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總統候選人對華政策解析 麥凱恩強硬奧巴馬狡猾

[複製鏈接]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任O行 發表於 2008-9-19 0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總統選舉兩位候選人的對華政策問題,一直備受國內關注。日前,奧巴馬和麥凱恩在「中國美國商會」(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官方網站,分別發表了他們各自的對華政策主張文稿。由於這是兩位總統候選人首次發表對華政策主張,因此認真分析兩人的對華政策的相同點,特別是不同點,對研究未來美國政府對華政策具有一定意義。

1. 經貿問題

  縱觀兩人的基本觀點,首先兩位候選人都強調了美中關係的重要性,美國與中國存在諸多的共同利益,在處理重大國際事務問題上、全球氣候暖化問題,以及促進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特別是加強美中兩國之間的經貿發展等,都具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必要和空間。在麥凱恩的文告中,他首先指出,亞洲的復興不僅為這一地區帶來了蓬勃發展的生機,而且對整個世界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要抓住這些機遇,需要強有力的美國領導層,也需要美國對於命運與我們日益休戚相關的亞洲做出明確的承諾。這要求國際合作主義而不是孤立主義,需要全球貿易而不是國家保護主義……核心挑戰之一將是如何正確處理好美國的對華關係。」 為此,麥凱恩強調,下屆美國政府應該促使中國政府在兩國經濟關係層面監督「中國就開放市場所做出的承諾」其中,「必須包括執行國際貿易規則、保護知識產權、降低製造業關稅以及兌現其貨幣匯率向市場化過渡的承諾。」

  奧巴馬在他的文章中,同樣強調了美中貿易關係中面臨的挑戰問題。他說:「我深知,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能夠受益於對華貿易,但前提必須是中國同意遵守市場規則,並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奧巴馬還特彆強調了貨幣匯率問題,並態度強硬地表示:「由於中國人為制定低貨幣匯率政策,使中國保持有巨大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這不利於美國企業和僱員,也不利於世界的發展,並最終可能造成中國國內的通脹問題。……作為總統,我將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徑尋求中國貨幣政策的改變。……作為總統,我將採取強有力的、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適當時候運用我們的國內貿易救濟法以及世貿組織的爭議解決機制。」

2.全球暖化問題

  在處理全球氣候暖化問題上,兩位總統候選人都表示要與中國積極合作。麥凱恩說:「在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中國的合作是必要的。如果我們希望訂立有意義的環境保護協議,它們必須包括有可能比史上任何國家污染空氣更快、年污染量更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而奧巴馬說的更為詳細。他指出:「氣候變化的挑戰要求美中兩國立刻行動起來,將雙方合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我們是當今世界兩個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一個是全球最富有的發達國家,一個是世界最大、最具活力的發展中國家,雙方旨在消除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方面的合作能夠樹立典範,由此產生的實踐和技術將為全球努力提供動力,包括就建立后京都氣候體制達成協議的努力。」過去8年,布希政府在全球暖化問題上相當失策,倍受各國批評。因此,下屆政府在這方面將會有較大突破,而與中國加強合作顯然既不會有太多政治和外交風險,也可以為新任總統迅速撈到資本,可以說對美國最為有利。

3.軍事透明度

  在美國近年最關切的所謂中國「軍事發展透明度」問題上,麥凱恩和奧巴馬的態度都比較緩和,顯示了下屆美國政府或許在此問題上,將持比較彈性的政策。在過去數年,隨著中美兩軍之間的交流不斷擴大,美國在中國發展軍力問題上開始出現微妙變化,也做出了適當調整。例如,在公開場合,美國政府和國防部對中國迅速擴大軍力的做法,不再象去過去那樣做公開激烈指責,而是改用比較婉轉的口吻敦促中國要增加「透明度」。

  麥凱恩在文章中說:「中國日益增強的國力和影響力賦予了其在全球政治中充當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的義務。通過增加其重大軍事建設步伐的透明度,與國際社會合作來孤立被邊緣化的國家,中國可以支持其是一個正在「和平崛起」的國家的論點。」奧巴馬則指出:「兩國都對對方的長期意圖有著很深的顧慮,而這些顧慮是不會自行消失的。……我們還需要深化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持久的高層對話。兩國軍方不僅應當增加接觸的次數,同時也應當提高雙方溝通交流的質量。」兩人的表態都顯示出,未來美國政府基本上會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與中國對話。

3.人權問題

  在相對敏感的人權問題上,兩人的態度各有所不同。麥凱恩的態度顯得強硬,並拿「國際準則」做文章。他說:「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其公民的方式是國際社會理所應當的關注點。中國簽訂了諸多國際協議,使得其國內行為不再僅僅是國家主權的問題。要在現代的國際體系中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一國政府還必須在保護本國人民權利方面擔負其責任」。

  與之相反,奧巴馬則「狡猾地」以勸喻方式,暗自敦促中國改善人權。他說:「更好地保護全體民眾的人權,向著民主與法治前進,將使中國在國內和國際上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其作為一個國家的潛力。這是中國人民的企盼,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所真正需要的。這種改變不會像中國領導人可能擔心的那樣削弱中國的實力,相反,它將為中國的長期穩定與繁榮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向民主政府、法治社會和全面保護人權邁進是全球大勢之所趨,中國不可能無限期地孤立於這一全球趨勢之外。」

    至於台灣問題,兩人均未在文章中涉及這個敏感話題。這可能是出於此問題的政策性太強,而且不能提出任何與美國現行的台灣政策背道而馳的說法,因此,兩人都刻意小心迴避了。

  除了以上這些主要內容外,兩人都強調將致力於加強美中關係。如麥凱恩特彆強調「下一屆美國總統必須要以雙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結成更牢固的美中關係。」當然這可以解讀為「選舉策略」,至少要在重大外交關係上表態,等等。但它多少也反映出下屆美國政府都在尋求「改變」,美中關係也不例外。「改變」可以往積極,互利雙贏的方面改變,但也要警惕可能出現的「逆轉」。究竟下屆美國總統如何經營美中關係,不在他們說什麼,而關鍵要看他們如何去做。



                                                                                                       2008.09.18. 華盛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