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小細節會讓你越來越丑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9-26 1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些人很注意養生保健,但在生活習慣上卻存在一些誤區,像下面這些「亡羊補牢」的做法,不是尤未為晚而是為時已晚了,這已經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

      餓了才吃: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且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

  其實,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感到飢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反應,這時再補充水分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飲水1500毫升左右。晨間或餐前一小時喝一杯水大有益處,既可洗滌胃腸,又有助於消化,促進食慾。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於不常飲水的人。

   累了才歇:

  許多人誤以為累了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是身體相當疲勞的「自我感覺」,這時才休息已為時過晚。過度疲勞容易積勞成疾,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還是體力勞動者,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都要適當的休息或調整。

      困了才睡:

  睏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才去睡覺。按時就寢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人的一生約有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中樞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急了才排: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可導致「自身中毒」。因此,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以減少痔瘡、便秘、大腸癌的發病機會。

   胖了才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逐增加。導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而這幾種誘因完全可以在體重超標之前加以預防,如控制飲食,防止暴飲暴食,調整飲食,加強體育鍛煉。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理想的減肥藥,因此,減肥不如防止肥胖。

      病了才治:

  疾病應該以防為主,等疾病上身,已經對身體造成危害。疾病到來時都是有信號的,比如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時應該加強鍛煉,提高自身抵禦疾病的能力,感到身體的亞健康,就要引起注意,要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2009,我等你……

66

主題

386

帖子

100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3
沙發
吳鉤 發表於 2008-9-27 0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9-27 1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

主題

401

帖子

12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6
4
A_james 發表於 2008-9-28 21:58 | 只看該作者
簡直是胡說八道!!! 比如一日三餐本來就是按照體力勞動的消耗設置的,現在的消耗一般地說一日/1到2餐也就達到了所需要的卡羅里了, 餓了吃,還有很多是情緒上的假餓而不是實際的生理餓. 比如很多的人尤其是美國人他們釋放焦慮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吃" 通過血液流向胃區而減輕大惱的焦慮. 這也是餓嗎?
再說飲水,腎功能不好的人多飲後主要癥狀是腰痛和下肢腫脹, 防止的要點就是渴了少飲水,不渴不飲.
按照你的說法人還不死呀/  記住以後不要誤導人,你這是犯罪
jame wa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7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7
5
白髮魔女 發表於 2008-9-29 0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A_james 的帖子

原諒那些人的無知吧,估計沒幾個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