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編"政策藏隱憂 深圳近萬代課教師盼同工同酬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9-9 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2008年9月8日22:55:0(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南方日報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但有這樣一群老師,在屬於他們的節日里也難以盡露歡顏。據本報記者多方調查,目前深圳共有代課教師近萬名,佔全市教師(僅指公辦學校)總數的1/6。他們面對的不平等待遇、他們承受的身心壓力,雖被屢屢提及,但始終未獲實質性解決。

  為什麼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市之一的深圳,在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上長期止步不前?近兩周,本報記者深入各區進行艱難採訪,再次關注代課教師的困境。

  對43歲的代課教師戴梅而言,今年的教師節似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儘管上學期還被評為南山區優秀教師,但暑假前夕她接到不再續聘的通知,戴梅猜測這與自己向服務了4年的學校談及「社保過低」有關。

  戴梅毫無思想準備,自然難以在短短兩個月里找到新學校。她決定先全力準備今年的教師招調考,儘管已為此連續考了6年,甚至考過筆試第一名,但依舊無緣轉正。

  一個代課教師的真實經歷,兩個讀來頗具戲劇性的轉折句式,卻將「工薪待遇不平等」、「隨時面臨解聘」、「招調入深難」等困境盡數囊括,折射出代課教師整個群體的心酸與無奈。

  一座城市的代課教師需求

  根據深圳著名教育網文《追憶深圳教育的似水流年》記載,1980年的深圳只有19所幼兒園、26所小學、24所中學和1所教師進修學校,與全國任何一個農業縣的教育情況相差無幾。

  但就在此時,特區建設啟動,全國各地懷著夢想聚集到此的創業者們不僅為深圳帶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讓適齡就讀的孩子數量激增———中小學生每年平均以4000名左右速度遞增,學校資源全面告急。

  對於當時的情景,最早一批投身深圳教育事業的原園嶺小學校長黎慧賢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描述:「有一年,小學二年級本來只有兩個班,中途新學生來了,擴充為4個班,但後來又有新學生,最後學期結束時增加到了6個班。」

  生源的膨脹刺激了教師的需求量,一方面深圳開始大量向全國招聘中小學教師,另一方面,迅速發展的經濟也吸引各地優秀教師流入,其中不乏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模範教師、特級教師等榮譽稱號的老師,有人為了順利入深,甚至還「降級」授課。1994年在華強中學(現為實驗中學初中部)讀初中的曾芹清楚地記得,當時她的數學老師曾在武漢一所著名中學執教,而初三的化學老師竟在內地一所高校當過講師。

  「1992、1993年招聘教師的標準確實要求比較高,進入2000年後有所降低,一般中學和小學語數英(老師)要求本科學歷,科學、藝術等科目可以是專科。」一名長年從事招調工作的政府人員介紹。

  但代課教師的生存狀態在上世紀90年代並未引起過多關注,矛盾是在2000年後才日漸凸顯。「這時,羅湖、福田的不少教師已代課六七年,招調之事卻一直懸而未決,超過了他們忍受的限度;而南山和關外龍崗、寶安這面積最大的三個區又開始全速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二次刺激了深圳的教師需求。」不少教育系統人士均如是分析。

  以南山區為例,近幾年該區教學規模調整較大,2004、2005年每年增加5個學校,直到去年才減為增加3個。「我印象中2002年全區是5萬名學生,但現在已經接近11萬人了,學生數翻了一番。」南山區教育局人事科方科長回憶。這一情況也同樣發生在龍崗,該區教育局有關人士坦言,僅去年就新增公辦學位10800多個,今年又增加7800個,但學位的供給、師資的配備還是難以滿足龐大的增長需求,「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問題」。

  然而,與學位擴張和招聘教師人數不相稱的是,深圳招調老師的名額遠遠跟不上需求,每年調入深圳的老師非常少,甚至出現上千人競爭幾十個名額的狀況,以致陷入「數量逐年累積,招調愈發困難」的惡性循環。

  據記者多方調查,目前深圳共有代課教師近萬名。除了羅湖區是截至去年6月的數據(數據來源:深圳教師招聘網),人數為近400名外,其餘均是來自各區教育局截至今年6月的數據。其中,福田約800名,鹽田為119名,所佔比例尚不算太大,但南山區有1802名,龍崗區有2951名,兩區代課教師人數均占所在區教師總數的2/5,寶安區則有3100名,約佔全區教師總數的1/3,這是全市代課教師人數最多的三個區。

  一篇博客高點擊率的背後

  由於人數日漸龐大,不公正的待遇、失衡的心理讓深圳代課教師近年來多以發帖、上訪和訴諸媒體等方式表達不滿。楊一平正是在此時聞名於代課教師群體,在調查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教師們提及楊的博客。

  楊一平,市政協委員,曾於去年深圳「兩會」提出《關於在我市教師隊伍中實行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建議》,但眼見一年過去,建議「幾乎落空」,他在今年「兩會」期間再次就此問題提交建議,並將建議草案貼在其博客上。


(鳳凰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