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穫中國」成為此次金融危機中華爾街唯一完美之作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9-19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收穫中國」成為此次金融危機中華爾街唯一完美之作
-



金融危機終於席捲而來,華爾街這個全球資本的「耶路撒冷」幾乎被連根拔起。五大投資銀行中,雷曼兄弟步貝爾斯登後塵破產,美林證券400億美元賣身求生,摩根斯坦利四處插標求賣,高盛受襲歷史最大股價暴跌……如果把兩天前美國財政部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和美聯儲「國有化」AIG再聯繫起來,一切完美地印證了此次危機的「操盤手」格林斯潘「百年一遇」的論斷。

  而此時的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的紀念盛宴開場之際,在北京奧運豪邁情緒餘燼仍在繚繞的微醺時刻,不得不面對一個冷酷的現實:這些年,政府用國人勞動血汗所得投資的1.8萬億美元、主要以美國證券為主的外儲資產,已經緊緊地將中國與這場金融危機綁在了一起。

    何謂金融危機?正如實體經濟生產過剩導致「倒牛奶」和「毀機器」那樣,金融市場危機就是虛擬經濟生產過剩的總爆發,也就是資產價格泡沫持續破滅、金融生產力不斷自毀的過程。在此全球性財富大毀滅的緊要關頭,中國政府必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資源, 像98抗洪搶險、03抗擊非典和4個月前抗震救災那樣,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國人的血汗錢,保衛中國的財富。

  事實上,自去年6月美國次貸危機揭開此次金融危機大幕,一年多來已經深刻影響了中國市場。尤其是近三年來最受全球金融炒家「鍾愛」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反轉變化之快、之烈、之甚,令人驚心動魄。

  短短十多個月,A股市場從6000多點的高位下跌到目前1800多點的低位,累計跌幅已近70%,價格泡沫破滅造成超過20萬億元、接近一年中國GDP的市值蒸發;房地產市場完成了一年瘋狂,2007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6%,深圳、北京和上海等核心城市房價漲幅甚至高達40%以上,2008年則整體性反轉,陷入不斷加深的資產「甩賣」、「套現」境地,競相「奪門而出」的情緒導致開發商「再怎樣降價也賣不動房子」的困局。

  這個「血流成河」的景象何以而來?

  2006年以來,藉助中國宏觀經濟烈火烹油式的高增長,國際金融機構準確地介入了騰空而起的中國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並利用QFII、市場漏洞和WTO規則在這兩個市場變相「修通」的資本自由進出通道,在成功令中國股市、房市與歐美金融市場完美聯動的同時,也造就了中國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超高利潤的壯觀「盛宴」。於是,就有了金髮碧眼如羅傑斯之流和中國擁躉鼓噪下,全球經濟「中國世紀」、股市「黃金十年」、房市「中國不敗」的連篇神話。中國的民族企業家們和普通民眾也競相變成「盛宴」的接棒者,大紅鷹、雅戈爾等服裝企業「放高利貸」、大學生借錢炒股、「一人貸款6.5億元買110套房」……怪相頻生。尤其是當內外利益既得者聯手成功遊說,得到了「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金字招牌后,2007年10月16日,中共十七大召開的次日,中國證券市場飛到了歷史巔峰——滬綜指6124點。

  由此拉開的中國市場調整,也巧合到了驚人的地步。正是這個時刻,4個月前爆發的次貸危機「發酵」到了華爾街開始彌補巨大虧空的第二階段,作為「提款機」的中國市場毫無疑問成為歐美強勢金融機構套現抽資回補的重鎮。當高盛、大摩、花旗、瑞銀等「華爾街精英」以30%—120%的利潤套現中國房產,以50%以上的利潤取得中國股市的投資回報時,「收穫中國」幾乎成為此次金融危機中「華爾街集體敗戰」中唯一的完美之作。

  那麼,「收割機」轟隆隆而過後剩下的是什麼?股市套死了數萬億的居民儲蓄,房市綁架了地方政府、銀行、開發商和高位買進的業主。最令人心痛的是,改革開放30年憑藉辛勞和勤奮聚集出年收入6—30萬元、可賴以促進中國民主進步的中產階層雛形,也就在這短短三年時間裡,因為這場股市和房市的財富洗劫,遭到了瓦解式的沉重打擊。

金融教授丁志傑則認為,中國政府不應裹足不前,而應趁機在海外市場低價買進。"但主要困難是如何獲知最佳收購價格.中國對海外收購的損失仍心有餘悸,"他補充說。丁志傑表示,"中國目前難以把握海外投資銀行的複雜運作方式,且難以對其設定合理收購價位。」問題是,外資為何卻每每都能低價收購中國呢?他們為何把握得那麼好?

32

主題

65

帖子

2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9
沙發
君君 發表於 2008-9-20 00:10 | 只看該作者
在金融領域,美國的保守主義色彩太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