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長,小心誤解了您的孩子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9-24 2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添添媽最近遇上了煩心事。前段時間添添爸出差了,照顧添添日常生活的擔子全壓在了添添媽一個人肩上。從添添早上起床到晚上講故事睡覺,全靠添添媽一個人。再加上最近公司也比較忙,白天累一天晚上還得加班。添添媽想著添添能理解媽媽呢,誰想到這孩子還長脾氣了。晚上回到家特別調皮,不好好吃飯,好不容易哄著吃完飯還搗蛋,不是不肯洗澡就是不肯睡覺,要不就打碎家裡東西。添添媽都焦頭爛額了,這孩子怎麼突然就這麼不聽話了?


      為此,添添媽特意請教了好育園的兒童心理學家。這位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兒童在短期內突然性情大變,大多是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就添添這個例子來說,平時父母兩個人都在家的時候,添添能獲得很多和父母親密的時間。現在爸爸出差了,添添媽精力有限,自然分配給添添的時間就很少了。也許平時自己放學回家有爸爸陪著自己玩遊戲,可現在呢,媽媽一到家就扔下添添一個人自己去做飯了,晚上睡覺前想讓媽媽多講兩個故事,媽媽卻說自己還要加班,催添添早點睡。煩惱的小添添不知道怎樣媽媽才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於是只能通過調皮搗蛋的方式來引起媽媽注意,他當然也不知道這樣會讓媽媽苦惱。


      孩子這樣的思維邏輯成人是很難理解的,相信其他媽媽們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為什麼家長容易誤解孩子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孩子們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往往比較弱勢。


      孩子還不具備成熟的語言溝通技巧,大多數時候他們都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有時候,甚至只能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而這往往讓家長很難理解。譬如,您的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有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譬如自己系鞋帶,自己整理玩具。一旦家長插手這些事情,孩子們會比較抵觸,有的孩子會說「不要」,有的孩子則乾脆推開媽媽的手。而實際上,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只不過是:「讓我自己來吧」。而這時家長往往會武斷地認為孩子不聽話。


      二、家長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很多媽媽都認為,乖巧的孩子就應該聽話,玩也要規規矩矩地玩,不能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不能在沙發上亂蹦,不要瘋跑,不要打鬧,不要玩水,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試想,孩子們玩的過程何嘗不是他們在觸摸和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呢?瘋跑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運動的刺激與暢快,而打鬧也只是自己最初社交的一部分。孩子也有他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也許這個方式和成人不一樣,但這並不代表他就要受到批評和指責。


      孩子們的世界是簡單而神秘的,只有當我們真正以平等的姿態進入孩子們內心,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童年,還是從消除對孩子的誤解做起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