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網: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9-12 0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z真希望多點人看 閱讀 395 回復 8  [回復] [編輯] 革命第一血刀
[shizhangqiqi@sohu]
頭  銜:版友
等  級:0級
活躍度:
魅  力:123
發貼數:302
積  分:316
[加樓主為好友] [傳小紙條] [送禮物] [博客]樓主818一個霸道的小女人和N多靚女
[軍事歷史] 我軍第一支正規的「娘子軍」
[軍事歷史] 被蔑視的藝術:一戰之前的狙擊作戰
[軍情觀察] 身披「死」字旗出征打鬼子!這就是川軍!
[軍事歷史] 猛虎將軍徐海東:冰天雪地中與敵裸身肉搏
[軍事歷史] 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日軍學八路打游擊


人民網: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

作者:人民網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4901    更新時間:2008-9-9   頂 熱 薦  ★★★ 【字體:小 大】

推薦者按:非常高興看到烏有之鄉的文章越來越多地在人民網刊出。


烏有之鄉原文:心在滴血:解放思想好,解放外資糟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5046.html

人民網轉載: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876666.html




  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中國GDP值增長11.4%,已達30100億美元,緊隨德國之後,排名世界第四。於是有人津津樂道「中國奇迹」,這樣的長期高速增長舉世罕見,難道不值得令人驕傲?

  中國GDP 外國GNP

  GDP是今天中國值得「驕傲」的東西,但令人遺憾的,也正是GDP!

  如果是GNP(國民生產總值),或者更值得中國人驕傲。

  可惜的是,GDP不是GNP,僅僅代表「國內生產總值」,僅僅代表中國地面上發生的產值,誰的?都屬於中國人嗎?不!

  因為在今天中國地面上生產和創造財富的,已經遠不止是中國人,還有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德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等等,陣容龐大,品種齊全,早已不是當年八國聯軍那樣的寒酸隊伍。

  官方數字顯示,今天中國外資企業已達28萬多家,資產總值超過2萬億美元。在中國28個產業中,有21個前5名都是外資、合資企業。連老祖宗留下的大豆、豆油這樣的傳統農業產業中國都不能自主了。

  中國的外貿比例之大,三分天下有其二,3萬億的GDP,外貿佔了兩萬億;在兩萬億的外貿中,外資企業的份額約佔60%。

  在經濟大省江蘇,外資企業在進出口總額中更是超過了中資企業的三倍以上。

  這一空前強大的外資陣容在GDP中扮演了何種角色?我們沒有看到具體統計(我們的統計局總是「忘記」統計這樣重要的數據),但可以大致估算出來。

  如外貿的60%,就是12000億,內貿也大致照此推算的話就是6000億,二者相加就是18000億。

  總共3萬億美元的GDP,其中外資要佔到大約18000億!

  這18000億雖然是中國的GDP,卻是外國的GNP;中國的GDP是虛,外國的GNP是實。雖然主要是用中國人的勞動和資源生產,但其勞動成果卻不屬於中國人(雖然GDP數字算中國的,可是創造的財富卻是屬於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德國人等等)。

  只有用30000億減去18000億,餘下的12000億才是真正屬於中國人的。

  中國的GDP,其中真正屬於中國的卻只是小頭(大部分是外國的GNP,高速增長的正是這部分),這雖然看起來比較難堪,所謂的高速度也無影無蹤,但卻是中國經濟的真實寫照。

  可疑的外貿、外匯

  中國為什麼會有份額這麼大的外貿?為什麼中國的外貿以壓倒的優勢在國民經濟中唱起了主角(其它發達國家只佔五分之一左右,日本的外貿只佔15%,中國超過60%)?

  為什麼中國人熱衷於以低價貨去換取外國高價貨?

  為什麼在外匯儲備高達1.8萬億、天天承受巨額匯率損失的情況下,仍然對出口換匯樂此不彼?

  為什麼在國內資源緊缺,已經造成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仍然在大量低價出口資源性產品?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

  只有當我們認真審視中國外資的時候,才能解開其中的「秘密」!

  「秘密」在哪裡?「秘密」在於,進入中國的外資,並不是來賺人民幣的,他們需要的是實物!人民幣不換成實物,只是廢紙一張。

  外資在中國有千種萬種方法賺人民幣,但是只有一種方法能拿走賺到手的實物財富,那就是海關出口(如此大規模的外資是不可能靠走私出貨的)!這是把中國實物財富搬出國境的唯一途徑。

  於是低價出高價進的外貿,成了外資輸送利益的合法渠道(同時逃避中國稅收)!

  所謂1.8萬億的中國外匯儲備,其實大部分不屬於中國,而是屬於那些在中國投資發財的外國投資者(出口換匯的「主流」是外資)!

  外資把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國外,換到的外匯或者進口一點外國高價貨,或者就直接賣給中國銀行(利用中國外匯監管的漏洞),換取人民幣再生產再出口。

  於是本來是屬於外資的中國外貿順差,本該由外資自行平衡,現在全推給了中國,成了中國的外匯順差、儲備。由中國背著「白條」,承擔匯率損失,外資則可以實現國際貿易罕見的單邊出口,近乎完美的無償拿走中國財富!

  中國銀行以人民幣敞開收購美元(外幣),幫了外資的大忙。要知道美國是不可能讓人民幣換美元的。

  中國只有用實物才能換到美元、美國貨,但是美國卻用廢紙(美元)就能換到中國人民幣、實物!

  這種不平等關係下的對外貿易,終使國門洞開,海關形同虛設,相當程度上成了中國單邊輸出,外國無償笑納。可謂千古奇觀!

  中日的差異

  同樣是GDP,在日本卻有著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內容。2007年日本GDP值5290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同時日本還有3.5萬億海外資產,這是不包括在GDP內的(GDP是本土之內的產值,不問本國外國,GNP則是本土內外所有本國國民產值)。

  這樣一來,就顯出中日的差距了。中國的GDP大頭是人家的,自己只佔小頭;日本的GDP,不但都是自己的(日本的外資只佔1%),海外還有相當大的一塊沒算進去。由此可見中日的差距遠不止是GDP賬面上的2萬多億美元。

  看到這裡,那些喜歡嘲笑日本經濟增長慢,自以為中國增長如何快的人,可能要比較清醒一些了吧。

  中日GDP內容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外資上。日本為什麼外資那麼少?因為日本發展經濟走了一條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道路。

  看看日本人是怎麼說的吧。

  1、日本經濟協會理事長金森久雄在 >( 中譯本 84---86 頁 ) 中講到: 「 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也是由於所必需的錢得到了充分的供給才得以實現的,……日本銀行的貨幣是供給通貨的最主要的渠道 , ……日本銀行向民間銀行貸放 , 民間銀行再向公司放款,……日本銀行在超出自己力量以上的放款叫做「超額貸款「,日本為經濟增長所必需的錢正是靠這種超額貸款供給的。 」( 注意:這裡絲毫沒有提及儲蓄。且我們知道日本企業的自有資金比率大大低於其他各國,大部分錢都是靠銀行貸款)

  他並進一步解釋說 : 「 在實行金本位制時,由於貨幣的數量受到限制 , 若是經濟活動旺盛,則銀行自然拮据,不久經濟活動的旺盛便告結束,在經濟知識尚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把這種不合理的做法都稱之為黃金的自動調節機能,並且認為是有益的東西。可是,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不依靠黃金的盲目調節力來支配經濟,而由中央銀行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調節通貨量了。正因為如此,日本銀行對通貨管理的重大責任就在於要為適當的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通貨。 」

  2、深受凱恩斯主義影響的池田勇人提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理論依據是:在國家高速增長的同時,如何能夠使民眾有更強購買力?如果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沒有隨著GDP的增長比例而增長,社會生產力與消費水平的巨大反差會阻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反之只有工人和農民收入倍增才能解決國家經濟中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問題。

  3、在日本的製造業從鄉鎮工廠向國內市場的霸主,以及向全球企業騰飛的時期,日本努力關閉國內市場,徹底限制外資的影響力。

  日本外資法開宗明義第一條就申明:「本法的目的是,只准許有利於日本經濟的自立和健全發展以及可改善國際收支的外國資本進行投資。」

  由此可見,日本採用的是正宗的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理論,「超額」使用本幣、國債,嚴格限制外資,提高工資、福利擴大國民消費力,以需求拉動做大國內市場(外貿不到20%,高出低進),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中國則相反,所謂「經濟學家」使用的是來歷不明的「黑」理論(源自張五常等歪論經濟的烏合之眾),名為「市場經濟」,實質是「黑市經濟」(「權貴私有化」,金錢掛帥,唯利是圖,權錢交易,官商勾結),自己造的人民幣不知道用,總是說自己沒錢,要靠外資、外賣才能發展,只知道賤賣家產,低出高進,把洋人當衣食父母(外貿佔60%)。對提高工資、保障民生畏首畏尾,生怕嚇跑了老闆沒飯吃。

  日本196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395美元,1961年開始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8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7142美元,工資水平一躍而超過美國。

  中國改革開放也30年了,生產了佔美國30%的消費品,但工資水平僅為美國的4%。

  兩條道路,兩種結果。

  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

  改革開放如果是指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就是一件大好事(如果理解為「法無禁止都可以干」,就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亂搞)。

  因為真理總是越辯越明,解放思想可以使中國人心明眼亮,不光可以真正學到先進東西,還具有防止思想僵化和防忽悠功能。

  但如果說改革開放是要解放外資,門戶開放,那就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資本的牟利本性決定了資本是嗜血動物,外資只能為外國人謀福利,不能為中國人謀福利。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是要拿東西、搶東西走的,並不是來送溫暖、做慈善的。外國資本非但不會幫助中國資本,而且要與中資搶市場,爭資源,欲置中資企業於死地而後快。

  今天中國太需要解放思想了!

  因為只有在思想嚴重僵化、奴化的拉美化國家才有的國門洞開、外資泛濫、舉國為外國老闆創造財富的一幕,已經在中國悄然上演。

  在外國資本的影響下,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心甘情願地接受國外的垃圾理論,卻把真正先進的好東西當作垃圾。

  比如日本的外資法第一條,首套截止法(外國技術設備只准進口一套),超額貸款、國債,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終身雇傭、年功系列工資制度(日本的工資收入基本隨年齡增長,無限期合同佔80%),都是既先進又科學的好東西。日本不僅憑此快速跨入了最富裕發達國家行列,而且還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小(基尼係數0.28)、勞資最和諧的國家。

  這些先進的發達國家對內都是奉行凱恩斯主義,都是國民優先,都很會用自己造的貨幣(國債、赤字、超額貸款等)為國民安排有效勞動(為國民服務的勞動),都把本國的勞動者保護的好好的,讓企業、老闆去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從不考慮什麼「嚇跑老闆」之類的傻問題。

  提高勞動價值,提高勞動者的待遇,也就是提高了消費力,而消費力就是市場。

  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有足夠大的消費市場,還怕沒有好企業嗎?還怕生產不出好東西嗎?

  在這種高質量的市場競爭中被嚇跑、嚇死的老闆,必然是淘汰貨,而能活下來的企業,都是英雄好漢。

  而中國的經濟學家鼓吹的「市場經濟」,卻完全是另一種模式。既不是凱恩斯的兩隻手的市場經濟,也不是亞當斯密的一隻手的市場經濟,而是連市場規則也不講的黑市經濟。

  比如中國的銀行把原始股賤賣給外國資本,使外資短期內獲取5-10倍暴利,而這樣的原始股中國的老百姓根本買不到,這能叫公平的市場交易嗎?顯然不是。

  問題在於這樣的黑市交易在中國卻是合法的。中國的國企改制、招商引資、醫療教育改革、股票證券、公路收費、公共資源開發(房地產、礦產)等等,存在大量這樣合法的充斥權錢交易的黑市經濟。

  在黑市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的一些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企,都走上了「自主牟利」的「改革」之路,這是真正市場經濟國家根本不允許的現象。

  這種黑理論不保護勞動者而去保護垃圾企業,棄而不用自造的人民幣而搶著用得不償失的洋錢,不懂勞動價值,不知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把洋人視作衣食父母。

  中國需要學習外國的好東西,但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習外國先進技術要靠自己,不能靠外資!

  日本在學習外國先進技術方面成效顯著,但不是什麼外資帶來的;

  而那些外資多多的拉美化國家,則根本沒有什麼先進技術和管理。

  外資出於逐利的本性,恨不得把所在國變成獃子、傻子,他怎麼會把好東西傳給自己的對手呢(與虎謀皮)?市場換不來技術,只能換來些外國貨(技術還在人家手中)。

  事實說明,不僅「外資越多,國家越衰弱」(郎咸平語),而且外資越多,國家越傻!

  我們需要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的市場經濟理論,這就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凱恩斯主義。天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單槍匹馬推翻了金本位,終於使人類有可能從金錢的奴隸變為金錢的主人(掌握凱恩斯理論的國家都是用自己造的貨幣服務於國民,為所有國民提供有效勞動,從而創造出資本主義發達的神話)。

  在凱恩斯的理論中,需求拉動的主體是廣大勞動人民,勞動者的消費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政府為了國民的勞動就業可以不遺餘力,即使「挖大坑」也在所不惜(即用兩百人挖坑、兩百人填坑來增加就業)。實際是說有貨幣發行權的政府,具有使每個勞動者從事有效勞動的能力,不需要依賴資本家就業,更不需要依賴外資。

  凱恩斯使創造財富的勞動者成為經濟學的主角,政府只要保護好勞動者,同時也就保護好了創造力、消費力,保護好了市場,就可以放心地讓企業、老闆去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市場經濟由此而從低級殘疾狀態跨入了「兩隻手」相輔相成的高級健全形態。

  用人民幣為人民服務

  中國有的是人民幣,不需要依靠外資(當然可以在平等基礎上禮尚往來,但必須堅持國民優先,這樣符合WTO,而給外資超國民待遇則沒有任何道理)。

  對待外資,中國應學習和借鑒日本外資法第一條,將所有不利於中國「經濟自立和健全發展以及改善國際收支的外國資本」拒之門外。

  大幅提高勞動工資(保護好勞動者,讓企業、老闆去市場競爭),人民幣升值,提升環境保護成本,會嚇跑一些老闆,減少一些出口,但這對中國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那種以低價換高價、以多換少的虧本交易本來就應該越少越好。

  中國必須對外貿動大手術,實行新「三百方針」,即把出口的數量減少100倍,出口價格提高100倍,同時把豪華高價貨的進口量和總價降低100倍(如豪華轎車、鐵路機車、飛機、化妝品等,用「首套截止法」和徵收高額奢侈稅的方式,符合WTO)。

  比如每年中國出口80億雙鞋、180億件服裝,可大幅縮減為每年0.8億雙鞋、1.8億件服裝出口配額,公開拍賣,誰出口價高誰拿(只賣精品),力爭把原3美元-5美元的出口單價提高到300-500美元。

  又如稀土每年出口5萬噸,可直降為每年500噸出口配額,由國家直接對外商拍賣,誰價高誰得。

  所有資源性產品(稀有金屬、煤、焦炭、鋼材、鋁材、水泥等)都照此辦理,並且還可以繼續削減出口配額,直至停止出口或價格漲上100倍。

  所有礦產資源應禁止私人和外資開採,全部收歸國有(含股份),該封存的封存,繼續開採的利益由全民共享(可採用全民股份制,把本來就屬於全民的資源紅利還利於民)。

  這樣中國不但能堵塞外資搬走中國財富的漏洞,節約巨量資源,大大減輕國內通貨膨脹和環境破壞的壓力,換取的外匯還不一定少(當然少一點也無妨,外貿宜控制在20%以內)。與外國的貿易摩擦也自然煙消雲散。

  出口量減少節約下來的大量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正好用來補國內的短腿--為國民服務(人多不是負擔,而是財富,可以用來做很多國民需要的「有意義的事」)。

  當前中國為外國和少數富人服務、泡沫經濟(出口、房地產、股市期貨等)已經過熱,為國民服務、實業經濟卻還冷得很。正需要損有餘而補不足,扎紮實實為服務國民做一些實事。

  政府官員要開動腦筋開發為國民服務的好項目,有好項目組織勞動者自己干(國家資助),不需要傻乎乎地「招商引資」,都讓給外國人和私人老闆來發財。

  比如綠色能源(風能、太陽能、沼氣、水電等),綠色交通(電氣化鐵路、電氣化公路、電動車、地鐵輕軌等,以「電動車+快軌」取代西方「汽車+飛機」交通模式),生態農業,環境治理,科研創新、國防建設、社會保障(廉租房、醫療、教育等)等等,都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把大量過去沒人乾的、又是國民十分需要的事幹起來,大量沒事幹的人就有了勞動創造的用武之地,也就有了提高消費力享受財富的幸福生活。

  把這些事做起來很難嗎?一點也不難。用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的話來說,有需要做的事,又有需要做事的人,為什麼不把它們結合起來呢?

  比如象三峽水電站這樣的巨型工程,只需要兩千萬人每人出一萬元(2000億)就夠了。中國有13億人,還有什麼事情幹不成?

  有人說有些人一萬元也拿不出來,那也不要緊,可以國家貸款給困難戶集資入股(不能只是有權有勢的少數人享受貸款)。讓群眾集資入股所有盈利性國營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氣、水電等等),是老百姓共享資源財富的重要途徑。

  有些不賺錢的事誰來干?只要人民需要,國家就有責任、有能力來辦(由政府和國營企事業單位來辦)。

  比如當前中國道路到處是收費站,老百姓怨聲載道,只要政府發一期特別國債,一次性還清貸款,贖回已轉讓的路權,就可以為國民提供免費道路服務。再通過徵收燃油稅和國家撥款,保證道路建設和維護的正常投入。

  只要投入足夠的有效勞動,中國就可以象外國一樣,為國民提供免費的公路、公園、醫療、教育、住房等服務。

  按照凱恩斯的貨幣理論,中國的人民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中國只要象其它發達國家那樣用好自己的本幣、國債,把人民幣轉化為為國民服務的有效勞動(中國大量人沒事幹,就是因為用國債太少,按日本、美國水平,中國有數百萬億國債可用,每年拿出幾萬億國債,就可解決所有人就業。用國債炒外幣則是不智之舉,對國民沒有益處),中國國民就可以象西方先進國家一樣有體面的勞動,體面的生活。不需要拚命為外國創造GNP。

  建議中國取消名不副實的GDP,改用比較實在的GNP,最好是綠色GNP。

  因為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發展必須走綠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不能走西方竭澤而漁、瘋狂消耗和破壞的毀滅性絕路。

  更不能為西方的奢侈發展犧牲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資源、利益和前途!(網友:看世界真奇妙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6

主題

238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2
沙發
網路民工 發表於 2008-9-12 13:23 |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精闢的一句話就是100人挖出個大坑,再用100個人去填坑。太形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04: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