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航黃海教授:太空漫步最難是開關「生死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25 2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 ... 4_4616_801299.shtml
008年09月24日 09:29大洋網-信息時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副院長黃海。時報特派記者 郭柯堂 攝

北航學院副院長黃海揭秘神七發射 太空漫步最難是開關「生死門」

時報北京專電 (特派記者 薛冰)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已進入發射倒計時。航天專家們最擔憂問題是什麼?神七發射可能遇到最大難點在哪?昨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副院長黃海接受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過程中,最大難點無疑是氣閘艙密封之門開啟或關閉。

太空行走「牽著繩索」?

信息時報:與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特點是實現「太空漫步和釋放伴飛小衛星」兩大任務。

有些專家稱此次宇航員出艙是牽著繩索,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漫步,您怎麼看?

黃海:神七發射將完成中國航天史上一個里程碑性質的任務就是太空漫步,宇航員穿特製艙外航天服走出艙外執行任務,與歐美相比,中國載人航天有自己特色。雖然在時間上,與前蘇聯及美國存在一定差距,但與歐洲相比中國還是世界上第三個靠自己獨立航天體系,把宇航員送入太空軌道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日本、印度、加拿大不是靠自己航天系統將宇航員送入太空,中國在載人航天上已跨出重大一步。從技術上說,我認為中國此次「太空漫步」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漫步。目前,航天專家考慮在宇航服中加入「太空機動裝置」,讓宇航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行動。

信息時報:此次公布的三個宇航員出生年月幾乎都是1966年9月至10月,是巧合或另有它因?

黃海:研究這麼多年航天事業,我不覺得有什麼必然因素,純屬巧合,出生年月和航天員身體素質應該沒必然聯繫。

最大難點開關「生死門」

信息時報:您覺得神七發射可能遇到最大難點是什麼?

黃海:氣閘艙密封之門開啟或關閉,太空飛行中艙門被稱「生死之門」。太空行走及飛船返回地面,關好艙門非常重要。神七涉及出艙行走,必須開關好艙門,事關航天員生存問題,這是神七發射可能遇到的最大難點。

氣閘艙最關鍵是密封,航天員要出來活動,肯定要通過兩個氣閘門。開關好艙門對於神七非常重要,目前已對艙門做過數百次實驗。航天員進行數次開關艙門實驗,可以獨立完成好開關艙門任務。

信息時報:神七發射進入最後時刻,您最擔心的是什麼?

黃海:一點不擔心,雖然神七沿襲神六很多技術,但經過幾年更新,應該說可靠性更高、技術更成熟。比如著陸緩衝發動機等,運載火箭也進行技術改進。

信息時報:您覺得中國乃至世界航天熱是否帶動航天院校讀書熱潮?

黃海:是的!航天熱已經持續較長時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每年報考宇航學院與航天相關專業如空間飛行器、航天飛行器設計與研究、火箭發動機動力專業等,報考的本科生、研究生異常火爆,考錄比競爭激烈。學生畢業后普遍進入航天相關研究院所、工程部門工作。

航天界的泰斗級人物,神五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神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有「航天少帥」美譽的「神舟」號飛船系統總指揮袁家軍等均是出自航空航天大學。

黃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副院長、教授,曾參與國家航天領域一些重大項目技術發展論證工作,是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研究飛行器結構優化、空間智能結構及其控制、航天飛行器新概念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