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懷念故鄉的小河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9-24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提交者:瀟湘珍珠 加帖在 原創文學 【凱迪網路】 http://www.

  天,是那麼藍,就好像是純藍的墨水潑上去似的;雲,是那麼好看,有的像撒著歡跑的小狗、有的像早上伸著脖子打鳴的公雞;風,是那麼涼,幾分鐘時間,就把人滿頭滿臉的汗收掉了;水,是那麼清,跟透明的似的,看得清水中的小魚、小蝦,看得清水底的河卵石……

  我和阿珍坐在河中間的那塊大麻石上,雙腳伸進水裡,和水玩遊戲。我們背唐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唱《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阿珍的聲音又尖又脆,像哨子;我的聲音有點嬌氣,像口琴。尖脆的哨聲,隨風送得很遠。幽幽的琴聲,在腳下的水中打著旋兒。上游的河水像聽到了召喚,急急地從上坑村流到我們下坑村來,坐下來喘口氣,又向羅家坳流去。

  別小看了這條小河喲,上坑村、我們村、羅家坳河兩邊上百畝稻田,都是靠它灌溉哩。他們兩個村子,是怎麼把河裡的水引到比河面高的田裡去的,我不知道。我們村是在禁山下築了一個水壩,水壩兩邊各開了一個口,河水從口子里源源不斷地流向挨著山邊子修的兩條水渠,水渠再開口子,流向水渠下面的田裡。想來,那兩個村子也是這麼做的吧。

  水稻的生長離不開小河,我們人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小河。阿媽們在河裡洗衣服、洗菜;阿爸們在河裡洗手洗腳;天熱的時候,細伢子、細妹子們在河裡玩水;大伢子、大妹子在河邊的柳樹下乘涼。河邊、河中央的大麻石,既是凳子、又是阿媽們的搓衣板。

  河裡有魚有蝦有螃蟹。平日,會摸魚的人,常能從長著青苔的石縫裡捉到幾兩重的石斑。最開心的時候,是有人用魚藤葯魚。那些葯魚的人,都是悄悄的。頭天晚上做好準備,早上四五點起來,天麻麻亮時趕到水頭子下藥。等有人發現嚷嚷起來的時候,那些葯魚的人,差不多撿了一個簍滿筐滿了。這沒關係,河裡的魚多著呢,他們撿不完的。運氣好的,能撿到斤把重一條的漣子魚。輪到我們細伢子、細妹子時,就只能撿到磨石狗了。磨石狗也不打緊,同樣可以興奮我們的眼睛和嗓子。何況中午家裡的飯桌上,肯定會有一碗新鮮辣椒煮魚的。

  細妹子們要比細伢子們多一些喜歡小河。是因為水壩里深的地方有水草,河兩邊的小溝小窪里也有肥嫩的狗耳子、水芹, 這些都是豬們愛吃的菜。碰得好的話,一個水窪子里的狗耳子、水芹,就能裝半簍子。比在土裡挑車前草、灰灰菜,快多了。

  這條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河,是從哪裡來的呢。它是岩池山麓眾多的山溝山谷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的,穿過崢嶸嶙峋的山石,淌過盤根錯節的古樹,流經美麗富饒的上坑村,一路歡歌、一路跳躍,來到了我的家鄉,下坑村。河水叮叮咚咚從上坑村流進我們村,又潺潺地流進羅家坳。

  聽著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動,我和阿珍長成了大妹子。

  阿珍因為父母年事已高,又無兄弟,只一個年幼的妹妹,讀了高中卻放棄高考,回到家中不久,就招了一個上門女婿,繼續陪伴在小河的身邊。

  我則背著同輩們羨慕的目光,背著叔伯輩們殷切的叮囑,走出了小河淌過的村莊,走進了一座剛剛建立不久,教室和寢室在同一幢大樓的學校。鋼筋水泥的房子,我不習慣;汽車的喇叭聲、單車的鈴聲,我嫌太吵;工廠里大煙筒里冒出來的黑煙嗆人,不像家鄉的炊煙里含了飯香、菜香;自來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有一股漂白粉味,不像家鄉小河裡的水,什麼時候捧起來都能喝。後來,同學中興起唱台灣校園歌曲。獨我喜歡朱逢博的《故鄉的小河》「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還有河邊吱吱歌唱的水磨……」

  父親八五年過世,母親離開老家。畢業分配時,我理所當然地留在了市裡,沒回縣裡去。接著找了一個城裡的女婿,又接著生了一個城裡的女兒。似乎,家鄉離我越來越遠了,家鄉的小河也在我的夢裡消失了。

  真是這樣么。阿珍來信,「姐,我家在鎮里建了房子,過了中秋,就搬到鎮上去住了。」我詫異,「在村子里住得好好的,幹嘛要到鎮上去建房子?」「什麼好好的喲,姐是幾年沒回家了。門口那條河裡都沒什麼水了,一年四季都聽不到什麼水流聲。村子里的人都紛紛到別的地方建房子了,村裡沒搬的,已經沒幾戶了。姐以後回來,就直接在鎮上下車。如果想去村裡看看,我再租個車陪你去。」

  我不信。河裡的水怎麼會沒有了呢。前水流走了,后水不是從岩池山麓咕咕地冒出來么。小時候,河裡漲大水,把河邊生產隊里的田、私人的菜地都沖走了……

  碰巧,阿珍的男人阿東要幫人到市裡來拖點東西。阿東買了輛小貨車,偶然幫人拉拉貨。順便,就把我也捎回了老家。

  阿珍怕我看了會傷心,極力地阻攔過我,哪裡攔得住,只好要阿東開著小貨車把我們送到村子里。

  這是我童年、少年日日看見的村子么:上屋場整個兒不見了,一溜煙平平整整的荒地;老屋場也一樣,屋頂沒了,牆倒了半邊,原來的房子竟成了菜土,南瓜藤爬得到處都是。只有我們新屋裡,還有幾戶人家住。阿珍用手遙指,說那棟房子是誰家的,那棟房子又是誰家的。說完補一句:圖的是山腳下那一口泉水。

  再看門口的那條河。天哪,那還是河嗎?真的如阿珍說的,河裡基本上沒水了。整條河床,只有零星的一些小水窪里有水。裸露著的河床,要多難看有多難看,乾的裂著嘴的老泥,被雨水從山裡衝下來的沒了家的泥沙,孤伶伶的大麻石、寂寞的曾經的「搓衣板」……

  我抬起頭往上坑村的方向看。咦,那片曾經鬱鬱蔥蔥的禁山呢,那片把上坑村和我們下坑村隔開的禁山怎麼不見了?那些刺向天的老樹、那些要幾個人合抱才抱得過來的古樹、那些和手臂一樣粗的藤,是誰砍的?怎麼就不怕禁山裡的那些神靈發怪呢。禁山倘且如此,岩池山麓的那些樹們,更可想而知了……

  有句俗話說:大河裡漲水,小河裡滿。反過來,小河裡沒水了,那大河裡呢。

  穿過市裡的湘江河,水面好像比早十年縮了三分之一還不止。

0

主題

153

帖子

32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3
沙發
atl1968 發表於 2008-9-26 10:26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對童年家門口小河的懷念. 那條清澈的小河沒有枯但臭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