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聯核彈組裝工退休時所有人頭髮掉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8-30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8月30日   青年參考

  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秘密地帶;他們每天都面臨核輻射危險,退休時幾乎所有人的頭髮都掉光。作為蘇聯的核彈組裝者,他們一直默默無聞。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扎伊采夫就是這樣一位「無名英雄」,他日前披露了「核彈組裝工」鮮為人知的秘密。《莫斯科共青團員報》1月31日至2月5日對此進行了連續報道。

  人員精挑細選簽保密協議

  扎伊采夫的住處非常簡樸,他的履歷也很「簡樸」——所有資料截止到他開始為國家製造原子彈。要想了解他此後都做了什麼,只能由他自己口頭講述。

  「高中畢業后,我考進了農業技術學校,後來又去開荒。」扎伊采夫回憶說,「再往後的40年都在軍隊服役,在一荒無人煙的草原上從事枯燥工作。」原來,扎伊采夫被選拔進了航空機械師學校,他和同學們被按照航空機械師或者電氣技師的標準進行培養,同時也被專門教授了飛行理論,以便需要時可以獨立駕駛戰機參戰。後來,扎伊采夫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國家考試,並且在莫斯科郊外的庫賓卡服役。

  1957年,就在退役前夕,一些軍官來到扎伊采夫所在的部隊,他們是核工業部門派來招兵買馬的。扎伊采夫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機械、武器、儀錶等方面的專家,而且熟悉液壓系統和鍛造工作。所有高級技術人員都被叫到指揮部,軍官問道:『你們想不想穿著白大褂在車間工作?想不想掌握一門連將軍都不會知道的全新技術?』」

  招募軍官承諾的服役條件簡直像神話一樣吸引人,所以扎伊采夫和很多戰友都報了名。不過,經過嚴格篩選最後只剩下包括扎伊采夫在內的4人。隨後,他們先是經過了克格勃長達半年的審查,還接受了兩次嚴格的體檢。克格勃還對他們所有親屬的情況和政治面貌做了調查,其中一人甚至因為其堂兄弟偷過一次東西而被淘汰。

  精挑細選出來的人員乘坐被帘子遮得嚴嚴實實的汽車來到莫斯科郊外,那是一處大門聳立、崗哨森嚴、密布三層電網的隱蔽地點。進入大門后,汽車又行駛了15分鐘,最後停在密林深處的一片簡易平房前,他們未來服役部隊的宿舍和指揮部就在那裡。

  扎伊采夫說:「我們被單獨叫進指揮部接受訓話,他們先用5分鐘時間介紹了基地相關情況,接著用半個多小時明確我們要擔負的職責。我們簽署了保密協議,爾後進入一片空地,四周全是樹木,後來的日子我們都要在這裡度過。」

  核彈要稱「產品」 喝酒立即開除

  經過初級培訓之後,扎伊采夫和其他工程技術人員一起,開始投入原子彈組裝工作。當時,這項工作被列為「特別重要的絕秘級」。他對第一次裝配工作至今記憶猶新——那是一顆長3.5米、高1.7米、重達3噸的原子彈,它像惡魔一樣坐落在裝配車間里,整個班組製造它用了一周時間。

  扎伊采夫說:「我們工作時就像外科醫生,白大褂、帽子、膠底鞋和手套都是特製的,無菌環境與手術室不相上下。小的組件被裝在木箱中用汽車從工廠運到秘密基地,大號零件則使用集裝箱。裝配工作嚴格按照技術規則規定,哪怕是安裝一個墊圈都要做專門記錄。所有工序都受到三重檢查:先是更高級別的軍官,接著是技術監督處代表,最後還要總工程師過目。」核彈裝配工作沒有教科書可供參考,工人們只能借鑒難以讀懂的設計藍圖,圖紙上總設計師的名字很難辨認,但工人們心裡都清楚那是尤里·鮑里索維奇·哈里東。至於「炸彈」一詞,工人們更是提都不能提,他們只能用「產品」一詞來替代。

  車間里有很多桶裝酒精,裝配工們用它來洗手,平時絕對禁止喝酒。這也不難理解,組裝原子彈、特別是安裝作為核心部件的核裝葯時要求極度小心,每個動作都要精確異常,因為經手的畢竟是極其危險的可裂變物質。每天上班時,工長都會在車站入口「迎接」組裝工人,除了立即安排工作外,還要對他們是否喝酒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有人違反禁令,立即會將其開除。

  核輻射太強 再也不用理髮

  通常安裝起爆雷管的工作會交給最有經驗的工人去做。原子彈最危險的部件鈾-鈈核,被裝在一次性密閉容器中。扎伊采夫曾有很多次把「核心部件」拿在手中——從外表來看,它就像只鵪鶉蛋,這麼小的東西在發生核反應的情況下,可以輕易將一座大城市夷為平地。「核心部件」通常是在防彈玻璃室內組裝的。

  每次作業之前,扎伊采夫都會用濕毛巾擦手,以便消除巨大的緊張壓力。裝配過程中發生緊急情況屬於家常便飯,有時甚至因為不慎把一個螺絲釘擰得過緊或掉了一個螺絲帽這樣的「小事」,也會被宣布為「緊急情況」。

  而對裝配工來說,輻射威脅更是無時無處不在。扎伊采夫說:「從『臟彈』旁邊走過時,上級會告訴我們躲遠點兒。但輻射是躲不開的——它無色又無味,看不見也聞不著。有時會突然流鼻血或者腸胃不舒服,即使不用測量我們也清楚,一定是輻射太高造成的。這樣的情況每隔一兩天就會發生一次。」

  「產品」交貨通常在夜間進行,作為「交換」又會有新的組件被送來。「核心部件」通常是用專車運抵工廠,並且會由若干全副武裝的軍人押送。當被迫停工的時候,組裝工人會對生產車間進行維修和清掃,而這同樣會遭遇核輻射危險。扎伊采夫對此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們負責清理存放熱核炸彈的倉庫。一個月後,我的頭髮就全部掉光了。腦袋光光的看起來像個大撞球。」至於受到什麼樣的輻射、輻射劑量有多大,因為沒有人告訴他,扎伊采夫無從得知。他後來才知道以後再也不用理髮了。

  像生活在共產主義社會

  除了組裝「死亡炸彈」之外,扎伊采夫還要參加「特殊值班」。距離基地不遠的草叢中,停著一些退役飛機,它們是用來迷惑住在基地30公裡外的村民、使他們相信在高牆鐵絲網後面的只是機場和技術維修基地。每天凌晨4點,扎伊采夫都要和同事一起發動飛機引擎。

  有時,大家也會把這些報廢飛機拖到附近公路上,用來欺騙剛好從那裡經過的外國大使。這些事現在聽起來似乎非常好笑,但是在美蘇進行激烈軍備競賽期間,這一點兒都不可笑。平時,所有組裝人員都呆在基地內,沒有得到特別許可,誰也不準離開大門一步。如果確實需要離開,必需提前兩周遞交申請。除了外出受到嚴格限制,組裝人員也不能向最親近的家人透露關於自己工作的隻言片語。

  與世隔絕的核彈生產基地,生活與監獄中有些相似——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出了組裝車間就是回家,第二天早晨則是離開家門進車間,如此循環往複。不過,基地中也有些值得回憶的東西,例如孩子們可以整天在外玩耍,家長不必為他們擔任何心,因為他們永遠也跑不遠;基地里人口不算很多,大家彼此相識,平時上班、甚至外出度假,都不用鎖門;而且,基地里環境很美,樹林里蘑菇、漿果什麼都有,有時還有狍子、駝鹿來串門……供應非常充足,完全按照莫斯科的標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商品短缺……按照扎伊采夫的話來說,「總體感覺就像生活在共產主義社會。」(特約記者 湯恩浩)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30 20:00 | 只看該作者
核輻射太強 再也不用理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