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論南方周末的「右派幼稚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9-25 08: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貶損男足那樣貶損領導人?
      ——再論南方周末的「右派幼稚病」


司馬南

  【或許有一幅圖畫,符合南方周末評論員想象的「現代政治文明」:把國家政治領導集團的頭面人物喚來,象貶損中國男足一樣,全然無需尊重呵而斥之。在報紙上、雜誌上、網際網路上,盡可以恣肆取樂,任意蹂躪,隨便調侃,將其編成各種段子最妙,總之竭力令其難堪、令其出醜是為至要。在全民審丑大聯歡的巨大欣快感當中,人性之惡沸天,官員之尊落地,純種的民主政治模式因此逐漸成熟完善……如果政治領導人不願意接受怎麼辦?正好斥責他們沒有「批評脫敏」,不肯「政治妥協」,沒有種下「現代文明珍貴的因子」。如果他們還敢不服,正可以口誅筆伐,爆其猛料,來個悶鍋大起底,象「謝亞龍下課」一樣,責其檢討,罰其下台。至於其人其事到底怎麼樣,則無需多問,因為民主是先天正義的,民意即天理;至於這種「開放言說文化」對國家前途人民利益怎麼樣,尤其無須多慮,傳媒大亨只需發行量,只要新銳度,只關注廣告額,只操作提價,國家鬧不好是你領導人的責任,礙我報紙屁事……】

  在事關祖國統一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南方周末評論員假意表揚書記郭金龍,故作高深行文,頤指氣使扮相,小兒科一般奶聲奶氣任性地胡鬧,他們既不去了解西藏地區實際情況,亦無興趣檢索國家關於西藏的一貫政策,卻專註於替達賴喇嘛傳話,恣肆張揚自以為是的「另一種思維」。

  前日,筆者有《可鄙的右派幼稚病》一文,簡單分析了南方周末評論員在西藏問題上的右派幼稚病癥狀,北大教授某君專門電賀,聲言「右派幼稚病」一詞用以概括南方周末為代表的意識形態勢力惟妙惟肖。對曰:這要感謝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同志,沒有他的《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就沒有這個「句套子」,更要感謝南方周末諸君,沒有他們的頑強的精彩表演,我們就不容易找到如此生動鮮活的「右派幼稚病」現實例證。

  奧運之後,南周「右派幼稚病」再度發作,癥狀也有些新變化,今索性再貼一文繼而論之。余之一文,無非常規膏藥一貼,並不觸及南方周末的筋骨,但是,總不能看著他就這麼病下去呀。

  《開放的言說文化不應限於體育》,署名作者: 南方周末評論員鄧科 。南方周末到底有多少評論員,都叫什麼名字,人們往往搞不清楚,但是,南方周末評論員的文章,無論換成什麼樣的筆名,從哪個角度切入社會問題,均時刻保持自己以價值觀立報,殊死反體制的「政治正確性」,這一點,有閱歷的讀者心裡都很明白。

  鄧科文章講的是體育,但是,核心卻在呼喚「開放言說文化」 ,主張「開放的言說文化不應限於體育」——「言說文化」,聽著很新鮮吧?傳銷普世價值終於臭了一大街,近來不好意思大講特講了,於是評論員文章偏愛彎彎繞兒,偏愛製造新詞,但是細聽聽,唱的依舊是「鸚鵡調調」。

  所謂體育領域中的「言說文化」即「報道自由」「輿論自由」,有否必要引入中國的政治領域?

  南方周末的態度十分鮮明,他們擺開一副架勢,熱烈「呼喚」之,據說還有幾條理由。

  一曰「體育領域的這種開放,使問題得以披露並逐步克服……如果沒有自由的表達和公開的監督,足球問題是不是會掩蓋得更久、崛起之路會更漫長?」

  這個理由恐怕很難成立,因為評論員根本沒有證明,在相反情況下,必不如此。

  中國足球不出息,卻被列為「開放言說文化」的成績,如此論證,犯有形式邏輯錯誤我們就忽略不計了,因為這畢竟屬於相聲的幽默。

  人們可以據此倒錯邏輯,得出更好玩的結論:中國男足不爭氣,恰恰是你們胡亂謾罵的結果。

  當然,誰都明白,事實上,開不開放「言說文化」,罵與不罵,中國男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扶不起來——問題的根,不在這裡。南方周末能將中國男足與「開放言說文化」掛鉤,「國足還有一點用」,俺信了。

  二曰「最有價值的,是這個過程中體育領域形成的現代文明,比如現代政治中重要的妥協精神,比如官員對批評的「脫敏」,比如視因責下台為正常的心態。這些,中國體育都為中國播下了現代文明珍貴的因子」。

  「現代文明」「政治文明」原來是可以像手搓泥巴一樣任意定義的。定義完了便可以隨便粘接,粘接到體育上,便有了「妥協」「脫敏」的「現代因子」。評論員說得太累、太繞,太不直接了,不就是找理由不負責任地隨便罵人嘛——此刻泰國街頭的現代政治亂相,正在實踐「開放言說」原理,他們任意羞辱台上領導人,罵他是豬,罵他們該死,佔領他的總理府,搶走槍支和政府文件……泰國民主派比「中國體總」做得好多了,「政治文明程度」也高得多。

  三曰「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與媒體形成一種新型關係,平等獨立,監督合作,「就其勤懇和親和來說,他們幾乎可為同級別其他國家機關的表率。」查看體育總局的網站,在領導介紹中它可能是惟一一個一把手頭像與其副職並列的國家機構。」

  南方周末的眼光是獨到的,他們發現了體育總局的網站「一把手頭像與其副職並列」,進而得出結論,體總「可為同級別國家機關表率 」。這一條倒好學,新華網、人民網,把「一把手」照片移入到「二、三、四、五、六、七把手」行列當中就完事了。可是,視此為「現代文明」豈非貽笑大方?難道西方諸國總統在政府網站上是「排隊入列」的嗎?退一步說,即使這個南方周末發現的細節,實屬「現代政治文明」之大功大德,又怎麼證明他是「開放言說的」 的結果呢?「開放言說」的這個結果,又意義何在呢?

  四曰「事實證明,言論開放並未引起混亂」。南方周末問道:「中國體育難道不是一邊自由討論,一邊依舊攻金奪銀嗎?」不錯,中國體育端的如此,但是,中國體育畢竟是中國體育,不是中國經濟,不是中國政治,不是中國軍事,不是中國金融,不是中國全部。也就是說,這個體育固然重要,但是畢竟非要害,非整體。焉能以體育為例,進而得出結論說,中國亦當如此,中國必當如此,中國如此可也?

  譬如一座城市,有些小區域,可以鬧,可以亂,可以當街踩高蹺、扭秧歌、拿大頂、耍把式,開化裝舞會,可以行人坐在馬路中間撓痒痒,汽車來了還不讓你過呢——民俗風情街、步行街嘛,但是在全城禁止汽車通行,不顧市民首先要吃飯的第一要義,以娛樂代替國計民生,那就有點不靠譜了。體育界、娛樂界兩條風情街道,花哨一點,有事沒事呢經常秀一下,無礙大局,亦為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這麼秀起來,未免幼稚可笑了。

  南方周末如此說,據說是有理論淵源的,依據的是哈耶克的概念「一個可以擴展的秩序」原理。「美好的秩序都是可以擴展的」.呵呵,很難理解小拇腳指頭的秩序,如何擴展到心臟的二尖瓣裡邊去?哈耶克老頭一句八竿子打不著的話,竟然被熱捧成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估計哈耶克知道了,自己也會莫名其妙。

  主張象評論體育一樣評論政治,象體育娛樂化一樣政治娛樂化,這是「右派幼稚病」患者病情加重的表現。有些患者只要聽到有人對他們稱之為「專制」的體制有任何不滿,便興奮地不問深淺引為知己,會寫字的甚至直接奉為大師。故此,他們對哈耶克病態地頂禮膜拜,對波普和曼斯菲爾德虔誠地俯首帖耳,甚至見到美國新保守主義的開山鼻祖列奧·史特勞斯,也象粉絲撞見李宇春,荷爾蒙頓泌面色緋紅,渾身打顫獻吻不已。 事實上,同為西方思想家,「中國現在更加需要了解的是凱恩斯、維特根斯坦、斯金納,這樣的向西方傳統觀念徹底挑戰的人物」(相藍欣語)。

  南方周末很關心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景,這一點全國人民都知道,但是,他們第一不認祖宗不講傳承;第二不理會執政黨的鼎力創新;第三蔑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理論和最新成果;第四不深入了解中國現代化實際進程。只是悶著頭從理念出發,一味變著法地傳銷「西化民主」。毫無疑問,這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真正走向是背道而馳的。一些卓有遠見的西方學者注意到了,中國正在醞釀可能出現挑戰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的人本政治模式,故而他們建議西方,放棄那種霸道的不惜代價敦促中國「西化」進程的幻想。

  指望西人放棄幻想不再霸道,怕不那麼容易,讓南方周末為代表的右派幼稚病患者,改變耽於幻想不肯正視現實的自戀、自虐,同樣不易。

  十分有趣,南方周末雖然口口聲聲「無需害怕批評」,呼喚「開放言說文化」,但是他人,包括筆者的批評文章,卻沒有一篇能夠肯登在他們的報紙上——他們要政府呵護南報的「言論開放」,卻不肯呵護反對者的「言說自由」。請問,一張報紙的銷路市場,你們尚且懂得竭力維護,比南方周末不知道要大多少倍的全中國人民的大事,你們為什麼會那麼輕率的鼓動「開放言說」?

  實行如此虛偽的雙重標準,南方周末到底是真的幼稚,還是藏有「另一種思維」呢?

  或許有一幅圖畫,符合南方周末評論員想象的「現代政治文明」:把國家政治領導集團的頭面人物喚來,象貶損中國男足一樣,全然無需尊重呵而斥之。在報紙上、雜誌上、網際網路上,盡可以恣肆取樂,任意蹂躪,隨便調侃,將其編成各種段子最妙,總之竭力令其難堪、令其出醜是為至要。在全民審丑大聯歡的巨大欣快感當中,人性之惡沸天,官員之尊落地,民主政治模式因此逐漸成熟完善……如果政治領導人不願意接受怎麼辦?正好斥責他們沒有「批評脫敏」,不肯「政治妥協」,沒有種下「現代文明珍貴的因子」。如果他們還敢不服,正可以口誅筆伐,爆其猛料,來個悶鍋大起底,象「謝亞龍下課」一樣,責其檢討,罰其下台。至於其人其事到底怎麼樣,則無需多問,因為民主是先天正義的,民意即天理;至於這種「開放言說文化」對國家前途人民利益怎麼樣,尤其無須多慮,傳媒大亨只需發行量,只要新銳度,只操作提價,只關注廣告額,國家鬧不好是你領導人的責任,礙我報紙屁事……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8-9-25 11:28 | 只看該作者

附原文全文:對西藏問題的另一種思維

作者: 南方周末時局觀察員 曹辛

    3月中旬以來發生在拉薩、甘肅和四川等地的暴力事件令全球矚目,其所激起的政治效應依然在發酵,而該事件對全球華人來說,所激起的憤怒,遠超以往。

    3月28日,達賴喇嘛通過西方多家媒體發表「致中國兄弟姐妹的公開信」,同時他還聲明:決不分裂,支持北京奧運。

    兩天之後,正在寮國訪問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受訪時表示:「只要達賴喇嘛放棄獨立的主張,特別是施加他的影響,停止西藏當前出現的暴力活動,承認西藏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我們就可以和他恢復對話。」

    之前的3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和布希總統的電話通話中也表示:「只要達賴真正放棄『西藏獨立』的主張,停止分裂祖國的活動,特別是停止目前在西藏等地煽動策劃暴力犯罪活動和破壞北京奧運會的活動,承認西藏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願意同他繼續進行接觸商談。」

    中國兩位領導人的表態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藏傳佛教在藏族民眾中的影響,是現實存在的;達賴喇嘛作為宗教領袖在藏傳佛教信徒中的影響力,也是事實。

    基於上述基本事實,一些現實的政策操作可能需要考慮。

    首先要把廣大藏族信教群眾和官方語境中的「達賴集團」區別開。由於藏傳佛教事實上除達賴喇嘛以外再無其他為絕大多數信徒接受的宗教領袖,因此信徒們對達賴在宗教上的信仰和膜拜,不能被理解為政治上必然的服從,更不能被理解為主張分裂國家,這是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藏區必須堅持的一條底線。

    其次要把流亡國外的普通藏人和「達賴集團」上層區別開來。1959年追隨達賴流亡國外的藏人成分複雜,半個世紀即將過去,應抱著「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態度,只要他們不再主張分裂國家,就應翻過那不愉快的一頁,向他們伸出歡迎之手。

    即便在「達賴集團」內,也必須要把主張「非暴力」手段的人和熱衷於暴力手段的極端主義分子區別開來。不論何人,只要他不主張西藏獨立,不主張暴力手段,中央政府就應把他和極端分子相區隔。

    據一位長期在西藏工作的中央駐藏機構官員介紹,北京市長、西藏自治區前任黨委書記郭金龍在主持西藏工作時,曾提出並執行過這樣的政策:在宗教信仰上,要把中共黨員和非中共黨員區分開來,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而非中共黨員則有信教自由;把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動和利用宗教從事分裂國家的活動區別開來;一旦觸犯刑律,不管什麼民族,一律依法辦理。據不少在西藏工作過的人士反映,這些政策相當成功。

    事實上,國內不少專家都認為,藏傳佛教和個別宗教極端主義有很大不同,它基本上表達溫和訴求,對於今天中國要建立和諧社會來說,它事實上存在著合理的、積極的成分。正因為如此,藏區的情況不同於其他民族自治區,別的民族自治區域的經驗,也不能完全適用於西藏,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具備解決上述問題的制度基礎。

    一位歐洲大國駐華使館的參贊幾天前曾經私下對本觀察員坦陳心跡:達賴喇嘛建立大藏區的想法在今天未免太不現實,但是同他(達賴)對話,我們歐盟都贊成,對話,無論如何總是好的和正面的。

    就今天來說,不分裂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奧運,可能是雙方對話的起點。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