢?』『我也不懂,所以我們都不懂,如果不懂,就不要裝懂!』這和孔子的思想有一點相同,『知為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原來在蘇格拉底的時代,有許多其實不大知卻自以為知的人,憑著片面之知收補習生,叫人拿一大堆錢出來,結果教一些自己不大知的東西,害死別人,把知識當作賺錢的工具,卻對真理不負責。蘇格拉底一生拚死命反對這些人,他說:『第一,對所講的話都要負責,對所用的詞都要明白,對所下的定義,都要準確。』所以,他的第一個經驗,同第一個重要的人生責任,就是對真理的探求要虛懷若谷,對意義的追求,要真正謙卑,要準確的用詞。『第二,你要很謙卑的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這樣你才能夠實實在在明白什麼叫做意義。』每一個人都以為他最有意義,他最厲害,每一個人以為他所知道的東西都比別人更多,特別是年輕人。你有理想,你的理想裡面有一個高的意義,這個高的意義到最後你達到沒有?現在論到這個題目的第二段:第一,理想是共有的,理想的本性、潛能是普世性的,理想的內容都是不一樣,但是所有有理想的人,他們很少很清楚的交代理想的共有性的源頭到底是什麼?從那裡來?第二,有理想的人,常常在他年老的時候,承認自己沒有達到,完成他理想所要的。所以,我們看所有的孩子都給我們樂觀的氣象,所有的老人都給我們悲觀的陰影,我不是說沒有樂觀的老人,但是,通常老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什麼呢?『做人就是這樣的,沒有辦法,忍耐,我從前,我從前,…。』小孩子呢?『我以後,我以後,,…。』(以後在哪裡?以後在前面,以前在後面,對不對啊?前天在後面,後天在前面,你還不懂嗎?前天有兩個人來找我,那個前天是什麼?過去了,是後面的事情,後天在前面,前天在後面,很矛盾的。不但中國人亂來,連美國人也亂了,他們說:」You look forward,that is afterward,you look backward,that is before,」所以在你前面的是後面,在你後面的是前面,時間的觀念是顛倒得不得了。)當人生差不多要結束的時候,你問那些曾經有過偉大理想的人:『你的理想達到了沒有?』他們會怎麼回答呢?『沒有。』很少人在他死之前說:『我已經達到了,我成功了,死得很甘願!』多數有偉大理想的人離開世界之前,都存著某一極沒有辨法達到最完整的理想,沒有辦法成全他最高願望的那個悲觀的心情,棲棲然的離開這個世界。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在世界上最後所講的一句話是什麼?在雷雨交加的那一天,他揮動看拳頭喊說:『難道我只寫這幾個音符,就這樣離開世界了,死了』』巴哈(J,s,Bach)的作品比他更多,韓德爾(G,F,Handel)的作品比貝多芬的作品加上巴哈的總和還要多,泰雷曼(G,P,Tallyman)比巴哈加韓德爾加上貝多芬三個人所有的作品還更多,六千多個作品(Opus),在貝多芬先前有兩個偉人,一個叫做海頓(J,F,Haydn),另外一個叫做莫扎特(w,A,Mozart),海頓寫了一百0四首交響樂,莫扎特至少寫了四十六首,到一九八六年的時候,又再發現莫扎特十二歲所寫的一首交響樂,而貝多芬寫九首就死了。當第九交響樂開演的時候,轟動世界。維也納的公園,引起許多人的注意,倫敦馬上寄一大筆錢到維也納去給貝多芬,請他寫第十交響樂,他就開始動筆草稿,全部的樂章整合起來演奏,長度還不到十分鐘,貝多芬就死了,他達到他的理想嗎?沒有!莫扎特達到他的理想嗎?沒有!愛迪生(T,A,Edison)達到他的理想嗎?沒有!毛澤東呢?更加沒有!

  二十世紀是一個很笨的世紀(你從來沒有聽過這句話,因為這是我自創的。)你說:『唐崇榮,你憑什麼敢這樣批判二十世紀?』我不是憑空說話,我不是隨便批判,我是研究哲學歷史的,我告訴你,每一個世紀,每一個時代,都有它偉大的貢獻,但是二十世紀除了科技進步以外,思想形態的發展等於一個零。——二十世紀最重要思想潮流的淵源都不在二十世紀,無論是哲學的、社會的、政治上的大改變,二十世紀的人很甘願地把自己的頸項屈下,彎下自己的腰,做十九世紀的奴僕。十九世紀的思想形態,已經把整個人類偉大的理想中間所可能達到的,發展到一個相當完整的地步,然而,卻沒有機會去實踐,而二十世紀的人說:『好了,既然你們想過那些東西,我就替你實踐,看看能不能成功?』你說笨不笨?
共產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十九世紀開始的,對不對?

  進化論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告訴你:邏輯實證主義是十九世紀開始的,存在主義是十九世紀開始的,進化思想,科學主義,民主的思想,還有共產主義的思想,驚動二十世紀的這些理論,都是十九世紀開始的。

  二十世紀快要結束了,一九九二年,人類開始發現走錯路了!共產主義走錯路了,支持進化論的證據越來越沒有了(它不是科學,至少不是純科學。)!太多東西的理論太古老了!實證論沒有辦法證明它的完整性!許多科學的運動到最後發現,沒有辦法解決人性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科學最發達的地方,可能就是自殺最多的地方;科學最發達的地方,可能是神經病最多的地方;科學最發達的地方,可能就是人的心靈最空虛的地方。所以,二十世紀並不見得怎樣高明,我們看見高樓大廈林立,偉大的城市,經濟的發展,在最高度經濟發展的地方,竟然是再投胎三次做人來做牛做馬,也沒有辦法買一間房子的地方東京,經濟最高度發展的地方,人竟然連一個棲身之所都買不起,科學最發展的地方,是性最開放的地方,在舊禮教之下,婚姻通過做媒才成的,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性解放,性解放的地方是最多犯淫亂的罪惡,最多風化事件,最多離婚,最多家庭破裂的地方。人啊!你要到哪裡去?

  當生命結束的時候,你的理想完成了嗎?戈爾巴喬夫(M,s,Gordaehev)凄凄涼涼的下台去了!周恩來最後一句話:『老天不給我太多時間可以搞好中國就死了!』孫中山的最後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這些偉人,最後撒手而去,並沒有實現他們的理想,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寫《羅馬帝國興衰史》的作者,當他一生最大的理想達到了,把最後一個句點點上去的時候,他說:『難道人生就是這樣嗎!?』他就想自殺;海明威(E,Hemingway)是以自殺解決自己的生命的』

  這是人生嗎?如果人就是這樣的話,人的確很可憐。

  我在美國一個地方講道的時候,接待我的人是個博士,他的客廳有一張桌子,桌子下面有幾本很厚的相簿,我問:『某某人,我可以看你的照相簿嗎?』『請便。』當我打開相簿的第一面來看的時候,這相簿的主人是多麼健壯,別人的頭是圓的,他是四方形的,博士帽戴在那裡,笑盈盈的,真是英俊。他在相片的旁邊寫了兩句話:『你這個傻瓜,從小就盼望這一天,現在又怎麼樣?』我問:『你自己罵自己?』『不好意思,我感到我是一個傻瓜。』『為什麼呢?』『我從小盼望有一天拿到博士學位,等我拿到的那一天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難道這是人生的價值嗎?還有一些更高的東西在哪裡?難道就是這樣嗎?看看自己,這樣就完了嗎?就是這樣嗎?』

  我告訴你,有一個很特別的人,用人的眼光來看,他是完全失敗的,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三歲半、他死的時候,沒有留下一篇文章、他死的時候,沒有建過一間學校、他死的時候,沒有建過一支軍隊、他死的時候,沒有寫過一首詩歌、他死的時候,沒有蓋過一間禮堂、他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一一政治上沒有地位、社會上沒有特別的身份、教育上沒有特別的貢獻、。…,從人的眼光看,他的一切,只是一個零。在他英壯之年,應該成功的歲月,被人釘在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他一定要死,三十三歲罷了!但是,當仇恨他的人、抵擋他的人、喜愛他的人,都圍繞在釘他的十字架下,用不同的反應和感情看著他的時候,他講了七句話,其中有一句很特別:『我成功了!』耶穌說:『我成功了!』我想:『成什麼功?自我安慰,自圓其說,成什麼功?』但他講這句話的時候,絕對不是自卑感在作祟,他正在宣布一件事情:『真正的生命意義,是可以達到的。我已經達到了我理想中間的成功』。

  那句話希臘文的意思是『已經完全了,已經走完了,已經成全了。』這個手無寸鐵,沒有自我申辯而被掛在木頭上死去的耶穌,同所有世界上曾經活過的人完全不一樣,他說:成了。他『成了』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看見。奇怪。

  後來,我把歷史再做一番衡量,發現最多的詩歌不是拿來讚美國民黨,最多的詩歌不是拿來卡拉0K,最多的音樂不是來頌揚無盡無期的愛情,但是,最偉大的詩歌,最多的詩歌竟是拿來讚美耶穌。根據健力士世界記錄,基督徒唱的詩歌至少有五十萬首。我想一定超過,因為還有一些我認識的人和我自己寫的詩歌,還沒有算進去。耶穌沒有寫過一首歌,但是,最多的音樂是寫給他的,最大的音樂家如韓德爾、巴哈、貝多芬、海頓……許多的人,都寫讚美詩來讚美耶穌,為什麼呢?他沒有組織過一支的軍隊,但是,有千千萬萬甘願赴湯蹈火,為他而死的自願軍,無論男女,無論古今中外,願意為耶穌而死的人太多了。

  他沒有建過一間學校,但是,今天基督教學校,基督教大學,基督教中學,基督教學堂遍滿全世界。

  這個人是誰?我的思想想不透,他曾經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找人生的道路嗎?在這裡;你找人生的道理嗎?在這裡;你找真正生命的價值嗎?在他那裡。

  這一位在神與人的中間,曾經以最低最低的身份,出生在動物的地方,死在仇敵的刑罰的工具一一十字架上面。這一位最沒有人權的人,成為爭取人權最偉大的力量。

  這一位最沒有享受的人,成為世界豐豐富富靈感的泉源。

  這一位在世界上被輕看、被丟棄的人,成為許多偉人崇拜的對象。

  可能不可能就在對耶穌基督的信仰裡面,找到我那一塊『理想國所失落的磚』?可能不可能在他的生命裡面,在他的救贖裡面,在他的真正有把握,勝過人生困難的歷史記錄裡面,找到我這一生,不能解決的那一個問題?

  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第一,共通性、普世意識中間的理想從哪裡來?第二,為什麼大凡有理想的人都沒有達到他們的理想而離開這個世界?第三,為什麼這個最低、最卑微、被輕看,毫無享受的基督,竟然成功地結束他的生命?對世界產生這麼大的貢獻,答案到底是什麼?

  第一,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樣式造的,上帝是完全的源頭,你被造像上帝,所以你才有完全的觀念。

  第二,偉大的理想結果都不能達到,因為在理想同現實的成就中間,有一個間隔,那是因為人的罪同人已經離開生命的源頭,使人在有限中間沒有辦法達到無限的理想。

  第三,基督成為答案,因為他是以上帝的身份來到人世間,為你為我解決了罪的問題,把上帝的愛同救贖的恩典賜下來。

  他愛你、他改變了我、他把我的整個生命扭轉過來,使我今天有確定、有把握、有無窮的信心、生命價值的肯定,在千千萬萬知識份子的面前,宣揚生命的意義。
  
  願創造你的主,把這感動也放在你心裡;願基督成功的生命的把握,也可以成為你的信仰;願你把你的心打開,在你生命的深處,加上這個真正真理的根基,使你成全你生命的意義。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沙發
MapleTree 發表於 2008-9-29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