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作家揭食品黑幕遭人身威脅 日本主婦追捧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9-20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鳳凰網    2008-09-19 12:21:46

繼獲尤利西斯報告文學獎之後,作家周勍上月又以報告文學《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調查》在日本獲得「期待暢銷書」銀獎。
    
由三鹿引發、席捲整個中國乳業的三聚氰胺事件讓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目前最為關注的事情,但周勍這本有關食品安全的書在國內銷量平平,在國外卻被翻譯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僅在日本的銷量就達5萬餘冊。周勍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在美國這種報告文學被歸類為「扒糞文學」,即揭露實業界醜聞的文學作品,但在中國,雖然大眾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但在他之前基本沒有作家敢於寫出這樣的文章。

  開始調查緣於豬脖子肉包子

  周勍(qing,音同「情」)是陝西人,曾任西安倉頡文化研究所所長等職務,他也是研究「文革」手抄本的專家。周勍昨日坦言,當他於2002年開始動筆寫這個中國食品調查報告前,他對食品安全並沒有太多的研究。讓周勍關注食品安全是一次到南昌時的早餐經歷,「我吃早點,要了一籠包子,很便宜,一共10個只賣1.5元。為什麼這麼便宜呢?我就去打聽,結果調查后發現,用來做餡的是豬脖子肉。即使在飢荒年代,屠宰豬時,豬脖子肉都是要扔掉的。因為豬的淋巴就在脖子的位置,淋巴是動物過濾細菌病毒,吃了這部分的肉人很容易得病。」但在當時,卻沒有人注意這一點,攤販也為降低成本用豬脖子肉做餡。

  周勍決定將食品當一隻麻雀(雖然小,但五臟俱全)來解剖中國社會的現實。

  扒糞文學曾遭到人身威脅

  《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調查》引起人們注意還是源於此後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周勍說:「我本來想打動別人的思想,但最後是打到別人的胃上面去了。」他分析原因時說,這也是中國人從吃不飽到吃飽,再到現在吃衛生的變化。

  揭露實業黑暗的作品在美國被稱為「扒糞文學」,調查本身也充滿了危險,一次周勍通過「線人」聯繫到專賣「瘦肉精」的老闆,對方非常警惕,周勍就藉口說需要「瘦肉精」做藥引取得信任,而交易之後,對方似乎發現什麼端倪,找了幾個人騎著摩托車攔住周勍坐的公共汽車,周勍咬定自己是為人治病心切才要「瘦肉精」,這才從對方刀棍之下脫身。

  周勍贊同國家停止食品質量免檢的決定,「我調查『瘦肉精』就發現,超市對養殖場明確要求餵養時一定要加『瘦肉精』,因為這樣豬肉才更有『賣』相。規模越大、利潤越大,這就是為什麼不少大的乳製品企業有問題。」

  不滿現狀欲辦網站普及知識

  毒大米、地溝油到毒奶粉,近年來國內的食品安全事件越來越多,周勍認為,國人對食品安全認識還並不高。「我們太容易忘記和原諒,你看冠生園月餅事件和光明過期牛奶事件,可一段時間過去后,大家不是一樣買冠生園和光明生產的東西嗎?我今天和一個日本朋友見面,他說日本某社區一對賣大米的夫婦,被查出大米有問題,夫妻隨後就自殺了。因為這樣的事情被查出來,他們已經沒有顏面在這個社區生活了。」

  《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調查》日文版銷量達5萬冊,這對中國作家的作品來說是一個奇迹,有人曾以為購買者是到中國工作或旅行的日本人,但實際上,家庭主婦是這本書的主要購買讀者,「這不僅僅是中國才面對的問題,日本也同樣有,她們希望從書中瞭解防止食用不衛生食品的方法。」

  據悉,周勍的《民以何食為天》最初發表於《報告文學》雜誌,這部被批評家形容為「觸目驚心」的報告文學隨後被《書刊文摘》選摘刊登,2006年由中國工人出版社推出后又獲得兩年一度的尤利西斯國際報告文學獎,並被翻譯成日文、德文、英文、韓文出版。周勍說,他目前希望和朋友辦一個網站,做食品安全的普及工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