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幣升值放緩, 熱錢資金外逃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9-25 0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者: 許波
華盛頓
2008年9月25日
  
國際知名的投資管理公司警告說,中國的證券、房地產和外匯市場在美國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以及經濟降溫的衝擊下出現了資金外流的跡象,需要引起中國政府的警惕。

*升值結束日 資本外逃時?*

馬丁可利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市場總裁克里斯·盧弗爾指出,外國投資者正在從中國市場撤出資金。這種資金外流的現象最初是由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出現的金融危機引起的,但是這位掌管30億美元證券資產的金融專家認為,當人民幣升值進程結束的前景逐漸明朗之後,中國將出現新一輪的資本外逃。
   
自今年六月末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僅升值了百分之零點45,這是過去兩年多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最小的一個季度。
   
自從2005年7月人民幣和美元脫鉤以來,人民幣三年多來總共升值了百分之21。過去一年就升值了大約百分之10。投機人民幣升值的熱錢一度滾滾流入中國,迫使北京不得不長期實行貨幣緊縮政策。
   
*7月以來人民幣停止升值*

但是進入今年第三季度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明顯放緩。中國政府擔心,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震蕩和經濟放緩所導致的需求下降將嚴重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因此自7月份以來實際上停止了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彭博新聞社援引專家根據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得出的判斷,今後12個月人民幣升值僅為百分之零點8。
   
*資金撤出匯市股市*

華盛頓政策性刊物「國家雜誌」國際經濟和貿易版專欄作家布魯斯·斯多克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將導致過去如潮水般湧入中國的投機性熱錢大舉撤離中國。

「過去湧入中國的許多外國資金都屬於熱錢,現在這些投資者有了新的算計,那就是即使中國不完全停止人民幣升值,升值的步伐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大了,投資外匯市場的資金也不會像過去那樣賺錢了。」

資金撤離不僅僅是發生在外匯市場的孤立現象。過去一年,衡量中國股市的綜合指標滬深300指數下降了百分之61,中國股市成為全球僅次於烏克蘭的表現第二差的股市。密切關注中國市場的韓國資產管理協會最近注意到,中國股市在今年上半年一直處於資金凈流入狀態,但是從7月份開始,資金大舉撤離股市,7、8兩個月接連出現資本凈外流的現象。

*房價強弩之末?外資減少流入*
   
與此同時,長期繁榮的房地產市場也出現降溫跡象。根據中國的中央銀行這個星期公布的數據,中國家庭的購房意向降到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份,7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比去年同期僅增長了百分之5.3,這是18個月以來的最小增幅。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斯多克斯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一樣,存在大量泡沫因素,可以預見,過度膨脹的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

「海外資金流入中國的不斷下降肯定與此有關,因為中國房屋價格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價格上漲的部分原因是海外投資者,尤其是海外華人投資的結果。我猜想,如果你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投資,看到美國、西班牙和英國房地產市場相繼崩潰,你就不能不想到,下一個可能就輪到中國,於是你要退出市場,這就會引發房地產市場的調整。」
   
*熱錢離華幾時休?*

美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引發的金融風暴促使北京更加謹慎地處理資金外流的問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副院長陳東歧表示,中國應該防止資本過度從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撤離。

這位官員證實,投機性資本從6月開始大舉撤離中國,他預計這種現象在隨後幾個月將會連續發生。   

華盛頓政策性刊物國家雜誌的專欄作家斯多克斯認為,中國官員有關資本外逃引發金融震蕩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是鑒於中國經濟降溫和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未來一段時期資金撤離中國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一些預測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減慢多達兩個百分點,這樣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中國市場就不像先前那樣有吸引力了。更重要的是,外國投資者今後將看緊他們的錢包。他們看到自己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投資大幅度縮水,就必然會非常小心謹慎。」
   
滙豐銀行剛剛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證實,全球主要大型基金的經理們正在減持他們對亞太地區新興市場股市的投資份額,增加了對貨幣和債券的投資。

關鍵詞:中國,證券,房地產,外匯市場,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經濟降溫,資金外流

[ 本帖最後由 大西洋人 於 2008-9-24 20:41 編輯 ]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