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複製鏈接]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3 2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好久以前曾發過一個帖子"無神論的理由之一:證據的缺乏",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9596&highlight=

想概括一些無神論與有神論之間理性的爭辯,以及無神論的幾個主要理由。

討論中網友黑龍江提到:

引用: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8-4-5 12:27 發表
"他們發現當一個部落的人不遵守另外一個部落的宗教信仰所規定的禁忌,也並沒有遭到神的懲罰,在遭到另外一個部落侵略時不管怎樣祈禱也並沒有得到本部落宗教所信仰的神的保護。這使他們對曾經信仰的神產生了疑問和動搖,最後逐漸形成了神之不存在的認識,於是產生了無神論。"

俺覺得這段很正。俺對是不是有那個神的看法是:

除了那本神話故事裡說的,神整個地躲起來見不得人了,再也不施展令人心服口服的神跡了,再也不去照顧他選中的子民了;

沒有神,人類也逐步地在認識世界。



      
     當時正計劃以此引出另一個話題,不料被其他事情轉移了注意力,暫時放下了。現在總算又有些空,就來接著說罷 -- 談談"上帝的存在是不是必要的"。

有一部分無神論者認為是上帝的存在是不必要的。他們的主要觀點如下:

科學解釋了所有的事情

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令人滿意的科學方式來解釋,而上帝並不存在於這種解釋里,所以有什麼必要說上帝存在呢?他們主要依據的是所謂的

奧卡姆剃刀原理:實體不能多得超乎必要

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坎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對任何現象的解釋所做的假設應該是越少越好,要"剃除"那些不能產生不同效果的理論假設。

這也通常被歸結為:"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是最好的"。換句話說,當有許多理論在其它方面都相同時,這個原理選擇用最少的假設和實體的那個理論。

因此,無神論者說,因為整個宇宙以及所有的生命,都可以用進化論和科學的宇宙學來解釋,我們不需要另一個實體--它的名子叫上帝--的存在。

這有沒有證明上帝不存在呢?

沒有,它只是證明了上帝存在的假設是不必要的,因此可以被丟掉。

奧卡姆先生會怎麼說呢?

他顯然不會同意的。他本人是修士,從未懷疑過上帝的存在。

但在他的時代里,他也沒有不遵守這條以他命名的原理。因為14世紀的科學對進化論和宇宙學還是一無所知。上帝是當時唯一的解釋,所以還是非常必需的。

當然,  如果奧卡姆先生生活在今天,他怎麼想就是另一回事了。。。


參考:http://www.bbc.co.uk/religion/re ... efs/reasons_3.s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Occam%27s_razor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9-3 09:05 編輯 ]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沙發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3 21:07 | 只看該作者
那麼現實生活里,奧卡姆剃刀原理適用嗎?這條原理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3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8-9-4 1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自由之靈 的帖子

好像是BBC的一個關於無神論的討論。
這只是無神論的理由的部分總結,感覺不全。
上帝或神的不存在,更多的是他們的客觀不可驗證性。
無言的傾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4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8-9-4 15: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9-3 21:07 發表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那麼現實生活里,奧卡姆剃刀原理適用嗎?這條原理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呢?


本來想介紹一下剃刀原理的,但下文說得很全面,能回答你的問題,我又何必呢?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204/020410.htm

奧卡姆剃刀

Phil Gibbs 著 杉原廣 補充

柯南 譯
 


  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個原理。奧卡姆(Ockham)在英格蘭的薩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奧卡姆的威廉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時為了顯示其權威性,人們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對於科學家,這一原理最常見的形式是:

  當你有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麼簡單的那個更好。

  在物理學中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切掉形而上學的概念。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與洛侖茲的理論就是一個範例。洛侖茲的理論認為在以太中運動的尺收縮、鍾變慢。愛因斯坦關於空—時變換的方程與洛侖茲方程在鐘慢尺短效應上一致,但是愛因斯坦和龐加萊(法國數學家——譯註)認為以太不能根據洛侖茲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檢測到。根據奧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

  這一原理也被用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海森堡從光的量子本性和測量效應中推出了不確定原理。

  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中解釋說:我們仍然可以想像,對於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組完全地決定事件的定律,它們能夠觀測宇宙現在的狀態而不必干擾它。然而,我們人類對於這樣的宇宙模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看來,最好是採用稱為奧卡姆剃刀的原理,將理論中不能被觀測到的所有特徵都割除掉。

  但是「不能確定以太的存在」和「以太的不存在」都不能僅僅根據奧卡姆剃刀推出。它可以區分兩個能做出同樣結論的理論,但是不能區分其他可能做出不同結論的理論。實驗的證據仍然是必需的,並且奧卡姆本人支持經驗主義,而不是反對。

  厄恩斯特·馬赫提倡奧卡姆剃刀的一個版本,他稱作「經濟原理」,表述為:「科學家應該使用最簡單的手段達到他們的結論,並排除一切不能被認識到的事物」。把它引入哲學就形成了實證主義哲學,即認為某物存在但無法觀測與根本不存在是一碼事。馬赫影響了愛因斯坦關於時空不是絕對的論述,但是他(馬赫)也把實證主義應用到分子的概念。馬赫和他的追隨者認為分子是形而上學的概念,因為它們太小而不能被直接探測到。這種主張不顧分子論在解釋化學反應和熱力學上的成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使用經濟原理拋棄了以太和絕對參照系的時候,愛因斯坦幾乎同時發表了一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它證實了分子的實在性,這就打擊了實證主義的使用。這個故事意味著,我們不能盲目使用奧卡姆剃刀。正如愛因斯坦在他的《自傳筆記》中寫道:

  即使是大膽而天才的學者也會因為哲學上的偏見而妨礙他認清事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人們常常引用奧卡姆剃刀的一個強形式,敘述如下:

  如果你有兩個原理,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使用簡單的那個,直到發現更多的證據。
  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複雜的解釋更正確。
  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
  需要最少假設的解釋最有可能是正確的。
  ……或者以這種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現:

  讓事情保持簡單!

  注意到這個原理是如何在上述形式中被加強的。嚴格的說,它們應該被稱為吝嗇定律,或者稱為樸素原則。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區分能夠做出相似結論的理論。現在我們試圖選擇做出不同結論的理論。這不是奧卡姆剃刀的本意。我們不用檢驗這些結論嗎?顯然最終不是這樣,除非我們處於理論的早期階段,並且還沒有為實驗做好準備。我們只是為理論的發展尋求一種指導。

  這個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選擇最短的道路」。亞里士多德在相信實驗和觀測並無必要上走得太遠。樸素原理是一個啟髮式的經驗規則,但是有些人引用它,彷彿它是一條物理學公理。它不是。它在哲學和粒子物理中使用的很好,但是在宇宙學和心理學中就不是特別好,這些領域中的事務往往比你想象的還要複雜。或許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要勝過引用奧卡姆剃刀:「天地之大, 赫瑞修, 比你所能夢想到的多出更多」(出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景——譯註)

  樸素是主觀的,宇宙並不總是像我們認為的那樣簡單。成功的理論往往涉及到對稱、美與簡單。1939年保羅·狄拉克寫道:

  研究者在把自然法則轉變為數學形式的時候,應該為數學的美而努力。對於簡單和美的需求往往是等價的,然而當它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後者應該優先。

  吝嗇原理不能取代洞察力、邏輯和科學方法。永遠也不能依靠它創造或者維護一個理論。作為正確性的判別方法,只有邏輯上的連貫性和實驗的證據才是絕對的。狄拉克的理論很成功,他構造了電子的相對論場方程,並用它預言了正電子。但是他並沒有主張物理學僅僅應該基於數學的美。他完全贊同實驗檢驗的必要性。

  最後的結論來自愛因斯坦,他本身也是一位格言大師。他警告說:

  「萬事萬物應該盡量簡單,而不是更簡單。」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5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8-9-4 16:02 | 只看該作者
注意一個要點:一切都是以事實為證據。如果證據出現證明被剃刀去掉的理論是更合理的時候,必然要恢復那個理論。剃刀不過是一般性的指導原則,在多數情況下的合理選擇,並不是「真理」。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6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8-9-4 16: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iamcaibird 的帖子

講得很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7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8-9-4 21:12 | 只看該作者
靈姐:
我有一道題: I(x) 表示 x 能上網; C(x,y) 表示 x, y 在網上交談過。
x,y 的論域指的是本班所有學生的集合。用邏輯語言(∀,∃,ᴧ,v,~, →,←) 表示
1. 班上除一個學生之外都上過網。
2. 班上上網的人在網上與班上至少另一名學生交談過。
無言的傾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8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4 2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yunsousifang 的帖子

可以這樣表達:

1. 班上除一個學生之外都上過網: ∃! x  ∈ ~I(x)

     意即在不會上網的人的集合 ~I(x) 中,有且僅有一個元素。

2. 班上上網的人在網上與班上至少另一名學生交談過:   ∀ x ∈ I(x), ∃ y∈ ((y ~= x) ∧ (y ∈ I(y)) :  x, y∈ c(x, y)

    意即任給一個會上網的人的集合中的元素 x ∈ I(x),  都能找到一個與 x 不一樣的 y ∈ I(x), 使得x 和 y 在網上進行了交談,即 x, y ∈ C (x, y).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9-4 16:5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9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4 23: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unsousifang 於 2008-9-4 02:02 發表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好像是BBC的一個關於無神論的討論。
這只是無神論的理由的部分總結,感覺不全。
上帝或神的不存在,更多的是他們的客觀不可驗證性。


這確實是從 BBC 的一個網站上翻譯過來的。網址如上。其中有一系列理由,因為挺長的,沒時間一氣翻完,打算分開來發帖,又可以多賺點分。

對神不是必需的理由,它那裡只舉了奧卡姆剃刀原理。

我還聽過一種說法,說是神創造了萬物之後,就離開了,並不干預人世間的事情。大概也可以把這條歸為無神論者認為上帝是不必要的理由。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9-4 10:4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0
柏桐 發表於 2008-9-4 2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自由之靈 的帖子

實話告訴你,我讀不懂!

奧卡姆剃刀是啥個樣子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1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9-4 2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樓 自由之靈 的帖子

后一種說法是自然神論的核心觀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411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2
騎牛 發表於 2008-9-4 2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樓 自由之靈 的帖子

上帝的存在,主要在於他的實用性,而不是神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3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4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柏桐 的帖子

那就是垃圾

等會兒我給你找個奧卡姆剃刀來。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9-4 11:1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4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9-4 23:54 | 只看該作者
華人基督徒很喜歡抬出來炫耀的德國潘霍華牧師曾經這麼說:

上帝只是個 working hypothesis,事實證明,沒有這個,世界照樣運轉得不錯。

這刀剃得怎麼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5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4 23: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9-4 10:44 發表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后一種說法是自然神論的核心觀念。


噢,是這樣啊。就是說一開始有一位創世者,然後一切再按照自然的規律來運行。看來自然神論也不是那麼徹底的"自然"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6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9-4 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牛頓那時候提出這種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7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5 00: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騎牛 於 2008-9-4 10:45 發表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上帝的存在,主要在於他的實用性,而不是神性。


知道什麼是實用性,不知道什麼是神性。divin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8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9-5 0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樓 騎牛 的帖子

神性才是最徹底的實用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9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9-5 00: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9-4 10:57 發表 [無神論的理由之二:上帝是不必要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牛頓那時候提出這種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倒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第一動力的問題還是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411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20
騎牛 發表於 2008-9-5 0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樓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神性我也不知道,不管它了,反正沒用。 上帝的實用性很強,根據那個什麼剃刀原理,好像,可能,大概,應該是存在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