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地震激活了什麼:來自綿陽災區的調查報告(三)

[複製鏈接]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08-9-3 1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調查報告之三:社會宗教需求期待有關方面的轉變

     勿庸諱言,包括佛教在內的各大宗教在參與救援的力度、深度、廣度及持續性等方面尚有很大有待發掘的潛力。賑災中暴露了大陸佛教存在的根本問題是寺廟功能弱小、引導力薄弱、僧尼老齡化、低素質化,由此積弊甚多;部分寺廟的活動停滯於懺焰經濟驅動下的儀式化,僵滯於農耕社會的民俗信仰型態;並且,綿陽佛教界乃至中國佛教界自立山頭的積習甚深,難以形成合力,由此制約了佛教界參與包括救災在內的各項社會事務的功能發揮。療此痼疾,標本兼治之方惟在痛下決心,參照已基本完成佛教現代轉型的海外地區的經驗、教訓,推動佛教向文化型、法治型、慈善型的現代轉型。

    另外,政府、社會的宗教知曉度、認同度不夠也是制約宗教社會功能正常發揮的重要原因。

我們首先看看各類人群對宗教與邪教的區分度:



再看看各類人群對宗教與封建迷信的區分度:



    可見,對宗教與封建迷信、邪教有否區別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認知,在受過宗教知識和法規教育的綿陽市委黨校科處級以上學員和佛教信眾中,知道宗教與邪教、迷信有區別者相當高,說明政策宣傳到位。而鄉村社等基層幹部、普通群眾不少人則表現出宗教知識盲點。比較突出的原因是,由於長期的無神論宣傳,部分基層幹部及民眾對宗教及其功能不了解,進而混淆了宗教與封建迷信、邪教的區別。

    由於部分基層幹部,甚至個別縣處級以上幹部、公務員對宗教法規的不了解,導致違背宗教政策法規的事件時有所聞。綿陽佛協親歷的幾件事可以作為佐證。在是否承認受災僧人為災民,是否許可寺院、佛協及佛學研習中心在災民救濟中心施粥、施藥、設心理安撫站,是否許可僧人進入重災區賑災、超度等問題上均受到來自不同部門的不同程度的滯礙。比如,在這次全民賑災中,一些領導幹部甚至民政部門的領導幹部拒絕承認重災宗教界人士屬於救助對象,否定了宗教界人士的基本人權 ——生存權,做出了有傷宗教界人士感情的事。佛教組織及僧人在賑災活動中,未能享受與其他NGO組織及志願者的平等准入許可。不少佛教四眾弟子反映:好人好事,慈善義舉還得被恩准,還有重重關卡,不知何故?!

    還有一些政府官員,雖然知道宗教與邪教、封建迷信有區別,知道一些政策法規,但由於邪教、地下教會的出現而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就對宗教問題過分敏感,對合法宗教參與救援也採取不理采、不支持的態度,目的是避免惹火燒身、自找麻煩,但因此也拒絕了不少宗教人士的善心義舉。調研組詢問了某安置點的一位臨時黨委書記,座談中了解其任書記前擔任教師,知道一些宗教知識和法規,但當問及對宗教參與救援的態度時,其回答十分乾脆:「東西留下,馬上走人!」,明確表示不準僧人等教職人員與災民接觸。再問及宗教人員若不傳教可否作志願者,問答是「肯定不行!」。這種怕惹麻煩而導致的對宗教的歧視態度在基層幹部中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一個因素是傳媒的小心翼翼。比如,台灣法鼓山從參與救援到災后重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於 5月17 日派出 18 人參與安縣秀水鎮的救援,其中,派出8人組成的醫療隊在安縣秀水艱苦工作30多天,救治了5000多人次災民,捐物資達300多萬元人民幣,意向性簽訂災后重建學校、衛生院、自來水廠等項目達3000多萬元。這樣大的貢獻除了在安縣寺院信眾中有較高的知曉度,在綿陽普通災民中對其知曉度僅為27%。海峽兩岸其他佛教團體如廬山東林寺、法門寺、台灣佛光山、慈濟功德會等的義舉在傳媒中也未作出與其貢獻相對應的報道。

    總之,佛教四眾弟子的奉獻熱情與部分基層官員的誤解、媒體的漠視存在反差,佛教界的較大貢獻與遭受的歧視性待遇形成反差,強大的社會宗教需求(包括己表現出的和潛在的)與寺院功能的弱小形成反差。

作者簡介:

劉寧 蔡榮 陳曉春 羅達榮 黃玲

劉寧,哲學博士,四川省綿陽市委黨校副教授,綿陽市佛協佛學研習中心主任;

蔡榮,四川省綿陽市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局愛國宗教團體處處長;

陳曉春,四川省綿陽市委黨校副教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