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昨天今天的中國共產黨 原來是美式民主的堅定支持者和熱情讚頌者

[複製鏈接]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9-11 07: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天的中國共產黨------------------------

選自  王鐵群 《重溫中共的民主政治思想》

中共反專制爭民主的基本思想:

      (一)主權在民是民主國家的基本特徵

      中國共產黨以《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為主,大力傳播民主的價值和民主的正義性,強調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國家,最基本的標準是看這個國家是否主權在民。

      1944年2月2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論 選 舉權》,文章指出,公民有否選舉權,是評判一個國家是否民主的主要的標準,真正的民主國家,人民都享有普選權:「選舉權是一個民主國家的人民所必須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碼的政治權利。民主國家,主權在民;人民是主人翁,官吏是公僕,代議士是人民的代表……如果人民沒有選舉權,不能選舉官吏和代議士,則這個國家決不是民主國家,決不是民治國家……凡是真正的民主國家,就必須讓人民享有選舉權。」文章指出,選舉必須是真正的普選制:「不僅選舉權要『普通』、『平等』。而且被選舉權也要『普通』、『平等』;不僅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選舉權,而且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被選舉權。除了『精神缺陷』或『被法院判處褫奪公權』 的人們,以及漢奸外,任何人的被選舉權都不應該被限制、被剝奪。不僅不應該以資產多寡、地位高下、權力大小為標準,而且也不該以學問優劣、知識多少為標準。唯一的標準就是能不能代表人民的意思和利害,是不是為人民所擁護,因而也就只有讓人民自己去選擇。如果事先限定一種被選舉的資格,甚或由官方提出一定的候選人,那麼縱使選舉權沒有被限制,也不過把選民做投票的工具罷了。」

      1945年9月27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民主的正軌:毫無保留條件地還政於民》,文章再次強調民主國家主權在民的原則。文章指出:「一個民主國家,主權應該在人民手中,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個號稱民主的國家,而主權不在人民手中,這決不是正軌,只能算是變態,就不是民主國家。什麼是主權在民?依照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是人民對政府有選舉權和罷免權,對政製法律有創製和複決之權。只有人民真正得到了這四種權,才算具備了民主國的基本條件;如果這種權不在人民手中,也就是說這個條件若不存在,就不算完成了這個國家的民主建設。因此,建設一個國家的民主,第一個標誌,第一個步驟,就是把上述四權交給人民,不作一絲一毫的保留;政府的負責官員,由人民來選舉,從人民中間產生;政府的大政方針、政令法律,由人民來決定,由人民來創製;政府官員的失職或政策法律行不通,是違反人民的利益的,人民就可以罷免他或撤廢它。一個國家是不是實現了民主,執政當局是不是有誠意實現民主,就看他是不是把人民應有的權利,毫不保留地交給人民;並且對於人民實行這幾種權利,是不是毫無保留地加以尊重。」

     《新華日報》還發表了許多文章,介紹英美國家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

      1943年9月12日《新華日報》發表了鍾穎的文章《美國人民的理想與民主精神》:                                                                                

      美國人民認為任何形式的政府,它的行為均不能超出保障人民的天賦權益的範圍……假如一旦有了如社會救濟、勞工關係及國家防禦等問題的發生,全國各地選出來的代表就都在國會中發表他們正面或反面的意見甚至於對政府提出嚴厲的批評。沒有一個人能夠不讓別人發表意見:「看上帝份上,請讓我們聽到問題的兩方面吧 」(傑弗遜語)。但就因了這樣,許多法西斯分子又把這件作為民主國家行動遲緩來反對民主國家了,羅斯福前年三月的一段話對於這些法西斯分子是一個很好的回答:「是的,我們民主國家的決定,也許產生很遲,但當決定產生時,它就不是以任何個人的聲音來宣告而是以一億三千萬人的聲音來宣告。」請記住美國是一億三千萬人不是一個人。

      這樣,美國人當然更要有言論和出版自由來表達他們的意見的權利,首先憲法上就規定了他們的這種權利,並且還規定了國會不得剝奪人民的這種權利(遵檢)。這正是衡量一個國家民主制度的尺度,社會輿論雖然並不就等於行政措施,但政府對於社會輿論的重視,在他們採取行動的時候是有著決定的意義的。……國務院聽取這些意見以後,就以縝密的整理方法對這些加以檢討或採納。

      為了使人民能夠經常明了政府的措施,羅斯福總統從1933年又恢復了招待新聞記者會議的辦法。記者招待會和普通會議不同,總統出席的目的是在儘可能詳細的回答記者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一個國家的總統,隨時出席和記者們談論並準備答覆記者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不能不說是民主國家的特有的風格。在美國人民的心目中,政黨的作用是在為人民謀福利,和表達他們的意見與實行他們的主張,任何政黨要想獲得勝利只有用自己的足以代表人民的行動來爭取。

      1944年3月30日《新華日報》發表《論英美的民主精神》的文章,介紹了王雲五訪英回國后關於《實施憲政先決條件》的演講內容。

      《新華日報》的這篇文章通過王雲五的演講介紹說:英國憲政的基礎有三:

      一是地方有自治權。「民主國家的民主基礎是自下而上的,是由人民有權參與政事然後鞏固起來的。因此可知,離開人民的民權,不從下做起,是不能造出鞏固的憲政基礎的;若反其道而行之,至多也不過是造些空中樓閣而已。」

      二是「平等」。「一則武斷的權力絕對不允許存在。換言之,即人民非依法定手續、經普通法院的審判后,不得受罰。二則……人人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吏,無論以私人資格或執行公務之資格,苟有違法越權的行為,將一律與人民受同樣的普通法院之管轄,與同樣的普通法律所制裁。」

      三是「自由」,「人民的基本自由極受尊重。英國人的普遍見解,以為民治的憲政能否達到目的,在乎人民之是否有權選舉其欲選舉之人以組織政府,並得以和平手段變更其所反對的政府。然欲達上述之目的,則人民須能自由批評其政府,自由集會討論政治,並能避免政府的非法逮捕與拘禁。因此他們視言論、集會、身體的自由為憲政上人民必要的基本自由。沒有這些自由,民治的憲政是不能成功的。」

      文章最後滿懷信心地說:「民主的潮流正在洶湧,現在是民權的時代,人民應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身體的自由是真理,實現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勝利的,所以高舉民主的大旗奮鬥著的世界和中國人民是一定要勝利的。」

      從以上言論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的媒體對民主國家的基本特徵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這是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礎,是中共在抗戰時期領導民主運動的理論根源。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沙發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9-11 07:46 | 只看該作者
今天的中國共產黨--------真偉大啊!

俞可平:民主是個好東西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對個別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對一些官員而言的;它是對整個國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的。坦率地說,對於那些以自我利益為重的官員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個好東西,還是一個麻煩東西,甚至是一個壞東西。試想,在民主政治條件下,官員要通過公民的選舉產生,要得到多數人的擁護與支持;其權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約,他不能為所欲為,還要與老百姓平起平坐、討價還價。單這兩點,很多人就不會喜歡。因此,民主政治不會自發運轉,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員去推動和實踐。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什麼都好。民主決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許多內在的不足。民主確實會使公民走上街頭,舉行集會,從而可能引發政局的不穩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條件下很簡單的事務變得相對複雜和煩瑣,從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覆復的協商和討論,常常會使一些本來應當及時做出的決定,變得懸而未決,從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還會使一些誇誇其談的政治騙子有可乘之機,成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類迄今發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種。也就是說,相對而言,民主是人類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可以為所欲為,能解決一切問題。民主是一種保障主權在民的政治制度,它只是人類眾多制度中的一種,主要規範人們的政治生活,而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規範人類的全部生活。民主有內在的局限性,不是萬靈藥,不可能解決人類的所有問題。但民主保證人們的基本人權,給人們提供平等的機會,它本身就是人類的基本價值。民主不僅是解決人們生計的手段,更是人類發展的目標;不僅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工具,更契合人類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沒有民主的權利,人類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就沒有痛苦的代價。民主可能破壞法制,導致社會政治秩序的一時失控,在一定的時期內甚至會阻礙社會經濟的增長;民主也可能破壞國家的和平,造成國內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數專制獨裁者送上政治舞台。所有這些,都已經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出現過,並且還可能不斷再現。因此,有時民主的代價太高,甚至難以承受。然而,從根本上說,這不是民主本身的過錯,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過錯。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觀規律,不顧社會歷史條件,超越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不切實際地推行民主,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一些政客則把民主當作其奪取權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義,嘩眾取寵,欺騙人民。在他們那裡,民主是名,獨裁是實;民主是幌子,權力是實質。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是無條件的。實現民主需要具備相應的經濟、文化和政治條件,不顧條件而推行民主,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結果。政治民主是歷史潮流,不斷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國的必然趨勢。但是,推行民主的時機和速度,選擇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則是有條件的。一種理想的民主政治,不僅與社會的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地緣政治、國際環境相關,而且與國家的政治文化傳統、政治人物和國民的素質、公民的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會代價,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眾的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政治也是一種政治藝術。推進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設計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民主是個好東西,不是說民主就可以強制人民做什麼。民主最實質性的意義,就是人民的統治,人民的選擇。儘管民主是個好東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組織,都無權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義下去強迫人民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民主需要啟蒙,需要法治,需要權威,也需要暴力來維護正常的秩序。但是,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不應當是國家的強制,而應當是人民的同意。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統治,就應當尊重人民自己的自願選擇。從國內政治層面說,如果政府主要用強制手段,讓人民接受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制度,那就是國內的政治專制,是國內的暴政;如果一個國家主要用強制的手段,讓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謂民主制度,那就是國際的政治專制,是國際的暴政。無論是國內專制還是國際專制,都與民主的本質背道而馳。

  我們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於我們來說,民主更是一個好東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說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最近胡錦濤主席又進而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當然,我們正在建設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吸取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優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們不照搬國外的政治模式。我們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必須密切結合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條件。只有這樣,中國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實。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主是個好東西》俞可平)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5224247.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3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9-11 07:47 | 只看該作者
昨天的中國共產黨------------------------


二)中國人要學習美國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

      中國共產黨非常崇尚美國民主,毛澤東要求「每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士兵都應當成為民主的活廣告。他應當對他遇到的每一個中國人談論民主。美國官員應當對中國官員談論民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編《黨史通訊》1983年第20-21期《1944年毛澤東與謝偉思等人的談話》)毛澤東強調中國人尊重美國人的民主理念,鮮明地提出:「我們並不害怕民主的美國影響,我們歡迎它。」(同上)

      中國共產黨大張旗鼓地介紹和宣傳美國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新華日報》這方面的文章很多。

      7月4日是美國的國慶日,每年的這一天,《新華日報》都要發表文章紀念。

      1943年7月4日《新華日報》發表的紀念文章之一《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以詩一般的語言歌頌民主的美國:

      每年這一天,世界上每個善良而誠實的人都會感到喜悅和光榮;自從世界上誕生了這個新的國家之後,民主和科學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種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從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裡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難的人感到溫暖,覺得這世界還有希望。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為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於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博大的心懷。在中國,每個小學生都知道華盛頓的誠實,每個中學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與怛惻(dace),傑弗遜的博大與真誠。這些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國土上已經是一切美德的象徵。他們所代表的,也早已經不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榮譽了。瑪克吐溫、惠特曼、愛瑪生教育了我們這一代。是他們使年青的東方人知道了人的尊嚴,自由的寶貴;也是他們,在我們沒有民主傳統的精神領域裡,築起了在今天使我們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長城。這一切以心傳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與,是不能用數字和價值來計算的。中國人感謝著「美麥」,感謝著「庚款」,感謝抗戰以來的一切一切的寄贈與援助;但是,在這一切之前,之上,美國在民主政治上對落後的中國做了一個示範的先驅,教育了中國人學習華盛頓、學習林肯,學習傑弗遜,使我們懂得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需要大膽、公正、誠實。……我們相信,這才是使中美兩大民族不論在戰時,在戰後,一定能夠永遠地親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們離得很遠。百十年來,我們之間接觸著的也還不過是我們兩大民族間的極少數極特殊的一部。但,我們堅信,太平洋是不會阻隔我們人民與人民間的交誼的。在患難中,我們的心嚮往著西方。而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同心協力,消滅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後,為著要在戰爭上建立了一個現代化的中國,在科學的領域裡更有待於盟邦的援助。在過去,民主潤澤了我們的心;在今後,科學將會增長我們的力。

      讓民主與科學成為結合中美兩大民族的紐帶,光榮將永遠屬於公正、誠實的民族與人民。

      1944年7月4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美國國慶日——自由民主的偉大鬥爭節日》。

      社論指出:「今天是美國國慶日。1776年7月4日,美國人民在華盛頓、傑佛遜等民主主義偉大先驅的領導下,宣布了民族的獨立。」               

      社論指出:「民主的美國已經有了它的同伴,孫中山的事業已經有了它的繼承者,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的勢力。我們共產黨人現在所進行的工作,乃是華盛頓、傑佛遜、林肯等早已在美國進行過了的工作,它一定會得到而且已經得到民主的美國的同情。美國正在用大力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與民主運動,這是我們所感激的。在慶祝美國國慶的今天,我們相信,與華盛頓、傑佛遜、林肯等過去的工作一樣,與羅斯福、華萊士現在的工作一樣,我們的奮鬥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勝利。我們一定能團結中國一切抗日與民主的力量,配合同盟國,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文章最後高呼:「七月四日萬歲!民主的美國萬歲!中國的獨立戰爭和民主運動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1945年7月4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象徵民主自由的日子》

      社論評論說:「今天是美國的獨立紀念日,這是一個自由和民主的象徵的日子,這是一個由人民的力量在世界上建立第一個共和國的日子。它的光輝不僅照耀著新大陸和舊大陸,而且照耀著幾個世紀,直到今天,美國還是民主世界中最年青的向上的國家之一。」

      「七月四日」,這日子代表著一個什麼意義,包含著一種什麼內容,美國人是不會忘記的。對於我們中國人民——一個正在以血肉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的民族——來說,也同樣是值得體驗、值得認識而且學習的。

      文章指出:「年青的民主的美國,曾經產生過華盛頓、傑弗遜、林肯、威爾遜,也產生過在這一次世界大戰中領導反法西斯戰爭的民主領袖羅斯福。這些偉大的公民們有一個傳統的特點,就是民主,就是為多數的人民爭取自由和民主。美國現在是反法西斯戰爭中聯合國四大主要國之一,擔負了徹底消滅法西斯、消滅侵略、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責任,從美國的革命歷史,從美國人民愛好民主自由的傳統精神,從美國人民的真正利益,我們深信美國將繼續羅斯福的民主政策,不會忽視世界各處,尤其是中國人民的聲音,人民的要求。」

      每逢華盛頓、傑弗遜、林肯的誕生日,《新華日報》也往往發表紀念文章。1945年4月13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紀念傑斐遜先生》:

      「今天,四月十三日,是盟邦美國開國元勛傑斐遜先生的誕生二百零二年的紀念日。他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權利法案》的倡導者,他以對人民的無比的信心與堅決的態度,在這新世界上的新國家中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礎。」文章指出:《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已「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民主政治的根深蒂固的基礎,到今天,在民主潮流的洶湧奔流的時候,也就成為整個民主世界的基本觀念了。人有天賦的人權,人的自由與尊嚴不該為不正勢力所侵犯與褻瀆,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隸,……這從十八世紀以來,應該早已經是全人類共知公認的常識了。可是,在今天,在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世界上還有根本不承認人民權利的法西斯蒂,還有企圖用不正暴力來強使人民屈服的暴君魔鬼,還有想用一切醜惡卑劣的方法來箝制人民自由、剝奪人民權利的『法規』,『條例』,『體制』;還有想用『民主』的外衣來掩藏法西斯本體的魔術家和騙子,那麼我們在今天這個民主先鋒的誕生的日子,就格外覺得自己的責任的重大,也就格外覺得傑斐遜先生精神的崇高與偉大了。」

      傑斐遜的民主精神孕育了兩個世紀以來的美國民主政治,傑斐遜的民主精神也推進和教育了整個人類的歷史行進。……現在,也只有集合全世界愛好自由的人民全體的力量來奮鬥,才能『懷著信心瞻望將來,讓全世界所有各國人民,都可以自由生活,不受暴政摧殘,而憑他們多種多樣的願望和自由的良心而生活』(德黑蘭宣言)。」

      從以上言論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對西方先進的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是積極宣傳和學習的,這反映出中國共產黨是順應浩浩蕩蕩的世界民主大潮的,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三)中國的根本問題是缺乏民主,共產黨的任務是建立民主國家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缺乏民主的國情看的非常清楚,1944年6月12日毛澤東在答中外記者團時指出:「中國是有缺點,而且是很大的缺點,這種缺點,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國的缺點就是缺乏民主,應在所有領域貫徹民主」——1944年6月12日毛澤東答中外記者團》,1944年6月13日《解放日報》)

      1944年3月12日,周恩來在延安各界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周年大會上發表演說,也強調中國沒有民主。他說:「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先生,講到他的遺囑,真是無限感慨。遺囑中說,國民革命的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我們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對外獨立,對內民主。可是孫先生已經逝世19年了,這個目的,還沒達到。抗戰本是求民族獨立的,但時間快近7年,全國離反攻的真正準備還遠。民國本是應該實行民主的,但國民黨執政已經18年了,至今還沒實行民主。這不能不說是國家最大的損失。」 (周恩來:《「人民真有發言權的國家才是真民國」——在延安各界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會演說詞》,1944年3月12日)

      那麼,中共領袖認為在中國如何才能實現民主呢?周恩來提出了三個先決條件:「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有三個: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開放黨禁;三是實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很多,但目前全國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會結社的自由,是言論出版的自由。人民的住宅隨時可受非法搜查,人民的身體隨時可被非法逮捕,被秘密刑訊,被秘密處死,或被強迫集訓,人民集會結社的自由是被禁止,人民的言論出版受著極端的限制和檢查,這如何能保障人民有討論憲政發表主張的自由呢?孫中山先生曾說過:『現在中國號稱民國,要名符其實,必要這個國家真是以人民為主,要人民都能夠講話的,確是有發言權。這個情形,才是真民國。如果不然,就是假民國』(孫中山:《國民會議足以解決中國內亂》)。開放黨禁,就是要承認各抗日黨派在全國的合法地位,合法就是不要把各黨派看做『奸黨』『異黨』,不要限制與禁止他們一切不超出抗日民主範圍的活動,不要時時企圖消滅他們。有了前兩條的民主,地方自治才能真正實行。」(同上)

      劉少奇指出,共產黨及其軍隊「永遠不會忘記革命的任務是爭取中國的獨立自主與人民的民主自由」,因此,「凡是八路軍、新四軍所到之區域,只要可能的話,就不能不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不能不實行三民主義的政治,不能不建立抗日各階級的統一戰線政權」。如果不建立這種抗日民主政權,就不能贏得抗戰的最後勝利。他說:「有人說:共產黨要奪取政權,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這是一種惡意的造謠與污衊。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但並不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作為民主的勢力,願意為大多數人民、為老百姓服務,為抗日各階級聯合的民主政權而奮鬥。這種政權,不是一黨一派一人所得而私的。」劉少奇強調,「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與目的外,沒有其他的利益與目的。」所以,敵後抗日民主政權,「只要一有可能,當人民的組織已有相當的程度,人民能夠選擇自己所願意的人來管理自己事情的時候,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就毫無保留地還政於民,將政權全部交給人民所選舉的政府來管理。」(《劉少奇選集》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176頁。)

      一黨專政是反民主的,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建立民主國家,決不會「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這是劉少奇代表中國共產黨向中國人民發出的莊嚴的歷史承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4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9-11 07:50 | 只看該作者
今天的中國共產黨--------真愛民主啊!


【星島網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1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見圖)提出,促進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動、共同發展,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黨內民主的內容、途徑、方法。

  有觀察家注意到,中共此前關於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關係表述是,「黨內民主是表率,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中共十七大報道中即提出,「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陳述解讀說,此前的表述是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間緊密聯繫,但也有所區別。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棟更指出,黨內民主實現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民主。

  胡錦濤的講話是對未來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提高黨內民主建設,將有助中共解決政治層面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同時又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掃清政治方面的一些障礙。

  胡錦濤在當天的講話中還指出,能否帶領人民走在時代前列,同群眾保持血肉聯繫,及保持堅強領導核心,是對黨的最根本的考驗,要經受考驗,關鍵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

  胡錦濤又提出,只有切實發展黨內民主,才能激發全黨的創新活力,亦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事務中的參與、管理、監督作用。

  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曾發表文章說,圍繞尊重和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發展黨內民主,就能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培養和提高黨員的民主素養,營造黨內講真話、講心裡話的良好氛圍,逐步解決一些黨員中存在的不願民主、不會民主、不敢民主的問題。

  胡錦濤關於「促進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良性互動」的表述,不盡讓人看到中共高層智囊、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在解讀十七大報告的文章曾寫道的:「黨內民主不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標,人民民主才是最終目標」。

  對於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表述,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報告中分別有明確表述。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十七大報告在論述政治體制改革時,重申「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而且直接將該部分的標題定為「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俞可平當時認為,所有這些不僅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民主的重視和推進民主政治的決心,而且表明了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認識。民主不僅是黨的生命,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出席會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2382

帖子

680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0
5
magicthinkpad 發表於 2008-9-11 09:15 | 只看該作者
此一時彼一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6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9-11 09:18 | 只看該作者
新華日報的那篇文章已經被一位叫crossing的同學發過n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7
 樓主|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9-12 14: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借屍還魂 於 2008-9-11 09:18 發表 [看昨天今天的中國共產黨 原來是美式民主的堅定支持者和熱情讚頌者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新華日報的那篇文章已經被一位叫crossing的同學發過n次了。

中國共產黨是愛民主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