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9-14 1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期五 08年09月12日


美國副總統侯選人佩林:不排除與俄羅斯開戰可能

【華盛頓消息】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11日在接受採訪時稱,如果俄羅斯入侵已成為北約成員國的喬治亞,那麼美國不排除與俄羅斯開戰的可能性。這是佩林在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副手后首次接受媒體採訪。
佩林稱:「我們不會重複冷戰。」她對美國廣播公司的查爾斯-吉布森稱,她贊成讓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雖然俄羅斯總理普京對此持反對態度。當被問及當俄羅斯入侵已成為北約成員國的喬治亞時,美國是否會與俄羅斯開戰時,佩林回答說:「可能是這樣的。我的意思是,根據協議,當你是北約成員國時,如果另外一個成員國遭到攻擊,你應當預計到那個遇到攻擊的國家將向你求助,你應當向那個遭到攻擊的國家提供幫助。」
當在這個問題上遭到進一步追問時,佩林回答說:「我認為,我們應對一個大國侵略那些小的民主國家持警惕態度,我們應當表明對它們的支持。在當前的情況下,那個國家是喬治亞。如果情況需要,我們向喬治亞提供的支持可能是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這並不一定使我們走向戰爭,它也不一定使我們走向冷戰,但是經濟制裁、外交壓力、我們盟友將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任務,我們得對俄羅斯、普京和其控制慾望保持密切監視。」
在其它事項上,佩林稱,當麥凱恩邀請她成為自己的副手時,她沒有遲疑。她已作好了出任副總統的準備,如果72歲的麥凱恩發生不側,她甚至作好了出任總統的準備。麥凱恩選擇佩林作為副手使許多人感到意外,也使競選形勢發生了有利於麥凱恩的變化。
普京11日堅持稱,俄羅斯無意侵犯喬治亞的主權。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已使俄羅斯完全控制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普京還就俄向喬治亞派兵的決定進行了強烈的辯護,稱在喬治亞對南奧塞梯發動攻擊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採取行動。


【時事點評】在就這位「女美國副總統侯選人」所謂的「如果俄羅斯入侵已成為北約成員國的喬治亞,那麼美國不排除與俄羅斯開戰的可能性」給出觀點之前,我們就美國媒體最近的動態做個回顧。

●《華盛頓郵報》又發表了一篇「轟炸世人」眼球的文章

我們知道,幾天前,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又發表了一篇「轟炸世人」眼球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文章認為:隨著激烈的美國總統競選即將在11月拉開帷幕,在新總統任期內,美國對伊朗動武將不可避免;
第二,文章分析,作為美國新總統「必打」的這場戰爭,很可能會以三種方式進行:

其一,無論是誰贏得美國的下任總統選舉,由於多次的外交努力均未能奏效,美國將會對伊朗發出最後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研發核武器。隨後,文章猜測「美國將會對伊朗的核設施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

其二,以色列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於是對伊朗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以破壞該國的核研發能力。以色列此前已經對此進行過演練。在伊朗看來,以色列發動軍事打擊和美國直接襲擊伊朗並沒有什麼區別。

其三,文章認為: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已經擁有核武器的伊朗對以色列發動核打擊,或者支持恐怖分子用核/電磁脈衝襲擊美國,然後這兩個國家對伊朗實施報復性打擊。儘管以色列當時可能已經全部失去了陸基核打擊能力,但文章相信「以色列的潛射核能力仍然可以完成這一任務」。


●我們對這類文章的「內容」並沒有多大興趣,唯一感興趣的是這類文章出現的「時間」

我們知道,由美、英國主流媒體發表的諸如「美國、或者以色列一定會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甚至是核打擊」的文章「海」了去,但坦率地講,由於這類文章的「功利性」太強,其「客觀性」必然就差,因此,時事評論員們對這類文章的「內容」並沒有多大興趣,唯一感興趣的是這類文章出現的「時間」。

顯然,我們對《華盛頓郵報》發表這篇文章感興趣的是,其「發表時間」恰恰選在「切尼訪歐失敗」的時候。

對於那篇文章的出現,我們首先想說的是句題外話:它只不過順便驗證了我們在討論之餘經常提及的一個「玩笑話」--「等著看吧,切尼回去后,美國人又要哭著喊著軍事打擊伊朗了」!

值得強調的是,切尼此次外訪失敗,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問題上:

首先,我們說過,切尼此次外訪主要任務是「推翻」俄羅斯武力肢解喬治亞所造成的「美國、或者北約根本無法確保亞塞拜然-喬治亞能源通道安全」的「結論」,


●亞塞拜然讓切尼味到了什麼是「時勢比人強」的無奈、什麼是「與你劃清界線」的尷尬

因此,他此次外訪的重心其實就在亞塞拜然。然而,就是這個「小而重要」的亞塞拜然,讓切尼這個美國實權派體味到了什麼是「時勢比人強」的無奈、體味到了什麼是「與你劃清界線」的尷尬:不僅接見他的規格降了一大截,他所帶去的「加快追尋繞開俄羅斯能源管道的建議」更是被亞塞拜然政府一口回絕,最讓切尼沒有面子的是,給切尼冷臉看的亞塞拜然總統,甚至等不及切尼離開,就急忙將電話找到了莫斯科,向梅德韋傑夫通報了「切尼訪阿的情況」。

顯然,由於美國、或者北約在俄羅斯「溫酒斬華雄」的過程所分別表現的「外強中乾」、以及「合力不足、張力無限」,切尼的訪問不僅沒有推翻「那個結論」,「俄歐」在切尼出訪期間乾脆撇開美國「單獨商量喬治亞解決方案」的「幕後運作」,反而進一步夯實了「有莫斯科背書」的「輸歐能源通道」才是最安全之結論。

結果,氣惱的切尼甚至拒絕出席為他舉行的宴會以示抗議。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切尼的「此次外訪」都是以慘敗告終


其次,我們知道,在氣惱中離開亞塞拜然的切尼,是揣著一張10億美元支票、代表美國決策層高呼「支持薩卡什維利的口號」抵達喬治亞的。然而,由於俄羅斯強調要「以戰爭、種族清洗的罪名指控、並準備全球通緝薩卡什維利」,最新的消息是,還沒等切尼回國,繼歐盟指責薩卡什維利的不當行為之後,美國國內政治人物也加入了「指責薩卡什維利在喬治亞戰爭中有錯誤行為」的陣營,不僅如此,喬治亞國內也出現了「要求薩卡什維利下台、以拯救喬治亞」的強烈呼聲。

顯然、被美國實權派切尼先生「高調支持」、且剛領到10億美元支票沒兩天的薩卡什維利,已經面臨著下台的局面。

最後,切尼又一路高呼「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到達了基輔。但讓他難堪的是,儘管親西方的尤先科總統用「俄羅斯黑海艦隊對烏克蘭是一個潛在威脅」來「熱烈歡迎」切尼的到訪,但是,那位「之前從美國得到的好處」一點兒也不比尤先科少的美女總理、卻對尤先科的「歡迎辭」立刻加以了駁斥。

非常清楚,面對「這一對」自己親手扶植起來的「橙色組合」,美國領導人的訪問不僅沒有彌合其分岐,反而彰顯了其矛盾,其訪問結果與訪問目標可謂是背道而馳。

儘管在稍後的捷克一站切尼還算順利。但到此為止,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切尼的「此次外訪」都是以慘敗告終。


●切尼還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正式宣讀了「離開華盛頓之前」就已擬好的演講稿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儘管對「三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訪問一無所獲,儘管在訪問途中經歷了「歐盟將美國扔在一邊,置俄羅斯宣布承認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獨立的事實於不顧,私下與俄羅斯敲定俄羅斯自喬治亞撤軍方案」的「奇恥大辱」,但在此次外訪的義大利一站,切尼還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正式宣讀了「離開華盛頓之前」就已擬好的演講稿,其「主題」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喬治亞薩卡什維利政府在聯合國早就替美國拋出的---「呼籲西方世界建立一個反俄聯盟」。


●所謂的「反俄聯盟」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所謂「呼籲西方世界建立一個反俄聯盟」,就表面而言,說白了就是「呼籲北約再次發揮冷戰時的功能」、就是要求歐盟在美國的領導下,重新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在美國的統一領導下、以喬治亞戰爭為借口,以「冷戰」時對付前蘇聯的手法,對俄羅斯展開全面的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圍堵,在歐亞大陸深處再造一道鐵幕、意圖以冷戰的方式切斷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戰略合作;

之後,再以此為起點,將「鐵幕」從東歐經高加索、環裏海地區(中亞五國)、再經阿富汗這個支點,一直延伸至南亞(印度)、甚至東南亞、中國台灣,再到日本一線,最後再聯上韓國,直至澳大利亞,從而全面干擾中國與歐盟、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並切斷中國與中亞、中東之間的戰略聯繫,最終對中國也展開全面的政治孤立、軍事圍堵、經濟封鎖、

●巴羅佐的俏皮話:歐洲需要的是「冷靜」、而不是「冷戰」!


然而,真實的情況就是,早在切尼「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正式宣讀」這一「主題思想」之前,與歐盟輪值主席法國總統薩科齊一道訪俄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提前」用一句非常俏皮的俏皮話挑明了歐盟立場,那就是:歐洲需要的是「冷靜」、而不是「冷戰」!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句話既是對「建立反俄聯盟論」的正式回答,也是說給歐盟內部某些人、以及俄羅斯人聽的。

●在「起點處都沒有做好」的情況下,美國人將用何種手段去繼續構建一個所謂的「反俄聯盟」?

至於在華盛頓決策者的眼中,在「喬治亞戰爭後續發展並不如人意」、也就是在「起點處都沒有做好」的情況下,應該用何種手段去實現這一切、去繼續構建一個所謂的「反俄聯盟」?那是他們的事。

有意思的是,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反俄聯盟」的時候,一個「反美聯盟」卻已見雛形。





阿根廷指責美國操控「政治獻金案」

【布宜諾斯艾利斯消息】阿根廷外交部11日發表聲明,指責美國司法部門利用審理委內瑞拉籍美國人安東尼尼·威爾遜的「政治獻金案」,詆毀阿根廷政府和官員,將案件審理「政治化」。
聲明說,美國邁阿密法庭日前在審理該案時公布了不負責任的證詞,將矛頭指向阿根廷政府和官員,這一案件已被操弄成政治工具。
聲明強調,威爾遜當時攜帶大量現金進入阿根廷,違反了阿根廷的相關法律,理應由阿根廷司法機構進行審理。但阿根廷法官多次向美國司法部門提出將威爾遜引渡到阿根廷受審的請求均遭拒絕。
阿根廷駐美國大使埃克多·齊默爾曼11日緊急約見美國國務院負責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托馬斯·香農,向他表達阿根廷政府對美國司法機構「操控政治獻金案」的不滿。隨後美駐阿使館則發表聲明說,美國的司法部門獨立運作,政府無權干涉。美國政府不希望目前在邁阿密審理的「政治獻金案」對美阿關係造成影響,希望兩國繼續加強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去年8月4日,威爾遜乘飛機從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抵達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海關人員在他隨身攜帶的手提箱中發現80萬美元現金,以涉嫌走私美元為由將其手提箱扣留。威爾遜返回美國邁阿密后,美國聯邦調查局對他展開調查,並將此案送交法庭審理。
本月10日,負責審理威爾遜「政治獻金案」的美國邁阿密法庭在審理過程中公布了一段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秘密錄音。當時威爾遜正在邁阿密附近的一家餐館同他人及律師商量如何隱瞞這些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威爾遜在談話中說,裝有80萬美元現金的箱子實際屬於和他搭乘同一架飛機的阿根廷前政府官員克勞迪奧·烏貝爾蒂,自己則因為替他拿箱子成了「替罪羊」。
烏貝爾蒂和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的關係非常密切,曾經負責為基什內爾參加競選籌措資金,並且擔任阿根廷和委內瑞拉政府之間的聯繫人。「政治獻金案」曝光后,烏貝爾蒂被迫辭職。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秘密錄音,當時準備為威爾遜進行辯護的阿根廷律師吉列爾莫·萊德斯曼在談話中告訴威爾遜,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和時任阿根廷總統的基什內爾將保證他不會被捕受審。這段證詞的曝光引起軒然大波,使委阿兩國政府面臨巨大壓力。查韋斯10日表示,威爾遜等人和美國聯邦調查局串通一氣,通過造假的錄音帶詆毀委內瑞拉和阿根廷政府。


阿巴斯對巴以年內能否達成和平協議表示悲觀

【耶路撒冷消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以色列《國土報》12日刊登的專訪中說,他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否在2008年年底前達成和平協議表示悲觀。
阿巴斯說,儘管美國極力敦促實現安納波利斯中東問題國際會議確定的目標,但巴以雙方在耶路撒冷地位、邊界、難民回歸和猶太人定居點等幾個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很大。他還說,以色列政壇的不穩定顯然是造成巴以和談遲滯不前的原因。
阿巴斯說,他不會接受任何臨時協議,巴以簽署的任何協議必須涵蓋所有問題。
阿巴斯同時重申,他堅持「兩國方案」,但以方持續的定居點擴建活動、對巴方居民的行動限制以及在約旦河西岸開展的軍事行動,正阻礙著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做出的努力。
去年11月,巴以雙方領導人在美國安納波利斯中東問題國際會議上宣布重啟中斷多年的和談,並承諾力爭在2008年年底前達成內容廣泛的和平協議。但由於雙方在包括猶太人定居點問題在內的一系列關鍵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和談至今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計劃在中亞部署重兵

【莫斯科消息】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博爾久扎12日在莫斯科表示,該組織計劃在中亞地區部署重兵。
據博爾久扎透露,在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的前提下,部署在中亞地區的部隊將由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五國軍隊組成。
博爾久扎強調,部署在中亞地區的五國聯軍將隨時準備應付針對成員國主權的任何威脅。



【時事點評】我們注意到,面對由「普京路線」發起的、得到中國策應、並為歐盟所樂見、針對「石油美元本位」的一連串衝擊,在「動用」喬治亞戰爭這張「冷戰牌」、輔之以打壓石油價格的經濟手段之後(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高油價),由於反撲效果「都不如意」,美國財政部長終於等不及、正式宣布政府將接管「兩房」了。

●起碼在目前,美國人「沒有決心」做出那種「最終決策」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華盛頓在這個關鍵時刻宣布接管「兩房」,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撇開其「能力」不談,在「決心」的層面上,起碼在目前,美國人「沒有決心」做出那種「最終決策」。

這個道理很簡單,口口聲聲「要讓外國主權資金自已負責」、並以此威脅「外國」必須為美國次貸危機買單的美國人,最終卻自煽耳光,不得不以「美國國家信用」的名義繼續為「外國主權資金手中數額十分龐大、且較美國國債收益率高得多的兩房債權」提供償還擔保,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只能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在經濟層面,對美國人而言,次貸危機太可怕了,這種可怕一在其規模,二在其後果,可怕到一旦失控、就足以徹底毀掉美國經濟、從而毀掉美國金融、直至軍事超強的程度,所以美國政府必須救「兩房」,即便「外國主權資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始終「不肯吐出」相關債權、從而讓美國「到頭來還是必須」為之支付較國債高得多的利息,美國人也得立刻出手救(相關理論分析請參閱《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7月份的經濟部分)。

第二,由於「時間點」很關鍵,美國仍然決定正式接管兩房,這意味著華盛頓已經「沒有時間」、或者說「沒有能力」去「繼續等待」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時間點」之所以關鍵,在於這麼幾層:


●只要在某些大國、或者組織的「核心利益」里,在「大炮射程」內,誰還敢為「最終被迫隨大流、不惜出賣自己夥計」的美國人捨身賣命?

其一,美國一手挑起的喬治亞戰爭不僅沒有達成目的,還落得個「美國搭台、俄歐唱戲」格局,未了,美國人自己還得「隨大流」、將為美國賣命的薩卡什維利貼上「做錯了」的標籤。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沙發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9-14 16:08 | 只看該作者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俄羅斯已經用武力肢解了喬治亞,而中國又在喬治亞問題上明顯地支持了俄羅斯,從而「正式放棄了」某些西方國家早就不遵守的「道德原則」,因此,隨著薩卡什維利的被迫下台,不論是在喬治亞、還是在俄羅斯身邊的東歐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以及中東的那枚「中東鋼釘」,更或者是在中國身邊的那些「美國跟班」、台獨勢力,只要在某些大國的「核心利益」里,在「大炮射程」內,誰還敢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不顧周邊國家的「集體利益」,去為「最終被迫隨大流、不惜出賣自己夥計」的美國人捨身賣命?去衝撞另一個大國、或幾個大國的核心戰略利益?否則,喬治亞、薩卡什維利就是例子。

我們認為,這一點,對中東的以色列、 巴勒斯坦內部的親美派,歐亞大陸橋上的土耳其,南亞的印度,東盟內部的新加坡、越南、印尼,特別是對東亞的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內部的某些不顧國家利益的政治團體,包括台獨勢力,特別具有「教育意義」。


●美國做「最後決策」的成本在日益提高

其二,伊朗軍事力量又在突飛猛進,這意味著美國做「最後決策」的成本在日益提高,伊核牌在「中俄」的手中在日益強硬,非美勢力的「抗美力度」將日益加強。

而俄羅斯以「能源為先導,以軍事為支撐」去牽引的「俄歐新關係」進程並沒有被中止(最新消息是,在歐盟與俄羅斯私下商定喬治亞問題之後,德國總理與負責「南流」的俄羅斯天然氣集團總裁交談甚歡),俄羅斯更是宣布向其金融系統注資100億美元,之後普京聲稱「俄羅斯經濟將能抵抗一場金融危機」,這意味著俄羅斯不僅準備在政治、軍事上對美國繼續強硬下去,面對「美英」石油資本將能源價格往下「打」的局面,俄羅斯也準備在經濟上、特別是金融上對美國繼續強硬下去。


●「中俄」組合成一個隨時準備重拍「上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老電影」的架式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計劃在中亞地區部署重兵、且將隨時準備應付針對成員國主權的任何威脅」,中國的主要戰略資源將集中在巴基斯坦、阿富汗方向。與俄羅斯布置在中亞國家的重兵一道,組合成一個隨時準備重拍「上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老電影」的架式。
顯然,在這部準備翻拍的老電影中,主角就是原來的」中俄美」三家。至於美國人就別指望「北約盟友」了,「中俄」恐怕也用不著「上合成員」。


●只要戰事不起,中國仍然要加緊組建四面通往中國的能源網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只要戰事不起,中國仍然要加緊組建四面通往中國的能源網(關鍵是儘快打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能源管線),並以此為手段進一步整合區域內經濟合作,及區域內安全合作(特別是與印度的安全合作)。另外,中國經濟也在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的開始下降中緩了一口氣,從而可以在今後更加積極地藉助經濟調整,在中亞、東亞、南亞、南美、非洲全面擠壓美國的勢力。


●相互配合的「中俄」,終於將「抗美前線」從自己身邊推進到了美國的家門口

其三,隨著俄羅斯軍事力量重返中東、特別是拉美(注,中國可能會積極跟進,但主要會以金融的形式)、美國後院正掀起一股空前的反美浪潮。也就是說,經過喬治亞戰爭一役,發揮各自優勢,相互配合的「中俄」,終於將「抗美前線」從自己身邊推進到了美國的家門口。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是最具戰略意義的一個變化。


●在「回護」自家後院的「工作」中,美國不僅很難得到歐盟的幫助,恐怕還面臨著歐盟落井下石的危險

值得強調的是,在這個戰略變化中,前幾天還急著翻開「美利外交新篇章」從而想轍在中東掐掉「地中海計劃」的華盛頓;「呼籲建立反俄聯盟」從而在東歐掐掉「俄歐新關係」的美國人,在「回護」自家後院的「工作」中,不僅很難得到「北約盟友(歐盟)」的幫助,恐怕還面臨著「北約盟友(歐盟)」落井下石的危險。


●「用活」古巴這顆棋,是中國、俄羅斯、甚至歐盟經營好南美的關鍵一步

要知道,在拉美,目前沖在反美第一線的,是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阿根庭。

我們注意到,最新消息是,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先後以「美國支持對該國的政變計劃」為由,宣布驅逐美國駐兩國的大使,而阿根廷政府也公開配合,並明確指責美國操控「政治獻金案」,這還不算,9月12日,宏都拉斯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在首都特古西加爾巴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正式宣布「延緩接受美國新任駐宏都拉斯大使遞交國書」,以顯示對玻利維亞政府的支持。


而美國在拉美的死敵--古巴卻表現得非常低調,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古巴的這份低調、充分證明了我們之前的一個觀點,那就是,「用活」古巴這顆棋,是中國、俄羅斯、甚至歐盟經營好南美的關鍵一步。


●應該協助、並鼓勵古巴承擔起拉美「反美核心」的角色


至於怎麼用活?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協助、並鼓勵古巴承擔起拉美「反美核心」的角色。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讓南美大陸出現兩個「反美中心」是有好處的,一個是經濟層面的(巴西有這個意願),一個是政治層面的(古巴可以承擔這份責任)。

通過古巴這個「反美核心」,一方面可以協調南美國家的反美步調(既不能急,也不能緩,從而最大限度地消耗美國的耐心);

一方面,還可去最大限度地驅動巴西這個南美大國,儘早走上與美國爭奪南美領導權的道路。


●一旦巴西決心與美國爭奪南美領導權,那麼,其第一步必然是削減美國對南美國家的金融話語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旦巴西決心與美國爭奪南美領導權,那麼,其第一步必然是「驅逐美元」、削減美國對南美國家的金融話語權。

從目前的情況看,古巴仍然在保持低調,這說明古巴領導人對形勢判斷「非常精準」:在這個時刻保持低調,顯然是為了日後在「中歐俄美」日益激烈的南美角力中獲得最大的靈活性,並在大國的角力中為自己賺取最為有利的條件。這的確是小國的平衡之道,無可厚非。

事實就是,向來對古巴非常強硬的布希政府,日前已經在借颶風災難之機,主動「尋求」向「古巴人民」提供人道援助了,通過這個細節,不難看出美國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後院真的要「失火」了,從來就只顧著在別人身邊「搞事」,「放火」的華盛頓,這次「終於確認」情況不妙了。

不過,儘管華盛頓有意「未雨綢繆」,但已經有消息說,巴西與阿根庭政府決定在雙方經貿中不再使用美元結算。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再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彰顯巴西這個南美大國「進取心」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在經濟、特別是金融上無法與美國抗衡的南美國家,就必然會藉助「外來資金」、甚至引入「非美元結算模式」,到了那個時候,「中俄」大可支持南美國家「在擔心次貸危機」的名義下,或者使用南美國家自己的貨幣,或將「歐元」作為平衡「美元」的主要貨幣,從而將「美歐」關係「頂回到」科索沃問題、地中海問題上。


●「中俄」可以指望「某些人」拎著東西上門、與自己討論「科索沃的穩定問題」、「巴基斯坦穩定問題」,並可能討論如何讓「南美穩定問題」

顯然,歐盟的「地中海計劃」雖然被「美國與利比亞外交新篇章」、及以色列「對欲與敘利亞建交的黎巴嫩進行軍事威脅」等注入了「新變數」,再加上敘以和平、巴以和平都不見起色,「地中海計劃」受「中俄美」中「大多數意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隨著波蘭、烏克蘭某些政治利益團體從喬治亞戰爭中吸取了反面教訓,開始從「一味親美、反俄、與西歐鬧彆扭的立場」上的回撤,因此,只要與俄羅斯配合,讓東歐能夠保持穩定,並慢慢將東歐的利益也納入「俄歐新關係框架」中去加以保障,那麼,歐盟主要國家旨在借「地中海計劃」整合歐盟政治的政治意圖,仍然可以指望在大方向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而「中俄」可能會等著「某些人」拎著「中東和平」、或者台灣問題、喬治亞問題上門、與自己討論「科索沃的穩定問題」、「巴基斯坦穩定問題」,是否支持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問題,並可能討論如何讓「南美穩定問題」、如果談得通,倒是可以延緩美國衰落的速度。

至於美國副總統侯選人佩林所說的「為了喬治亞,不排除與俄羅斯開戰可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狠話就不要講了!當然了,對美國人而言,戰爭未必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必須有把握打贏、並有能力控制住戰爭局面。

但真實的情況就是,一邊是對敘利亞、伊朗都不敢打;一邊又眼瞅著為自己賣命的喬治亞被俄羅斯「溫酒斬於馬下」、整個過程中實質性的運作都不敢玩一個,一邊又事後高叫要與俄羅斯開戰,誰信呀?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不著邊際的話,恐怕也只有這種「豬口抹口紅(美民主黨總統侯選人奧巴馬形容佩林的原話)」的人才說得出口。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963

帖子

282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積分
282
3
fengdingren 發表於 2008-9-14 2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3746

帖子

86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1
4
fsspider 發表於 2008-9-15 0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