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和蘇東國家政改過程例選(一)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9-27 0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提交者:金煊0 加帖在 中間地帶 【凱迪網路】 http://www.

蘇式政治體制是阻礙中國社會大系統進步的瓶頸,已經是全國人民的共識。對蘇式政治體制改革務必提到戰略高度立即啟動。關於民主政治體制的設計網路上已經有多種版式,而如何改革卻少有論述,我們這裡試設計一下改革戰略過程,以拋磚引玉得到更好的方案。
作為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的設計,首先是收集有關資料,根據資料綜合分析得出相關舊新體制之間的連續性,對改革后的局面做出預測,然後根據預測設計戰略思想和戰略方案,再從整體戰略設計分期戰役和預警對策措施。對有關政治民主化的歷史資料,我大致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蘇東政治體制改革成功的經歷;一類是亞洲民主政治成功的經歷;第三類是歐美民主政治成功的經歷。第三種僅作參考,我們的參照系主要取自前兩大類。
1、分類資料的綜合分析
1)、蘇東類資料分析。東歐國家建國后在政治社會經濟上照搬蘇聯的封建專制,和蘇聯一樣實行黨國制模式和管理體制,權力高度集中,個人崇拜嚴重,黨政不分,缺少群眾監督,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壞,壓抑了人民的積極性,干擾了各行各業的正常運作。自70年代後期以來,這些國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是蘇東劇變最深刻的社會根源。蘇東其他國家也同樣經歷了這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官僚特權階級與平民階級的矛盾日益白熾化,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蕭條破落問題成堆,執政黨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引發人民大眾強烈的不滿和積極的反抗,黨內改革派逐步佔領最高領導層;第二階段執政黨的殘暴鎮壓失去效力,反而激發全國各地包括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鬥爭不斷深入和擴大,此消彼漲連綿不斷,執政黨從頑固對抗到被迫妥協退讓,最終不得不實行政治多元化,黨內民主派逐漸佔領最高領導層;第三個階段是黨內最高層開明的民主力量,奮起率領人民群眾最終實行民主化政治改革,蘇東各國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政治方面實行普世適用的議會民主制和多黨制。劇變后的各國,終於擺脫了普世都不適用的蘇式封建社會主義的奴役。
蘇東巨變並沒有發生以往社會變革的激烈社會對抗,暴風驟雨般的群眾運動,甚至是動亂、暴力衝突和戰爭。與以往許多社會變革比,這一次是通過平靜和平的方式,似乎沒有多少人激動、抗爭,沒有大規模的動亂和流血。蘇東和亞洲專制國家中失敗尤為可悲的就是對人民殘酷鎮壓的齊奧塞斯庫了。而以妥協退讓對待民主自由運動的都保持了國家穩定,原國家領導層也得到美好的結局,其中不少人甚至擔任了改革后政府領導人。民主是歷史的必然和人民嚮往的理想社會制度,舊的封建主必須明智地認識到這一潮流趨勢,對待人民群眾的民主要求採取任何鐵腕強硬態度的對抗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知不可為而為之勢必跌得頭破血流。
政治體制改革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沒有預謀策劃籌備組織,僅由於人民群眾心照不宣的默契共識,積怨突然如火山爆發,蘇式舊體制頃刻之間如龐然大物摧枯拉朽轟然倒塌。波蘭改革花費時間是十年、東德十個月、捷克斯洛伐克十個星期、羅馬尼亞是十個小時、吉爾吉斯只有數個小時。用數學回歸分析以此類推,中國的民主政治改革。可能只要十多分鐘在電視上一廣播就風平浪靜奇迹般突變完成,整個過程簡單有序令人瞠目結舌,歷史進程往往是變化莫測的。隨之而來的將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普天同慶了。
我們重點來看蘇聯政治改革成功的經驗。從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前蘇聯以政治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改革時期。1988年6月戈爾巴喬夫首先理智地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概念,並把社會主義「多元化」、「民主化」和「公開性」作為三大「革命性倡議」。(我們黨提出民主政治改革類似口號也已經多年了,在十七大上還提出人本主義和人道主義主張)1990年2月和7月,蘇共召開擴大的中央全會及二十八大,將戈爾巴喬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新思想正式變成蘇共的行動綱領和基本方針。
在黨的奮鬥目標方面,宣布「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在政治體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實行三權分立;在黨的建設方面,要建立一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黨」,放棄專制的民主集中制,「放棄政治上的意識形態上的壟斷主義」。在此期間,戈爾巴喬夫還擔任了蘇聯的總統,使人民「知道一切、思考一切和決定一切」。在思想上徹底否定列寧主義和蘇式封建社會主義。為取得民主政治改革成功,蘇東人民清醒地認識到,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將蘇式專制體制向民主制度的轉軌完善,把改革變成改向,終止蘇式體制,取消、否定一黨的領導(一黨多派制從本則上講已經不是斯大林的一黨制),改造列寧斯大林的政黨專制,直至蘇式政治體制解體。
為了遏制民族分裂勢頭,戈爾巴喬夫和中央政府對之軟硬兼施。如1990年4月制定《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程序法》和《緊急狀態法》,對率先宣布獨立的立陶宛實行經濟制裁,甚至動用軍隊等,,都以失敗而告終。蘇聯對立陶宛鎮壓的失敗充分說明了,對民族解放獨立運動和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用鎮壓強硬的手段,必以失敗和身敗名裂而告終。
1991年3月,蘇聯就保留聯盟問題舉行歷史上的首次全民公決。80%的公民參加了投票,其中贊成保留聯盟的佔76.4%。但在草擬新聯盟條約的過程中幾經周折,並在中央做出重大原則讓步后才得以定稿。新聯盟條約定於1991年8月20日開始簽署,它改國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強調各共和國的「主權」。如簽約成功,蘇聯就將成為一個「自由的、鬆散的聯邦」。
蘇聯體制改革的根本巨變從極左派的政變肇始的,正當蘇聯民主政治體制有條不紊穩步進行時,1991年8月19日,以蘇聯副總統為首的8名高級領導人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陰謀政變企圖終止戈爾巴喬夫的權力,在蘇聯實行「緊急狀態」,阻止民主政治改革的步伐。由於這一行動沒有群眾擁護得不到人心,僅過三天就宣告慘敗。充分說明了任何妄圖阻擋歷史進步違背人民意願的頑抗都是徒勞無益的,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得到更惡劣的結局。
1991年12月7-8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就蘇聯的前途問題在明斯克秘密會晤,並簽署了《明斯克協定》。協定宣布三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並稱「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實體將停止存在」。本來尚可存在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也被極左派不負責的政變夭折泡湯。
12月25日,蘇聯第8任、也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並把核武器控制權親手交給了葉利欽。同時,蘇聯的鐮刀鎚子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紅、藍三色俄羅斯國旗。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舉行最後一次會議,終於按照人民的意願通過宣言正式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作為一個封建國家社會主義大國的歷史劃上了句號。從8月19日算起到12月26日止,蘇聯民主政治改革共計只用了137天。 從1988年6月算起,也只有3年半左右時間。
第二、我們再來看一下波蘭的進程。
1980年11月10日根據格但斯克決議的同意其成員基本為產業工人的波蘭團結工會正式成立。當年發展到1000萬會員。瓦文薩當選為團結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成立后即以結束蘇式體製為主要目標,以罷工和遊行示威為手段,反對官僚特權階級的統治,爭取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和權利。1981年9月,團結工會在格但斯克舉行「一大」。38個地區的896名代表出席了大會。大會通過了《綱領決議》,明確提出要改變現行蘇式政治社會制度。該決議主張建立「自治的波蘭」,進行自由選舉,主張建立一個高於一切的、由團結工會代表組成的「國民經濟社會委員會」。決議中沒有提到承認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領導作用,並表示要擁有自己的報刊、通訊社、出版社、電台和大學等文化宣傳機構。「一大」以後,團結工會民主運動加快步伐,波蘭當局1981年12月悍然宣布實行戰時狀態停止團結工會的活動。救國軍事委員會無理拘捕了瓦文薩為首的數千名工人領袖和反對派組織領導人。不屈不撓的團結工會活動轉入地下,組建了「獨立自治團結工會全波抵抗委員會」和「地區臨時協調委員會」,原團結工會常設主席團成員、華沙分會主席布雅克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領導人。團結工會建立了地下電台,出版了數百種地下刊物,勇敢地進行抗爭。1982年10月8日波蘭新工會法通過後,團結工會被正式取締。但是,暴力鎮壓非但不能解決,而且加劇了蘇式體制下的百業蕭條、官民衝突和執政黨的官僚特權化,1983年7月,波當局不得不對政治犯實行大赦,團結工會開始重新活躍。1984年再次實行大赦,釋放了瓦文薩、庫龍、米赫尼克等團結工會主要領導人,團結工會活動更加頻繁,並得到國際民主進步力量的支持。
1988年團結工會再度發起大罷工,前仆後繼風起雲湧般的工人階級的鬥爭,使波蘭的民主政治改革獲得了希望,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新階段。1988年8月起波當局與團結工會就召開圓桌會議問題進行會談。1989年2—4月團結工會參加圓桌會議,獲得正式承認。同年4月17日,擁有200萬會員的團結工會在華沙法院獲准登記,再度成為合法組織。團結工會合法化后即投入大選準備工作,並在同年6月的議會和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巨大成功。8月,團結工會顧問馬佐維耶茨基受命組閣。1990年12月,團結工會領袖瓦文薩當選為波蘭總統,團結工會踏上執政道路。
第三、羅馬尼亞政治變革的過程。1989年10月匈牙利政局發生劇變,執政的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建為社會黨,匈開始實行多黨制。羅馬尼亞的匈牙利族人對近在咫尺的匈牙利政局變化十分敏感。 1989年12月間,匈牙利電視台多次播放羅馬尼亞匈牙利族牧師特凱什·拉斯洛批評齊奧塞斯庫的言論。對此,齊奧塞斯庫十分惱火。 12月15日晚,幾名羅馬尼亞警察打算強制匈牙利族牧師拉斯洛從這座城市遷走,結果遭到200多名匈牙利教徒的強烈反對。第二天下午,這個城市爆發了有上萬人參加的遊行,其中多數是羅馬尼亞族人,他們的要求已從反對讓匈牙利牧師遷居變成反對齊奧塞斯庫專制。 16日晚,齊奧塞斯庫在布加勒斯特連夜召開黨中央會議,商討對策。 17日在齊奧塞斯庫的指令下,羅馬尼亞軍警在市內開了槍,抓了民主運動積極活動人士,表面上看似乎阻止了人民的民主要求。 18日齊奧塞斯庫按原計劃出訪伊朗。20日下午齊奧塞斯庫結束訪伊回到布加勒斯特。
    12月20日晚,飛揚跋扈、過於自信的齊奧塞斯庫決定21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群眾大會,支持他在蒂米什瓦拉採取的鎮壓行動。21日中午12點,齊奧塞斯庫就在黨中央廣場召開了大規模的群眾大會。
嚴冬的12月,天色灰暗陰沉。十萬人應召前來參加大會。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埃列娜出現在黨中央大廈陽台上,他情緒激動地說:「要堅決打退外國的干涉和蒂米索拉流氓集團的動亂。」他不時提高聲調,揮舞手臂,標示講話的高潮。突然,廣場某個角落喊出了一聲:「打倒齊奧塞斯庫!」口號聲像閃電劃過寂靜的夜空,人們震驚了。齊奧塞斯庫剛舉起的右手,在空中停住了。電視轉播中斷了,留下了齊奧塞斯庫舉起右手的定格畫面。
一會兒,電視轉播又恢復了,齊奧塞斯庫以提高人們的工資福利結束了自己的講話。可是,「蒂米索拉!蒂米索拉!」的擁護聲,「打倒殺人犯!」的口號聲和嘈雜聲匯成了一片,再也無法阻止。頭戴鋼盔的武裝警察包圍了四周的街道,軍官向群眾喊話,命令他們散去。國防部長米列亞親臨指揮,他下令:「不準向人群開槍!」但是,市長丁卡親自跑到前線來傳達「最高統帥」的命令:「可以開槍,朝天開槍,先警告,如果不成,向腿部開槍!」
不願向群眾開槍的米列亞在上下一起施加的壓力下自殺了。齊奧塞斯庫譴責他是「叛徒」,並且當天廣播公布了他「畏罪自殺」的消息。軍心震撼了。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斯登古雷斯庫上將沒有按齊奧塞斯庫的意旨去攔阻群眾,維持秩序,反而壯起膽來「背叛」了他,偷偷下令軍隊撤回軍營,給了齊奧塞斯庫致命的一擊。示威民眾的情緒更加激昂,口號聲、歌聲響徹雲霄,一起向黨中央大廈衝擊。齊奧塞斯庫夫婦看大事不好,下令調來直升機,從大廈的頂部平台逃走。
     12月22日,一個新的政黨——羅馬尼亞救國陣線成立。它是群眾自發行動起來后,推選一些著名的活動家和頭面人物組成,也是當時在羅馬尼亞發生的一系列重大行動的籌劃組織者。救國陣線的主要領導人伊利埃斯庫,他原來是羅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因與齊奧塞斯庫意見不一,1971年被齊奧塞斯庫解職。齊奧齊斯庫死後他當選為羅馬尼亞總統(1990—1997)。
12月25日是聖誕節。下午1時,羅馬尼亞救國陣線組建的特別軍事法庭在兵營內開始對被捕的齊奧塞斯庫夫婦進行審判。 審判結束后,齊奧塞斯庫夫婦一先一后被捆綁著押送到室外。子彈呼嘯著從四面八方向他們射來,齊奧塞斯庫中彈后跪倒,後腦勺撞在了廁所的牆上。齊奧塞斯庫夫人頭部中彈,顱骨開花,腦漿外溢。

[ 本帖最後由 jydeng 於 2008-9-27 00:24 編輯 ]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沙發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9-27 02:42 | 只看該作者
你的文章里好象還少了些什麼應該.還有南斯拉夫的民主改革.至於蘇聯的民主改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樓主是不是也應當提一提,這些國家在"民主改革"之後,怎麼都被分裂了.

樓主能不能解釋這是為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3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9-27 04: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uton2008 於 2008-9-27 02:42 發表 [亞洲和蘇東國家政改過程例選(一)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你的文章里好象還少了些什麼應該.還有南斯拉夫的民主改革.至於蘇聯的民主改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樓主是不是也應當提一提,這些國家在"民主改革"之後,怎麼都被分裂了.

樓主能不能解釋這是為什麼?

你是不是找到民主改革和國家分裂之間的關聯性了?
個人理解: 分裂是由於民族問題(有些人認為與民族自治政策有關), 與民主改革無關.
國內正在討論政改. 轉一個討論政改怎麼進行的帖(太長, 分兩貼, 此其一), 僅此而已. 怎麼解讀, 是你自己的事情. 不再做回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