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豫贛鄂等現嬰兒患腎病病例 矛頭指向三鹿奶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9-11 2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公布致嬰兒腎結石的奶粉是什麼品牌

2008年09月11日10:16   大河報  范大中 


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院泌尿科接收了一名來自甘肅岷縣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8個月大的嬰兒,自6月28日以來,該醫院已收治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不滿周歲的嬰兒。這罕見現象引起了醫院的高度重視,經醫生詢問,發現患者均來自甘肅農村,都曾長期食用某品牌奶粉。目前7名患者父母已聯名上書甘肅省衛生廳要求徹查病因。


此消息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某品牌」到底是啥品牌成為網上最為人關注的頭號問題。顯然,這種情況下這「某」字極度讓人難以接受,因為許多孩子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每天食用這種奶粉,遲一天公布即意味著更多的人受害。


當地媒體知道這是什麼品牌,但它承擔不起將所知信息公之於眾的後果,說到底是擔心日後成為「某品牌」的被告。這在一定程度上,固然可視之為放棄社會責任擔當,但真正的原因還在於相關法律法規的缺位——媒體為安全起見不得不「某」。現在問題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公眾絕對無法接受媒體知情而不報,媒體卻因為法律後果不明確而不得不「某」。因一個「某」字,所有正在讓孩子吃奶粉的父母都會感到惶恐不安,他們不知道孩子吃的是不是這種奶粉。不明確的危險才是最大的危險。但現在事態顯然已進入另一個階段,即從患者父母聯名上書衛生部門那一刻起,該信息的發布權已轉移到衛生部門,如果說當地媒體的隱瞞還可以諒解,那麼衛生部門的失言則在公眾知情權要求下已涉嫌不作為。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甘肅省衛生廳法監處的工作人員稱前一段時間就已經接到相關情況的彙報,也早就聯合多個部門對此事進行調查,但由於沒有掌握具體翔實的證據,「目前還不便透露進展情況」。什麼時候才「方便」?這類調查涉及複雜的醫學鑒定,有關結論恐怕一年半載甚至幾年時間內都難以作出,等到「方便」的時候,不知又有多少孩子無辜受害。


當地媒體害怕承擔可能的法律責任,衛生部門害怕的又是什麼?每天都有許多的孩子在食用這種「某品牌」的奶粉,他們安全又被放置於什麼樣的位置?

另兩篇:

奶粉致嬰兒腎結石一切信息皆應公開

重慶時報 李曉亮


近日,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可能要鬧心。因為,當她們走進超市,為未滿周歲的寶寶選奶粉時,面對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品牌,估計會茫然失措,不知做何選擇。


這種窘狀,源於一條新聞。據報道,9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院接收了一名特殊患者,病人是8個月大的嬰兒,卻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而且這是該院收治的第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嬰兒了。他們有許多相同點:來自甘肅農村,均不滿周歲,都長期食用某品牌奶粉。(相關新聞見昨日本報24版)


讓人鬧心的正是這個都「長期食用某品牌奶粉」。雖然,甘肅省衛生廳說,他們已聯合多部門對此展開調查,可同時又說「不便透露進展情況」。還表示,沒有掌握詳實的證據,無法判斷患病與奶粉有直接關係。


一句「不便透露」,讓人充滿疑問:到底有什麼不便之處,究竟又為何不願透露詳情呢?難道還有比孩子生命健康更重要的嗎?而且據媒體報道,除甘肅外,山東濰坊、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患兒的最大共同點,也是長期食用同一種品牌的奶粉。


如此看來,「某品牌」的奶粉即使不是「直接」的致病因素,也必須得到徹查。所以,即使真有所謂的「不便之處」,相關部門也該公布「某品牌」的名稱,好讓消費者有所防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化驗,並把相關信息公之於眾。在真相未明之前,該系列奶粉也應下架。否則,在「某」字的掩護下,多拖一天,或許就多一個孩子受傷。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者,此時心裡可能都備受煎熬。真相不清,信息不明,在這樣的心理焦慮下,個人理性會被「小道消息」所蒙蔽。從SARS時期曾瀰漫的非典型恐懼,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發的市民焦灼,謠言的散布與流傳,帶給公眾的是茫然、紊亂和驚悸。而這正是政府決策的遲緩,和政府危機公關執行能力的欠缺造成的。


回頭來看,這次奶粉事件的危機程度,可能不及上述事件。不過,蘊含其間的公眾對信息公開的訴求強烈程度,卻並無二致。所以,諸如「不便透露進展」和不公布詳情的做法,殊為不智,這也是無視公眾知情權的表現。


現在,我們處身於一個信息化時代,對於關係到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件,公眾渴望第一時間從最權威的部門那裡獲得相關信息。否則,公眾就會被動地從其他渠道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關於「某品牌」的猜測,關於致病的傳言,都顯露出公眾的焦慮與恐懼。


面對恐懼,權威信息無疑是最好的鎮靜劑。及時公布信息,使真相大白於天下,所有謠言必定不攻自破。否則,在滾雪球式的傳謠中,社會整體心理變得混亂,政府公信力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弱化。


從類似的各種危機公關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條鐵律:謠言止於公開,因為公開是化解謠言的力量。現在,信息公開已是政府的義務與公民的權利,信息公開的社會,才是最安全的社會。對此,我們的不懈努力,不妨從公布「某品牌」名稱,讓陷入迷茫的媽媽們不再手足無措開始。

某品牌是什麼牌子奶粉

上海商報 何桂山


《南方日報》報道:9月8日,解放軍第一醫院泌尿科收治了一名只有8個月大的嬰兒,卻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媒體報道到這裡時,賣了一個關子說「他們都長期食用『某品牌』奶粉」。


我不明白,為什麼報紙不將「某奶粉」的名稱報道出來?或許,報社有這樣和那樣的顧慮:擔心惹上官司,擔心奶粉生產廠家的名譽,擔心工人的就業……但什麼樣的擔心,能比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新聞的價值在於真實客觀,只要報道是客觀的、真實的,又害怕什麼?


而且,報紙如果能如實報道「某奶粉」的名稱,不僅能增加新聞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正在食用「某品牌奶粉」嬰兒父母們的高度重視,避免孩子遭到更大的傷害。還能讓食品管理部門以最快的速度對「某品牌奶粉」進行檢測,避免引起恐慌。但是報紙一個「某品牌」扮演了一個知情不報的角色。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9-11 22:00 | 只看該作者
腦殘5毛並貪官的海外小瘤們,這不是國內媒體造謠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9-13 20:34 | 只看該作者
可恨的是
3月就有病案發生
竟然推到9月廠家才回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