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經濟新聞
接管無實質意義 兩美將「安樂死」?
專家稱,中國持有的3760億美元兩美債券風險尚存,中資行可能面臨巨額損失
美國政府宣布注資與正式接管房利美與房地美兩家聯邦房貸公司的計劃引來國內外一片叫好聲,然而昨日美林發布報告,認為此舉並不會為市場帶來實質性利好,也無法根本改變美國金融和房地產的現狀,而新政府上任后如何進一步解決兩美問題更是一大懸念。著名學者宋鴻兵更是尖銳指出兩美將被實施「安樂死」。中國眼下所持有的3760億美元兩美債券前景並不光明。
最大救市行動難有實質影響
美林發布報告認為,政府干預並沒有為市場帶來實質性利好,兩美被接管實際上恰恰證明了美國金融系統有多麼的破碎不堪。這一消息也不會為房地產市場帶來實質性的改觀,樓市依然面臨需求疲軟、支付能力不足兩大問題,因此最起碼在最近這段時間裡面,房地產市場不會見底。近期新增房屋購買抵押貸款連續下降9個月之久,達到了7年來最低,這不僅僅是供應方面的問題。
美林認為,在政府建立起一個專門穩固金融行業的實體之前,任何判斷都為時過早。美林看來,目前政府的舉措僅僅是在試圖保持金融機構的現狀,對待兩美的方式,類似於對待貝爾斯登,政府依然將其看成是一次性的問題來解決,而並沒有將其視作系統性的問題。
美林指出,與其說美國政府的救助有什麼實質性影響,還不如說美國政府這樣做是為了穩定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維護美國政府的聲譽。
美林研究員分析說,目前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沒有將兩美視作系統性問題來解決。首先,共和黨並不願意承認兩美是個系統性問題,而民主黨或許在大選到來之前也沒有如此去做的動機。美國下一屆政府將怎樣出台進一步的拯救措施還是未知數。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查小剛也認為,當前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 「維穩」,至於系統性風險究竟在哪裡,如何改革應當是下一屆政府再考慮的問題。
但是他堅信,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已經認識到拯救兩美迫在眉睫,兩美所提供的按揭貸款占整個美國市場總額的一半以上,兩美出現問題,美國整個金融市場都要崩潰,因此兩美是不允許被動搖的根基。
美國國債面臨降級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分析認為,救助計劃意味著2008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與「兩美」資產組合有關的信用風險,大部分將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縮水,從而給國際債權人造成資產損失。
在這些投資者之間,中國顯然首當其衝。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5038億美元,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
光大證券分析師潘向東認為,美國接管兩美意味著,手中持有的兩美債券有了保障。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匯儲備也陷入一個無奈的境地,無論是否購買美國國債,都面臨不同的損失,一方面購買美國國債面臨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損失,但另一方面停止購買也不現實,原有的投資也將面臨風險。他說:「現在不可能有什麼最優的選擇,只有次優的選擇,購買美國債券是被迫的選擇,不能單單看短期收益率,因為持有美元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了。」
查小剛認為,面臨這種情況,中國的外儲惟一的出路就是逐步增加多元化投資。
銀行傾向繼續減持兩美債券
目前兩美自身發行債券與其擔保的房貸支持類債券合計達5.3萬億美元。根據美財政部最近的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持有3760億美元。其中,各大上市銀行持有兩美債券額達到250多億美元。這部分資產究竟將何去何從?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六七月份以來,各大銀行紛紛減持手中持有的兩美債券,交通銀行已經清倉,中國銀行也已經減持至75億美元。中國銀行發言人王兆文昨日對記者表示,「中國銀行將看市場情況變化,決定是否進一步減持」。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遇到比較好機會的時候,會減持兩美債券。
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分析,兩美債券價格一段時間內可能下跌,因此減持或將有損失的可能。他分析說,兩美債券利率比libor水平要低,其利率不像CDO(債務抵押債券)那麼誇張,因為CDO已經出現了違約風險,兩美沒有出現違約風險,只是信用降級的風險,其風險溢價提高,債券價格會下跌,因此如果銀行現在拋售兩美債券可能會有一些損失,但考慮到其波動幅度並不大,因此損失也應不會太大。而美國政府干預之後,將更加有利於國內銀行變現或出售。
兩美被指實施「安樂死」
查小剛認為,銀行減持的行為是因為看到了前景的不確定性。曾在兩美擔任高級顧問的宏源證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宋鴻兵尖銳指出,持有兩美債券的中國金融機構可能面臨巨額損失。
宋鴻兵認為,政府接管的意思是暫時由政府來運作這兩個公司。這種臨時接管不可能一直下去,最後的情況就是兩美被實施 「安樂死」。他說:「假如美國政府僅僅是對兩美進行短期接管,而未提供債務擔保,那債券持有者就會遭到較大的麻煩。在對兩美進行分拆拍賣資產時,債券持有者能收回多少資產,將完全取決於市場出價的高低。」查小剛同樣認為,兩美被收歸國有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這違背了美國向來所信奉的「自由市場」的精神。
潘向東則預計,接下來財政部或加快兩美國有化進程,撤出股權收歸國有,但最終兩美必將返回市場。
鏈接:兩美債券創單日最大漲幅
美國政府介入援助房利美和房地美后,這兩大房貸機構的普通股和特別股大幅下挫,而債券則出現有史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兩美市值周一幾乎完全蒸發,其中房利美股價大跌90%,為1982年以來最低。房地美也重挫83%,為該機構普通股上市20年來最低價位。與此同時,房地美和房利美債券和美國國債的利差周一出現有史以來最大減幅。五年期房利美債券和五年期國債的利差下降31.2個基點至62.6個基點。房地美五年期債券和同天期國債利差則下滑23個基點至67個基點。
此外兩大房貸機構保證的房貸擔保債券(MBS)價格大漲,風險溢價大幅縮減。房利美3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差距縮減39個基點至154個基點,為今年二月以來最低。這項利差8月18日一度飆升至216個基點,三月更曾觸及22年最高紀錄(238個基點)。此外,房利美將於明天(美國當地時間)定期發行2008年9月的基準票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